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他叫John Tylor, 他傳奇在哪裡呢?他可以說是巴洛克音樂的終結者。

John Tylor是18世紀的一個英國眼科醫生。1750年的時候,他給一個患者做了眼部手術,結果把這個患者搞瞎了。1759年的時候,他又給一個患者做了個眼部手術,不僅又把人家搞瞎了,而且患者最終因為眼部感染而死。第一個患者叫做Johann Sebastian Bach, 第二個患者叫做George Frideric Handel.


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的女兒。

被認為是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ütz)之後歐洲最偉大的作曲家和管風琴演奏家之一,在他定居於呂貝剋期間,有一個來自阿恩施塔特的年輕教堂樂師徒步 400 多公里前來拜訪,希望在他門下學習。

布克斯特胡德為人很大方,表示「我這人呢很好說話,只要你肯娶我的大女兒安娜·瑪格麗特為妻,別說做我的學生,我馬上退下來的呂貝克管風琴師的位置都能給你」。

未有記載這位年輕樂師是覺得高攀不起還是駭然疾走,我覺得後者可能性大些。這位請了四周假結果整個旅程用了四個月,回去後差點被僱主告上法庭(同年因為打群架導致兩年後離開阿恩施塔特,再後來真的因為和僱主鬧翻蹲了一個月監獄)。

而在兩年前同樣有一位年輕音樂家拜訪布克斯特胡德,被同樣的要求勸退。後來成為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和演出公司高管。

再後來這兩人都被 @圭多達萊佐 提到的那個眼科醫生坑了。

安娜·瑪格麗特比這兩人大 10 歲。此外同期被嚇跑的音樂家還有知名度沒這兩人高的約翰·馬特森(Johann Mattheson)。

後來去布克斯特胡德故居時還專門尋找這個女兒的畫像,博物館工作人員得知後回答「經常有您這樣的遊客,可是真的沒有」。

「想知道我女兒長什麼樣,做我女婿就知道了呵呵呵呵呵」


在浩如煙海的音樂學習者和從業者中,能夠寫進音樂史的本身就很傳奇了吧…


可能他在。音樂史上面只是諸多繁星中的一顆,也許還不是最閃亮的那個。但反正我是挺喜歡他的。

小時候抽煙、酗酒……

惡習累累。長大後用微積分學音樂,用心理學把妹,用語言騙過全世界。他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音樂家…

他也是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

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不能不說他……他就是趙元任

1892年11月3日,

趙元任在天津出生了,剛一落地,還沒來得及哭上幾聲,他就差點被當做女孩扎了耳朵眼兒,原來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請了算命的,算命的說肯定生的是個女孩,

於是他的父母提前備好了針,

就等著他出生。他的母親擅長詩詞及崑曲,他的父親中過舉人,擅長吹笛,被稱為「晚清公子」。他還是宋太祖的直系後裔,詩人趙翼的後代,就是寫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那位。趙家甚至連丫頭都會做詩!

書香門第出才子,

趙元任從小就「骨骼驚奇,異於常人」。清末,他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年幼的他便隨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小時他在祖父做知州的衙門裡長大。他節拍感絕佳,看祖父升堂審案,打犯人板子,他看著看著就弄通了衙役們,計數的特別辦法:

有的數一拍,有的數半拍,

有的數省略……別人四五十才能掌握的裝嫩技能,他五歲的時候,就用得爐火純青!明明已經會說話,說得很好,卻故意假裝話說不清楚,在大人面前裝小,比如把「貓吃我的面」,說成「貓雌我的滅」…

再後來,他祖父從常州請來,

一位姓陸的先生教他念書,

用的是地道的常州音。於是他學會了用常州方言背誦四書五經。他的聽覺特別靈敏,能在短時間內,就學會一種方言,此後終生不忘。9歲時,他的祖父病逝,他隨著全家回到了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讀書。他又從大姨媽那兒學會了常熟話,從伯母那裡學會了福州話。

一般人語言能力最厲害的時候,

就是幼兒時期,學什麼都快,一旦年齡增長就沒那麼容易了。但是趙元任的語言能力,從小到大都一直處於巔峰無敵的狀態。1907年,15歲的趙元任,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預科班,當時全校270名學生中,只有3個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從這3位同學那兒,

學會了地道的南京話。

有一次,他和同學們在同一桌就餐,這些同學來自五湖四海,一頓飯下來,趙元任竟然可以用八種方言,跟同學們挨個兒交流!哇靠,這麼厲害還讓不讓人活!

