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211


这几年有关CS方向的项目申请人数非常多,录取形式可谓一年比一年严峻。通过这次的申请过程,我学到了很多,也好好地思考了为什么自己要选择出国读研究生这条道路。会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内心一定是有出国留学的打算的,也许已经下定决心,也许还在犹豫不决。我在申请中对于EE和CS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收获,值得分享出来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条件来做准备。

其实美国的大学对待MS和Ph.D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里有一个概念上的区分,MS是我们花钱买学校的课程和资源,学校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视;而Ph.D是我们为学校做科研,学校给我们奖学金,所以学校会比较重视。一般申请MS的本科生(大牛除外)不会有太高的水平,但是最近几年申请的人数越来越多,学校也是宁缺毋滥,为了增强竞争力,我们只能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我的建议是,我们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提高GPA、GRE和语言成绩上,这些差不多了,再去尝试科研、实习和竞赛,因为科研、实习和竞赛并不能弥补我们在三维上的硬伤,因为三维首先就限制了我们的选校范围,其次,三维不过关,我们的简历就不会送到申请委员会那边,这样即使有这些科研实习经历什么的也没用。好了,关于我的感想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吧!

个人背景

本科: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GPA:87.75 TOEFL:99(27 25 23 24) GRE:322(155 167 3) 科研经历:清华人机交互,为期半年;中科院模式识别,为期半年

我申请的全部都是美国的学校的MS

其中AD有:

USC 37CS(2.24,括弧内为收到结果日期,下同)

Columbia EE(1.23)TAMU CS(3.15)BU CS(3.29)UCI Netsys(4.05)

Rej:

NEU CS(2.06)

UCSD CE(2.11)Rice CS(4.14)JHU CS(4.14)UCLA EE(4.28)

WL Pending:

CMU INI(3.09)

CMU ECENWU CS

(注:本人申请时间为2017年。)

一些CSEE项目介绍

Columbia EE:最早收到的AD就是哥大的,让我十分惊喜,因为往年哥大有卡TOEFL,当初申请也是抱著试一试的心态。哥大EE项目招的人多,但是不水,每学期要求学生选四门课,学习压力还是有些大的。由于培养方案比较开放,所以EE转CS还是很容易的,只要选够15分的EE课程、15分的6000+课程就可以转到CS。但是哥大有一个规定,CS的课程让CS项目的学生先选,EE的学生后选,这样,如果要转CS的话,很有可能选不上热门的课程,而且还要上我不太喜欢的EE课程,这也是我当初没有选择哥大的原因。

USC CS SE:这个项目大概是人手一申了吧,录取的人数比较多,但是项目的申请基本只看GPA,GPA越高的人录取的越早,对本科学校的要求反而不是很高。USC的CS项目是转专业选CS的好选择,因为课程安排很系统全面,2-2.5年的学年也给非科班出身的的人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只不过学费是按学分收费的,一学分现在是1845美元,CS general是28学分,其他track是32学分,转专业是37学分,每学期还有1000度刀左右的杂费这样算下来学费还是略高的。

TAMU MCS:当初申请这个学校主要是看中了它学费低的优点,读完整个项目的花费大概只有其他学校的一半,而且学校也非常不错。但是最后没去的原因是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以后找工作不方便。然后申请TAMU还要注意的一点是网申要填三个,分别了德州大学系统、德州农工和德州农工CS,实在是太麻烦了。

CMU INIECE:其实CMU整个学校都是CS相关的,CS项目非常多,整体的申请难度大概是SCS下神项目&>=INI&>=MISM。因为CMU把CS的各个方向分得很细,所以申请时我们要突出自己对这个项目感兴趣、适合这个项目等特点。INI有给奖学金的传统,如果被录取的话还是非常划算的,而ECE则有可能会被转到spring。

UCLA:UCLA的EE很强,但是录取的人数很少,所以申请难度大。学校位于加州,地理位置很好,以后找工作实习什么的也很方便。

我在选校这方面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当初就是照著学校飞跃榜上两年前和我背景相似的学姐学长的学校来填的,再看看哪几所学校录取的人多,我就重点关注哪几所,先申请了,等到收到AD了再去全面了解学校。项目的选择也是如此,当初为了保证能够被录取,排名高的学校申请的都是EE,排名一般的学校则申请CS,但是出结果后,我发现我并不想去EE的项目。现在我觉得,还是不能偷懒,要全面了解学校和项目再去申请,至少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吧。学校的选择,是要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权衡项目质量和录取率的,而项目的质量又要综合其课程安排、学习内容等等。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水的项目招的人就多,其实并不是这样,项目的好坏和录取人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GPATOEFLGRE

MS申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三维,这三者里面,我认为他们的重要程度分别是GPA&>TOEFL&>GRE,GPA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TOEFL和GRE则是学校筛选学生的工具,建议大家按照TOEFL100和GRE320+3(英语好的325+3.5)的标准准备。在TOEFL和GPA达到标准的前提下,GPA越高,能够申请到的学校就越好。

GPA

提高GPA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平时稳扎稳打把成绩提上来。我在学校时,每次理论课考试之前都会刷往年的试卷,因为很多理论的题目是会重复考的;然后关于实验课的报告,这个一般都会占很多分,所以记得要好好写,封面什么的也做得好看点,最起码有一个好的态度。对于MS来说,和申请方向相关的课程很重要,就是专业课,要好好准备考试,有时候学校会重点看专业课的成绩。

TOEFL

个人认为TOEFL比GRE要重要,因为很多学校对于语言成绩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我觉得当初被NEU和USCD拒绝有很大原因就是我的TOEFL成绩没有过百,这是科研什么的弥补不了的硬伤。而TOEFL考察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需要一点一滴地去积累,提高起来比较慢。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朋友,我觉得前期的重点要放在听力上,这里推荐刘鑫老师的对托福听力四种能力阶段的解读,百度就可以搜到。第一步听清,用音频编辑软体一句话一句话地听,直到能够听出句子中的每个单词为止;第二步听懂,这时候就要整段整段地听了,能够听出段落的大概意思就可以;第三步就是倍速播放,看看自己能不能听懂,一般以1.2-1.5倍速为适宜;第四步把重点放在细节上,总结之前做错的题目,看看听力时容意忽略的细节。

阅读的话,最基本的肯定还是提高单词量,找一本托福的辞汇书背,平常也多看一些外刊,如果遇到看不懂的长难句,就做做笔记,反复琢磨,直到理解为止。由于我是考完GRE再考TOFEL的,所以感觉阅读并不是很难,没有遇到很多的问题。写作分为综合写作和独立写作两块,前者的重点在于把听力里面说的都记下来并写下来,归根结底考的还是还是我们的听力能力;后者要多写一点,常用的理由提前准备一些。口语的话,如果是发音和语音语调不太好,可以找个软体每天练一练。问答的参考可以去亦鸥托福去看看,里面有很多高分回答,对比自己的可以查漏补缺。

GRE

GRE分为Verbal、Quantitative和AW这三块,Verbal的话辞汇的积累是关键,不然填空题5个选项,只要有一个选项不认识,即使会做也是白扯。如果目标是150分的话,考试的时候可以放弃三空题和长阅读,因为时间很可能会来不及(不过平常联系这些一定都要做)。建议先把相关的单词背至少2-3轮,同时做助记与精练24套,对于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考试前一定要背新东方的佛脚辞汇,做500题、93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Quantitative主要就是要背数学辞汇,做OG和猴哥112,同时注意箱线图、百分位数等没有学过的内容。最后AW,这个不准备直接去考一般都可以3分,但还是有些要注意的地方,比如Arguent可以参考模版,最后的instruction是question,assumption,evidence,explanation,要在文中反复提到。

科研实习

美国学校对于研究生是有两个方向的,一是以学术为主,对应的就是申请PhD项目,即在实验室搞科研,发论文;二是申请偏工程类的MS,主要是学习技术,毕业后直接实习找工作,很难继续读PhD。所以我们申请时对应的简历内容也要根据项目的内容来改变,这就关系到科研还是实习的问题。其实这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的喜好,多多尝试,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哪一个。如果将来想直接工作,那就去实习;如果想科研,那就去实验室了解科研要做哪些事。我了解的北邮留学党大多是去了实验室搞科研,去帮老师搞科研可以拿推荐信,丰富简历,对于申请来说帮助是很大的,而且北邮进实验室的机会有很多,清北、中科院、本校等等,多关注兼职信息或者找学姐学长内推都可以。

其实我在文章里反复提到过本科期间要多去尝试,多了解不同领域所做的事情,这最终是为我们未来的规划做准备。毕竟,如果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领域,那么即使成就再好也不会享受。希望正在申请或是准备申请的朋友们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发布于 2020-05-11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出发儿留学出发儿留学?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谢邀@Wing

下文链接可以帮到题主,祝早日被梦校录取:

出发儿留学:准留学生,该如何面对留学申请问题??

zhuanlan.zhihu.com图标发布于 2020-05-2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AdmitWrite线上留学教育AdmitWrite线上留学教育?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作为一个成功申请到美国cs项目的过来人,我有一些经验可以跟你分享。

申请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我们首先需要对MS了解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针对实际需要进行申请的准备工作。在我看来我们在进行硕士项目申请的时候,尤其像CS、EE这样的热门项目虽然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但是申请者的整体实力并不是太高,毕竟那些实力超强的大神直接就去FLAG找工作了,也不会来申请留学,所以我们要对自己保持自信,这样才能更好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申请。

另外我们要清楚美国高校对于PhD和硕士的看法是不同的,因为PhD都是学校给奖学金,然后PhD为学校进行科研,也是可以为学校带来贡献的,所以高校对于PhD项目的学生十分的看重。而硕士项目的同学更多是自己花钱去买学校的课程和资源,所以学校对于硕士同学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因而录取并不是那么的严格。

我们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认清一点,那就是虽然高校会从硬性实力和软性实力两部分来对申请同学的综合能力进行判断。但是在CS这样的热门项目申请过程中,因为申请的同学数量特别多,大家的各项条件也都很相似,所以软性实力在申请中发挥的作用会打上一些折扣,我们的科研和实习经历很难弥补我们在三维成绩上的硬伤,同时对于申请的加分比较小,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在进行留学申请准备工作的时候,最好可以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三维成绩的准备之上,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进行科研、竞赛和实习方面的准备就可以了。

我们在进行留学申请之前,一定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这样我们才能结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申请项目的筛选,随大流进行申请是不可取的。不过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一开始是很难找到自己的申请方向的,这都是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慢慢进行摸索的。在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自己适合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要多多去尝试。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实验室进行科研来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走科研的道路,如果大家对于科研比较感兴趣,那么直接申请PhD项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那些不想要做科研的同学,本科期间可以多去公司实习,了解行业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专业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能判断自己能力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

申请背景准备

说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背景的准备工作,首先就是三维成绩了。就像我在前面说的那样,在申请CS、EE这类项目的时候,三维成绩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部分的准备工作。在三维成绩中托福成绩和GRE 成绩基本都是作为门槛存在的,所以我们只要达到了项目的要求就基本可以完成申请了,我建议大家在申请的时候托福至少要达到100分,GRE则最好在320分以上。

我们在进行申请准备的时候,如果GT成绩达到了对方的要求之后,就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因为高校的老师基本不会将GT成绩作为申请同学的筛选标准,所以就算我们考了很高的分数,其对于我们申请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很小的。不过分数太低是肯定不行的,像我当时被很多项目拒绝,我后续分析就是因为我的托福成绩没有到100分,因此大家一定要有一份比较好的GT成绩。

GPA

在三维成绩中GPA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GPA体现的是申请同学整个本科期间的学习状态,高校的老师往往会通过GPA来判断申请同学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所以其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如果申请同学的GT成绩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那么GPA基本就决定了同学们可以申请的高校档次,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GPA的准备工作。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GPA的准备过程,在我看来GPA的准备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一定要从大一、大二就开始重视平时的学习和每一次考试,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后续我们也不需要为了拉高自己的GPA而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平时我们如果想要考出高分的话,一定要在考试之前多刷之前的试卷,那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内容,复习也会更有针对性一些。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考出高分的话,我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和班级里的学霸一起复习,那样不仅学习的氛围更好,学霸对于课程往往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些对于我们的复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能借鉴学霸平时的学习方法,这些对于我们成绩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实验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报告的制作,这会影响老师对我们的印象,对分数影响也是很大的。

同时我们要知道高校的老师在考察申请同学的GPA时,并不仅仅只会关注申请同学的总平均成绩,专业课成绩他们也会十分的关注,所以如果我们的专业课成绩可以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这对于我们申请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如果同学们在大一、大二不够重视平时课程的学习,在后期想要提升自己整体的GPA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的GPA可以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是同样可以在对方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一定要注意GPA的换算方式,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按照4.0分制的GPA换算之后,我们的成绩很可能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理想。所以我们在进行GPA准备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分数换算后的水平,这样我们的准备才能真正有作用。

GT准备

接下来是GT的备考,这两者之间我觉得托福是要比GRE重要的,因为托福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英语能力,这些想要提高是比较慢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首先是托福的听力部分,我觉得大家前期需要将重点放到听力部分的复习之上,我当时复习是参考刘鑫对托福听力四种能力阶段的分析与解读。在最初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先要一句句地去听,直到自己可以听清每一个单词之后再慢慢提升速度,这样我们的听力成绩才能得到提升。

我们在可以听懂每个单词的意思之后,接下来就可以整段整段地进行听力的练习,而每当我们听完一段之后,最好可以及时总结整段话的大概意思。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在随后的练习中可以加快速度,用1.5倍的速度去听,争取可以听清楚文中的所有细节,并掌握其中的信息,这样在最终考试的时候我们就基本可以听懂所有的内容了。而在最后的听力练习中,我建议同学们将训练的重点都放在听文中的细节,同时要重视对于错题的整理和分析,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另外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们也要同时进行过速记的练习,这在托福考试中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如果大家可以直接听出所有的信息,不去记录也是可以的,同学们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复习的模式。

