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如果自閉症孩子不會說話該怎麼教?石建莉博士談自閉症的視頻 · 4122 播放

大部分自閉症兒童是伴隨著有,語言發育遲緩癥狀的。

那麼針對自閉症兒童的語言發育遲緩,我們該如何引導訓練呢?以下幾種方法分享給大家。

1、創造語言氛圍引導寶寶講話

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寶寶就能直接接觸外界的刺激。良好的親子互動是寶寶學說話的最優氛圍,爸媽是否熱情地與寶寶交談對寶寶學說話起關鍵作用

儘管在最初的日子裡,孩子常處於睡眠狀態,但在他清醒的時候,如果父母經常和寶寶交流,跟他說話,對他微笑,逗他玩,那麼孩子就會逐漸熟悉父母的話語,並且會對父母的語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父母和寶寶互動的品質和頻率決定寶寶日後溝通能力的好壞。

2、教寶寶說話的基本形式

爸媽和寶寶交流的質量和頻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寶寶語言發展方面的個體差異,常聽到爸媽對他說話的寶寶要比不常聽到的寶寶懂得的詞要多得多。因此,父母首先要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物品、這件事情上,然後說名稱,使用語法結構簡單的短語。

那該跟孩子說什麼呢?最簡單和有效的就是反覆跟他講眼前的事,起床啦,穿衣服啦,洗臉洗手啦、吃飯喝水……要選擇正在做的,或者寶寶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喂寶寶吃蘋果時,就可以說「蘋果」;或者用一個短語「這是蘋果」。

總之,做什麼,見什麼,就跟孩子說什麼。這樣做的效果可能一時看不出來,但等孩子長到1歲左右,該學說話的時候,父母就會發現,他已能理解很多話,並會在父母照料他的時候,按照大人的指點做動作。比如給他穿衣時媽媽說「小手伸直」他就會伸直胳膊。更令人驚喜的是,他還會不斷地說出一些大人沒有刻意教給他的詞,比如「掉」、「拿」、「沒」等等。這實際上得益於長期以來,孩子對父母語音的記憶。

3、教寶寶說簡單句子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了解這一規律,但又不能遷就他,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一般說來,對嬰幼兒說話要慢,發音要清晰,盡量說簡單的句子,對核心的字詞要加重語氣,多重複幾次。

4、父母對寶寶的學習說話有不同的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一般寶寶比較偏愛自己的照顧者--媽媽的聲音,因為伴隨著媽媽的聲音,寶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媽媽更傾向使用兒語來和寶寶交流。兒語一般具備較高水平的音韻、較大的音頻範圍,且多樣化和音調誇張,單詞重複。月齡較小的寶寶比較偏愛具備這些特點的聲音。兒語常和媽媽一起出現,讓寶寶感覺良好。如果說媽媽更傾向於以寶寶的發音能力去反應寶寶,爸爸則更關心寶寶語言的數量和質量。 一般來說,爸爸用的辭彙更多,爸爸很少使用兒語,對寶寶語言的規範化更有促進作用。

此外,在對寶寶說話時,如果父母的語氣和表情親切、愉快,寶寶的反應會更好,因為他會覺得,父母與他說話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5、提高寶寶說話興趣度

有些孩子比較靦腆和內向,儘管父母盡了很大努力,仍然不太愛說話。這樣的孩子父母要細心觀察,發現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想辦法使他們興奮起來。大多數情況下,處於興奮狀態的孩子說話和動作都比較多。教不愛開口的孩子學說話,更需要父母想辦法激發孩子的興趣。只要巧用心計,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不斷進步。此外還有個小技巧,就是父母語調要誇張並富於變化,這樣容易引起寶寶的注意。


能說得再籠統一點嗎?


一般自閉症小孩子的語言表達會落後於正常孩子 (當然不乏有很好的)一般如果是剛剛開始練習無語言的話,先進行語音輸入,當然適用於孩子目前能力(一兩個字)家長一定要多花時間!!!,培養他的發音主動性,有音出現就可以強化他。等到音出現後,開始培養仿說意識,當然同樣也是一兩個字的仿說,詞語的話可以不要求多,練習清晰度,再慢慢從一兩個字進行組詞擴展,仿說辭彙量變大後,通過吸引孩子的動機來培養主動性,通過提要求,誘發主動語言的出現,不斷創造情景,這個時候可以讓小朋友開始慢慢進行融合,小組之間互動的情況下這樣誘發的語言會更多。當然總之最重要的就是作為家長一定要花時間陪伴。


超過一半的自閉症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遲緩(障礙),但是,語言發育遲緩(障礙)並不是自閉症的核心特徵之一,而只是一種伴隨癥狀。事實上,一部分自閉症兒童有正常的接受性和表達性語言,但他們有社交互動障礙和重複限制性行為。因此,對於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能力不能一概而論,每個孩子都可能不一樣。

有些自閉症孩子雖然很晚才開始咿呀學語,但通過干預以及後期發育和學習,能夠快速提高甚至趕上正常發育的孩子。有些自閉症孩子可能剛開始有語言,但由於沒有得到合適的干預或者一些未知的先天因素,不僅沒有進步還慢慢退化,並越來越多的落後於正常發育的同齡人。也有些自閉症孩子一直沒有語言,甚至干預也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始終停留在只會說一些簡單的字詞上。因此,在干預開始前,需要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為孩子找到最合適的干預方法;在干預的過程中,也應該每隔一段時間重新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以調整干預策略。

另外,語言能力包括接受性語言和表達性語言,這兩者是不同的。有些孩子不會表達通常表示孩子不能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有些孩子缺乏接受性語言,表明他們不能理解別人說的話。因此,孩子不能通過語言表達自我並不意味著孩子不能理解別人的語言。區分和評估孩子的表達性語言和接受性語言水平,有助於找到合適的方法與孩子進行交流,從而幫助孩子學習語言。

關於言語干預,可以試試言語行為療法,言語行為療法使用應用行為分析的原理和行為主義者B.F.Skinner的理論來教授語言和日常交流,通過將字詞與它們的目的聯繫起來,激發兒童、青少年或成人學習語言。言語行為療法是一種有循證依據的干預方法,能夠幫助自閉症兒童習得口語、提高語言和溝通能力。

更多關於言語行為療法的原理和具體操作,請參考文章(自閉症干預——言語行為療法;言語行為療法的視頻示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