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如下,寶寶3個月,目前產假中,我爸和保姆幫忙帶孩子。但是本人工作較忙,一旦上班,工作日可以早起在上班前可以陪寶寶個把小時,但下班娃應該已經睡了。周末也不一定能保證兩天都有的休。但我對事業還是有追求的,不可能全職,一方面滿足自我成就感,一方面也想多賺點錢,畢竟上有老下有小了…

孕期包括現在都在持續學習育兒知識,嬰兒的基本護理,睡眠知識,輔食添加,生活常識,用藥常識,情感交流等等都有一定的積累。即使上班忙,也一定會在有限的時間裡保證高質量的陪伴,未來也希望以身作則的教育孩子。 現在困惑的是,如果在客觀條件上做不到長時間陪伴的情況下,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希望各位知友結合自己與父母的關係,說說認為父母的什麼行為是影響親子關係的核心要素。父母怎麼做,才是孩子最想要的?


我是可爸,剛遛完娃。

1.

我是個程序員,知乎上應該找不到幾個比程序員還忙的職業。

不知不覺的,一姐(我女兒)今年8歲了,我來講講我的經驗。

擼代碼的人都知道,以編寫代碼量的多少來評定一個程序員是否優秀,是一種很愚蠢的管理方式。

同理,以陪伴孩子時間長短來衡量親子關係良好與否,也肯定是極其不合理的。

拿著手機陪孩子一小時,遠不如專心的陪她五分鐘。

有效的陪伴一定要是高質量的。

2.

我一直認為,親子關係的核心要素是安全感和好奇心。

安全感讓孩子在這個世界的立足,好奇心讓孩子有勇氣去探索世界。

一姐上的學校在深圳也算名校,他們的校長在小學入學儀式上問了我們一個問題:

「你知道人的一生中,最溫馨的記憶是什麼?」

柔軟舒適的床上,依偎在父母懷裡,聽著父母講故事的那種溫暖,是其中之一。

去遊樂場的路上,父母牽你的小手,一起把你盪起來的那種興奮,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個父親,你的胸膛給與孩子安全感,你的肩膀承載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氣。

因此,高質量的陪伴一定是緊扣安全感和好奇心的。

3.

和一姐在一起,有幾件事情我是一直在做的。

  • 每天一個擁抱
  • 每天一次親子閱讀
  • 每天一個電話
  • 每天一個故事
  • 每天一個思考題
  • 每周一次獨處

每天一個擁抱

每次見面,無論是下班還是出差回來,我都會把一姐抱起來,舉到胸前,逗得她咯咯笑。然後把她舉到我的肩膀上,轉幾圈,在她的大呼小叫聲中再把她放下來。

這是父親獨有的互動方式。

我深信這個場景,一姐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未來,無論她走到哪裡,她都會記住在爸爸懷裡,被保護起來的感覺,以及,在爸爸肩上,那份刺激冒險的感覺。

我很慶幸,一直都這麼做。

因為作為一個父親,你未來會有很多遺憾。

其中之一就是,等孩子慢慢長大後,父女之間就沒辦法像小時候那麼親密了。小時候的互動方式,隨著孩子的長大,就不合時宜了。

如果題主你是個父親,你的寶寶是個女生,那請你務必珍惜童年這段時光。

(寫到這裡,鼻子竟然有點發酸…)

每天一次親子閱讀

我認為親子閱讀是最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的方式,沒有之一。

在一姐周歲後,到上小學之前,只要我在家,我一直保持陪一姐親子閱讀的習慣。

每天洗完澡,你選幾本繪本,孩子選幾本繪本,躲在被窩裡,孩子趴在你的胸前,在滿滿的安全感之中,去各個童話故事裡面冒險。就如校長所說的,這會是孩子一輩子最溫馨的記憶。同樣,這也會是你下半輩子最溫馨的記憶。

我們與孩子在心靈上是互相滋養的。

親子閱讀除了培養親子關係外,也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最好的方式。

我女兒在這幾年的親子閱讀中,不知不覺的就認識了大量的漢字。她幼升小的銜接非常順利,我們既沒有特意去教他識字,也沒有上什麼幼小銜接班,就這麼順利的進入了小學。

另外,親子閱讀是唯一能保證你一心一意專心陪伴孩子的方式。因為如果你一邊親子閱讀一邊玩手機,孩子是不會樂意陪你的。

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你陪她親子閱讀,請你反省一下,你是不是根本沒有用心陪她。