接下来就是阅读的部分,在我看来托福的阅读部分难度并不是很高,和GRE的阅读考试之间更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先复习GRE,在搞定GRE之后再回过头来复习托福的阅读部分就会十分的简单了,像我当时就是先考的GRE,所以这部分没有遇到什么难点。在复习的时候,背单词是最基础的环节了,我们只有辞汇量上去了之后,答题才会得心应手,现在有很多的托福单词书籍可以选择,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在一开始进行阅读复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长句子读不懂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在看了答案和解析之后反复去读那些句子,直到读懂为止,同时要分析句子中的逻辑,这样之后再遇到这样的长句子,也可以快速理解。

接下来是口语的部分,这部分也是最让国内同学头疼的一个部分,因为国内的英语教育对口语一直都是比较忽视的。在我看来口语部分的练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自己开口说英语的信心,我建议大家最好可以找一同申请留学的小伙伴一起练习口语,这样不仅可以进行开口表达的练习,同时我们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反馈,这可以让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对于口语的提升很有帮助。另外我觉得在口语的练习中,语音和语调的问题也很重要,网上有很多教程,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就是写作的部分了,托福写作的重点就是把听力里面的内容记下来并表达。而在考试之前,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范文的模板,并准备一些常用的例子和句子。同时在练习的时候,我们要自己多写几遍,这样我们到了考场之上才能快速完成写作。

GRE

说完了托福的备考,接下来我再和同学们说一下GRE的备考。较之于托福考试,GRE考试的难度要大上许多,备考的压力也会大不少。首先是Verbal部分,其难度主要在于辞汇量。GRE考试的辞汇量要比托福考试大上许多,而且其中很多单词的专业性很强,同时十分的生僻,所以前期准备工作量会很大。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辞汇书籍,大家选择背诵就可以了。

而除了背单词之外,习题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GRE也会考察考生的逻辑能力,其对答题技巧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我们在平时进行习题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整理出答题的技巧,从而提升我们的成绩。不过也正是因为GRE考试具有这种特性,所以我觉得GRE考试是可以短时间提高的,和托福考试也是有一定不同的。

至于Quan的部分,其数学部分的难度很低,对于国内的同学来说尤是如此,但是尽管数学部分很简单,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拿到高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于国外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并不是很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熟悉一些英文的数学方面辞汇,这也会导致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所以Quan部分的复习我们一定要背数学辞汇,同时进行一定习题的练习,在熟悉了对方的出题模式之后,我们只要在考试的时候认真一些,不出现审题方面的低级错误,基本就可以考出很不错的分数了。

最后就是写作的部分,这部分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范文,难度并不是很大,我觉得写作部分就算不准备直接也能考到3分左右,而且理工科项目对于写作部分的成绩要求是很低的,因此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软性实力准备

说完了三维成绩的准备,接下来我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软性实力的准备工作。虽然我在文章的开头说过在申请CS这样的项目时,软性条件的重要性要逊于三维成绩,但是这方面的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高校在招生的时候,较之于优秀的学生,他们更看重的是申请同学是否和申请的项目相契合,而这些都是通过软性实力来自展现的,因此我们也要重视软性实力的准备。

所以我们在进行软性实力准备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契合项目的需要。比方说想要走科研道路申请PhD项目的同学,进实验室科研对于他们申请的提升无疑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而对于那些想要申请就业导向硕士项目的同学来说,进入企业实习才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大家也要结合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来确定自己的实践经历准备方向。

在我的母校北邮,那些想要出国的同学很多都选择联系老师进实验室干活,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我当时也选择走了这条路。不过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还是找实习更好一些,但是我还是在同学的影响之下选择进了实验室,这样的经历对于我申请的帮助并不算太大,我也建议同学们不要效仿我。不过进实验室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推荐信比较好拿,同学们最终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和需要作出选择才好。

另外文书的质量对于软性实力也有著很大的影响,事实上高校的老师都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的情况,并分析他们的软性实力的。所以说文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申请同学的软性实力,如果文书不能很好地展现申请同学的能力的话,那么我们之前做的很多准备工作也都是会大打折扣的,这对于我们申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文书的创作环节。

而一份好的文书在我看来并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内容的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我们身上那些项目看重的能力和优势,从而提升我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我们在进行文书的创作之前,最要对自己之前所有的经历进行筛选,并整理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作为文书的重点。另外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这样才能展现出我们身上最主要的那些特质。还有就是我们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我们取得的成绩,因为高校的老师最看重的是我们在这些经历中究竟做了什么,因此我们在写这些这些经历的时候,要多写一些我们在这些经历中的细节,这样文书会更有说服力一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我们的能力。

另外我们在写文书的时候,最好在写完之后请老师和专业的人士帮忙修改一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书中出现语法和辞汇上的低级错误,他们也会给予我们一些内容上的建议,让我们的文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选校及项目介绍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选校部分的情况了,在选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条件进行定位。在我看来留学申请其实是不存在什么玄学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和我们的实际条件有联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背景。另外为了提升我们申请的成功率,我们在申请之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定位,大家平时可以去各类论坛多看一看,上面会有很多相关的信息。

而在选校的时候虽然保底的高校很重要,但是我不建议大家选太多的保底高校,一来这样会增加我们申请准备的工作量,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选择的高校一定是自己想去的,如果那些自己本来就不怎么考虑去的高校,没有必要将它当成自己的保底选择。

最后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申请方案,事实上我当时申请的方案还是比较曲线救国的,我申请的主要目标都是CE项目,只是这些CE项目一般都是比较偏向于软体方向的。而最终的申请结果也证明了我的申请方案是很明智的,因为我直接申请的CS项目最终基本都被拒绝了,所以说申请的套路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我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当时申请的高校,这些也比较适合和我背景相似的同学们选择。

首先是NCSU,其位于莱利市,地理位置还算不错,附近有思科、联想以及SAS等企业,就业情况还算不错,根据我的了解只要同学们在暑期刷题,到那边找实习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实习的质量比较看运气了。这所高校的工程学院排名20名左右,还是不错的,而其中的computer network项目是ECE和CS合办的,课程设置比较不错,录取要求也不算高,很适合作为大家申请时的保底项目。

接下来是NEU-Seattle,和上面那个项目相比,这个项目在国内的知名度要大很多,也是留学中一个十分热门的选择。这个项目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传言中这个项目的同学可以保送到Amazon实习,这对于同学们来说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可以说西雅图这个地理位置对于项目带来了很大的加成,我也和项目的学长进行了沟通,我了解到这个项目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不过这个项目也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比方说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不是很好,同时教授也可能出现变动,所以大家在申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个项目的细节,再决定是否要申请,不过我觉得想要找工作的同学申请这个项目还是很合适的。

最后一个项目是UVA,这个高校的综合排名以及项目的专业排名都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个项目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申请的同学不是很多,所以录取要求相对会低一些,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最近知道这个项目的同学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了,竞争也会激烈一些,大家在申请之前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课程的设置偏向理论一些,和教授的交流机会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如果同学们将来想要申请PhD项目的话,这个项目还是很不错的。另外这个项目虽然地理位置不是特别的优秀,但是实习和就业的情况也是很不错的。我当时在申请留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决定好自己到底要就业还是继续读博,所以这样选择更加灵活的项目很适合我,因此我最终来到了这个项目。

以上就是我当时申请的经历,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那些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最后我也祝愿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都能收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发布于 03-15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AdmitWrite美国留学AdmitWrite美国留学?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Rice University 颜学长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引言

看到题主的问题,不禁想起了自己申请的留学之路,申请top20的cs真的蛮难的,大学期间准备了四年,这四年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当时也想过要么直接放弃算了,但是最后还是咬著牙坚持了下来,而且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正好借著这个回答,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给题主。

本文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去阐述,希望对题主的问题能有所帮助或者带来一些启发。

大一:萌生想法

我有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的时候,是在大一。

那时我刚大学入学,高考过后还是很放松的,而且对未来有著很高的憧憬,也希望自己有机会、也可以去探索一下外国的生活。

我本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我们专业的学长学姐毕业后选择出国的还是比较多的。有一次,我和我的学长聊天,聊著聊著就说到了未来的发展,我学长问我:「你想过毕业后要出国读书吗?」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才让我萌生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

现在回想之前的事情,其实我毕业后直接出国的原因还是很简单的,就是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了解和感受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想变成那种海归回国或者留美工作的高薪人才。

也算是一时冲动吧,脑子一热想出国留学,趁著冲动的热情,也就著手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各项材料了。我作为一个初体验的申请者,那时候留学应该如何进行准备,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一段时间。

大二大三:努力且积极的准备

大三和大三这两个学年,对我而言,还是比较辛苦但是也很重要的一段时间了。出国留学的准备过程是漫长的,在准备期间,我一直都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国」,然后再自己回答自己,为了开拓眼界,为了提升自己,也算是为了实现梦想。回答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从各个方面综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到了最后选择了offer,准备签证马上要出国读书的时候,留学申请的这一切才算结束。

当时回望这条留学准备之路,还是很辛苦的,这期间我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也感受到了很多次的挫败和失落,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感谢自己做了出国的决定。

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我还是通过努力,得到了我想要得到我的东西。

这两年中,也有一些原本打算跟我一起留学的朋友在中途退出了,选择去考研或者直接工作。对于他们的选择,我不能评判是对还是错。但是我知道我的坚持是对的,而且坚持到最后,看到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 语言考试

语言考试的备考对我来说是留学准备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一件事情了。

就我个人而言,托福的备考比GRE的备考更折磨人,那绝对是我难以忘却的一段经历。

对于托福和GRE考试而言,托福更侧重于对英语基础的考察,基本上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都需要均衡掌握,不能有偏科;

GRE更侧重于对逻辑能力和数学能力的考察,而且GRE数学的难度差不多也就是初中或者高一的水平,对我来说会更简单一些。

我高中数学学得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本身逻辑能力也不错,在GRE的数学和写作这两个版权的考试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我的优势,我在备考GRE的时候,主要在阅读上下得功夫会多一些,但是也就是背背单词、多刷刷题就ok了。相对比较机械的脱产备考一段时间之后,重点把精力放在填空和单词上,考了2次GRE就拿到了我比较满意的成绩。

但是托福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头疼了,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差不多前后加起来考了5次,耗时20个月,也就进步了36分。每次当我和别人说起托福备考的时候,我用血泪史来形容备考过程,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托福考试会考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且托福的考试中是没有拼分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一次考试中四个方面全都发挥正常,有任何一科拖后腿,都会导致你的成绩不理想。

对于我们中国考生而言,听力和口语应该是大部分考生的短板了。听力在托福考试中还是很重要的,占分30分,而且口语和写作考试中,也会有一定的应用。

我的听力是我的弱势,而且从大一开始,我就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提升我的听力能力,造成我在复习听力的时候,有一些不知所措。大二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备考方法,我基本上就是机械的刷TPO听力,虽然刷题刷了不少,但是听力水平却没有明显地提高,所以导致我的托福首战失利。

第一次考完之后,我开始针对听力这个版块,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备考。

其实听力听不懂最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的:

第一是本身不认识单词,就算看到了听力原文,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第二是认识单词,但是不知道读音或者对读音不熟悉,在听力考试中,不能快速地反应出是什么意思。

了解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从读音出发,去背单词。

看到生词,我不仅会记住是什么意思,还会反复听读音,争取做到只要听到这发音就可以潜意识地反应出意思。对于之前了解意思的单词,但是听到发音,要反应一段时间才会知道意思的单词,会加强听音练习,也会跟读和自己读,让自己真正做到熟悉这个单词的含义和发音。

大概前后训练了有快一个学期,我报了托福,开始二战,虽然比上一次进步了19分,但是总分仍旧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再后来的半年中,我又考了2次托福。备考的时候狂刷题、狂背单词、狂听听力,也付出了很多,但是成绩仍旧没有什么显著的提升。好像我不管怎么备考怎么努力,但是成绩也就那样了,不会有好的起色,也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怪圈里,也想过会不会我的留学之旅就要这样走到终点了。

现在回头看看,托福备考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我整个留学准备中最难的一段时间了。

大学和高中是不一样的,高中的话,我们只要好好学习,高考拿到好成绩,报考个好大学就好了。但是大学的未来是有很多种可能的,并不一定要出国留学,还可以找工作、考研等等。当时托福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让我一度有了要不然不要出国了,毕业后找个工作也可以的想法。

后来我也在思考找工作这个plan B到底要不要实行,最后我还是选择继续在留学这条路坚持下去。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有时候给自己留太多的后路和退路,反而会有反作用。

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很庆幸之前没有放弃的。当时的想法的确有些太过执著:就算是最后我选择了考研或者保研,再不济找工作的话,我也一定要把托福考出来!不为别的,就为了证明我可以!就算最后没有出国,那也应该是综合考虑,认为出国不是我的最佳选择才放弃的,而不是因为考不出合格的托福成绩才放弃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有一点偏执中带著中二的想法,让我继续坚持了下去,也坚定了要出国留学的想法。在大三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我把其他的想法和杂念全都抛到脑后,只留下了一定要出国的孤注一掷,为了最后一次托福考试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一次的托福备考中,我的状态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备考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比如说,阅读的题目我会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听力训练中我会调成1.25倍速训练会针对口语做一些专项训练,同时准备各种万能句子,写作的话侧重于训练自己的手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文。

虽然坚持和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紧张的备考中,最后一次考试的时间也在一天天的临近。

最后一战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那次考试是阅读加试,四篇的阅读基本上我花了三篇的时间就做完了,而且感觉也比较不错,后面的三项考试,我也比较顺利。

最后拿到了106分的成绩,虽然没有特别高,但是也算是对我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有一个交代了。

托福的备考对我而言,应该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这么一段漫长又折磨的时间,让我学会了很多,虽然托福备考本身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地成熟和稳重,我真正地认识到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去解决。也让我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直击我的内心,让我更加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我也相信,不过多久之后,在重新回忆起之前那段托福的备考时光,绝对仍旧是我本科在读期间最丰富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 GPA

除了语言成绩,GPA应该是我准备过程中另外一座大山了。

GPA在申请中的重要性,我相信我不用多说,题主也会知道很重要。而且对于很多项目而言,GPA的重要程度甚至是所有材料中的重中之重。

我的GPA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总分,还是专业课,比如说数学分析、大学物理、软体工程、资料库等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成绩都达到了90+。

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小遗憾。大二第一学期的课程还是有点拉后腿的,因为那时候课程开设的比较多,当时我又在全身心地备考托福,再加上其他事情也需要处理,很多事情都需要同时进行,因为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造成那学期的成绩还是有些低的。