但是在南京求學期間,

他染上了惡習:抽煙、嗜酒...還好他自己意識到這樣不行,常以父親命名寓意告誡自己:元任,任重道遠!元任,任重道遠啊!才將這些惡習戒掉。

3年預科還未讀完,

他就到北京報考清華的留學官費生。為了應付考試,他在考試前還自修了拉丁文。拉丁文,拉丁文……劉半農曾為了編一本「罵人專輯」,在《北京晨報》上刊登了一則「粗話啟事」,公開徵集各地罵人的話。趙元任看到後,二話不說,就來到劉半農的宿舍,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的方言,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劉半農的內心:1910年7月21日,他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留美考試。這次考試一共錄取了70名學生,趙元任一舉中榜,名列第二。比同批考取的胡適、竺可楨等人,都要靠前許多(胡適得了第55名)自然地,他就和胡適等人,一同坐船奔赴去了美國,從此,他和胡適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到了美國後,

趙元任進入了康奈爾大學。可是究竟選擇什麼專業讓他很頭疼。老師了解到他語言天賦極高,推薦他選擇語言專業。他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主修了數學,選修了物理學、哲學、邏輯學、音樂……

作為一個外國留學生,

他在該校的數學成績,獲得過兩個100分,一個98分,多年保持了該大學平均成績的最高紀錄。1914年,趙元任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到了大學四年級,教授告知趙元任,他同時具備申請數學,或哲學研究生獎學金的水平,結果從數學系畢業的趙元任,又改行成為了康奈爾大學哲學系的研究生。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作為一個文科生,當別人討論微積分、量子物理的時候,你心想,這些都是什麼鬼???亂七八糟的公式還能有含義?!

作為一名理科生,

當別人討論詩詞歌賦、文言文的時候,你的頭腦已經自動進入癱瘓狀態,心想人家古人不就說了一句話嗎,哪來那麼多門門道道?

可是趙元任卻能在兩科之間,

隨便溜達,一不小心就玩成了大師!胡適對他極為欣賞:「每與人平(評)論留美人物,輒常推常州趙君元任為第一。」

留學期間的趙元任,

在別人看來很有個性。是個目中無人的小奇葩,如果他在街上遇見朋友,會像沒看見一般擦肩而過。雖然顏值高,但他卻不愛打理,衣服很少燙,皮鞋也很少擦,是當時留學生里的一股清流。一次他在哈佛的牛津街道上走著,後頭有個小孩都對著他喊:「嘿,那個傢伙的頭髮應該剪剪了!趙元任和周仁、秉志等人,還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創辦了科學社,(後改名為中國科學社)他們認為祖國之所以孱弱,莫過於科學不發達,並出版《科學》月刊,旨在「提倡科學,宣揚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

前排左起: 趙元任(5) 後排左起: 胡適(7)

後來他們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及其科學雜誌為模版,創辦中國的《科學》雜誌。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1915年,還給他們的科學社發來了親筆簽名的祝賀信。

23歲時,

他又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哲學、選修語言學和音樂。1918年獲得了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用圓規畫出哲學思想的半徑,用數學公式算出吉他的音準,用各國語言學習相對論。這就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同學們知道後,只能佩服不已!

他真是無所不能,

以至於他完成學業後,康奈爾大學給他這位哲學博士,提供的教職竟是「物理學講師」!

雖然他什麼都玩。

但是唯一沒玩過的,是愛情。

1920年,他決意回國,

目的之一就是要回老家退婚。14歲那年,他大姑婆告訴他,他就要和一個姓陳的女孩訂婚了,他很傷心,不願意婚姻被安排。這一次回國,他終於退了這門婚事,拒絕的理由是「女方大兩歲」。然而不久後,他就去追求比他大三歲、性格迥異的楊步偉了……

他回國不久,便認識了楊步偉。

她生在南京望族,祖父是鼎鼎大名的,中國佛教協會創始人楊仁山。 而她是首位留日的醫學女博士。趙元任被楊步偉的才貌,和大丈夫氣質所折服,他認定楊步偉就是意中人,非她莫娶。

少女時亭亭玉立

來!猜猜看,下圖哪位是長大了的楊步偉女士。

拿雨傘的那位就是!