那請你把手機放下。

對了,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

在冬天,空氣乾燥的日子裡,你和孩子躲在被窩裡,用手指刮著被子,那劈里啪啦的火花真的非常漂亮,孩子會玩得樂此不疲。

這就是我們家的小秘密:在被窩裡看星星。

如果你們晚上沒時間陪孩子,早上起來親子閱讀也是可以的,也可以在周末補上。

每天一個電話

程序員工作忙起來的時候,996都是福報,907也不算什麼。這時候,我回家之前,一姐肯定早就睡著了。

那怎麼辦呢?

我一定會抽空給她打個電話,一般安排在上下班途中,或者晚餐後,和她聊一會,聊聊你今天工作上的趣事,問一問她今天碰到什麼好玩的,甚至可以聊一聊此時你身邊的風景,堵車的煩惱。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波士頓出差,在計程車上和一姐例行電話。

我想起來一姐很久都沒有見過下雪了,我就現場打開視頻,讓她一路看雪景,看酒店的壁爐,看那些紅磚老房子,還讓她看哈佛的雕像,並告訴她,以後來哈佛大學的話,別摸那個雕像的左腳,聽說有人會惡作劇在那裡撒尿。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她知道,我時刻都把她放在心上。

當然,有的時候,電話打多了,你會感覺就沒什麼東西可聊了,那接著往下看。

每天一個故事

我每天打電話之前,或回家之前, 都會先在網路上搜一個笑話或者故事。

這讓我當天與一姐在一起的時候,有內容可說。

一個故事,孩子不停的發問,你不停的衍生,細節越來越豐富,故事會越扯越遠,你們的話題就越聊越多。

比如有時候,看到一個腳印,我們就會講個大腳怪的故事,然後再從大腳怪的故事,跳到警察如何通過腳印來抓壞人,再到天眼系統,再到福爾摩斯...

真的,怎麼聊都聊不完的。

每天一個思考題

這是我和一姐最喜歡玩的遊戲了。

一開始我用腦筋急轉彎來考她,後來我們就把這一部分變成數學思維訓練題。

起初是雞兔同籠、燒香算時間、閉眼挑襪子等簡單的問題,慢慢地逼得我把程序員面試邏輯題拿出來虐她,很奇怪的是,一姐是越虐越起勁。

最近我的題庫已經被掏空,我不得不買了一套小學奧數競賽的試題,準備一題一題的記下來,在親子閱讀時或者電話里虐她。

每周一次獨處

這是我們父女倆獨處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可以聊一聊在家裡不好聊的話題,聊一些我們兩個的小秘密,聊一些保證聊完後不會傳給第三人的話題。

比如,私下的批評環節就可以在這個時候完成。我們都知道,為了維護孩子的自尊,批評要私下,誇獎要公開。因此,這就是個非常好的溝通機會。

當然,大部分的獨處時間,是我們倆出去找館子。每次讓她選個菜系,我負責選菜館,然後我們一起去當個吃貨父女。

4.

無論你再忙,都是有機會做到以上六點的,做到了以上六點,我覺得你就超過了絕大多數的父親。

而且如果你有認真看,仔細思考,你會發現這六點都是緊緊圍繞著孩子的安全感和好奇心來展開。

至於題主說的嬰兒的基本護理,睡眠知識,輔食添加,生活常識,用藥常識,我倒覺得這部分,父母只需指導,具體的執行交給保姆和爺爺奶奶來處理就好了。

我們的時間比較稀缺,那我們就優先負責除了父母,沒人可以取代的需求。

我們要善於借力老人和保姆,把我們的時間從吃喝拉撒睡等工作中騰出來,把重心盡量花在孩子的情感需求上。

以上,是一個八年的老父親的經驗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答題完畢,再去遛娃。

@知乎親子


花了半個月精力,整理了一份全面的兒童繪本書單,包含歷屆凱迪克大獎,凱特格林威納大獎,國內原創精品繪本等書單,供各位父母參考。

可爸:如何選繪本系列(各類繪本書單整理|凱迪克大獎|凱特格林納大獎|豐子愷|信誼|陳伯吹)?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在我回歸職場的時候,我家哥哥三歲半,弟弟一歲半。我知道很多家長在回歸職場的時候,孩子比我家的更加年幼。甚至也有像題主一樣的父親,期望能致力於家庭中的親密關係,但是超負荷的工作,基本上已經佔去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很難得才能好好地和孩子在一起。