后来有学弟学妹问我出国留学应该如何准备的时候,我也经常告诉他们要重视GPA成绩,我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其实是有机会把GPA刷的更高的,但是因为没有合理规划时间,造成我的GPA没有达到我的最高预期,如果我的GPA更高一些,应该也可以申请到排名更高的大学了吧。

不过可能这就是人生,人生总要有些遗憾和不完美,但是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教训可以给题主敲响警钟,不要重走我的老路。

大四:正式开始申请

大四的第一学期开始,申请季正式到来。学期刚开始的我,我就和学院签了放弃保研的协议,有得必有失这个道理我懂,也算是给自己断了退路,为了可以更好地往前冲吧。然后,我就开始了正式网申的阶段。

选校、准备个人简历、文书以及联系老师写推荐信,再到后续的网申填表和邮寄等每个步骤,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我并不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完全依赖中介,自己一点都不参与。

但是完全DIY的话,也是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我最建议的是,寻求部分的外界帮助。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毕竟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留学初体验,第一次接触避免不太懂,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寻求一些外部帮助,还是比较省时省力的。

我很感谢之前在我申请的时候,有一位学长在选校以及文书的撰写上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鼓励。在准备简历和文书的时候,其实我还是建议题主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一下,他们一个小时的指导,可能对你的帮助会很大,甚至胜过你自己到处搜索资料找一天。

招生官会通过文书去了解一个申请者,换句话说,文书是每个申请者的名片,如果你可以写出一份优秀的文书,完全是可以从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我真的很建议题主在准备文书的时候,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或者老师帮忙,最好是自己撰写初稿,然后寻求外界帮助修改和润色,不要完全扔给别人,毕竟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

总结和背景简述

这就是我的留学经历,我虽然肯定不是最优秀的那个申请者,但是我仍旧通过我的努力,收获了很多,拿到了我想要拿到的offer。

最后再来说一下我的申请背景和申请结果,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本科为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至2018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GPA成绩为3.85分;

托福成绩为106分,其中口语23分,写作26分,听力27分,阅读30分;

GRE成绩为153+170+3.5分。

硕士项目申请的都是CS项目,拿到了Rice University、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 、New York University以及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offer,最后选择了Rice University的offer。

导师背景

Ric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目前在美国全职工作,公司是FLAG之一,业内巨头企业,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本文来自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栏——【海外名校申请经验】,专栏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经历,就读体验,专业前景,就业分析等。想看更多的申请经历以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zhuanlan.zhihu.com图标编辑于 2020-03-1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苏珊珊苏珊珊有梦想的人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就你说的TOP20的学校和申请两方面来说,你该如何准备。

一、从学校的角度

1.Top20都有哪些学校?

根据usnews最新CS专业排名,top20包括以下这些学校:MIT, CMU, Stanford,UCB, UIUC, GIT, UMich, Washington, CIT,Purdue, Princeton, UTA, Cornell, UCLA, UWM, Columbia, UCSD, Maryland, USC, Rice

每年usnews排名都不是固定的,都会有调整,因此还有一些我们感觉不错,但不在top20的学校比如哈佛,,upenn,yale等,如果可以的话你其实也可以考虑的。

2.Top20的申请要求如何?

如果以上是你的主要目标学校,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学校的申请要求。申请要求分可量化要求(硬体)和不可量化要求(软体)。

可量化要求:包括GPA,TOEFL和GRE分数。列几个我们熟悉的master program硬体要求你感受一下:MIT要求托福100+;

CMU常申请的CS master program有7个,除1个要求托福98+以外,其余都要求100+;

Umich要求GPA3.5+,GRE verbal 70%+,Quantitive 90%+,托福100+;

Purdue要求托福100+,其中口语23+;

UIUC要求托福102+,GPA3.0+,建议GPA3.2+。

以上是官网上写出来的硬体最低要求,除此以外,官网上还会给出近年的平均值,当然会更高一些,而且你想申请的话,最好达到平均值

UIUC近年录取平均GPA3.7;Washington近年录取平均GPA3.8;

Purdue录取平均GPA3.5+;Princeton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UTA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

总结一下,GPA3.5+,托福100+,GRE320可能真心不算高要求。在top20的学校要求中,凡是能看得见的几乎都在这个值以上。随著CS专业越来越热,硬体要求还是尽量达到平均值为好。另外,学校还会有先修课要求,也基本属于硬体要求了,当然如果不转专业的话一般不用考虑这一点。

不可量化要求:一个人在未来能取得成就的潜力如何

以CMU为例。CMU的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说,我们希望create the 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这就是一个不可量化要求。

你是不是那个能在未来成为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的人呢?分解一下基本就对应了若干要求:

(1)你是否想成为这样的leaders(也就是跟program是否match)?

(2)你在software engineering方面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了?

(3)你为什么能成为这个industry的leaders?

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话,就包括,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你是如何勾画你的未来的?你选择的职业目标,是否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可靠的职业目标?为什么?在不可量化要求里,经历是基础,结果是亮点,说服力是关键。

3.决定申请难度的其他因素

不同学校希望招募的学生人数和风格是不同的,而且可能会发生变化。GIT更喜欢偏研究的学生,他们建议硕士申请要也联系教授;UCB录取率只有12%,Maryland和Washington几乎只招收PhD;yale近年只收5-10名新生等等;CMU的项目非常偏应用,学术风浓厚的学校更喜欢有研究经历的申请者。这意味著,你得事先多了解,必要的时候投其所好。

二、从学生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申请不是简单的等于「高分+好经历+好成果」,所以给大一大二学生的留学申请指导也不会是「刷分+争取科研+争取paper」。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规划的目的不是要尽早达到申请各项指标(也不存在标准指标),而是让大学过得丰富有意义的同时具备优秀申请者的素质更重要。早期申请者可以通过大学经历,发展出很多个性化的申请「素材」。

那怎么样规划大学生活,才能实现共赢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时候我在学生会过得风生水起,但在专业课上马马虎虎。成为一名活跃分子带来的附加值并不能弥补我错过的一些训练,包括专业课的训练(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非常重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我觉得,如果大学和申请存在捷径,那么捷径便会发生在及早知道并做好一些关键的、能影响自己更长久的事,而不是眼前的、能短期受益的事。如果可以给一名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指导,我便会这样指导他,今天就这样来给你建议

1.一定要去寻找个人目标

想申请大众情人校,就一定得有过人之处,在某个方面成为少数人。而在大学,第一件可以做的「非主流」的事就是寻找个人目标。很多人选择了麻木的度过大学,因为寻找目标太难太累,但一个人能找到想做的事,是一件非常幸福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而大学几乎是实现这件事最好的环境。所以在大学,你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学cs是你的兴趣吗?你真的知道它的价值,还是只因为它火才想学cs?cs下面都有哪些方向?模块化机器人更有出路,还是计算神经网路更有意思?

2.一定给自己很多很多的体验机会

我适合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这些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任何体验都要花时间的,但这些真的很值得,也能帮助你去回答上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体验任何经历的时候,尽量找最好的平台,在最好的平台得到的指导水平相对更高,这能提高你的效率。虽然我们现在轻而易举就能看到很多种类的指导,但真正好的指导非常少,少到你需要特别去找,需要花费一些精力争取这样的机会才行。

以下都是我们能体验的:学生会社团;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生活;至少拿1次第一名;跟学术水平高的教授或者机构做科研;找跟工业界联系最紧的实习平台;各类竞赛,体验一把跟团队一起奋斗的感觉;国外的交流交换和学习机会等等很多。

不论是985还是双非院校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海外科研和暑期学校的机会,申请MSRA实习、清北科研、BAT公司的实习机会,这类申请指导已经发展的挺成熟了。另外,还有一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比如维基百科,经典cs教材、斯坦福或优达的计算机公开课,这些优质的资源找起来并不难。这种方式跟刷经历有很大差别。刷经历的关注点会放在经历title上,经历个数上,这不是大学亦不是申请的目的。所以我才建议把关注点放在体验上,这两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3.大学里能够培养的重要习惯

(1)随时学习的习惯,拒绝考前突击;

(2)决定做的事,尽量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你的能力边界。在哪;

(3)学会通过查资料自行解决问题,培养有目的的搜索信息的技能

ps:点击可以进行留学评估:理工留学评估 文科留学评估 商科留学评估

三、总结

我们辅导过的申请到top20 master的学生,大致是这样子的:够条件的硬体,1-2个对成长影响很大的cs相关经历(msra实习,海外/清华科研都非常加分,不强求),有清晰的目标,专业水平上有至少一项过人之处。

phd要求更高,这里稍微提一下,你可以看看就行:扎实的专业基础,明确的学术兴趣,1-2个对理解科研影响很大的研究经历,有一定的独自驾驭科研能力,上述不强求的三类经历几乎成了必需品。paper不作为必需品,但也别轻易放弃。顶会的文章确实不容易发,但如果在很好的学术平台认真做研究,没人觉得你没可能发。

最后想说,一定别搞大跃进,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打得好,后两年才会特别有冲劲。所以,现在开始吧。


下文链接可以帮到题主,祝早日被梦校录取:

出发儿留学:准留学生,该如何面对留学申请问题??

zhuanlan.zhihu.com图标发布于 2020-05-22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AdmitWrite线上留学教育AdmitWrite线上留学教育?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作为一个成功申请到美国cs项目的过来人,我有一些经验可以跟你分享。

申请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我们首先需要对MS了解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针对实际需要进行申请的准备工作。在我看来我们在进行硕士项目申请的时候,尤其像CS、EE这样的热门项目虽然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但是申请者的整体实力并不是太高,毕竟那些实力超强的大神直接就去FLAG找工作了,也不会来申请留学,所以我们要对自己保持自信,这样才能更好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申请。

另外我们要清楚美国高校对于PhD和硕士的看法是不同的,因为PhD都是学校给奖学金,然后PhD为学校进行科研,也是可以为学校带来贡献的,所以高校对于PhD项目的学生十分的看重。而硕士项目的同学更多是自己花钱去买学校的课程和资源,所以学校对于硕士同学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因而录取并不是那么的严格。

我们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认清一点,那就是虽然高校会从硬性实力和软性实力两部分来对申请同学的综合能力进行判断。但是在CS这样的热门项目申请过程中,因为申请的同学数量特别多,大家的各项条件也都很相似,所以软性实力在申请中发挥的作用会打上一些折扣,我们的科研和实习经历很难弥补我们在三维成绩上的硬伤,同时对于申请的加分比较小,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在进行留学申请准备工作的时候,最好可以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三维成绩的准备之上,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进行科研、竞赛和实习方面的准备就可以了。

我们在进行留学申请之前,一定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这样我们才能结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申请项目的筛选,随大流进行申请是不可取的。不过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一开始是很难找到自己的申请方向的,这都是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慢慢进行摸索的。在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自己适合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要多多去尝试。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实验室进行科研来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走科研的道路,如果大家对于科研比较感兴趣,那么直接申请PhD项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那些不想要做科研的同学,本科期间可以多去公司实习,了解行业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专业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能判断自己能力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

申请背景准备

说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背景的准备工作,首先就是三维成绩了。就像我在前面说的那样,在申请CS、EE这类项目的时候,三维成绩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部分的准备工作。在三维成绩中托福成绩和GRE 成绩基本都是作为门槛存在的,所以我们只要达到了项目的要求就基本可以完成申请了,我建议大家在申请的时候托福至少要达到100分,GRE则最好在320分以上。

我们在进行申请准备的时候,如果GT成绩达到了对方的要求之后,就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因为高校的老师基本不会将GT成绩作为申请同学的筛选标准,所以就算我们考了很高的分数,其对于我们申请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很小的。不过分数太低是肯定不行的,像我当时被很多项目拒绝,我后续分析就是因为我的托福成绩没有到100分,因此大家一定要有一份比较好的GT成绩。

GPA

在三维成绩中GPA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GPA体现的是申请同学整个本科期间的学习状态,高校的老师往往会通过GPA来判断申请同学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所以其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如果申请同学的GT成绩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那么GPA基本就决定了同学们可以申请的高校档次,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GPA的准备工作。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GPA的准备过程,在我看来GPA的准备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一定要从大一、大二就开始重视平时的学习和每一次考试,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后续我们也不需要为了拉高自己的GPA而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平时我们如果想要考出高分的话,一定要在考试之前多刷之前的试卷,那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内容,复习也会更有针对性一些。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考出高分的话,我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和班级里的学霸一起复习,那样不仅学习的氛围更好,学霸对于课程往往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些对于我们的复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能借鉴学霸平时的学习方法,这些对于我们成绩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实验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报告的制作,这会影响老师对我们的印象,对分数影响也是很大的。

同时我们要知道高校的老师在考察申请同学的GPA时,并不仅仅只会关注申请同学的总平均成绩,专业课成绩他们也会十分的关注,所以如果我们的专业课成绩可以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这对于我们申请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如果同学们在大一、大二不够重视平时课程的学习,在后期想要提升自己整体的GPA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的GPA可以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是同样可以在对方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一定要注意GPA的换算方式,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按照4.0分制的GPA换算之后,我们的成绩很可能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理想。所以我们在进行GPA准备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分数换算后的水平,这样我们的准备才能真正有作用。

GT准备

接下来是GT的备考,这两者之间我觉得托福是要比GRE重要的,因为托福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英语能力,这些想要提高是比较慢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首先是托福的听力部分,我觉得大家前期需要将重点放到听力部分的复习之上,我当时复习是参考刘鑫对托福听力四种能力阶段的分析与解读。在最初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先要一句句地去听,直到自己可以听清每一个单词之后再慢慢提升速度,这样我们的听力成绩才能得到提升。

我们在可以听懂每个单词的意思之后,接下来就可以整段整段地进行听力的练习,而每当我们听完一段之后,最好可以及时总结整段话的大概意思。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在随后的练习中可以加快速度,用1.5倍的速度去听,争取可以听清楚文中的所有细节,并掌握其中的信息,这样在最终考试的时候我们就基本可以听懂所有的内容了。而在最后的听力练习中,我建议同学们将训练的重点都放在听文中的细节,同时要重视对于错题的整理和分析,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另外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们也要同时进行过速记的练习,这在托福考试中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如果大家可以直接听出所有的信息,不去记录也是可以的,同学们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复习的模式。