看這彪悍的身影,就能知道此女子不一般。「我脾氣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橫,我比你更橫;你講理,我就比你更講理。」這句可以做QQ簽名的話,就是出自她口,這樣的宣言,在當時可是相當地驚世駭俗啊!同年,趙元任開始在清華工作,教授物理、數學和心理學課程。適逢美國教育家杜威,和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巡迴演講,他擔任羅素及其女友竇拉?勃拉克的翻譯, 間或也為約翰?杜威翻譯。 羅素的演講比杜威的難得多, 內容涉及高等數學、 邏輯學、哲學和教育,相當廣泛,多少精通英語的才子,都無法勝任這樣的翻譯工作。趙元任卻遊刃有餘,甚至連羅素的笑話,都能翻譯得不走樣。而且每到一個地方,他甚至都能用當地的方言來翻譯。在杭州演講時,趙元任便以杭州方言來翻譯;去長沙的途中向湖南人學會了長沙話,等到了長沙,就已經能用當地話翻譯了。演講結束後,還有長沙人跑去找他攀老鄉。

他給羅素做翻譯時,總拉上楊步偉。

一天,他約她一起吃飯,一見到楊步偉,就兩眼放愛心,把工作的事情忘到了火星上。猛然間一回神,不對勁,還有正事要做!便飛快地趕回了課堂。這時的羅素一人在台上呆看著,沒法開口。惹得全體哄堂大笑,看到趙元任竟然拉著,一個女子回到教室里。羅素自然明白為什麼他會遲到。只好低聲跟他抱怨:「壞人,壞人!」

為羅素當翻譯任務繁重,

趙元任乾脆就與羅素一起住。結果,演講途中羅素忽然病倒了,需要靜養,他也就忙中偷閑,翻譯童話《阿麗絲漫遊奇境記》,一不小心就成了一部經典。在全國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的中國女孩們,都搶著用「阿麗絲」做英文名。一邊當教授,一邊當羅素的翻譯,還要談戀愛,靈感來了再創作幾首小曲,竟然還能翻譯出一部經典,真不知道他哪來的這麼多時間。

俗話說「女人心,海底針」,

學過心理學的趙元任,輕輕鬆鬆地就把楊步偉拿下了。1921年6月1日,他和楊步偉結婚了。他們的婚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一起到公園照相,再向親友發一份結婚通知書,聲明概不收禮。再電請胡適和朱徵到新家吃飯。胡、朱到後,完全不明就裡,不知道他們就是那天結的婚。晚飯後,趙元任拿出一張,自己寫的結婚證書,請兩位做證人簽字,這就算正式完婚了。吃完飯後,胡適一出門,就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晨報》。這一新式婚禮,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

趙元任碰到楊步偉,

可謂是兩個高級玩家湊在了一起,整個世界在他們眼裡都是場遊戲。

兩人新婚後,

趙元任要去美國,在哈佛哲學系做講師,開設哲學和中國語言兩門課程。乘船去美國的途中,十分無聊,他倆便決定下圍棋解悶。因船上沒有棋子,他們就向船夫要了兩袋,早晨吃的炒米和炒麥子,可以分黑白二色,當棋子用。看來天性好玩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找得到樂趣。

他們一共生了四個女兒。

趙元任為他的女兒們寫了很多歌,並教她們唱。一有機會就聚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庭合唱團,分聲部地練習演唱他的音樂作品。

大女兒如蘭小的時候,

他在女兒的搖籃邊彈鋼琴,小如蘭一開始跟著音樂在床上哼,忽然間不哼了,小臉憋得通紅,原來是要大便了。趙元任說先別動,等他彈完了再來弄。結果如蘭拉得一身一床都是。楊步偉又好氣又好笑,問為什麼不早點叫她,趙元任解釋說,一個孩子的音樂教育要早打好基礎,不可以把整段的樂曲隨便中斷。大女兒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他和他的好朋友胡適一樣,都是出了名地怕老婆。他不否認自己懼內,往往以幽默的語言回答道:「與其說怕,不如說愛;愛有多深,怕有多深。」

有一次胡適直接問楊步偉,

平時在家裡誰說了算?她很謙虛地說:「我在小家庭里有權,可是大事情還是讓我丈夫決定。」但馬上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大事情很少就是了。」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啊!我彷彿已經想像到了,他在家裡的地位……

在美國待了四年後,

趙元任回到了清華大學,幫助祖國培養優秀人才。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看到他的簡歷後,二話不說,就給他安排了數學、物理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等課程。光聽到這些課程名,就已經頭疼到不行了,他卻能隨時切換大腦模式。