但是否這就說明職場父母的教育質量大打折扣呢?不是的。在這件事情上,作為同款職場老母親,我們家一直在時間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即安排「專門時間」和孩子一起活動。

我一直認為,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不在陪伴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時間是否專註和高質。現代許多父母啊,其實都無法做到全職養育孩子,但如果爸爸媽媽能在忙碌的時間裡,抽出一點「專門時間」用以高質量陪伴,那這同樣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正如我們家,其實已經實踐「專門時間」好幾年了,雖然孩子父親也是非常忙碌的職場人士,但他在孩子親密關係的地位可是不可撼動的。

什麼是專門時間呢?專門時間的提倡來源於Patty Wipfler,她的代表著作《Listening Effectively to Children》里,細緻地闡釋了這個理論的實操和研究。

我們可以理解為:拿出十五分鐘,關掉手機,關上房門,專心陪孩子做遊戲。這段時間如何安排,一切孩子說了算。

下面我就結合「專門時間」,跟大家好好聊聊如何在陪伴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01 約定好連續的15min的高質陪玩時間

對職場父母來說,連續的時間,是陪伴的保證,也是重要的參數,更是高質量陪伴的重要要素。

曾經有個粉絲朋友問我:我每年聖誕節都會回家陪孩子,還給他們買很多禮物,為什麼他們跟我的關係還是親密不起來呢?

其實,我們說的15分鐘高質陪伴時間,應該是連續的,而不是一年一次,還以赴約的方式來填補,當你沒法提供給孩子連續的15min,那即使你給孩子更多更豐厚的物質條件,也無法代替真正的、連續不斷的高質量時間。

我們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最難做到的無非就是長時間的陪伴。但高質量陪伴講究的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是否有連續性。對於職場父母來說,哪怕濃縮到每次15分鐘的陪伴時間,只要是連續的、堅持的,都比0時間、偶爾狂歡要有意義得多。

平時,我們可以加班,可以出差,但對於孩子老說,如果父母全年有300天都在出差,那即便最終有65天是「高質量陪伴」,那也是父母陪伴上的缺失。所以我們在加班出差之餘,能跟孩子約定好15分鐘的專屬時間,那就對孩子而言,遠勝那些你用來補償的物質。

02 拒絕漫不經心和隨意交流

陪伴之所以是高質,更多時候是因為專註。所以,在每天15min的高質專屬時間裡,可以嘗試安排一些和孩子共同的活動,比如:親子共讀、踢足球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這15分鐘里,我們要充分體驗和感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刻。

很多父母很容易誤會陪著就等同於陪伴,認為只要人在孩子身邊就可以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孩子也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他們能判斷我們陪伴他們時,是認真還是敷衍。一旦孩子覺得不被重視,那他們也會失望,也會以自己的方式來對待我們。比如:大哭大鬧、調皮搗蛋

我們一天中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在其他事情上了,在陪孩子的這15分鐘里,我們就要約定,不能拿著手機漫不經心地玩耍或者隨意地交流,不要把工作上、生活中自己煩惱或不開心、疲倦的事情代入。

在選定的時間裡,孩子也需要看到父母鬆了一口氣的狀態,而這種狀態下的我們,才可以更好地欣賞到孩子的一言一行,才可以更好地注意孩子的所有表現,包括表情、姿勢、語調和動作等。正如Patty Wipfler在書中向父母們提出的約定那樣,「在相處的過程中,請帶著欣賞來關注孩子」

03 顛倒力量對比,在陪玩時讓孩子說了算

在專屬時間開始前,我會告訴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他可以做任何他願意做的遊戲,有需要父母配合的,孩子可以示意和告訴父母,父母會儘可能去配合。這就是顛倒力量對比,它鼓勵孩子更多地掌握和捍衛自己的權利。

專屬時間裡,我會和孩子玩很多種遊戲,會專註地留意孩子在遊戲中的新情況,鼓勵孩子抓住機會向我透露新狀況。比如:

在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我們會利用專門時間來「模擬」學校的生活和情境,孩子會用各種好玩的遊戲來向我展示校園的活動。