接下来就是阅读的部分,在我看来托福的阅读部分难度并不是很高,和GRE的阅读考试之间更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先复习GRE,在搞定GRE之后再回过头来复习托福的阅读部分就会十分的简单了,像我当时就是先考的GRE,所以这部分没有遇到什么难点。在复习的时候,背单词是最基础的环节了,我们只有辞汇量上去了之后,答题才会得心应手,现在有很多的托福单词书籍可以选择,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在一开始进行阅读复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长句子读不懂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在看了答案和解析之后反复去读那些句子,直到读懂为止,同时要分析句子中的逻辑,这样之后再遇到这样的长句子,也可以快速理解。

接下来是口语的部分,这部分也是最让国内同学头疼的一个部分,因为国内的英语教育对口语一直都是比较忽视的。在我看来口语部分的练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自己开口说英语的信心,我建议大家最好可以找一同申请留学的小伙伴一起练习口语,这样不仅可以进行开口表达的练习,同时我们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反馈,这可以让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对于口语的提升很有帮助。另外我觉得在口语的练习中,语音和语调的问题也很重要,网上有很多教程,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就是写作的部分了,托福写作的重点就是把听力里面的内容记下来并表达。而在考试之前,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范文的模板,并准备一些常用的例子和句子。同时在练习的时候,我们要自己多写几遍,这样我们到了考场之上才能快速完成写作。

GRE

说完了托福的备考,接下来我再和同学们说一下GRE的备考。较之于托福考试,GRE考试的难度要大上许多,备考的压力也会大不少。首先是Verbal部分,其难度主要在于辞汇量。GRE考试的辞汇量要比托福考试大上许多,而且其中很多单词的专业性很强,同时十分的生僻,所以前期准备工作量会很大。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辞汇书籍,大家选择背诵就可以了。

而除了背单词之外,习题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GRE也会考察考生的逻辑能力,其对答题技巧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我们在平时进行习题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整理出答题的技巧,从而提升我们的成绩。不过也正是因为GRE考试具有这种特性,所以我觉得GRE考试是可以短时间提高的,和托福考试也是有一定不同的。

至于Quan的部分,其数学部分的难度很低,对于国内的同学来说尤是如此,但是尽管数学部分很简单,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拿到高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于国外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并不是很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熟悉一些英文的数学方面辞汇,这也会导致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所以Quan部分的复习我们一定要背数学辞汇,同时进行一定习题的练习,在熟悉了对方的出题模式之后,我们只要在考试的时候认真一些,不出现审题方面的低级错误,基本就可以考出很不错的分数了。

最后就是写作的部分,这部分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范文,难度并不是很大,我觉得写作部分就算不准备直接也能考到3分左右,而且理工科项目对于写作部分的成绩要求是很低的,因此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软性实力准备

说完了三维成绩的准备,接下来我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软性实力的准备工作。虽然我在文章的开头说过在申请CS这样的项目时,软性条件的重要性要逊于三维成绩,但是这方面的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高校在招生的时候,较之于优秀的学生,他们更看重的是申请同学是否和申请的项目相契合,而这些都是通过软性实力来自展现的,因此我们也要重视软性实力的准备。

所以我们在进行软性实力准备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契合项目的需要。比方说想要走科研道路申请PhD项目的同学,进实验室科研对于他们申请的提升无疑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而对于那些想要申请就业导向硕士项目的同学来说,进入企业实习才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大家也要结合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来确定自己的实践经历准备方向。

在我的母校北邮,那些想要出国的同学很多都选择联系老师进实验室干活,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我当时也选择走了这条路。不过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还是找实习更好一些,但是我还是在同学的影响之下选择进了实验室,这样的经历对于我申请的帮助并不算太大,我也建议同学们不要效仿我。不过进实验室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推荐信比较好拿,同学们最终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和需要作出选择才好。

另外文书的质量对于软性实力也有著很大的影响,事实上高校的老师都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的情况,并分析他们的软性实力的。所以说文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申请同学的软性实力,如果文书不能很好地展现申请同学的能力的话,那么我们之前做的很多准备工作也都是会大打折扣的,这对于我们申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文书的创作环节。

而一份好的文书在我看来并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内容的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我们身上那些项目看重的能力和优势,从而提升我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我们在进行文书的创作之前,最要对自己之前所有的经历进行筛选,并整理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作为文书的重点。另外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这样才能展现出我们身上最主要的那些特质。还有就是我们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我们取得的成绩,因为高校的老师最看重的是我们在这些经历中究竟做了什么,因此我们在写这些这些经历的时候,要多写一些我们在这些经历中的细节,这样文书会更有说服力一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我们的能力。

另外我们在写文书的时候,最好在写完之后请老师和专业的人士帮忙修改一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书中出现语法和辞汇上的低级错误,他们也会给予我们一些内容上的建议,让我们的文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选校及项目介绍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选校部分的情况了,在选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条件进行定位。在我看来留学申请其实是不存在什么玄学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和我们的实际条件有联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背景。另外为了提升我们申请的成功率,我们在申请之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定位,大家平时可以去各类论坛多看一看,上面会有很多相关的信息。

而在选校的时候虽然保底的高校很重要,但是我不建议大家选太多的保底高校,一来这样会增加我们申请准备的工作量,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选择的高校一定是自己想去的,如果那些自己本来就不怎么考虑去的高校,没有必要将它当成自己的保底选择。

最后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申请方案,事实上我当时申请的方案还是比较曲线救国的,我申请的主要目标都是CE项目,只是这些CE项目一般都是比较偏向于软体方向的。而最终的申请结果也证明了我的申请方案是很明智的,因为我直接申请的CS项目最终基本都被拒绝了,所以说申请的套路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我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当时申请的高校,这些也比较适合和我背景相似的同学们选择。

首先是NCSU,其位于莱利市,地理位置还算不错,附近有思科、联想以及SAS等企业,就业情况还算不错,根据我的了解只要同学们在暑期刷题,到那边找实习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实习的质量比较看运气了。这所高校的工程学院排名20名左右,还是不错的,而其中的computer network项目是ECE和CS合办的,课程设置比较不错,录取要求也不算高,很适合作为大家申请时的保底项目。

接下来是NEU-Seattle,和上面那个项目相比,这个项目在国内的知名度要大很多,也是留学中一个十分热门的选择。这个项目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传言中这个项目的同学可以保送到Amazon实习,这对于同学们来说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可以说西雅图这个地理位置对于项目带来了很大的加成,我也和项目的学长进行了沟通,我了解到这个项目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不过这个项目也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比方说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不是很好,同时教授也可能出现变动,所以大家在申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个项目的细节,再决定是否要申请,不过我觉得想要找工作的同学申请这个项目还是很合适的。

最后一个项目是UVA,这个高校的综合排名以及项目的专业排名都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个项目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申请的同学不是很多,所以录取要求相对会低一些,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最近知道这个项目的同学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了,竞争也会激烈一些,大家在申请之前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课程的设置偏向理论一些,和教授的交流机会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如果同学们将来想要申请PhD项目的话,这个项目还是很不错的。另外这个项目虽然地理位置不是特别的优秀,但是实习和就业的情况也是很不错的。我当时在申请留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决定好自己到底要就业还是继续读博,所以这样选择更加灵活的项目很适合我,因此我最终来到了这个项目。

以上就是我当时申请的经历,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那些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最后我也祝愿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都能收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发布于 03-15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AdmitWrite美国留学AdmitWrite美国留学?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Rice University 颜学长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引言

看到题主的问题,不禁想起了自己申请的留学之路,申请top20的cs真的蛮难的,大学期间准备了四年,这四年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当时也想过要么直接放弃算了,但是最后还是咬著牙坚持了下来,而且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正好借著这个回答,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给题主。

本文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去阐述,希望对题主的问题能有所帮助或者带来一些启发。

大一:萌生想法

我有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的时候,是在大一。

那时我刚大学入学,高考过后还是很放松的,而且对未来有著很高的憧憬,也希望自己有机会、也可以去探索一下外国的生活。

我本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我们专业的学长学姐毕业后选择出国的还是比较多的。有一次,我和我的学长聊天,聊著聊著就说到了未来的发展,我学长问我:「你想过毕业后要出国读书吗?」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才让我萌生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

现在回想之前的事情,其实我毕业后直接出国的原因还是很简单的,就是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了解和感受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想变成那种海归回国或者留美工作的高薪人才。

也算是一时冲动吧,脑子一热想出国留学,趁著冲动的热情,也就著手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各项材料了。我作为一个初体验的申请者,那时候留学应该如何进行准备,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一段时间。

大二大三:努力且积极的准备

大三和大三这两个学年,对我而言,还是比较辛苦但是也很重要的一段时间了。出国留学的准备过程是漫长的,在准备期间,我一直都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国」,然后再自己回答自己,为了开拓眼界,为了提升自己,也算是为了实现梦想。回答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从各个方面综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到了最后选择了offer,准备签证马上要出国读书的时候,留学申请的这一切才算结束。

当时回望这条留学准备之路,还是很辛苦的,这期间我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也感受到了很多次的挫败和失落,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感谢自己做了出国的决定。

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我还是通过努力,得到了我想要得到我的东西。

这两年中,也有一些原本打算跟我一起留学的朋友在中途退出了,选择去考研或者直接工作。对于他们的选择,我不能评判是对还是错。但是我知道我的坚持是对的,而且坚持到最后,看到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 语言考试

语言考试的备考对我来说是留学准备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一件事情了。

就我个人而言,托福的备考比GRE的备考更折磨人,那绝对是我难以忘却的一段经历。

对于托福和GRE考试而言,托福更侧重于对英语基础的考察,基本上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都需要均衡掌握,不能有偏科;

GRE更侧重于对逻辑能力和数学能力的考察,而且GRE数学的难度差不多也就是初中或者高一的水平,对我来说会更简单一些。

我高中数学学得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本身逻辑能力也不错,在GRE的数学和写作这两个版权的考试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我的优势,我在备考GRE的时候,主要在阅读上下得功夫会多一些,但是也就是背背单词、多刷刷题就ok了。相对比较机械的脱产备考一段时间之后,重点把精力放在填空和单词上,考了2次GRE就拿到了我比较满意的成绩。

但是托福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头疼了,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差不多前后加起来考了5次,耗时20个月,也就进步了36分。每次当我和别人说起托福备考的时候,我用血泪史来形容备考过程,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托福考试会考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且托福的考试中是没有拼分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一次考试中四个方面全都发挥正常,有任何一科拖后腿,都会导致你的成绩不理想。

对于我们中国考生而言,听力和口语应该是大部分考生的短板了。听力在托福考试中还是很重要的,占分30分,而且口语和写作考试中,也会有一定的应用。

我的听力是我的弱势,而且从大一开始,我就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提升我的听力能力,造成我在复习听力的时候,有一些不知所措。大二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备考方法,我基本上就是机械的刷TPO听力,虽然刷题刷了不少,但是听力水平却没有明显地提高,所以导致我的托福首战失利。

第一次考完之后,我开始针对听力这个版块,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备考。

其实听力听不懂最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的:

第一是本身不认识单词,就算看到了听力原文,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第二是认识单词,但是不知道读音或者对读音不熟悉,在听力考试中,不能快速地反应出是什么意思。

了解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从读音出发,去背单词。

看到生词,我不仅会记住是什么意思,还会反复听读音,争取做到只要听到这发音就可以潜意识地反应出意思。对于之前了解意思的单词,但是听到发音,要反应一段时间才会知道意思的单词,会加强听音练习,也会跟读和自己读,让自己真正做到熟悉这个单词的含义和发音。

大概前后训练了有快一个学期,我报了托福,开始二战,虽然比上一次进步了19分,但是总分仍旧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再后来的半年中,我又考了2次托福。备考的时候狂刷题、狂背单词、狂听听力,也付出了很多,但是成绩仍旧没有什么显著的提升。好像我不管怎么备考怎么努力,但是成绩也就那样了,不会有好的起色,也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怪圈里,也想过会不会我的留学之旅就要这样走到终点了。

现在回头看看,托福备考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我整个留学准备中最难的一段时间了。

大学和高中是不一样的,高中的话,我们只要好好学习,高考拿到好成绩,报考个好大学就好了。但是大学的未来是有很多种可能的,并不一定要出国留学,还可以找工作、考研等等。当时托福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让我一度有了要不然不要出国了,毕业后找个工作也可以的想法。

后来我也在思考找工作这个plan B到底要不要实行,最后我还是选择继续在留学这条路坚持下去。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有时候给自己留太多的后路和退路,反而会有反作用。

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很庆幸之前没有放弃的。当时的想法的确有些太过执著:就算是最后我选择了考研或者保研,再不济找工作的话,我也一定要把托福考出来!不为别的,就为了证明我可以!就算最后没有出国,那也应该是综合考虑,认为出国不是我的最佳选择才放弃的,而不是因为考不出合格的托福成绩才放弃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有一点偏执中带著中二的想法,让我继续坚持了下去,也坚定了要出国留学的想法。在大三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我把其他的想法和杂念全都抛到脑后,只留下了一定要出国的孤注一掷,为了最后一次托福考试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一次的托福备考中,我的状态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备考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比如说,阅读的题目我会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听力训练中我会调成1.25倍速训练会针对口语做一些专项训练,同时准备各种万能句子,写作的话侧重于训练自己的手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文。

虽然坚持和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紧张的备考中,最后一次考试的时间也在一天天的临近。

最后一战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那次考试是阅读加试,四篇的阅读基本上我花了三篇的时间就做完了,而且感觉也比较不错,后面的三项考试,我也比较顺利。

最后拿到了106分的成绩,虽然没有特别高,但是也算是对我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有一个交代了。

托福的备考对我而言,应该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这么一段漫长又折磨的时间,让我学会了很多,虽然托福备考本身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地成熟和稳重,我真正地认识到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去解决。也让我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直击我的内心,让我更加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我也相信,不过多久之后,在重新回忆起之前那段托福的备考时光,绝对仍旧是我本科在读期间最丰富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 GPA