他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

一起被稱為清華「四大導師」。

後來他四處亂跑:

當了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耶魯大學訪問教授、編了《漢英大辭典》、被選為美國語言學會會長、又去密歇根大學當了語言學教授。五十五歲的時候,終於跑不動了,一直留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當語言學教授。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終身事業,他說:「索性做一個語言學家比任何其他都好」。他很早就彰顯過許多過人的絕活。他的絕活之一,就是表演口技「全國旅行」:從北京沿京漢路南下,經河北到山西、陝西、出潼關,從河南入兩湖、四川、雲貴,再由兩廣繞江西、福建,到江蘇、浙江、安徽,由山東過渤海灣入東三省,最後入山海關返京。這趟「旅行」遍及大半個中國,每到一地,他便用當地方言土語,介紹當地名勝和土貨特產。一口氣能說上近一小時,聽者無不捧腹不止。

他最「好玩兒」的演講之一,

就是把英文完全倒著發音朗讀,並錄下音來,等到把這段錄音再倒過來放時,聽眾聽到的是純正的英語發音,這足以讓人目瞪口呆。 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以為,他是自己的老鄉。二戰後,他到法國參加會議。在巴黎車站,他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對方聽了,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於是感嘆:「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後來,他到德國柏林,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和當地人聊天。鄰居一位老人對他說:「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平平安安地回來了。」他還編過一個「好玩兒」的繞口令: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全文只有89個字,字字同為「shi」音,所以念不清,但能看得懂,是趙元任編撰的一個完整的小故事。趙先生如此偏愛shǐ 這個字,果然品位不俗!

還有一首《唧唧雞》,

也是他創作的: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你讀讀看,反正我已經暈了。

雖然趙元任選擇了自己的終身事業,

但是也沒有放棄其他的愛好,比如說:音樂。他精通多種樂器,畢生與鋼琴為伴。一生創作過百餘件音樂作品,包括聲樂和器樂。他最著名的歌曲作品,就是獨唱《教我如何不想他》。著名音樂家蕭友梅盛讚他:「替我國音樂界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說:「趙先生的這本歌集出世之後,教我們不能不稱呼他『中國的舒伯特』。」

他常隨手取身邊的小東西作樂器。

一次,趙家宴客,飯罷,他拿起一根筷子,敲擊盤子和碗,分別敲出do、re、mi、fa、so…的音來,可敲來敲去,就是差一個音敲不出,後來抬頭看見玻璃燈罩,靈機一動,取下來敲了一下,正好補上了這個缺的音,大家全樂了。以後每逢家宴,他就給大家表演這一手。1945年,抗戰勝利,身在美國的趙元任一家,從廣播中聽到日本投降、二戰結束的消息,欣喜若狂。他們開始做回國的準備。

但是,1946年夏,

時任教育部長的朱家驊,發電報催趙元任從美國回國,出任南京中央大學校長。這個請求把趙元任給嚇著了,趙元任回復五個字:「幹不了。謝謝!」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央大學這些名校在這期間都先後找他當校長。他一再推辭無效,就不敢回國了。「我生平最怕做行政的事!如何找我一個剛剛回國的人呢?」他是個純粹的學者,安身立命之所是學問,而不是官職。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適合當校長,也害怕繁雜的行政事。

愛玩的趙元任夫婦不願意被官職束縛,

也不喜歡長居一地,遊山玩水,賞星看月,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光黃山,他們就去了好幾次,歐美大陸,也漫遊了四次。楊步偉八十歲的時候,夫妻倆還駕車去歐洲遊玩呢。

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

趙元任教過物理學、數學、哲學、中國音樂史、中國語言、漢語語法、理論語言學、邏輯學等課程。幾乎沒有人能像趙元任那樣,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這兩種文化融合得如此嫻熟。僅僅給他冠以數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哲學家、邏輯學家、音樂家等頭銜,不足以涵蓋他的成就。人們只能說,他是一個「文藝復興式的智者」。

語言學家王力評價他:

「趙元任可以稱為中國第一代語言學家,我學語言學是跟他學的,我後來到法國去,也是受他的影響。」美國語言學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趙先生永遠不會錯」。語言學家陳原說:「趙元任,趙元任,在我青少年時代,到處都是趙元任的影子。

1981年,楊步偉先他而去,

趙元任悲痛萬分。摯愛已去,他對人間便再無眷戀,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次年2月24日,趙元任就追隨夫人楊步偉也離開了人世間,飛往天國尋日思夜想的她去了,天生快活之人,就連離去也是瀟洒利落,而這一天,竟是二十年前胡適辭世的日子。