在遊戲中,讓孩子體驗和提高自己的判斷力,父母不要去干涉和妨礙,只需要配合,全身心地跟隨孩子,就可以了。

04 多聽聽孩子在說什麼

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的對話是不同頻的。父母以為自己說的話,孩子聽懂了,但其實孩子一點都沒懂;父母以為親子之間的溝通,只要父母說孩子能聽就行了,但其實孩子更需要的是互動式對話,即:我希望你也可以聽聽我的想法,聽聽我想做什麼,我們之間是不是也可以有商有量,或者你能不能也聽我說一次。

傾聽,可以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互動對話。題主也說「父母怎麼做,才是孩子想要的」,這便是。

專門時間是一個「水到渠成」、「水滴石穿」的親子活動,孩子們對父母的信任,孩子們和父母的聯結感,這些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我們持續地,一周之內固定幾次的專門時間,慢慢地一個月,兩個月後,就會感受到這種力量。

在我們的社會裡,作為父母也需要承擔種種職責,不管選擇作為職場父母是因為家庭因素、工作環境、個人選擇還是其他原因,都是一件自然且合理的選擇。

當我們願意犧牲其他時間來陪伴孩子,那其實我們已經跟孩子建立起屬於我們親子關係的聯結了。


END

我是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碼字不易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可以關注我

也可以點個贊哦


非常理解題主,多少人都是曾經歷或即將會面臨類似無奈的情形: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外出打拚掙錢,只能逢年過節回去看看孩子;

工作太忙,總是出差,和孩子一分別幾十天是常事,如果孩子還小,再回家時孩子已經不認得自己(比如6年前的小小常);早出晚歸,經常加班到深夜,回家孩子睡了,早上他去幼兒園時你正在補覺……

職責所在、生活所迫,雖說都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我們還是會因為自己陪伴不夠,而對孩子產生深深的愧疚感。我特別邀請到我公號的簽約作者小馬君,跟題主(及有此困惑的所有父母)講講如何在陪伴時間有限,或長時間見不到孩子的情況下,保持良好的親子連結。

因為疫情的原因,最近很多醫護人員們都正在經歷「分離—團聚」所帶來的親子焦慮,在看了很多對醫護媽媽相關的研究和分析後,我覺得足夠有信心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

而道理都是相通的,也希望這篇回答能給題主及其他因為種種原因和孩子分離中的父母帶去一些實質的幫助。(為了敘述方便,下文皆從「媽媽」的角度切入,爸爸同理)

出遠門之前和孩子好好溝通一次

之前聽朋友和我講過他小時候的故事,他爸媽常年在外工作,因為不忍心讓孩子承受分離的痛苦,就不和他告別,偷偷走掉,結果被他發現了,他硬是掙脫了爺爺奶奶的阻攔,追著爸爸媽媽坐的公共汽車,一邊哭一邊追。聽到這個,真的是讓人很心疼。

(很多留守兒童最害怕一覺醒來,媽媽不見了)

如果你需要出遠門,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和孩子見面,那麼你一定和孩子好好談一次。內容要盡量簡明、乾脆,關鍵是只說事實,能確定的信息可以說,比如什麼時候能回來,是否每天都能視頻等等,但不確定的東西不要隨便答應。

同時,說不定這也是一次很好的職業教育和愛的教育。

美國的Amanda Rehead是一位護士也是一位母親,她給所有媽媽是護士的孩子寫了一封公開信,內容非常質樸、誠懇,表達了對孩子的歉意。我把它翻譯成了中文,附在文末,很建議各位醫護媽媽或家屬可以抽空讀給孩子,另外,還要抓住機會表達你對孩子的愛以及TA在你心中的地位,告訴TA「因為工作需要,接下來有一段時間不能陪你,但你依然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

其實,大部分孩子們都還是挺能理解父母的不易,而且也為父母的努力感到驕傲。

5個妙招,不在一起也能和孩子保持好的連結

如果你經常加班或者出差,總是很難有大塊的時間好好陪孩子,那麼你可以試試以下這幾個方法,讓孩子即便不能和你在一起,也能感受到你的存在和愛。

1、給一些特殊的物件,讓孩子的依戀感轉移

孩子依戀母親是很正常的,在看不到你的時候,需要一些物件來授權這部分依戀情緒。

可以是你的毛巾,你的照片或者其他有你痕迹的東西,並且你在與孩子遠程溝通的時候,告訴他如果想媽媽了,可以去翻一翻照片,或者聞一聞毛巾。讓孩子明白除了「哭鬧」以外還可以做別的事,轉移這部分依戀感受。

