甚至大部分高校只有辭彙學方向。

是因為漢語是 isolating language 嗎?


當年沒有公選沒有跨選,我費勁周折去硬蹭了開給碩士的形態學課,老師用英語教材,自修土耳其語,熟悉黏著語形態,因為知道我是阿語的,一碰到非連續形態或者需要相關例子時就狂cue我

某天課上,他對全班同學說:我們漢語母語人,做形態學,都應該主動去熟悉其他形態類型的語言,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視野,真正要做形態學,就去學學土耳其語、阿拉伯語,只依賴英語漢語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當時聽得我對老師肅然起敬,心潮澎湃。

不小心聽到語言學專業學生的私語:好麻煩,還是不做形態學了吧。


因為漢語很少有形態變化。漢語語法本來就主要靠語序和虛詞表達。目前國內語言學界很多人認為形態學是印歐語眼光,應擺脫。具體請參閱:

形態與語序?

m.cssn.cn圖標

另:

現在主流形態學並不主張給語言做明確分類,因為所有語言都是介於幾種類型之間的。一種語言更傾向於分析還是綜合,是按照每個詞含有的語素來界定的,一般認為平均每個詞含有1-1.99語素的語言為比較分析的語言(實際上並沒有該值為1的語言;該值比較接近1的語言如越南語,在1.0-1.1之間),2.0-2.99為比較綜合的語言,3.0以上為多式綜合語。漢語和英語的該值基本上處於同一水平,漢語(約1.6)比英語(約1.7)略低但高於法語(約1.4),也就是說,漢語根本不是大家一般認為的「孤立語」。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每次去圖書館,看到漢語語言學的書,基本上是有關漢語字詞的「八卦書「,或者是有關中學語法的「掃盲書「。就是偶爾一本博士論文寫的漢語構式或者生成機制,都是一些生套西方形式研究理論的「夾生飯」。從沒有看到一本基於認知心理研究漢語形態的功能和認知意義的。我想大概有幾個原因:

1.客觀上,漢語語法的確缺乏足夠的標記,使得漢語結構歧義多,高度依賴上下文和語境,難以確定基本要素和層級,研究起來十分棘手。

2.從文化環境看,國人的確承襲了「意境」為重的思維習慣,常常發力於字詞含義和文化色彩,而少有符號形式邏輯的研究,這與傳統上缺乏認知心理學研究有極大關係。

3.基於以上兩點,造成漢語形態研究十分困難,繼而造成浮躁的學術風氣,不願意直面漢語自身的特色部分,而是借用西方形式主義生硬解釋,東施效顰。

無論何種語言都遵循相同的認知心理,不同的只是投射這種認知心理的形式,有的語言具有明確的形式標記,而有的語言沒有,但無論如何都少不了結構的要求。實際上,相對於用複雜形式標記的語言結構,漢語的結構更加符合認知心理,因為語言是用於表達的工具,更應該將注意力放在表達上而不是標記上(純粹利用認知來說話),漢語正是用結構和音節代替形式標記,其發展出的結構十分簡潔有效,說明漢語形態更具有科學性,更接近於認知心理,比如「話題、命題「兩節,「生、成「兩態,「因果、比差「兩鏈,「評價、指示「兩用。而這些元素十分整齊嚴謹,在西方語言形式研究還有些是空白呢!


1.研究客體的問題。漢語屬於孤立語的語言類型學範疇,衍生詞素和曲折詞素均屬於詞素的邊緣成員,甚至有語言學家認為漢語沒有詞素(研究客體:詞素)

2.形態學研究和句法研究屬於同一微觀語言學體系 而漢語語法體系複雜 形態學開展較難(研究客體:語法體系)

3. 構式語法的發展,詞本位和字本位有了新的理論解釋。(研究理論偏好)

4. 認知語言學更加偏好語義研究和構式研究,而認知功能派則是當下研究的趨向。(理論流派)

5. 漢語詞無定類,名動二象性,雙層詞類範疇化等理論側面反應詞性研究的困難。


做機器翻譯的會涉及處理 但是研究少。以後隨著資料庫技術的掌握,類型學會得到發展的


是的。同樣地國內做音系學研究的人也很少,因為缺少形態變化,普通話每個字的讀音基本上在哪兒都是一樣的,怎麼著都不會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