除了语言成绩,GPA应该是我准备过程中另外一座大山了。

GPA在申请中的重要性,我相信我不用多说,题主也会知道很重要。而且对于很多项目而言,GPA的重要程度甚至是所有材料中的重中之重。

我的GPA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总分,还是专业课,比如说数学分析、大学物理、软体工程、资料库等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成绩都达到了90+。

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小遗憾。大二第一学期的课程还是有点拉后腿的,因为那时候课程开设的比较多,当时我又在全身心地备考托福,再加上其他事情也需要处理,很多事情都需要同时进行,因为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造成那学期的成绩还是有些低的。

后来有学弟学妹问我出国留学应该如何准备的时候,我也经常告诉他们要重视GPA成绩,我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其实是有机会把GPA刷的更高的,但是因为没有合理规划时间,造成我的GPA没有达到我的最高预期,如果我的GPA更高一些,应该也可以申请到排名更高的大学了吧。

不过可能这就是人生,人生总要有些遗憾和不完美,但是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教训可以给题主敲响警钟,不要重走我的老路。

大四:正式开始申请

大四的第一学期开始,申请季正式到来。学期刚开始的我,我就和学院签了放弃保研的协议,有得必有失这个道理我懂,也算是给自己断了退路,为了可以更好地往前冲吧。然后,我就开始了正式网申的阶段。

选校、准备个人简历、文书以及联系老师写推荐信,再到后续的网申填表和邮寄等每个步骤,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我并不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完全依赖中介,自己一点都不参与。

但是完全DIY的话,也是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我最建议的是,寻求部分的外界帮助。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毕竟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留学初体验,第一次接触避免不太懂,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寻求一些外部帮助,还是比较省时省力的。

我很感谢之前在我申请的时候,有一位学长在选校以及文书的撰写上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鼓励。在准备简历和文书的时候,其实我还是建议题主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一下,他们一个小时的指导,可能对你的帮助会很大,甚至胜过你自己到处搜索资料找一天。

招生官会通过文书去了解一个申请者,换句话说,文书是每个申请者的名片,如果你可以写出一份优秀的文书,完全是可以从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我真的很建议题主在准备文书的时候,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或者老师帮忙,最好是自己撰写初稿,然后寻求外界帮助修改和润色,不要完全扔给别人,毕竟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

总结和背景简述

这就是我的留学经历,我虽然肯定不是最优秀的那个申请者,但是我仍旧通过我的努力,收获了很多,拿到了我想要拿到的offer。

最后再来说一下我的申请背景和申请结果,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本科为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至2018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GPA成绩为3.85分;

托福成绩为106分,其中口语23分,写作26分,听力27分,阅读30分;

GRE成绩为153+170+3.5分。

硕士项目申请的都是CS项目,拿到了Rice University、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 、New York University以及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offer,最后选择了Rice University的offer。

导师背景

Ric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目前在美国全职工作,公司是FLAG之一,业内巨头企业,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本文来自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栏——【海外名校申请经验】,专栏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经历,就读体验,专业前景,就业分析等。想看更多的申请经历以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zhuanlan.zhihu.com图标编辑于 2020-03-1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苏珊珊苏珊珊有梦想的人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就你说的TOP20的学校和申请两方面来说,你该如何准备。

一、从学校的角度

1.Top20都有哪些学校?

根据usnews最新CS专业排名,top20包括以下这些学校:MIT, CMU, Stanford,UCB, UIUC, GIT, UMich, Washington, CIT,Purdue, Princeton, UTA, Cornell, UCLA, UWM, Columbia, UCSD, Maryland, USC, Rice

每年usnews排名都不是固定的,都会有调整,因此还有一些我们感觉不错,但不在top20的学校比如哈佛,,upenn,yale等,如果可以的话你其实也可以考虑的。

2.Top20的申请要求如何?

如果以上是你的主要目标学校,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学校的申请要求。申请要求分可量化要求(硬体)和不可量化要求(软体)。

可量化要求:包括GPA,TOEFL和GRE分数。列几个我们熟悉的master program硬体要求你感受一下:MIT要求托福100+;

CMU常申请的CS master program有7个,除1个要求托福98+以外,其余都要求100+;

Umich要求GPA3.5+,GRE verbal 70%+,Quantitive 90%+,托福100+;

Purdue要求托福100+,其中口语23+;

UIUC要求托福102+,GPA3.0+,建议GPA3.2+。

以上是官网上写出来的硬体最低要求,除此以外,官网上还会给出近年的平均值,当然会更高一些,而且你想申请的话,最好达到平均值

UIUC近年录取平均GPA3.7;Washington近年录取平均GPA3.8;

Purdue录取平均GPA3.5+;Princeton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UTA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

总结一下,GPA3.5+,托福100+,GRE320可能真心不算高要求。在top20的学校要求中,凡是能看得见的几乎都在这个值以上。随著CS专业越来越热,硬体要求还是尽量达到平均值为好。另外,学校还会有先修课要求,也基本属于硬体要求了,当然如果不转专业的话一般不用考虑这一点。

不可量化要求:一个人在未来能取得成就的潜力如何

以CMU为例。CMU的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说,我们希望create the 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这就是一个不可量化要求。

你是不是那个能在未来成为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的人呢?分解一下基本就对应了若干要求:

(1)你是否想成为这样的leaders(也就是跟program是否match)?

(2)你在software engineering方面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了?

(3)你为什么能成为这个industry的leaders?

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话,就包括,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你是如何勾画你的未来的?你选择的职业目标,是否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可靠的职业目标?为什么?在不可量化要求里,经历是基础,结果是亮点,说服力是关键。

3.决定申请难度的其他因素

不同学校希望招募的学生人数和风格是不同的,而且可能会发生变化。GIT更喜欢偏研究的学生,他们建议硕士申请要也联系教授;UCB录取率只有12%,Maryland和Washington几乎只招收PhD;yale近年只收5-10名新生等等;CMU的项目非常偏应用,学术风浓厚的学校更喜欢有研究经历的申请者。这意味著,你得事先多了解,必要的时候投其所好。

二、从学生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申请不是简单的等于「高分+好经历+好成果」,所以给大一大二学生的留学申请指导也不会是「刷分+争取科研+争取paper」。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规划的目的不是要尽早达到申请各项指标(也不存在标准指标),而是让大学过得丰富有意义的同时具备优秀申请者的素质更重要。早期申请者可以通过大学经历,发展出很多个性化的申请「素材」。

那怎么样规划大学生活,才能实现共赢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时候我在学生会过得风生水起,但在专业课上马马虎虎。成为一名活跃分子带来的附加值并不能弥补我错过的一些训练,包括专业课的训练(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非常重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我觉得,如果大学和申请存在捷径,那么捷径便会发生在及早知道并做好一些关键的、能影响自己更长久的事,而不是眼前的、能短期受益的事。如果可以给一名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指导,我便会这样指导他,今天就这样来给你建议

1.一定要去寻找个人目标

想申请大众情人校,就一定得有过人之处,在某个方面成为少数人。而在大学,第一件可以做的「非主流」的事就是寻找个人目标。很多人选择了麻木的度过大学,因为寻找目标太难太累,但一个人能找到想做的事,是一件非常幸福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而大学几乎是实现这件事最好的环境。所以在大学,你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学cs是你的兴趣吗?你真的知道它的价值,还是只因为它火才想学cs?cs下面都有哪些方向?模块化机器人更有出路,还是计算神经网路更有意思?

2.一定给自己很多很多的体验机会

我适合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这些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任何体验都要花时间的,但这些真的很值得,也能帮助你去回答上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体验任何经历的时候,尽量找最好的平台,在最好的平台得到的指导水平相对更高,这能提高你的效率。虽然我们现在轻而易举就能看到很多种类的指导,但真正好的指导非常少,少到你需要特别去找,需要花费一些精力争取这样的机会才行。

以下都是我们能体验的:学生会社团;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生活;至少拿1次第一名;跟学术水平高的教授或者机构做科研;找跟工业界联系最紧的实习平台;各类竞赛,体验一把跟团队一起奋斗的感觉;国外的交流交换和学习机会等等很多。

不论是985还是双非院校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海外科研和暑期学校的机会,申请MSRA实习、清北科研、BAT公司的实习机会,这类申请指导已经发展的挺成熟了。另外,还有一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比如维基百科,经典cs教材、斯坦福或优达的计算机公开课,这些优质的资源找起来并不难。这种方式跟刷经历有很大差别。刷经历的关注点会放在经历title上,经历个数上,这不是大学亦不是申请的目的。所以我才建议把关注点放在体验上,这两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3.大学里能够培养的重要习惯

(1)随时学习的习惯,拒绝考前突击;

(2)决定做的事,尽量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你的能力边界。在哪;

(3)学会通过查资料自行解决问题,培养有目的的搜索信息的技能

ps:点击可以进行留学评估:理工留学评估 文科留学评估 商科留学评估

三、总结

我们辅导过的申请到top20 master的学生,大致是这样子的:够条件的硬体,1-2个对成长影响很大的cs相关经历(msra实习,海外/清华科研都非常加分,不强求),有清晰的目标,专业水平上有至少一项过人之处。

phd要求更高,这里稍微提一下,你可以看看就行:扎实的专业基础,明确的学术兴趣,1-2个对理解科研影响很大的研究经历,有一定的独自驾驭科研能力,上述不强求的三类经历几乎成了必需品。paper不作为必需品,但也别轻易放弃。顶会的文章确实不容易发,但如果在很好的学术平台认真做研究,没人觉得你没可能发。

最后想说,一定别搞大跃进,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打得好,后两年才会特别有冲劲。所以,现在开始吧。


作为一个成功申请到美国cs项目的过来人,我有一些经验可以跟你分享。

申请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我们首先需要对MS了解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针对实际需要进行申请的准备工作。在我看来我们在进行硕士项目申请的时候,尤其像CS、EE这样的热门项目虽然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但是申请者的整体实力并不是太高,毕竟那些实力超强的大神直接就去FLAG找工作了,也不会来申请留学,所以我们要对自己保持自信,这样才能更好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申请。

另外我们要清楚美国高校对于PhD和硕士的看法是不同的,因为PhD都是学校给奖学金,然后PhD为学校进行科研,也是可以为学校带来贡献的,所以高校对于PhD项目的学生十分的看重。而硕士项目的同学更多是自己花钱去买学校的课程和资源,所以学校对于硕士同学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因而录取并不是那么的严格。

我们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认清一点,那就是虽然高校会从硬性实力和软性实力两部分来对申请同学的综合能力进行判断。但是在CS这样的热门项目申请过程中,因为申请的同学数量特别多,大家的各项条件也都很相似,所以软性实力在申请中发挥的作用会打上一些折扣,我们的科研和实习经历很难弥补我们在三维成绩上的硬伤,同时对于申请的加分比较小,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在进行留学申请准备工作的时候,最好可以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三维成绩的准备之上,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进行科研、竞赛和实习方面的准备就可以了。

我们在进行留学申请之前,一定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这样我们才能结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申请项目的筛选,随大流进行申请是不可取的。不过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一开始是很难找到自己的申请方向的,这都是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慢慢进行摸索的。在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自己适合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要多多去尝试。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实验室进行科研来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走科研的道路,如果大家对于科研比较感兴趣,那么直接申请PhD项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那些不想要做科研的同学,本科期间可以多去公司实习,了解行业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专业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能判断自己能力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

申请背景准备

说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背景的准备工作,首先就是三维成绩了。就像我在前面说的那样,在申请CS、EE这类项目的时候,三维成绩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部分的准备工作。在三维成绩中托福成绩和GRE 成绩基本都是作为门槛存在的,所以我们只要达到了项目的要求就基本可以完成申请了,我建议大家在申请的时候托福至少要达到100分,GRE则最好在320分以上。

我们在进行申请准备的时候,如果GT成绩达到了对方的要求之后,就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因为高校的老师基本不会将GT成绩作为申请同学的筛选标准,所以就算我们考了很高的分数,其对于我们申请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很小的。不过分数太低是肯定不行的,像我当时被很多项目拒绝,我后续分析就是因为我的托福成绩没有到100分,因此大家一定要有一份比较好的GT成绩。

GPA

在三维成绩中GPA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GPA体现的是申请同学整个本科期间的学习状态,高校的老师往往会通过GPA来判断申请同学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所以其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如果申请同学的GT成绩达到了项目的要求,那么GPA基本就决定了同学们可以申请的高校档次,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GPA的准备工作。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GPA的准备过程,在我看来GPA的准备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一定要从大一、大二就开始重视平时的学习和每一次考试,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后续我们也不需要为了拉高自己的GPA而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平时我们如果想要考出高分的话,一定要在考试之前多刷之前的试卷,那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内容,复习也会更有针对性一些。不过如果我们想要考出高分的话,我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和班级里的学霸一起复习,那样不仅学习的氛围更好,学霸对于课程往往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些对于我们的复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能借鉴学霸平时的学习方法,这些对于我们成绩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实验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报告的制作,这会影响老师对我们的印象,对分数影响也是很大的。

同时我们要知道高校的老师在考察申请同学的GPA时,并不仅仅只会关注申请同学的总平均成绩,专业课成绩他们也会十分的关注,所以如果我们的专业课成绩可以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这对于我们申请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如果同学们在大一、大二不够重视平时课程的学习,在后期想要提升自己整体的GPA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只要我们的GPA可以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是同样可以在对方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一定要注意GPA的换算方式,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按照4.0分制的GPA换算之后,我们的成绩很可能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理想。所以我们在进行GPA准备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分数换算后的水平,这样我们的准备才能真正有作用。

GT准备

接下来是GT的备考,这两者之间我觉得托福是要比GRE重要的,因为托福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英语能力,这些想要提高是比较慢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首先是托福的听力部分,我觉得大家前期需要将重点放到听力部分的复习之上,我当时复习是参考刘鑫对托福听力四种能力阶段的分析与解读。在最初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先要一句句地去听,直到自己可以听清每一个单词之后再慢慢提升速度,这样我们的听力成绩才能得到提升。

我们在可以听懂每个单词的意思之后,接下来就可以整段整段地进行听力的练习,而每当我们听完一段之后,最好可以及时总结整段话的大概意思。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在随后的练习中可以加快速度,用1.5倍的速度去听,争取可以听清楚文中的所有细节,并掌握其中的信息,这样在最终考试的时候我们就基本可以听懂所有的内容了。而在最后的听力练习中,我建议同学们将训练的重点都放在听文中的细节,同时要重视对于错题的整理和分析,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另外在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们也要同时进行过速记的练习,这在托福考试中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如果大家可以直接听出所有的信息,不去记录也是可以的,同学们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复习的模式。

