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越思考越焦慮。向上走的時候焦慮比當個鹹魚要多很多。


聽過並不表示懂了,懂了並不表示能做到。


其實快樂往往是自己培養出來的。道理聽了等於沒聽,那就沒用,聽了道理領悟了,行動了,那就是真聽懂了。

快樂,為什麼說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呢?因為道理也是需要自己去接受的。人們往往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通常情況下,願意走出去,但是不願意去走。也就是說,大家都願意改變自己,但是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去行動。

而且人生本來沒有什麼永恆的快樂,人生常態就是在痛苦中成長。

喜歡的話,請點個贊,謝謝!


所謂的道理就是,有人這樣做取得成功,有人沒這樣做遭遇失敗,然後人們都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卻也未曾考慮成功失敗背後的其他因素。

我覺得答主的問題可能並不是聽了沒去做,而是聽了很多道理,也有做過努力,卻仍然過的不快樂。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

從讀書時代開始,家人、老師告誡我們要好好學習,好好學習才能考個好的大學,考了好的大學才能找一份好的工作,才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進入大學以後,發現很多東西並非像自己想像的那樣,學習成績並非像中學時代那樣是唯一的。

你聽同學說某某社團很好,參加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並沒有那麼好;

你聽朋友說去學某個樂器吧,學習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缺少音樂天賦;

你聽老師說好好讀書爭取保研,卻發現努力了四年仍舊去不了理想的學校;

你聽家長說這個專業很好找工作,臨近畢業時卻也發現找到合適的工作並不容易。

走入社會以後,你此前很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又回被重塑。

你會感到不公,為什麼有的人工作總是偷懶,卻也能憑藉討好領導而升職加薪?

你會感到憤怒,為什麼自己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卻也總是受到批評和訓斥?

你會感到委屈,為什麼自己努力了十幾二十年,卻也無法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時候並非聽從許多道理,我們就能獲得快樂,就能過好自己的一生。道理並不是通用的,就像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當一個人成年之後,應該懂得自己去觀察這個世界,去感悟人生道理,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不斷總結反省,塑造適合自己的三觀。

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去追求自己嚮往的人生,成功是對自己的饋贈,失敗也不留遺憾。


1、在單位逐漸發現大幫派小組織,逐漸發現他們的運作模式,逐漸發現他們如何去表現。反而噁心到自己了,發現自己想大展宏圖不能實施在他們其中,但還有不甘心的思想在裡面想掙扎一把,越思考焦慮越來越痛苦

2、在生活中發現好多道理,試用的範圍很小,或許是自己的三觀太標新立異或許格格不入,發現在即沒有什麼志同道合的朋友,忍受著孤獨慢慢走向釋懷,看到燈火闌珊卻發現自己孤身一人,其實感覺有個酒肉旁友也不錯,陷入沉思,有點不快樂。

3、越上年紀越發現和父母聊不到一塊了,因為角度不同說出來的事情父母評論的角度或許不是你喜歡的內容,心生九九。也是因為父母還是不斷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反而覺得干涉到讓自己不舒服,反駁吧父母不高興,接受吧自己不高興,覺得沒有自己了。一面對著社會,沒有想到回到家裡還得繼續保持精神面對父母,而自己想找溫暖的港灣無法實現,自己越發不快樂了。

其實哪有呢么多不快樂,不快樂還不是自己找的,聽了很多道理,越發的活的透徹了,相對的就要越發的放下了,越是放不下越是在意越不快樂,道理是讓自己來懂行動起來有經驗,不是讓自己增添煩惱的,鍛煉自身精神,潔身自好,愛自己,快樂點吧


聽了不等於聽懂了

聽懂了不等於會做了

會做了不等於做得好

做好了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活在了別人的眼睛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