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英語水平較高的人會犯這類錯誤,這是語言思維上的問題還是說得不夠多?請從語言學,第二外語教學理論上來談談


思維問題和說得不夠多都有。更準確地說,我覺得根源是語法不紮實,或者說運用語法的次數過少而不熟練。這是我在看CCTV news頻道的節目時發現的。有一個訪談節目,主持人是個中國女人,年紀較大,至少50以上了,不是華裔,因為她口音很重(畢竟在她們那個年代學英語的條件不好,口音確實會更重些),但是很流利,應該是常年會使用英文交流的人,但基本功不好,在和嘉賓交流的時候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語法錯誤,類似於more and more good還是more and more better之類的,反正是比較級的一個錯誤,非常簡單的語法,但是卻出自於一個中央電視台國際新聞頻道的主持人口中,所以,我覺得應該是和平時說話習慣,有沒有經常調用你的語法知識來組織語言,以及你的語法到底扎不紮實有很大關係。

大部分人說英文時,沒有習慣用英語思維,還是習慣用中文在腦子裡打遍稿再翻譯成英文,然後英語語法水平還不高,有時就算寫下來都一堆語法錯誤,所以就容易出現題主說的這種情況。

這類問題經常出現在口語表達里。比方,He take me to home.但是,書面語里就可能是。He takes me home.這樣的情況一是,雖然對語言規則掌握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還沒有真正的把規則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在書面語中,寫的時候可以反覆檢查,而且寫在紙上可以比較固定,允許你反覆的改錯。其實在書面語里也會出現一些單三時態的問題,但是,(1)很容易發現了。(2),在書面語里,時間,狀態,允許錯誤被發現。在口語里,急著交流,所以意思傳達第一位了。語法第二位了。這種錯誤會隨著對口語英語次數熟練度增加而減少。

還有一個就是語言距離感的問題。Linguistic distance is a psychological state between language user and language.

往往覺得第二門語言使用的時候不那麼多流暢,心裡總覺得有一種心理上的距離。比方說,讀到英語中悲傷的故事沒有那麼悲傷,因為是英語寫的,隔著一層距離,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語言還沒有與現實生活場景融合在一塊。希望有所幫助。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哦。
目前想到的就是母語的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因為漢語中沒有明顯的時態、複數標記,所以在習得英語時,這些特徵的輸出會受到漢語影響。但也有人認為母語和二語的差異反而更容易習得,因為會特別注意。在口語中經常出錯可能還跟思考時間、說話速度有關吧,如果給時間慢慢想、慢慢說,會不會出錯的頻率少一點呢。

我用兩個原因去理解:

  1. 這個應該是大多數中文母語的人都有的共同問題吧。中文本身就沒有單複數的事情,轉到口語講英文的時候,就會有機會容易出錯。而且,講到口語,它不像書寫英文。書寫的時候你可以回車,寫錯了可以刪掉錯誤的,重來再寫。口語等於是現場直播,講錯了就是錯了。
  2. 這個比較會是個別人的問題。其實看你個人對英文辭彙的熟悉程度,和英文辭彙量的認識度。你的腦子裡有足夠的辭彙量,而且包含了單數複數的話,對話時就比較好處理,不容易出錯了。

另外我加一點,不一定跟本問題非常相關,但是我覺得一直都是學英文或學非母語語言很重要的。如果母語是中文,其實大多數人講英文的時候還是潛意識先用中文去「思想」(就是組織句子),再翻譯成英文去講,這個也是造成講英文容易錯的原因。但要做到當你講英文時用英文去思想和組織句子的境界,前提是需要好幾年/甚至好多年的大量英文鍛煉。不容易的。


我只說一點。

這一點是可以通過兩個手段達到的。

1.模仿

2.研究規律

1的意思是【用嘴說的方式】大量複製你接觸的任何形式材料。

2的意思是?痛苦或者不痛苦地【把語法】短時間【完全】研究透,透的程度是說話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說哪條語法規則,以及偶爾偏離規則也知道沒啥大毛病。

口語是語言表達的最基本形式,出錯可以接受,但前提是你知道對的模樣!

