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憲法不是授予國會貨幣發行權嗎?為什麼不自己行使,而是轉讓給私人銀行?

中國為什麼又是政府控制貨幣發行?

圍觀羣眾評論:

本問題之前提不存在,請勿援引《貨幣戰爭》這等玄幻小說的觀點在知乎上提問。


1791年,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向國會提交一份議案,建議國會成立類似於英格蘭銀行的私有的中央銀行,以徹底履行發行貨幣的職責。他的主要思路是:中央銀行由私人擁有,總部設在費城,各地設立分支銀行,政府的貨幣和稅收必須放在這個銀行系統中,該銀行負責發行國家貨幣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向美國政府貸款並收取利息。該銀行總股本為1000萬美元,私人擁有80%的股份,美國政府擁有剩餘的20%。25人所組成的董事會中的20人由股東推舉,5人由政府任命。

漢密爾頓認為:「如果不把社會上有錢的個人的利益和財富信用集中起來,這個社會不可能成功。」「國家的債務,如果不是過多,應該是我們國家的福祉。」傑斐遜反駁道:「一個私有的中央銀行發行人民的公共貨幣,這對人民自由的威脅比敵人的軍隊更嚴重。」「我們不能容忍統治者將永久債務強加在人民的身上。」1791年12月,當漢密爾頓的方案被提交國會討論時,立即引起了空前激烈的爭論。最終,參議院以微弱多數通過了這項提案,而在眾議院也以39對20票過關。此時,被嚴重的債務危機壓得喘不過氣的總統華盛頓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他徵詢了當時的國務卿傑斐遜和麥迪遜的意見,他們明確表示這個提案明顯與《憲法》衝突。《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幣,但絕沒有授權國會轉讓發幣權給任何私人銀行。華盛頓顯然被深深地觸動了,他甚至已決心要否決該法案。得知這個消息後,漢密爾頓立刻跑來遊說華盛頓,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的賬本似乎更有說服力,那就是如果不成立中央銀行以得到外國資金入股,政府將很快垮臺。最終,迫在眉睫的危機壓倒了對未來長遠的顧慮,華盛頓總統於1791年2月25日簽署了美國第一個中央銀行的授權,有效期20年。傑斐遜在1798年懊惱地說:「我真希望我們能增加哪怕一條《憲法》修正案,取消聯邦政府借錢的權力。」當傑斐遜當選美國第3任總統(1801~1809)之後,他不遺餘力地試圖廢除美國第一銀行,到1811年銀行有效期滿的時候,雙方的角力達到了白熱化程度,眾議院以65對64僅一票否決了銀行授權延期的提案,而參議院是17對17票打平。這次由副總統喬治·柯林頓打破僵局投下關鍵的否決票,美國第一銀行於1811年3月3日關門大吉。結果幾個月之後,爆發了英美之間的1812年戰爭。戰爭持續了3年,。結果,美國政府的債務從4500萬美元增加到12700萬美元,美國政府最終在1815年屈服了,麥迪遜總統在1815年12月5日提出成立第二家中央銀行,結果是1816年誕生了美國第二銀行(The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第二銀行得到了20年的營業授權,這次總股本提高到3500萬美元,仍然是80%由私人佔有,剩下的20%屬於政府。

1828年,安德魯·傑克遜參加了總統競選,在一次面對銀行家發表演講時,他假以顏色地說道:「你們是一羣毒蛇。我打算把你們連根拔掉,以上帝的名義,我一定會將你們連根拔掉。如果人民知道我們的貨幣和銀行系統是何等的不公正,在明天天亮之前就會發生革命。」

當安德魯·傑克遜在1828年當選總統後,他決心廢除第二銀行。他指出:「如果《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幣,那是讓國會自己行使這個權力,而不是讓國會授權給任何個人或公司。」在11000人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中,他解僱了2000多名與銀行相關的人員。

1832年是傑克遜總統競選連任的年頭,如果他連任,第二銀行的有效期將於1836年(他的下一屆任期內)結束。大家都知道總統對第二銀行的觀感,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銀行想在大選年趁亂提前再延續20年的經營特許權。與此同時,銀行家以300萬美元的重金不惜血本地資助傑克遜的競爭對手亨利·克雷(Henry Clay),而傑克遜的競選口號是「要傑克遜,不要銀行」。最後傑克遜以壓倒性優勢獲勝。銀行經營權延期的提案在參議院以28對20票獲得通過,在眾議院以167對85票也成功過關,第二銀行主席比德爾,沒有將總統放在眼裡。當人們議論傑克遜可能會否決提案時,比德爾毫不退讓地表示:「如果傑克遜否決提案,我將否決他。」傑克遜總統當然毫無疑問地否決了第二銀行延期的提案,他還下令財政部長將所有政府儲蓄從第二銀行賬戶上立即取走,轉存進各州銀行。1835年1月8日,傑克遜總統還清了最後一筆國債,這是歷史上美國政府唯一的一次將國債降到了零,並且產生了3500萬美元的盈餘。歷史學家評論這一偉大成就為「這是總統最為燦爛的榮譽,也是他為這個國家作出的最重要的貢獻」。《波士頓郵報》把這一成就和耶穌將放貸者(Money Changers)趕出神廟相提並論。