接下来就是阅读的部分,在我看来托福的阅读部分难度并不是很高,和GRE的阅读考试之间更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先复习GRE,在搞定GRE之后再回过头来复习托福的阅读部分就会十分的简单了,像我当时就是先考的GRE,所以这部分没有遇到什么难点。在复习的时候,背单词是最基础的环节了,我们只有辞汇量上去了之后,答题才会得心应手,现在有很多的托福单词书籍可以选择,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在一开始进行阅读复习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长句子读不懂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在看了答案和解析之后反复去读那些句子,直到读懂为止,同时要分析句子中的逻辑,这样之后再遇到这样的长句子,也可以快速理解。

接下来是口语的部分,这部分也是最让国内同学头疼的一个部分,因为国内的英语教育对口语一直都是比较忽视的。在我看来口语部分的练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自己开口说英语的信心,我建议大家最好可以找一同申请留学的小伙伴一起练习口语,这样不仅可以进行开口表达的练习,同时我们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反馈,这可以让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对于口语的提升很有帮助。另外我觉得在口语的练习中,语音和语调的问题也很重要,网上有很多教程,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就是写作的部分了,托福写作的重点就是把听力里面的内容记下来并表达。而在考试之前,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范文的模板,并准备一些常用的例子和句子。同时在练习的时候,我们要自己多写几遍,这样我们到了考场之上才能快速完成写作。

GRE

说完了托福的备考,接下来我再和同学们说一下GRE的备考。较之于托福考试,GRE考试的难度要大上许多,备考的压力也会大不少。首先是Verbal部分,其难度主要在于辞汇量。GRE考试的辞汇量要比托福考试大上许多,而且其中很多单词的专业性很强,同时十分的生僻,所以前期准备工作量会很大。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辞汇书籍,大家选择背诵就可以了。

而除了背单词之外,习题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GRE也会考察考生的逻辑能力,其对答题技巧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我们在平时进行习题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整理出答题的技巧,从而提升我们的成绩。不过也正是因为GRE考试具有这种特性,所以我觉得GRE考试是可以短时间提高的,和托福考试也是有一定不同的。

至于Quan的部分,其数学部分的难度很低,对于国内的同学来说尤是如此,但是尽管数学部分很简单,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拿到高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于国外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并不是很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熟悉一些英文的数学方面辞汇,这也会导致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所以Quan部分的复习我们一定要背数学辞汇,同时进行一定习题的练习,在熟悉了对方的出题模式之后,我们只要在考试的时候认真一些,不出现审题方面的低级错误,基本就可以考出很不错的分数了。

最后就是写作的部分,这部分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范文,难度并不是很大,我觉得写作部分就算不准备直接也能考到3分左右,而且理工科项目对于写作部分的成绩要求是很低的,因此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软性实力准备

说完了三维成绩的准备,接下来我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软性实力的准备工作。虽然我在文章的开头说过在申请CS这样的项目时,软性条件的重要性要逊于三维成绩,但是这方面的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高校在招生的时候,较之于优秀的学生,他们更看重的是申请同学是否和申请的项目相契合,而这些都是通过软性实力来自展现的,因此我们也要重视软性实力的准备。

所以我们在进行软性实力准备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契合项目的需要。比方说想要走科研道路申请PhD项目的同学,进实验室科研对于他们申请的提升无疑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而对于那些想要申请就业导向硕士项目的同学来说,进入企业实习才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大家也要结合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来确定自己的实践经历准备方向。

在我的母校北邮,那些想要出国的同学很多都选择联系老师进实验室干活,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我当时也选择走了这条路。不过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还是找实习更好一些,但是我还是在同学的影响之下选择进了实验室,这样的经历对于我申请的帮助并不算太大,我也建议同学们不要效仿我。不过进实验室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推荐信比较好拿,同学们最终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和需要作出选择才好。

另外文书的质量对于软性实力也有著很大的影响,事实上高校的老师都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的情况,并分析他们的软性实力的。所以说文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申请同学的软性实力,如果文书不能很好地展现申请同学的能力的话,那么我们之前做的很多准备工作也都是会大打折扣的,这对于我们申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文书的创作环节。

而一份好的文书在我看来并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内容的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我们身上那些项目看重的能力和优势,从而提升我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

我们在进行文书的创作之前,最要对自己之前所有的经历进行筛选,并整理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作为文书的重点。另外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这样才能展现出我们身上最主要的那些特质。还有就是我们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我们取得的成绩,因为高校的老师最看重的是我们在这些经历中究竟做了什么,因此我们在写这些这些经历的时候,要多写一些我们在这些经历中的细节,这样文书会更有说服力一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我们的能力。

另外我们在写文书的时候,最好在写完之后请老师和专业的人士帮忙修改一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书中出现语法和辞汇上的低级错误,他们也会给予我们一些内容上的建议,让我们的文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选校及项目介绍

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选校部分的情况了,在选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条件进行定位。在我看来留学申请其实是不存在什么玄学的,最终的结果都是和我们的实际条件有联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背景。另外为了提升我们申请的成功率,我们在申请之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定位,大家平时可以去各类论坛多看一看,上面会有很多相关的信息。

而在选校的时候虽然保底的高校很重要,但是我不建议大家选太多的保底高校,一来这样会增加我们申请准备的工作量,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选择的高校一定是自己想去的,如果那些自己本来就不怎么考虑去的高校,没有必要将它当成自己的保底选择。

最后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申请方案,事实上我当时申请的方案还是比较曲线救国的,我申请的主要目标都是CE项目,只是这些CE项目一般都是比较偏向于软体方向的。而最终的申请结果也证明了我的申请方案是很明智的,因为我直接申请的CS项目最终基本都被拒绝了,所以说申请的套路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我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当时申请的高校,这些也比较适合和我背景相似的同学们选择。

首先是NCSU,其位于莱利市,地理位置还算不错,附近有思科、联想以及SAS等企业,就业情况还算不错,根据我的了解只要同学们在暑期刷题,到那边找实习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实习的质量比较看运气了。这所高校的工程学院排名20名左右,还是不错的,而其中的computer network项目是ECE和CS合办的,课程设置比较不错,录取要求也不算高,很适合作为大家申请时的保底项目。

接下来是NEU-Seattle,和上面那个项目相比,这个项目在国内的知名度要大很多,也是留学中一个十分热门的选择。这个项目之所以那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传言中这个项目的同学可以保送到Amazon实习,这对于同学们来说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可以说西雅图这个地理位置对于项目带来了很大的加成,我也和项目的学长进行了沟通,我了解到这个项目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不过这个项目也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比方说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不是很好,同时教授也可能出现变动,所以大家在申请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个项目的细节,再决定是否要申请,不过我觉得想要找工作的同学申请这个项目还是很合适的。

最后一个项目是UVA,这个高校的综合排名以及项目的专业排名都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个项目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申请的同学不是很多,所以录取要求相对会低一些,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最近知道这个项目的同学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了,竞争也会激烈一些,大家在申请之前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课程的设置偏向理论一些,和教授的交流机会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如果同学们将来想要申请PhD项目的话,这个项目还是很不错的。另外这个项目虽然地理位置不是特别的优秀,但是实习和就业的情况也是很不错的。我当时在申请留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决定好自己到底要就业还是继续读博,所以这样选择更加灵活的项目很适合我,因此我最终来到了这个项目。

以上就是我当时申请的经历,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那些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最后我也祝愿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时候都能收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发布于 03-15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AdmitWrite美国留学AdmitWrite美国留学?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Rice University 颜学长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引言

看到题主的问题,不禁想起了自己申请的留学之路,申请top20的cs真的蛮难的,大学期间准备了四年,这四年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当时也想过要么直接放弃算了,但是最后还是咬著牙坚持了下来,而且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正好借著这个回答,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给题主。

本文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去阐述,希望对题主的问题能有所帮助或者带来一些启发。

大一:萌生想法

我有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的时候,是在大一。

那时我刚大学入学,高考过后还是很放松的,而且对未来有著很高的憧憬,也希望自己有机会、也可以去探索一下外国的生活。

我本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我们专业的学长学姐毕业后选择出国的还是比较多的。有一次,我和我的学长聊天,聊著聊著就说到了未来的发展,我学长问我:「你想过毕业后要出国读书吗?」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才让我萌生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

现在回想之前的事情,其实我毕业后直接出国的原因还是很简单的,就是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了解和感受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想变成那种海归回国或者留美工作的高薪人才。

也算是一时冲动吧,脑子一热想出国留学,趁著冲动的热情,也就著手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各项材料了。我作为一个初体验的申请者,那时候留学应该如何进行准备,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一段时间。

大二大三:努力且积极的准备

大三和大三这两个学年,对我而言,还是比较辛苦但是也很重要的一段时间了。出国留学的准备过程是漫长的,在准备期间,我一直都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国」,然后再自己回答自己,为了开拓眼界,为了提升自己,也算是为了实现梦想。回答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从各个方面综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到了最后选择了offer,准备签证马上要出国读书的时候,留学申请的这一切才算结束。

当时回望这条留学准备之路,还是很辛苦的,这期间我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也感受到了很多次的挫败和失落,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感谢自己做了出国的决定。

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我还是通过努力,得到了我想要得到我的东西。

这两年中,也有一些原本打算跟我一起留学的朋友在中途退出了,选择去考研或者直接工作。对于他们的选择,我不能评判是对还是错。但是我知道我的坚持是对的,而且坚持到最后,看到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 语言考试

语言考试的备考对我来说是留学准备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一件事情了。

就我个人而言,托福的备考比GRE的备考更折磨人,那绝对是我难以忘却的一段经历。

对于托福和GRE考试而言,托福更侧重于对英语基础的考察,基本上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都需要均衡掌握,不能有偏科;

GRE更侧重于对逻辑能力和数学能力的考察,而且GRE数学的难度差不多也就是初中或者高一的水平,对我来说会更简单一些。

我高中数学学得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本身逻辑能力也不错,在GRE的数学和写作这两个版权的考试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我的优势,我在备考GRE的时候,主要在阅读上下得功夫会多一些,但是也就是背背单词、多刷刷题就ok了。相对比较机械的脱产备考一段时间之后,重点把精力放在填空和单词上,考了2次GRE就拿到了我比较满意的成绩。

但是托福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头疼了,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差不多前后加起来考了5次,耗时20个月,也就进步了36分。每次当我和别人说起托福备考的时候,我用血泪史来形容备考过程,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托福考试会考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且托福的考试中是没有拼分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一次考试中四个方面全都发挥正常,有任何一科拖后腿,都会导致你的成绩不理想。

对于我们中国考生而言,听力和口语应该是大部分考生的短板了。听力在托福考试中还是很重要的,占分30分,而且口语和写作考试中,也会有一定的应用。

我的听力是我的弱势,而且从大一开始,我就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提升我的听力能力,造成我在复习听力的时候,有一些不知所措。大二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备考方法,我基本上就是机械的刷TPO听力,虽然刷题刷了不少,但是听力水平却没有明显地提高,所以导致我的托福首战失利。

第一次考完之后,我开始针对听力这个版块,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备考。

其实听力听不懂最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的:

第一是本身不认识单词,就算看到了听力原文,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第二是认识单词,但是不知道读音或者对读音不熟悉,在听力考试中,不能快速地反应出是什么意思。

了解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从读音出发,去背单词。

看到生词,我不仅会记住是什么意思,还会反复听读音,争取做到只要听到这发音就可以潜意识地反应出意思。对于之前了解意思的单词,但是听到发音,要反应一段时间才会知道意思的单词,会加强听音练习,也会跟读和自己读,让自己真正做到熟悉这个单词的含义和发音。

大概前后训练了有快一个学期,我报了托福,开始二战,虽然比上一次进步了19分,但是总分仍旧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再后来的半年中,我又考了2次托福。备考的时候狂刷题、狂背单词、狂听听力,也付出了很多,但是成绩仍旧没有什么显著的提升。好像我不管怎么备考怎么努力,但是成绩也就那样了,不会有好的起色,也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怪圈里,也想过会不会我的留学之旅就要这样走到终点了。

现在回头看看,托福备考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我整个留学准备中最难的一段时间了。

大学和高中是不一样的,高中的话,我们只要好好学习,高考拿到好成绩,报考个好大学就好了。但是大学的未来是有很多种可能的,并不一定要出国留学,还可以找工作、考研等等。当时托福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让我一度有了要不然不要出国了,毕业后找个工作也可以的想法。

后来我也在思考找工作这个plan B到底要不要实行,最后我还是选择继续在留学这条路坚持下去。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有时候给自己留太多的后路和退路,反而会有反作用。

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很庆幸之前没有放弃的。当时的想法的确有些太过执著:就算是最后我选择了考研或者保研,再不济找工作的话,我也一定要把托福考出来!不为别的,就为了证明我可以!就算最后没有出国,那也应该是综合考虑,认为出国不是我的最佳选择才放弃的,而不是因为考不出合格的托福成绩才放弃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有一点偏执中带著中二的想法,让我继续坚持了下去,也坚定了要出国留学的想法。在大三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我把其他的想法和杂念全都抛到脑后,只留下了一定要出国的孤注一掷,为了最后一次托福考试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一次的托福备考中,我的状态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备考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比如说,阅读的题目我会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听力训练中我会调成1.25倍速训练会针对口语做一些专项训练,同时准备各种万能句子,写作的话侧重于训练自己的手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文。

虽然坚持和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紧张的备考中,最后一次考试的时间也在一天天的临近。

最后一战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那次考试是阅读加试,四篇的阅读基本上我花了三篇的时间就做完了,而且感觉也比较不错,后面的三项考试,我也比较顺利。

最后拿到了106分的成绩,虽然没有特别高,但是也算是对我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有一个交代了。

托福的备考对我而言,应该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这么一段漫长又折磨的时间,让我学会了很多,虽然托福备考本身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地成熟和稳重,我真正地认识到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去解决。也让我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直击我的内心,让我更加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我也相信,不过多久之后,在重新回忆起之前那段托福的备考时光,绝对仍旧是我本科在读期间最丰富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 GPA