2、製造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信封

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藏一些你寫的文字,放在信封里(可以讓丈夫代寫)。

比如:

「媽媽猜想你今天一定自己乖乖吃完了飯,真棒!」

「讓媽媽聞聞,嘴巴真香,自己刷牙了吧!」

這樣如果家裡人管不住孩子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自己找「驚喜信封」,具體的內容也可以根據你家娃的情況自行調整。

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到,其實媽媽一直在身邊,你也能遠程助力「管娃」。

3、做一些除了視頻通話以外,共同關注的小事情

比如與孩子比一比手機APP里的「走路的步數」和「睡眠質量」,哪怕沒有時間視頻,孩子也可以知道,媽媽每一天走了多少步數,這幾天誰的睡眠時間更長一些,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存在,並且保持著互相的關注。

4、做一個可以隨時擁抱的「愛心」

雖然不能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但仍然可以用睡前視頻的方式彌補,你可以在視頻的時候與孩子一起在各自的手臂上畫一顆愛心。並且告訴他:

「如果很想媽媽了,就擁抱這顆愛心,媽媽是可以感受到的。」

「當媽媽也很想你的時候,也會這樣擁抱手臂上的愛心。」

這樣一個簡單又很有效的方式,能讓孩子知道如何釋放對於母親的思念。即使媽媽不在身邊,也能隨時的給予對方擁抱。

5、「為什麼」小怪獸

孩子可能每天都有很多的問題,雖然身邊人都被問煩了,但這對你來說一定充滿了新鮮感和成長的驚喜。因此你可以讓孩子他爸,來收集孩子這些問題。

這樣與你視頻的時候,你們可以抽幾個「為什麼」問題進行討論,這也可以成為與你視頻連線的「傳統」,讓孩子除了看到你的「思念」之外,也有事情可干,同時也讓你暫時抽離開工作中的緊張和焦慮情緒,與孩子享受一會兒只屬於你們的時光。

久別重逢後,孩子的任何反應都不用擔心

1、如果孩子很「黏」你

因為好幾個星期甚至超過1個月沒看到你,突然很黏你,是非常正常的,不意味著心理就受到了創傷。這時候你們就好好地享受重聚的時光,多和孩子聊聊天,讀讀「公開信」,把你平時沒機會表達但又想表達的,一股腦兒全說出來。

這個時候是孩子最聽得進你說話的時候,趕緊抓緊機會。因為時間久了,孩子多半就不會這麼有耐心,很快對你又會愛答不理了(就是這麼殘酷)。

2、如果孩子對你很「陌生」

還有些孩子看到媽媽回家,可能會扭過頭去,不想接近媽媽。這時媽媽一定會特別自責和失落。但事實上,這種反應也很正常。

這至少說明,在你離開的時候,孩子與家裡人建立了很穩定的安全關係,你得表揚一下你的家屬。

同時,這也代表著短時間內,你可以輕鬆一點了,可以趁機學著教孩子「找爸爸」,自己享受幾天「女王」待遇。當然也請你放心,孩子的這種反應也多是暫時的,待TA慢慢與你重新建立安全關係之後,會又來煩你的。所以,也請好好享受這一段相對清閑的「愛答不理」的日子吧。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不容易的,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為了自己的職業理想,我們難免在陪伴孩子上做得不夠。但好在當代網路通訊很發達,我們完全可以花心思設計一些小情節、小浪漫,讓孩子感受到驚喜的同時,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讓他產生被愛的安全感。

我們與其總是愧疚,拿過多的寵愛和物質進行補償,不如試試以上我提出的這些小建議,因為這些才是真實且真誠的親子互動,是任何樂高和娃娃都無法替代的。

最後,附上《給護士孩子的一封公開信》:

原作者:Amanda Rehead

翻譯:小馬君

親愛的孩子,

我知道我的職業對我而言意味著很多犧牲。當時,我並不知道,這還意味著,你也要因此犧牲很多。我一直在想,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會不會希望,自己有一個不一樣的媽媽。