趙元任一生會講33種方言,

會說英、法、德、日、俄、西班牙語等多種外語。他自己說:「在應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至於一般用法,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都不成問題。」他曾告訴女兒,自己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好玩兒,僅僅三個字,背後卻藏著說不完的深意。專註喜歡的東西,並且能不斷為之探索的人就是強者。有興趣沒才能的堅持是孤擲痴迷,有興趣有才能的堅持是天賜使命。而趙元任是後者,他窮極一生,快活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活得無牽無掛,不悔不恨,最終因「好玩兒」三個字,顛覆了整個世界。曾經有人問:歷史上有哪些智商逆天的天才?回答是:西方有西蒙,東方有元任。2020年6月23日,趙元任逝世38周年,如此世界公認的中華曠世奇才,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他!

嗯,從某個文章複製粘貼來的。我只修改了一點點的日期。

原文鏈接http://oppo.yidianzixun.com/article/0IPHI2lq?appid=oppobrowsers=oppobrowser

我只修改了一點點的日期。


貝多芬 - 被漂白的黑人音樂家


諫 圭大@圭多達萊佐 。

巴赫1750死於眼科感染,亨德爾是被弄瞎的那位。

百度說的。


joanna newsom


1、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音樂劇《貓》《歌劇魅影》的作曲家

(Andrew Lloyd Webber),1948年3月22日生於英國倫敦,音樂劇作曲家。

1968年韋伯的音樂劇《約瑟與神奇綵衣》首次登上舞台。截至2013年,他一共創作了13部音樂劇,一部聲樂套曲,一組變奏曲,兩部電影配樂和一首安魂曲,獲得7次托尼獎,7次奧利弗獎,3次格萊美獎,並且憑藉《艾薇塔》中的歌曲《You Must Love Me》贏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

1981年,韋伯改編的音樂劇《貓》

在英國倫敦的「新倫敦劇院」首演。截至1996年1月《貓》成為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連續演出場次最多的音樂劇。它在美國巡演達16年零兩個月,時間之長創造了美國演劇史上的記錄。它的倫敦原版演出獲得1982年格萊美最佳演出錄音獎,百老匯演出錄音帶銷量逾200萬,獲得了1983年格萊美最佳演出錄音獎。它遠涉重洋,在許多國家上演,為韋伯獲贏得了巨大的利潤。截至1995年9月,《貓》在全世界的總收入超過20億美元。

1982年,韋伯將以前的兩部作品——為他拉大提琴的的弟弟朱利安寫的《變化》和由唐·布萊克作詞的《星期天告訴我》融合成一部《歌與舞》。1983年韋伯製作了戲劇《卓越人物將它趕走》。1984年與理查德·斯蒂爾格合作創作《星光列車》。隨後他在倫敦皇家歌劇院製作了《被雇的人》、《把你的嗓音借給我》,與理查德·羅傑斯、勞倫茨·哈特合作《足尖上》,並成為該劇院的所有者。[6]1985年,他為父親去世創作的安魂曲(以拉丁安魂彌撒風格為構架)銷量達到600萬張。

1986年又創造了票房奇蹟《歌劇魅影》

這就是根據法國嘎斯東的小說改編,自1986年10月9日在倫敦女王劇院首演以來,19年在全球20多個國家的超過6.5萬次演出共有近6000萬人次觀看,創造了超過2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歌劇魅影》在倫敦上演後,韋伯就開始轉向對《愛的觀點》的創作,這部音樂劇於1989年在倫敦西區上演。他聲稱這是他最滿意的音樂劇,但票房收入一般。

1992年,他重新改寫了《星光快車》。他刪去了部分歌曲,又增加了三首新曲,獻給他的兒子阿拉斯泰爾。同年,他因為對藝術的傑出貢獻而被授予爵士頭銜。韋伯還為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創作會歌《生命之友》,由莎拉·布萊曼和卡雷拉斯演唱。[8]他改編好來塢電影創作了《日落大道》,1993年在倫敦上演。憑藉《日落大道》刷新了百老匯的票房紀錄。1977年,韋伯創立了真正好集團(Really Useful Group),是倫敦最大的劇院經營者之一。

韋伯於1988年榮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院士頭銜,1992年被英國女皇冊封為騎士,1996年歲末再次被授予終生勛爵,成為貴族院成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