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的心裏面,他們是無私的,至少在意識的層面,他們是這樣看待自己作為父母的。在眾人的眼裡,也是如此。

父母,是人,但是卻在被「神化」。沒有七情六慾,沒有喜怒哀樂,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對於這樣的問句:

父母會嫉妒自己的孩子嗎?

我的答案是:

會的。這種現象是存在的。

嫉妒是一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情感體驗。被嫉妒時對方是要毀掉你的整個存在。被嫉妒時,我們「讓自己變小」。嫉妒的三個層次:嫉妒攻擊、否認、開腸破肚。

被否定的孩子,其實正被父母嫉妒。

父母寧願要順從的孩子,也不想要真實的孩子。長期順從背後,是父母的否定。

否定原因有兩個,一是要孩子背鍋,一是嫉妒孩子。

當我們知道父母否定自己的原因後,最重要的是學會放過。

放過自己,放過父母,才能活出自己。

著名的心理學家溫尼克特曾經在其經典的論文《反移情中的恨》中,曾經非常詳細地描述過母親(也包括父親等養育者)對於孩子的「恨意」。而這種恨意中,不僅包括父母需要做養育幼小子女中付出大量辛苦的勞動從而導致的不滿和怨恨,也包括父母對於孩子可以享受更多特權,包括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產生的嫉妒感。在溫尼克特等心理學家看來,這種親子關係當中的恨意和嫉妒,並不是什麼天理難容的壞事,而是古今中外所有父母都會產生的正常心理。

而絕大多數父母,即便偶爾會萌生出這種針對子女的負面情感,也不會真的見諸行動,去虐待和傷害子女,而是可以會慢慢消化和疏解這部分負面情緒。另一方面,即便父母存在對子女的消極情緒,也不妨礙他們同時也會對子女付出極大的熱情和關注。也就是說,愛和恨是同時存在,並不矛盾對立的。

所以,從上述心理學的視角,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更加客觀地接納自己與父母、自己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作為父母,也許沒有必要為自己有時對孩子產生了消極的情感而自責和壓抑,而作為子女,也沒有必要苛責父母,認為父母只能對自己有接納和關懷。也許,當每個人對人際關係的期待都更加符合現實世界的規律時,這樣的人際關係纔是真正穩定和健康的存在。

發佈於 2020-11-1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永葆歡顏永葆歡顏不斷突破自己的界限,想要追求更多可能性!

會有吧,那些心靈沒有繼續成長的,甚至退行到童年的父母,其實就和小孩一樣。他們童年沒有得到的愛和幸福,如果你得到了他們就會暗暗不爽,甚至會搞破壞。有時候是有意識的,有時候是潛意識的。


會有吧,那些心靈沒有繼續成長的,甚至退行到童年的父母,其實就和小孩一樣。他們童年沒有得到的愛和幸福,如果你得到了他們就會暗暗不爽,甚至會搞破壞。有時候是有意識的,有時候是潛意識的。


這品質個人問題不會因為任何關係,任何職位就會發生變化的。


會的,因為是人類啊( ●─● )


正常父母都不會,除非太自私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