你身邊的很多朋友,他們的爸爸媽媽有著朝九晚五的工作。那些工作,不需要因為有夜班而錯過晚餐,不需要因為一個緊急電話而錯過計劃已久的家庭假期甚至是球賽。當然對你而言,這與錯過你的第一次跑步比賽、合唱隊演出,畢業典禮相比,已經不足為提。

你每一次夢想我可以換一份工作,從而不再錯過這些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的時候,我都感覺到非常的抱歉。其實,我也很不想錯過。我希望這些記憶會在靈魂中的某些角落留存。

你也許很希望我有一份工作,不再像現在這樣,每一天都累癱在地上,身心疲倦。不管我如何嘗試,有些時候我的精力真的無法支撐我再去照顧你的感受。也許那天,我早上經歷了把一個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下午又送走了一位病人去向天堂;也許那天,我連續工作了16個小時,並沒有顧得上去一次廁所,吃一口飯。回到家的我只想休息,但是還要面對沒洗澡的你。雖然,我知道有些日子你感受不到足夠的愛,但是我想告訴你,你永遠是我最重要的人。

我感到很抱歉,也許你每天都在懷疑,我的病人是不是比你更重要。我的病人對我很重要,但是你永遠是更重要的那一個。無論因為什麼原因,你有任何一天沒有感受到足夠分量的愛,我都想誠懇地對你說一聲:對不起。

你曾經告訴過我,沒有我的假期是多麼的難熬。每一次看家庭相冊,你總覺得我缺席了太多重要的瞬間。其實,我們也一同慶祝了很多節日,但是你的心中總是無法忘懷那些缺席的遺憾

對於每個錯過的重要時刻,我真的很抱歉。我保證!雖然那一刻我和我的病人在一起,但是我的靈魂是與你同在。

我知道,對你而言,我的世界,我的生活,總是顯得那麼的神秘。因為我答應了我的病人,需要保護他們的隱私。我知道,當我把自己關在浴室里痛哭的時候,你很想知道我為什麼哭泣。我也許並不能告訴你真相。也許那天,一個嬰兒在我的懷中去世了,又或者我需要告訴一位母親,她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不多了;也有可能那天我見證了一場生命奇蹟,喜極而泣。我會儘力告訴你,我能說的,當然我也不想讓你太早看到真實世界的殘酷。

我很抱歉,有的時候我看上去精神恍惚。我希望我能足夠的堅強,不讓你看到我情緒崩潰。我希望讓你看到儘可能多面的我,同時我也試圖保護你,不讓你看到這份職業過於殘忍的事實。

我知道,有的時候你病了,你只想要我在身邊陪你。我總是儘力陪你,但是總有一些日子,沒有人可以頂替我上班,我需要去陪我的病人-那些更脆弱,更艱難,更需要照顧的人。你可能被轉交給了爸爸或者其他人,他們努力照顧你,但是你依然哭喊著要媽媽。

對不起,我沒有在你最需要我的每個時刻陪著你。其實這些選擇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往往,我都需要走到廁所,用力地捶牆面,痛苦地離開正在發高燒的你。希望有一天,你長大了,能夠理解。

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這份職業給我的滿足感遠比痛苦多。這份職業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神奇力量召喚著我。可是,這對你很不公平的,因為你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我很抱歉。

我寫這封信,是想真誠表達對你的讚美,讚美你的糾結、痛苦、也有驕傲。孩子,我能看到,你是一個多麼與眾不同的人。我希望,你從小到大,旁觀母親作為護士的經歷,也能逐漸成就你的非凡。

雖然你沒能選擇現在的生活,但是你已經用愛與寬容化解了所有困難。你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你是護士的孩子。

原文鏈接: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an-open-letter-to-the-children-of-nurses_b_9856228?

www.huffpost.com

謝邀@知乎親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遠勝過所有玩具帶來的樂趣。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和孩子一起玩耍或是和孩子聊天的時候,他的眼神是滿足而愉悅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和重視,這種關愛無法被替代。

他不需要你給他買各種物品,或加班加點地工作買更高檔的房子。他需要看到你自豪地微笑,看到你如何解決問題,看到你如何面對矛盾並克服自己的沮喪感。

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知道,在他需要你的時候,你會在他身旁。給予他這種安全感以後,他就會主動地用功學習,在課堂上集中精力,並在童年時享受各種美好的樂趣。