除了语言成绩,GPA应该是我准备过程中另外一座大山了。

GPA在申请中的重要性,我相信我不用多说,题主也会知道很重要。而且对于很多项目而言,GPA的重要程度甚至是所有材料中的重中之重。

我的GPA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总分,还是专业课,比如说数学分析、大学物理、软体工程、资料库等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成绩都达到了90+。

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小遗憾。大二第一学期的课程还是有点拉后腿的,因为那时候课程开设的比较多,当时我又在全身心地备考托福,再加上其他事情也需要处理,很多事情都需要同时进行,因为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造成那学期的成绩还是有些低的。

后来有学弟学妹问我出国留学应该如何准备的时候,我也经常告诉他们要重视GPA成绩,我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其实是有机会把GPA刷的更高的,但是因为没有合理规划时间,造成我的GPA没有达到我的最高预期,如果我的GPA更高一些,应该也可以申请到排名更高的大学了吧。

不过可能这就是人生,人生总要有些遗憾和不完美,但是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教训可以给题主敲响警钟,不要重走我的老路。

大四:正式开始申请

大四的第一学期开始,申请季正式到来。学期刚开始的我,我就和学院签了放弃保研的协议,有得必有失这个道理我懂,也算是给自己断了退路,为了可以更好地往前冲吧。然后,我就开始了正式网申的阶段。

选校、准备个人简历、文书以及联系老师写推荐信,再到后续的网申填表和邮寄等每个步骤,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我并不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完全依赖中介,自己一点都不参与。

但是完全DIY的话,也是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我最建议的是,寻求部分的外界帮助。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毕竟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留学初体验,第一次接触避免不太懂,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寻求一些外部帮助,还是比较省时省力的。

我很感谢之前在我申请的时候,有一位学长在选校以及文书的撰写上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鼓励。在准备简历和文书的时候,其实我还是建议题主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一下,他们一个小时的指导,可能对你的帮助会很大,甚至胜过你自己到处搜索资料找一天。

招生官会通过文书去了解一个申请者,换句话说,文书是每个申请者的名片,如果你可以写出一份优秀的文书,完全是可以从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我真的很建议题主在准备文书的时候,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或者老师帮忙,最好是自己撰写初稿,然后寻求外界帮助修改和润色,不要完全扔给别人,毕竟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

总结和背景简述

这就是我的留学经历,我虽然肯定不是最优秀的那个申请者,但是我仍旧通过我的努力,收获了很多,拿到了我想要拿到的offer。

最后再来说一下我的申请背景和申请结果,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本科为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至2018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GPA成绩为3.85分;

托福成绩为106分,其中口语23分,写作26分,听力27分,阅读30分;

GRE成绩为153+170+3.5分。

硕士项目申请的都是CS项目,拿到了Rice University、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 、New York University以及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offer,最后选择了Rice University的offer。

导师背景

Ric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目前在美国全职工作,公司是FLAG之一,业内巨头企业,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本文来自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栏——【海外名校申请经验】,专栏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经历,就读体验,专业前景,就业分析等。想看更多的申请经历以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zhuanlan.zhihu.com图标编辑于 2020-03-1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苏珊珊苏珊珊有梦想的人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就你说的TOP20的学校和申请两方面来说,你该如何准备。

一、从学校的角度

1.Top20都有哪些学校?

根据usnews最新CS专业排名,top20包括以下这些学校:MIT, CMU, Stanford,UCB, UIUC, GIT, UMich, Washington, CIT,Purdue, Princeton, UTA, Cornell, UCLA, UWM, Columbia, UCSD, Maryland, USC, Rice

每年usnews排名都不是固定的,都会有调整,因此还有一些我们感觉不错,但不在top20的学校比如哈佛,,upenn,yale等,如果可以的话你其实也可以考虑的。

2.Top20的申请要求如何?

如果以上是你的主要目标学校,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学校的申请要求。申请要求分可量化要求(硬体)和不可量化要求(软体)。

可量化要求:包括GPA,TOEFL和GRE分数。列几个我们熟悉的master program硬体要求你感受一下:MIT要求托福100+;

CMU常申请的CS master program有7个,除1个要求托福98+以外,其余都要求100+;

Umich要求GPA3.5+,GRE verbal 70%+,Quantitive 90%+,托福100+;

Purdue要求托福100+,其中口语23+;

UIUC要求托福102+,GPA3.0+,建议GPA3.2+。

以上是官网上写出来的硬体最低要求,除此以外,官网上还会给出近年的平均值,当然会更高一些,而且你想申请的话,最好达到平均值

UIUC近年录取平均GPA3.7;Washington近年录取平均GPA3.8;

Purdue录取平均GPA3.5+;Princeton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UTA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

总结一下,GPA3.5+,托福100+,GRE320可能真心不算高要求。在top20的学校要求中,凡是能看得见的几乎都在这个值以上。随著CS专业越来越热,硬体要求还是尽量达到平均值为好。另外,学校还会有先修课要求,也基本属于硬体要求了,当然如果不转专业的话一般不用考虑这一点。

不可量化要求:一个人在未来能取得成就的潜力如何

以CMU为例。CMU的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说,我们希望create the 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这就是一个不可量化要求。

你是不是那个能在未来成为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的人呢?分解一下基本就对应了若干要求:

(1)你是否想成为这样的leaders(也就是跟program是否match)?

(2)你在software engineering方面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了?

(3)你为什么能成为这个industry的leaders?

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话,就包括,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你是如何勾画你的未来的?你选择的职业目标,是否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可靠的职业目标?为什么?在不可量化要求里,经历是基础,结果是亮点,说服力是关键。

3.决定申请难度的其他因素

不同学校希望招募的学生人数和风格是不同的,而且可能会发生变化。GIT更喜欢偏研究的学生,他们建议硕士申请要也联系教授;UCB录取率只有12%,Maryland和Washington几乎只招收PhD;yale近年只收5-10名新生等等;CMU的项目非常偏应用,学术风浓厚的学校更喜欢有研究经历的申请者。这意味著,你得事先多了解,必要的时候投其所好。

二、从学生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申请不是简单的等于「高分+好经历+好成果」,所以给大一大二学生的留学申请指导也不会是「刷分+争取科研+争取paper」。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规划的目的不是要尽早达到申请各项指标(也不存在标准指标),而是让大学过得丰富有意义的同时具备优秀申请者的素质更重要。早期申请者可以通过大学经历,发展出很多个性化的申请「素材」。

那怎么样规划大学生活,才能实现共赢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时候我在学生会过得风生水起,但在专业课上马马虎虎。成为一名活跃分子带来的附加值并不能弥补我错过的一些训练,包括专业课的训练(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非常重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我觉得,如果大学和申请存在捷径,那么捷径便会发生在及早知道并做好一些关键的、能影响自己更长久的事,而不是眼前的、能短期受益的事。如果可以给一名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指导,我便会这样指导他,今天就这样来给你建议

1.一定要去寻找个人目标

想申请大众情人校,就一定得有过人之处,在某个方面成为少数人。而在大学,第一件可以做的「非主流」的事就是寻找个人目标。很多人选择了麻木的度过大学,因为寻找目标太难太累,但一个人能找到想做的事,是一件非常幸福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而大学几乎是实现这件事最好的环境。所以在大学,你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学cs是你的兴趣吗?你真的知道它的价值,还是只因为它火才想学cs?cs下面都有哪些方向?模块化机器人更有出路,还是计算神经网路更有意思?

2.一定给自己很多很多的体验机会

我适合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这些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任何体验都要花时间的,但这些真的很值得,也能帮助你去回答上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体验任何经历的时候,尽量找最好的平台,在最好的平台得到的指导水平相对更高,这能提高你的效率。虽然我们现在轻而易举就能看到很多种类的指导,但真正好的指导非常少,少到你需要特别去找,需要花费一些精力争取这样的机会才行。

以下都是我们能体验的:学生会社团;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生活;至少拿1次第一名;跟学术水平高的教授或者机构做科研;找跟工业界联系最紧的实习平台;各类竞赛,体验一把跟团队一起奋斗的感觉;国外的交流交换和学习机会等等很多。

不论是985还是双非院校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海外科研和暑期学校的机会,申请MSRA实习、清北科研、BAT公司的实习机会,这类申请指导已经发展的挺成熟了。另外,还有一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比如维基百科,经典cs教材、斯坦福或优达的计算机公开课,这些优质的资源找起来并不难。这种方式跟刷经历有很大差别。刷经历的关注点会放在经历title上,经历个数上,这不是大学亦不是申请的目的。所以我才建议把关注点放在体验上,这两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3.大学里能够培养的重要习惯

(1)随时学习的习惯,拒绝考前突击;

(2)决定做的事,尽量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你的能力边界。在哪;

(3)学会通过查资料自行解决问题,培养有目的的搜索信息的技能

ps:点击可以进行留学评估:理工留学评估 文科留学评估 商科留学评估

三、总结

我们辅导过的申请到top20 master的学生,大致是这样子的:够条件的硬体,1-2个对成长影响很大的cs相关经历(msra实习,海外/清华科研都非常加分,不强求),有清晰的目标,专业水平上有至少一项过人之处。

phd要求更高,这里稍微提一下,你可以看看就行:扎实的专业基础,明确的学术兴趣,1-2个对理解科研影响很大的研究经历,有一定的独自驾驭科研能力,上述不强求的三类经历几乎成了必需品。paper不作为必需品,但也别轻易放弃。顶会的文章确实不容易发,但如果在很好的学术平台认真做研究,没人觉得你没可能发。

最后想说,一定别搞大跃进,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打得好,后两年才会特别有冲劲。所以,现在开始吧。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Rice University 颜学长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引言

看到题主的问题,不禁想起了自己申请的留学之路,申请top20的cs真的蛮难的,大学期间准备了四年,这四年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当时也想过要么直接放弃算了,但是最后还是咬著牙坚持了下来,而且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正好借著这个回答,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给题主。

本文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去阐述,希望对题主的问题能有所帮助或者带来一些启发。

大一:萌生想法

我有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的时候,是在大一。

那时我刚大学入学,高考过后还是很放松的,而且对未来有著很高的憧憬,也希望自己有机会、也可以去探索一下外国的生活。

我本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我们专业的学长学姐毕业后选择出国的还是比较多的。有一次,我和我的学长聊天,聊著聊著就说到了未来的发展,我学长问我:「你想过毕业后要出国读书吗?」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才让我萌生了想要出国留学的想法。

现在回想之前的事情,其实我毕业后直接出国的原因还是很简单的,就是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了解和感受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想变成那种海归回国或者留美工作的高薪人才。

也算是一时冲动吧,脑子一热想出国留学,趁著冲动的热情,也就著手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各项材料了。我作为一个初体验的申请者,那时候留学应该如何进行准备,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一段时间。

大二大三:努力且积极的准备

大三和大三这两个学年,对我而言,还是比较辛苦但是也很重要的一段时间了。出国留学的准备过程是漫长的,在准备期间,我一直都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国」,然后再自己回答自己,为了开拓眼界,为了提升自己,也算是为了实现梦想。回答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从各个方面综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到了最后选择了offer,准备签证马上要出国读书的时候,留学申请的这一切才算结束。

当时回望这条留学准备之路,还是很辛苦的,这期间我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也感受到了很多次的挫败和失落,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感谢自己做了出国的决定。

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我还是通过努力,得到了我想要得到我的东西。

这两年中,也有一些原本打算跟我一起留学的朋友在中途退出了,选择去考研或者直接工作。对于他们的选择,我不能评判是对还是错。但是我知道我的坚持是对的,而且坚持到最后,看到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

  • 语言考试

语言考试的备考对我来说是留学准备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一件事情了。

就我个人而言,托福的备考比GRE的备考更折磨人,那绝对是我难以忘却的一段经历。

对于托福和GRE考试而言,托福更侧重于对英语基础的考察,基本上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都需要均衡掌握,不能有偏科;

GRE更侧重于对逻辑能力和数学能力的考察,而且GRE数学的难度差不多也就是初中或者高一的水平,对我来说会更简单一些。

我高中数学学得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本身逻辑能力也不错,在GRE的数学和写作这两个版权的考试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我的优势,我在备考GRE的时候,主要在阅读上下得功夫会多一些,但是也就是背背单词、多刷刷题就ok了。相对比较机械的脱产备考一段时间之后,重点把精力放在填空和单词上,考了2次GRE就拿到了我比较满意的成绩。

但是托福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头疼了,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差不多前后加起来考了5次,耗时20个月,也就进步了36分。每次当我和别人说起托福备考的时候,我用血泪史来形容备考过程,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托福考试会考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且托福的考试中是没有拼分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一次考试中四个方面全都发挥正常,有任何一科拖后腿,都会导致你的成绩不理想。

对于我们中国考生而言,听力和口语应该是大部分考生的短板了。听力在托福考试中还是很重要的,占分30分,而且口语和写作考试中,也会有一定的应用。

我的听力是我的弱势,而且从大一开始,我就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提升我的听力能力,造成我在复习听力的时候,有一些不知所措。大二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备考方法,我基本上就是机械的刷TPO听力,虽然刷题刷了不少,但是听力水平却没有明显地提高,所以导致我的托福首战失利。

第一次考完之后,我开始针对听力这个版块,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备考。

其实听力听不懂最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的:

第一是本身不认识单词,就算看到了听力原文,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第二是认识单词,但是不知道读音或者对读音不熟悉,在听力考试中,不能快速地反应出是什么意思。

了解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从读音出发,去背单词。

看到生词,我不仅会记住是什么意思,还会反复听读音,争取做到只要听到这发音就可以潜意识地反应出意思。对于之前了解意思的单词,但是听到发音,要反应一段时间才会知道意思的单词,会加强听音练习,也会跟读和自己读,让自己真正做到熟悉这个单词的含义和发音。

大概前后训练了有快一个学期,我报了托福,开始二战,虽然比上一次进步了19分,但是总分仍旧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再后来的半年中,我又考了2次托福。备考的时候狂刷题、狂背单词、狂听听力,也付出了很多,但是成绩仍旧没有什么显著的提升。好像我不管怎么备考怎么努力,但是成绩也就那样了,不会有好的起色,也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怪圈里,也想过会不会我的留学之旅就要这样走到终点了。

