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一生留下了幾百萬字的作品,肯定不可能每一篇都有必要深讀的,除非你打算專門研究魯迅。

王朔說過一句話:小說不看死不了人。

話糙理不糙,文藝作品都沒有所謂的必須讀,乃至必須深讀的程度。

但題主既然問了,想必也是對文學有些興趣的。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阿Q正傳這不必說,大家耳熟能詳,也是大多數人了解魯迅的開端。

但如果想更深地了解魯迅,有一本雜文集必看,那就是《墳》,魯迅的很多名篇都在這個集子里,如《文化偏至論》、《我之節烈觀》、《論雷峰塔的倒掉》、《娜拉走後怎樣》等。

魯迅最深刻,也是最能體現魯迅作品「底色」的集子,應該要數《野草》,就是那個棗樹,算是一本散文詩集吧。但是,這個集子也比較晦澀難懂,文學性較強,文中有各種隱喻、象徵,得靜下心慢慢讀。但如果只是興趣,或者只想看看魯迅的批判現實、描寫「國民性」的文章,也可以不看。只不過,不看《野草》,就很難體會那種悲壯感。

這兩個集子是整體質量比較高的,魯迅其他集子里也有名篇,但比較分散,挑著看更好些。

魯迅有些文章我覺得當今沒太大必要深讀,比如《集外集》里的一些雜文,因為魯迅自己也說過,那時太年輕,許多觀點都比較幼稚天真。現在,人們也一般講《集外集》里的一些文章作為研究魯迅思想發展的一種史料來看待。

還有就是魯迅後期去上海,寫了一些文章跟人打筆仗,如果不是做研究,其實也沒太大必要深讀。

如果喜歡小說,那麼《故事新編》不能錯過。有不少人認為《故事新編》的文學性更高。

魯迅成就最高的,其實還是小說,他的雜文勝在思想性,而他的小說,即便不考慮思想性,其藝術性也很值得深讀。大眾一般容易忽視魯迅藝術上的成就,而單一強調他的思想性。魯迅非常非常善於敘事,不止小說,敘事散文也非常好,朝花夕拾是代表。

所以,這取決於你的側重點。如果你側重於讀魯迅的文章來審視社會現狀,重視魯迅的觀點、思想性和批判性,就多看看他的散文名篇。如果你對文學感興趣,那麼,除了耳熟能詳那些作品,我個人認為《墳》、《野草》、《故事新編》是必看必深讀的。當然,二者之間不是完全割裂、對立的,只是看個人的需要。

歡迎關注訂閱號《彈幕集》


就魯迅談魯迅,是談不出名堂的。說他批評了誰也不行,此一是非,彼一是非,各人有各人的說辭,很難說誰對誰錯。具體到作品,某一句話,更不行。魯迅的文章,是從文言文脫出來的,歧義甚多,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就是起魯迅於地下而問之,他老人家怕也說不清楚了。說他的文章後世起了什麼作用,造成什麼影響也不行,有人要利用他,這與他本人有什麼關係?因此,研究魯迅,要看清魯迅的真面目,必須把他放在一個大的文化背景下考察,作社會學的分析,作深層的心理分析,還要和同時代的人作比照,才能看得清,看得准。只有作了這樣全方位的考察,分析,論證,才能知道魯迅是先進還是落後,是正確還是錯誤,是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還是妨礙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你如何全方面評價魯迅??

www.zhihu.com圖標胡適與魯迅你們喜歡哪一個??

www.zhihu.com圖標

周作人的文章沒讀過。胡適的文章更多用來查找並不每篇細讀。近些年比較喜歡的是林語堂和梁實秋的文章,和魯迅並排閱讀。

林語堂1923年回國在北大任教,是跟周氏兄弟的語絲派,而不是胡適的現代評論派。上海時期林語堂是「論語」派的領袖。

梁實秋聞一多自費印刷的評論小書沒有銷量,但創造社讚賞,兩人一度和創造社很親密。1923年梁實秋出國留學,3年後回來,逐漸和新月派走在一起。

兩人開始寫重要文章的時候,魯迅已經幾乎不寫小說不搞學術研究了,主要是寫雜文了。所以兩人不能完全算作魯迅同時代的作家。


魯迅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喚醒人們,改變反封建在內的一切傳統,也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沒有希望文章能一直流傳。但是現在有些文章還反映著現在的社會現實,還是很有意義de。不過不想看也沒辦法 就看看自己喜歡的唄


這肯定有人覺得有必要,有人覺得沒必要,看需要讀吧,魯迅的文筆簡潔,可以淺讀;也有思想,也可以深讀。

如果說在當今時代是否有深讀的必要,這個完全看個人喜好(或職業需要)吧,當今時代是一個多元的時代。


現實不會過時,即便會被嫌棄不夠潮流


從上學時代接觸魯迅的作品,初時只當作業來完成,無法理解他的思想,也難以深刻思考 ,再見時,已經成年了,他所謂的腐朽的文化已經深入骨髓,如影隨形,確實需要思想上的獨立,需要批判社會,認識不足 ,才能讓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好。打造理想的國度。


一直很喜歡魯迅先生的文章。特別是拿到現實里一對比,就發現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人還是那些人。先生當年諷刺的那些人那些事本質里從未變過,只是換了層皮罷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