照顧孩子是很花時間的,要比上班辛苦,而且還不能馬上見到成效。很多家長覺得帶孩子比上班還要累,甚至有時會讓你有崩潰的感受。但是,我們卻都知道親子之愛是金不換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對孩子的未來而言是一本萬利的投資。

但是,我要說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是我在《教養在生活的細節里》這本書中學習到的,就是:不要因為愛孩子,就讓世界繞著他們轉。

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也希望你能好好想想。我們小時候,哪裡有父母就為了照顧家裡的孩子什麼事情都不做的?孩子的成長需要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滋養,雖然樣樣需要時間,但是並非無法重疊。問題的關鍵在於你的陪伴和照顧是不是有質量的,最有利的。

許多長輩照顧家庭的方式使我覺得,能透過觀察而了解孩子的那些父母,並不是因為擁有大量的時間,而是出於對孩子真心的關懷促使他們在有時間的時候,能放下自己的事,建立樂於與孩子相處的氛圍。

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不是忙於事業,就是忙於家務,抽空還在陪伴他,相信他也會感受到你努力兼顧生活與工作的決心和熱情;而如果你的孩子看到雖然美其名曰的陪伴,其實你只是在看電視、聊微信、用手機遊戲打發他的話,對孩子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洪蘭老師就很會利用時間同時給孩子身心兩方面的照顧,例如讀《西遊記》給兒子聽,讓他幫自己擦地板;在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給他圍上披肩,一邊剪頭髮一邊聊天,為他解惑;在廚房做飯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洗菜,教給孩子菜品的種類,怎麼選,怎麼煮等等。

教養不是方法論,而是生活本身;大人與孩子相處的分分秒秒里都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課堂,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親人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里:洪蘭 蔡穎卿 愛與智慧的對談¥ 22.20起2


作為職場媽媽,休完產假在寶寶6個月時回歸職場,目前我家小芝麻兩歲十個月,全家人當中,他和我最親。

我認為在親子關係中第一要素是孩子對自己的依戀。依戀是心理學上的名詞,但我們很好理解,意思就是:

留戀,捨不得離開,一般被定義為幼兒和撫養人(一般是父母)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情感關係。

依戀的產生在於嬰幼兒與照顧者的相互作用過程,比如寶寶餓了,困了,拉臭臭了,媽媽來餵飽他,哄他睡覺,幫他清潔臭臭,換上乾爽舒服的紙尿褲,滿足他的需求,幫他解除痛苦,無聊了陪他玩,哄他開心。寶寶和媽媽的這些互動過程,就是建立情感的聯接,依戀由此漸漸產生。

孩子對自己情感的依賴是通過與孩子的長期互動,照顧中建立的,所以建立和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與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如何培養孩子與自己的親子關係?

1.陪孩子入睡和醒來時第一眼看到的是你

我認為陪孩子安撫孩子入睡是建立依戀關係非常好的方式,對於幾個月的孩子來說,他還不能獨立入睡,如果睡前是自己最熟悉最親近的人陪著他,安撫他,他會感覺很安心,很有安全感。

我回歸工作後,一直都有保持哄孩子入睡的習慣,陪他看書講故事唱兒歌,並且早上醒來我也會堅持照顧他,幫他穿衣服,泡奶給他喝了去上班。我所有的這些付出,孩子是會記在心裡,媽媽會滿足自己的需求,會幫自己解除一些不舒服,他知道媽媽白天去上班,但晚上一定會回來陪自己的。

2.高質量陪伴

職場媽媽早出晚歸,能擠出陪孩子的時間真的不多,所以要講究高質量陪伴。利用短暫的時間來創造你和孩子之間的良好親子互動。

高效陪伴有兩個關鍵要素[高效互動][積極回應]。想要做到這兩個要素,意味著我們要放下手機全身心投入陪孩子玩一段時間。

我下班後,晚上陪孩子的時間會先把手機放好,然後專門和孩子互動,如:讀繪本、玩玩具、捉迷藏等。

周末不上班,兩天時間都是孩子說了算,還小的時候用嬰兒推車推他去走街過巷,帶他認識世界,會走路了逐漸增加運動活動,比如踢球、玩滑板車,玩泥沙等。

@知乎親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