1845年6月8日,傑克遜總統去世。他的墓誌銘上只有一句話:「我殺死了銀行。」

當美國第二銀行的延期申請遭到總統否決之後,第二銀行主席比德爾對總統的「否決」啟動了。第二銀行宣佈立即召回所有貸款,停止一切新貸款的發行。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把持的歐洲主要銀行也同時收緊了美國銀根,美國陷入了嚴重的「人為」貨幣流通量劇減的境地,最終引了「1837年恐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長達5年之久,其破壞力之大前所未見,直追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由於1836年美國第二銀行的關閉而導致國際銀行家突然出手,猛抽美國流通的金屬貨幣,造成了美國持續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雖然在1841年,國際銀行家的代理人曾兩次試圖恢復私有中央銀行體系,但都沒有成功,雙方陷入僵局,美國的貨幣緊縮狀態直到1848年才開始得到緩解。情況開始好轉的原因當然不是由於國際銀行家大發慈悲,而是由於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了巨大的金礦——舊金山。從1848年開始,持續9年美國的黃金供應量空前增長,僅加州就生產出價值5億美元的金幣。1851年澳大利亞也發現了大量金礦,世界範圍內的黃金供應量由1851年的億先令猛增到1861年的億先令。而美國國內的金屬貨幣流量從1840年的8300萬美元猛增到1860年的億美元。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大發現打破了歐洲金融家對黃金供應量的絕對控制。被緊緊扼住貨幣供應量的美國政府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大量優質貨幣的供應大大增強了市場信心,銀行重新開始大規模擴張信貸,美國許多重要的工業、礦山、交通、機械等國家財富最重要的基礎都是在這一段黃金般的歲月裏確立的。而在美國內戰時期,在戰爭爆發初期,南方的軍事進攻節節勝利,英法等歐洲列強又強敵環伺,林肯陷入了極大的困境。銀行家們算準了此時的林肯政府國庫空虛,不進行巨額融資戰爭將難以為繼。自1812與英國的戰爭結束以來,美國的國庫收入連年赤字,到林肯主政之前,美國政府預算的赤字都是以債券形式賣給銀行,再由銀行轉賣到英國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和巴林銀行,美國政府需要支付高額利息,多年積累下來的債務已使政府舉步維艱。銀行家們向林肯總統提出了一攬子融資計劃並開出了條件,當聽到銀行家們開出的利息要求高達24%~36%的時候,驚得目瞪口呆的林肯總統立即指著門讓銀行家們離開。這是一個徹底陷美國政府於破產境地的狠招,林肯深知美國人民將永遠無法償還這筆天文數字的債務。沒有錢就無法進行戰爭,而向國際銀行家借錢無疑是把絞索往自己脖子上套。林肯苦思冥想解決方案。這時,他在芝加哥的老友迪克·泰勒給林肯出了一個主意——政府自己發行貨幣!

「讓國會通過一個法案,授權財政部印發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貨幣,支付士兵工資,然後去贏得你的戰爭。」林肯問美國人民是否會接受這種新貨幣,迪克說:「所有的人在這個問題上將別無選擇,只要你使這種新貨幣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政府賦予它們完全的支持,它們將會和真正的錢一樣通用,因為《憲法》授予國會發行和設定貨幣價值的權力。」

