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水小新pro13 i7版,新銳龍在同條件下能超過10710u嗎


小新13pro沒有投入10nm的CPU,而題主說到的配置搭載了入門級獨顯MX250。雖然移動端的iris VEGA[1]和MX250三個東西實際性能比較就是菜雞互啄,但是MX250多少[2]還是能佔據優勢的(就算能耗比可能不好看)。其實對比現在的10nm產品[3]來說的話,i7版本的小新還是有能力去應對的(畢竟六個蛋)。

而對於AMD這邊,zen2的移動端現在都沒有明確的產品信息[4],而zen2的改動很大,要真的去做出判斷的話準確性會很低(至少我不敢肯定哪種方案,原因見下文)。等待的時間很可能會相對漫長。除了先爽優勢,而在這段時間過後很可能小新13pro的價格會發生上漲[5],如果你選擇等待zen2的話,很可能會喪失現在的低價優勢。這點也要你自己做選擇。


下文是解釋為啥zen2的移動端不好捉摸:

zen2的特殊性決定了4000系列的銳龍移動端處理器會有各種各樣的情況...

一方面是IO die的功耗似乎不怎麼低,而在高頻後7nm的能耗比漸漸的不如14nm+++[6]...相比於現在的14nm+++隔三岔五往高頻沖,可能zen2的能耗比優勢和ipc優勢都會被抵消,真的zen2上了筆記本,功耗控制是否能夠戰勝intel這點我多少有懷疑(但是反過來說又不排除AMD這頭重新設計IO die來控制功耗,又或者是選擇適當放棄頻率來換低電壓和功耗)

銳龍的2000/3000系列筆記本移動端處理器,因為是一顆die(核心),所以AMD在這裡的選擇是直接砍掉一個CCX[7]來給VEGA核顯騰出位置(否則核心面積就太大了,影響良率和成本)。

但是在zen2這裡就不太一樣了。zen2剝離了CPU die,而事實上這顆7nm的晶圓並不是很大,再去砍一半這種操作究竟會不會再做真的要打一個問號。

這就導致了zen2至少有三種形態 就是直接在桌面級的那種布局上加一個核顯單元;在IO die內整合核顯;在CPU die內整合核顯單元(這個的可能性是最小的,否則桌面級也可以這麼玩了)

另外就是Navi和VEGA的抉擇,這點也要看AMD會怎麼去做了...個人的不靠譜猜測是VEGA的概率會大一點,而事實上vega的性能相比於10nm的iris似乎顯得力不從心

參考

  1. ^VEGA56、蘋果定製的那幾個VEGA和intel那幾個G系列處理器除外
  2. ^文章挺多的 這裡引用一下PC小白的文章。關於icl和cml的區別也可以在這裡了解一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157216
  3. ^寫本文的時候icl的最高端核顯是iris 940,AMD為VEGA10(VEGA11沒有看到發售) 不排除將來amd上navi或者intel這邊選擇iris堆爆的情況
  4. ^截至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推特我只看到過一張寫著幾個CPUID的圖但是真的就是開局一張圖剩下啥都莫得,真實性肯定要懷疑
  5. ^畢竟這玩意現在按著自家的air13、和13甚至是揚天威6pro在打
  6. ^參考超能網3500X和9400F的測評,同樣3.9GHz一個電壓1.4V一個0.9V+怎麼比嘛... https://www.expreview.com/70817.html
  7. ^zen1、zen+的一顆CPU核心(die)是分成兩個CCX,一個CCX有四個核心。zen2的變動是把cpu直接剝離出來用7nm來做,剩下的部分是12nm。


銳龍的apu是上一代的cpu架構,2400g,2500u,2700u是z1,3000ugh系列都是zen+架構

銳龍4000ugh系列勢必是z2架構搭配核顯,navi目前不太可能。

zen2一個ccd兩個ccx,一個ccx4c8t,需要注意的是z+和z1的apu因為die裡面佔用了一塊vega,所以只能容納一個ccx,4c8t成了zen+ apu的極限。而z2,ccd裡面不可能帶有gpu,gpu有可能通過外掛,或者繼承在iod中,總而言之,如果新的apu支持完整的一個ccd,那麼z2 apu極有可能有8c16t+vega11的配置。vega11現在來看性能可能不如iris 940plus,8c也基本不太可能壓到35w。。。順便有個前情提要,3700x 3.6ghz基本可以確定就是65w,就算考慮到移動端的降壓特挑,我對zen2 apu在移動端的體驗持悲觀態度,除非有廠商做am4


值得,不過你可能至少得等半年。

按照AMD的傳統,4000系的移動端是3000系桌面端的架構,也就是7nm zen2。得益於製程和架構優勢,能耗比極高且同頻率下效率極高。最簡單的栗子:12核24線的3900x實際功耗發熱甚至低於8核16線的9900k(linus的評測)。塞到筆記本里,完全是阿童木的功耗,小怪獸的性能。而且根據傳聞,4000系的AMD移動端應該會有六核甚至更多核心的型號。

不過壞消息是這7nm就台積電能造,AMD得和海思高通蘋果等一眾大佬一起排隊,台積電的產能已經有一點點不足了,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滿足供應。如果發布和鋪貨及時的話,還是很香的。夢幻單熱管穩壓六核小怪獸不是夢。


Renoir的規格曝光來曝光去基本已經確定了

8c16t的zen2 + 13-15cu的vega核顯,我猜測這個8c的zen2 應該削掉一半的L3緩存節約面積,一個8c的apu給那麼大三緩也沒什麼用。看Matisse CCD的核心圖,一個ccx裡面的L3面積比四個CPU核都大

這個規格做15w的筆記本處理器別太指望能多高性能,能不能超過10710u得看頻率(ipc現在完全不輸skylake),我比較看好的是它在桌面平台(4000g系列)的表現,如果頻率和定價都做得不錯,它可以成為3700x/3800x的完美替代品,AM4上的zen2因為1+1/1+2的關係實際散熱很麻煩,沒多大功耗但積熱問題很嚴重,Renoir是傳統的monolithic設計不會有這個問題


想太多了吧,銳龍4000系列啥時候才會出?4、5000的東西,超過半年的等待沒什麼意義啊。

另外,「超過」這個概念要看怎麼定義了,單講CPU性能沒有意義,因為一般來說CPU性能都過剩,重要的是穩定性、綜合規格、外觀、性價比。

i7在13寸本子上單講CPU性能超不過i5 10%吧,除非驗證過i5不夠用,否則上i7還不如i5加更大的SSD來的舒暢。

到京東看了一下,銳龍3550H的版本便宜上天了,CPU性能不會低於i5,價格低三分之一。

還要什麼i7?(核顯性能不如MX250)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