舉一個經常會犯的錯誤,he和she的誤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經常有同學主語想都不想直接He。

是我們真的不知道男女的英語分別嗎?當然不是。我們學習英語,對於句子的認識是從單詞出發,逐漸組合成句子。一開始,我們閱讀別人寫好的例句,然後經過不斷熟練,開始自己換湯不換藥地進行造句。回到中文造句,如果你要說一句話,不考慮語法,僅傳達意思,那麼使用幾個詞疊加即可,如:

他 晚飯 烤雞 吃

如果考慮句子語法,也只不過是將單詞順序進行調換:

他晚飯吃烤雞。

但英語就不同了,還是這幾個單詞,不考慮語法:

he supper eat roast chicken

考慮語法後組合成句子,就不只是調換順序那麼簡單了。
  • 主語的性別(中文也要考慮,但從口語的角度,他/她是一樣的讀音),
  • 時態:現在還是過去?
  • 是否是三單?
  • chicken是可數的嗎?
  • supper和chicken的介詞連接要用哪個?

最後才得到:

He ate roast chicken for supper.

這還只是一個簡單的句子。

這就是第一個原因,中文的一些規則和英文相比相對簡單些,或者說,將中文一套全盤搬去模仿學習英文是有很多不同點的。

而實際上,對於句子結構熟練的人,他可以不用在句子的結構上進行過多的注意。他才有精力在短時間的造句中關注時態、語態、單複數這些問題。越熟練的人,越注重細節。

當你面對一個定語從句的造句,你首先想的是用哪個關係代詞,在哪個位置用關係代詞,先行詞是誰,句子的順序如何。然後你才會去考慮單複數,男女生,時態,語態。上述一切工作如果是在即興演講中進行,也許只有10秒的時間,當然是越熟練犯錯誤越少。


謝邀。根本原因是受強勢母語思維(L1)的影響,在中文語法體系里沒有時態和單複數的概念。

思維習慣,母語負遷移,訓練時間不夠,忽略忽視……

另外,只有第二語言,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等等,沒有第二外語的專業說法,雖然我也明白您的意思。

打比方,第二個小老婆,究竟是說妾還是第二個妾?

這個現象其實不是什麼神秘的語言學現象,可能是母語負遷移,也可能是中介語現象,也可能是石化現象……

我個人的理解,主要原因是:

母語的影響。

缺乏訓練。

題外,我自己,基本上過去式,完成時,第三人稱單數,動詞變化……口語里都可以用到,當然不能保證流利和發音。

有時候比較麻煩的是各種賓格和所有格變化。尤其是him her his 這幾個經常用的。

說句實話,沒說過一千次,沒可能說遛。
謝邀其實我比較差異為啥會邀請到我。畢竟我是個學渣呢。~ 強答一句老師告訴我的吧。語法錯誤在口語中是可以存在的。這個簡單錯誤可以是自己不用心。然後口語說的比較少。如果是中文我們都不會錯吧應該。這就是語言慣性的存在。也不知道這麼說對不對。如果哪裡不對指出來。我也樂意改正~最後祝福大家口語都棒棒噠


謝邀…我覺得是因為你在說英語的時候腦子裡還是先想的中文然後再翻譯過來。在說外語是要剪掉這個母語-外語的轉化過程,才能說出地道和正確的語言^-^

。。沒在語言學、二語教學聽過原因

那隻能是負遷移什麼的了

高水平的話,那就得看你怎麼定義高水平了,按照理論來說,根本就沒到高水平。


還是語言不同是根本。

比如來說,我要是用中文說,就是:我吃飯,他吃飯,我剛才吃的飯,我已經吃完飯了。從這裡邊就能看出來在中文裡是不存在三單和時態的問題的,至少我覺得基本上沒什麼差別(畢竟不是學語言的,有語言大神覺得我說的不對請指正)。那麼在英文裡邊就對應的eat這個動詞的原型三單過去式和完成式四種形式。在你說了十幾年的沒有差別的動詞的中文後你再去說英文這個對動詞的時態要求很嚴格的一種語言的時候是很容易犯錯的,也是很正常的。據我所知英語動詞和變形是最簡單的了(法語好像最多能有八種…說錯了請指正)。要是想改正這個的話只有多說。比如可以找一個留學的朋友跟她聊天然後讓他給你指錯,或者可以自己說然後錄音,再自己聽,聽到某幾處時態錯了就再說一遍,直到全部改過來為止。相對來說肯定找人聊天效率更高一點嗯。

就這些。想到再更

還有名詞前面加不加the,也是常犯的錯誤。

其實需要好好研讀語法。可是很少有人這麼做,英語水平高的人基本也不看語法,更多的是培養語感。

我覺得英語是一門語言,作為外國人,我們應該認識,how is English ,,接受它, 而不是考慮why is this。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