林肯聽了這個建議後,大喜過望,立即讓迪克籌劃此事。這個石破天驚的辦法打破了政府必須向私人銀行借錢並付高額利息的慣例。這種新貨幣使用綠色的圖案以區別於其他的銀行貨幣(Bank Note),史稱「綠幣」(Greenback)。這種新貨幣的獨到之處在於它完全沒有金銀等貨幣金屬做抵押,並在20年裏提供5%的利息。在內戰期間,由於這種貨幣的發行,政府克服了在戰爭初期嚴重缺乏貨幣的狀況,極大和高效地調動了美國北方的各種資源,為最終戰勝南方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同時,由於這種低成本的貨幣依法成為北方銀行的儲備貨幣,北方的銀行信貸得以大幅擴張,軍事工業、鐵路建設、農業生產和商業貿易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金融支持。1848年以來的黃金大發現,使美國的金融逐漸擺脫了完全被歐洲銀行家控制的極端不利的局面,也正是由於有大量的優質貨幣作為信心基礎,林肯的新幣纔能夠廣為人民接受,為贏得南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可靠的金融基礎。更加令人喫驚的是,林肯發行的新幣並沒有造成類似獨立戰爭時期的嚴重通貨膨脹,從1861年內戰爆發到1865年戰爭結束,整個北方的物價指數僅僅溫和地從100增長到216。考慮到戰爭的規模和破壞程度的嚴重,以及與世界上其他同等規模的戰爭相比,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金融奇蹟。相反,南方也採用了紙幣流通方式,但效果真是天壤之別,南方物價指數在同期從100飆升到2776。在整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政府一共發行了億美元的新貨幣。這種新的貨幣機制運行得如此之好,以至於林肯總統非常認真地考慮要把這種無債貨幣(Debt Free Money)的發行長期化和法制化。而這一點深深地刺痛了國際金融寡頭的根本利益。如果所有政府都不用向銀行借錢而「悍然」自己發行貨幣,銀行家對貨幣發行的壟斷將不復存在,銀行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嗎?難怪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代表英國銀行家的《倫敦時報》立即發表聲明:〖如果源於美國的這種令人厭惡的新的財政政策(林肯綠幣)得以永久化,那麼政府就可以沒有成本地發行自己的貨幣。它將能夠償還所有的債務並且不再欠債,它將獲得所有必要的貨幣來發展商業,它將變成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繁榮國家,世界上的優秀人才和所有的財富將湧向北美。這個國家必須被摧毀,否則它將摧毀世界上每一個君主制國家。〗英國政府和紐約銀行協會(New York Associations of Banks)憤怒地表示要實施報復。1861年12月28日,他們宣佈停止向林肯政府支付金屬貨幣。紐約的一些銀行還阻止了黃金儲蓄者提取黃金,並宣佈撤銷用黃金購買政府債券的承諾。美國各地銀行紛紛響應,他們跑到華盛頓向林肯總統提出變通方案,建議仍然採取過去的做法,把高利息的債券賣給歐洲銀行家們;把美國政府的黃金存到私人銀行作為信貸發放的儲備,銀行家好大發其財;美國政府向工業部門和人民徵稅去支持戰爭。林肯總統理所當然地堅決拒絕了銀行家們這個完全不合常理的要求。他的政策深得民心,美國人民踴躍購買了全部債券,並根據法律把它們當做現金使用。銀行家們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們發現國會發行林肯新幣的法案中並沒有提到國債利息的支付是否使用黃金,於是和國會議員達成了一項妥協,即允許用林肯新幣購買國債,但利息部分要用金幣支付。這是一個完整計劃的第一步,先把美國國內的林肯新幣和黃金的價值掛鉤,而作為當時擁有世界儲備貨幣的英鎊系統的歐洲銀行家們,擁有遠遠多於美國的黃金貨幣。美國銀行家和國會的妥協,使國際金融勢力利用對美國黃金進出口總量的控制,間接達到了操縱美國貨幣價值的效果。從1864年開始,銀行家們可以世世代代享用國債利息這一美餐。僅僅是由於政府直接發行貨幣還是政府發行債券而銀行發行貨幣這一點看似不起眼的差別,就造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不公平。人民被迫向銀行家間接繳稅,為了原本是他們血汗勞動所創造的財富和貨幣!

到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由政府直接發行貨幣的國家。政府和人民為此而節省下來的巨額利息開支是中國能夠高速長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有人提出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人民銀行必須用政府的國債作為抵押來發行人民幣,中國人民就需要當心了。


一種貨幣能夠通行,是因為發行者有足夠的權威,能贏得貨幣使用者的信任。美國的貨幣由私人銀行家而非由政府發行,正顯示了美國政府的權威不及私人銀行家。而政府的權威之所以弱於私人,是因為所謂的美利堅合眾國,只是當年的十三州為了共同抵抗英國,而臨時組成的鬆散聯盟。中央政府不過是各地方勢力妥協的產物,自然權威不足。
首先,凡是拿《貨幣戰爭》這本書來解釋題主問題的,基本上可以完全忽略,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爛書。美國的中央銀行私有,之所以私有(但裡面的董事會成員中也有政府人員),一言以蔽之:防止政府權力過大和|濫用。如果讓政府全權掌握貨幣的供給與政策制定,潛在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美國是富人造反建立起的國家,富人掌握了政權後,自然要千方百計建立有利於自己的秩序,將貨幣發行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是一個好辦法。

能做到這點,是因為富人在戰爭期間組織起來了,富人建立的組織控制了貨幣發行權,很合邏輯。


1.政府本來就是私有的,美國兩百多年有政治影響力的還是那幾個家族。2.美聯儲也不是想印就印,一樣要聽政府的,美聯儲和聯邦政府就是一家人,私不私人沒有區別。3.私人發行更好控制,不會受到選舉的影響。
政府權利受限制,銀行家們可以大賺特賺,他們賺取的也是納稅人的錢。這樣也是不公平的。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當然資本家擁有貨幣發行權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