现在回头看看,托福备考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我整个留学准备中最难的一段时间了。

大学和高中是不一样的,高中的话,我们只要好好学习,高考拿到好成绩,报考个好大学就好了。但是大学的未来是有很多种可能的,并不一定要出国留学,还可以找工作、考研等等。当时托福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让我一度有了要不然不要出国了,毕业后找个工作也可以的想法。

后来我也在思考找工作这个plan B到底要不要实行,最后我还是选择继续在留学这条路坚持下去。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有时候给自己留太多的后路和退路,反而会有反作用。

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很庆幸之前没有放弃的。当时的想法的确有些太过执著:就算是最后我选择了考研或者保研,再不济找工作的话,我也一定要把托福考出来!不为别的,就为了证明我可以!就算最后没有出国,那也应该是综合考虑,认为出国不是我的最佳选择才放弃的,而不是因为考不出合格的托福成绩才放弃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有一点偏执中带著中二的想法,让我继续坚持了下去,也坚定了要出国留学的想法。在大三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我把其他的想法和杂念全都抛到脑后,只留下了一定要出国的孤注一掷,为了最后一次托福考试全身心的投入。

最后一次的托福备考中,我的状态和心态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备考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比如说,阅读的题目我会要求自己提前完成,听力训练中我会调成1.25倍速训练会针对口语做一些专项训练,同时准备各种万能句子,写作的话侧重于训练自己的手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文。

虽然坚持和训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紧张的备考中,最后一次考试的时间也在一天天的临近。

最后一战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那次考试是阅读加试,四篇的阅读基本上我花了三篇的时间就做完了,而且感觉也比较不错,后面的三项考试,我也比较顺利。

最后拿到了106分的成绩,虽然没有特别高,但是也算是对我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有一个交代了。

托福的备考对我而言,应该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这么一段漫长又折磨的时间,让我学会了很多,虽然托福备考本身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锻炼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地成熟和稳重,我真正地认识到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去解决。也让我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直击我的内心,让我更加坚定了出国留学的想法。我也相信,不过多久之后,在重新回忆起之前那段托福的备考时光,绝对仍旧是我本科在读期间最丰富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 GPA

除了语言成绩,GPA应该是我准备过程中另外一座大山了。

GPA在申请中的重要性,我相信我不用多说,题主也会知道很重要。而且对于很多项目而言,GPA的重要程度甚至是所有材料中的重中之重。

我的GPA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总分,还是专业课,比如说数学分析、大学物理、软体工程、资料库等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基本上成绩都达到了90+。

虽然成绩还不错,但是也有一些小遗憾。大二第一学期的课程还是有点拉后腿的,因为那时候课程开设的比较多,当时我又在全身心地备考托福,再加上其他事情也需要处理,很多事情都需要同时进行,因为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造成那学期的成绩还是有些低的。

后来有学弟学妹问我出国留学应该如何准备的时候,我也经常告诉他们要重视GPA成绩,我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其实是有机会把GPA刷的更高的,但是因为没有合理规划时间,造成我的GPA没有达到我的最高预期,如果我的GPA更高一些,应该也可以申请到排名更高的大学了吧。

不过可能这就是人生,人生总要有些遗憾和不完美,但是我希望我的经历和教训可以给题主敲响警钟,不要重走我的老路。

大四:正式开始申请

大四的第一学期开始,申请季正式到来。学期刚开始的我,我就和学院签了放弃保研的协议,有得必有失这个道理我懂,也算是给自己断了退路,为了可以更好地往前冲吧。然后,我就开始了正式网申的阶段。

选校、准备个人简历、文书以及联系老师写推荐信,再到后续的网申填表和邮寄等每个步骤,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我并不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完全依赖中介,自己一点都不参与。

但是完全DIY的话,也是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我最建议的是,寻求部分的外界帮助。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毕竟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留学初体验,第一次接触避免不太懂,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寻求一些外部帮助,还是比较省时省力的。

我很感谢之前在我申请的时候,有一位学长在选校以及文书的撰写上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鼓励。在准备简历和文书的时候,其实我还是建议题主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一下,他们一个小时的指导,可能对你的帮助会很大,甚至胜过你自己到处搜索资料找一天。

招生官会通过文书去了解一个申请者,换句话说,文书是每个申请者的名片,如果你可以写出一份优秀的文书,完全是可以从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我真的很建议题主在准备文书的时候,找一些有经验的前辈或者老师帮忙,最好是自己撰写初稿,然后寻求外界帮助修改和润色,不要完全扔给别人,毕竟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

总结和背景简述

这就是我的留学经历,我虽然肯定不是最优秀的那个申请者,但是我仍旧通过我的努力,收获了很多,拿到了我想要拿到的offer。

最后再来说一下我的申请背景和申请结果,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本科为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至2018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GPA成绩为3.85分;

托福成绩为106分,其中口语23分,写作26分,听力27分,阅读30分;

GRE成绩为153+170+3.5分。

硕士项目申请的都是CS项目,拿到了Rice University、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 、New York University以及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offer,最后选择了Rice University的offer。

导师背景

Ric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目前在美国全职工作,公司是FLAG之一,业内巨头企业,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本文来自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栏——【海外名校申请经验】,专栏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经历,就读体验,专业前景,就业分析等。想看更多的申请经历以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zhuanlan.zhihu.com图标编辑于 2020-03-1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苏珊珊苏珊珊有梦想的人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就你说的TOP20的学校和申请两方面来说,你该如何准备。

一、从学校的角度

1.Top20都有哪些学校?

根据usnews最新CS专业排名,top20包括以下这些学校:MIT, CMU, Stanford,UCB, UIUC, GIT, UMich, Washington, CIT,Purdue, Princeton, UTA, Cornell, UCLA, UWM, Columbia, UCSD, Maryland, USC, Rice

每年usnews排名都不是固定的,都会有调整,因此还有一些我们感觉不错,但不在top20的学校比如哈佛,,upenn,yale等,如果可以的话你其实也可以考虑的。

2.Top20的申请要求如何?

如果以上是你的主要目标学校,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学校的申请要求。申请要求分可量化要求(硬体)和不可量化要求(软体)。

可量化要求:包括GPA,TOEFL和GRE分数。列几个我们熟悉的master program硬体要求你感受一下:MIT要求托福100+;

CMU常申请的CS master program有7个,除1个要求托福98+以外,其余都要求100+;

Umich要求GPA3.5+,GRE verbal 70%+,Quantitive 90%+,托福100+;

Purdue要求托福100+,其中口语23+;

UIUC要求托福102+,GPA3.0+,建议GPA3.2+。

以上是官网上写出来的硬体最低要求,除此以外,官网上还会给出近年的平均值,当然会更高一些,而且你想申请的话,最好达到平均值

UIUC近年录取平均GPA3.7;Washington近年录取平均GPA3.8;

Purdue录取平均GPA3.5+;Princeton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UTA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

总结一下,GPA3.5+,托福100+,GRE320可能真心不算高要求。在top20的学校要求中,凡是能看得见的几乎都在这个值以上。随著CS专业越来越热,硬体要求还是尽量达到平均值为好。另外,学校还会有先修课要求,也基本属于硬体要求了,当然如果不转专业的话一般不用考虑这一点。

不可量化要求:一个人在未来能取得成就的潜力如何

以CMU为例。CMU的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说,我们希望create the 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这就是一个不可量化要求。

你是不是那个能在未来成为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的人呢?分解一下基本就对应了若干要求:

(1)你是否想成为这样的leaders(也就是跟program是否match)?

(2)你在software engineering方面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了?

(3)你为什么能成为这个industry的leaders?

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话,就包括,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你是如何勾画你的未来的?你选择的职业目标,是否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可靠的职业目标?为什么?在不可量化要求里,经历是基础,结果是亮点,说服力是关键。

3.决定申请难度的其他因素

不同学校希望招募的学生人数和风格是不同的,而且可能会发生变化。GIT更喜欢偏研究的学生,他们建议硕士申请要也联系教授;UCB录取率只有12%,Maryland和Washington几乎只招收PhD;yale近年只收5-10名新生等等;CMU的项目非常偏应用,学术风浓厚的学校更喜欢有研究经历的申请者。这意味著,你得事先多了解,必要的时候投其所好。

二、从学生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申请不是简单的等于「高分+好经历+好成果」,所以给大一大二学生的留学申请指导也不会是「刷分+争取科研+争取paper」。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规划的目的不是要尽早达到申请各项指标(也不存在标准指标),而是让大学过得丰富有意义的同时具备优秀申请者的素质更重要。早期申请者可以通过大学经历,发展出很多个性化的申请「素材」。

那怎么样规划大学生活,才能实现共赢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时候我在学生会过得风生水起,但在专业课上马马虎虎。成为一名活跃分子带来的附加值并不能弥补我错过的一些训练,包括专业课的训练(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非常重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我觉得,如果大学和申请存在捷径,那么捷径便会发生在及早知道并做好一些关键的、能影响自己更长久的事,而不是眼前的、能短期受益的事。如果可以给一名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指导,我便会这样指导他,今天就这样来给你建议

1.一定要去寻找个人目标

想申请大众情人校,就一定得有过人之处,在某个方面成为少数人。而在大学,第一件可以做的「非主流」的事就是寻找个人目标。很多人选择了麻木的度过大学,因为寻找目标太难太累,但一个人能找到想做的事,是一件非常幸福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而大学几乎是实现这件事最好的环境。所以在大学,你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学cs是你的兴趣吗?你真的知道它的价值,还是只因为它火才想学cs?cs下面都有哪些方向?模块化机器人更有出路,还是计算神经网路更有意思?

2.一定给自己很多很多的体验机会

我适合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这些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任何体验都要花时间的,但这些真的很值得,也能帮助你去回答上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体验任何经历的时候,尽量找最好的平台,在最好的平台得到的指导水平相对更高,这能提高你的效率。虽然我们现在轻而易举就能看到很多种类的指导,但真正好的指导非常少,少到你需要特别去找,需要花费一些精力争取这样的机会才行。

以下都是我们能体验的:学生会社团;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生活;至少拿1次第一名;跟学术水平高的教授或者机构做科研;找跟工业界联系最紧的实习平台;各类竞赛,体验一把跟团队一起奋斗的感觉;国外的交流交换和学习机会等等很多。

不论是985还是双非院校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海外科研和暑期学校的机会,申请MSRA实习、清北科研、BAT公司的实习机会,这类申请指导已经发展的挺成熟了。另外,还有一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比如维基百科,经典cs教材、斯坦福或优达的计算机公开课,这些优质的资源找起来并不难。这种方式跟刷经历有很大差别。刷经历的关注点会放在经历title上,经历个数上,这不是大学亦不是申请的目的。所以我才建议把关注点放在体验上,这两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3.大学里能够培养的重要习惯

(1)随时学习的习惯,拒绝考前突击;

(2)决定做的事,尽量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你的能力边界。在哪;

(3)学会通过查资料自行解决问题,培养有目的的搜索信息的技能

ps:点击可以进行留学评估:理工留学评估 文科留学评估 商科留学评估

三、总结

我们辅导过的申请到top20 master的学生,大致是这样子的:够条件的硬体,1-2个对成长影响很大的cs相关经历(msra实习,海外/清华科研都非常加分,不强求),有清晰的目标,专业水平上有至少一项过人之处。

phd要求更高,这里稍微提一下,你可以看看就行:扎实的专业基础,明确的学术兴趣,1-2个对理解科研影响很大的研究经历,有一定的独自驾驭科研能力,上述不强求的三类经历几乎成了必需品。paper不作为必需品,但也别轻易放弃。顶会的文章确实不容易发,但如果在很好的学术平台认真做研究,没人觉得你没可能发。

最后想说,一定别搞大跃进,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打得好,后两年才会特别有冲劲。所以,现在开始吧。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就你说的TOP20的学校和申请两方面来说,你该如何准备。

一、从学校的角度

1.Top20都有哪些学校?

根据usnews最新CS专业排名,top20包括以下这些学校:MIT, CMU, Stanford,UCB, UIUC, GIT, UMich, Washington, CIT,Purdue, Princeton, UTA, Cornell, UCLA, UWM, Columbia, UCSD, Maryland, USC, Rice

每年usnews排名都不是固定的,都会有调整,因此还有一些我们感觉不错,但不在top20的学校比如哈佛,,upenn,yale等,如果可以的话你其实也可以考虑的。

2.Top20的申请要求如何?

如果以上是你的主要目标学校,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些学校的申请要求。申请要求分可量化要求(硬体)和不可量化要求(软体)。

可量化要求:包括GPA,TOEFL和GRE分数。列几个我们熟悉的master program硬体要求你感受一下:MIT要求托福100+;

CMU常申请的CS master program有7个,除1个要求托福98+以外,其余都要求100+;

Umich要求GPA3.5+,GRE verbal 70%+,Quantitive 90%+,托福100+;

Purdue要求托福100+,其中口语23+;

UIUC要求托福102+,GPA3.0+,建议GPA3.2+。

以上是官网上写出来的硬体最低要求,除此以外,官网上还会给出近年的平均值,当然会更高一些,而且你想申请的话,最好达到平均值

UIUC近年录取平均GPA3.7;Washington近年录取平均GPA3.8;

Purdue录取平均GPA3.5+;Princeton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UTA平均录取的托福分数是108;

......

总结一下,GPA3.5+,托福100+,GRE320可能真心不算高要求。在top20的学校要求中,凡是能看得见的几乎都在这个值以上。随著CS专业越来越热,硬体要求还是尽量达到平均值为好。另外,学校还会有先修课要求,也基本属于硬体要求了,当然如果不转专业的话一般不用考虑这一点。

不可量化要求:一个人在未来能取得成就的潜力如何

以CMU为例。CMU的Software Engineering Program说,我们希望create the 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这就是一个不可量化要求。

你是不是那个能在未来成为leaders of industria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的人呢?分解一下基本就对应了若干要求:

(1)你是否想成为这样的leaders(也就是跟program是否match)?

(2)你在software engineering方面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了?

(3)你为什么能成为这个industry的leaders?

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的话,就包括,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特点和优势?你是如何勾画你的未来的?你选择的职业目标,是否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可靠的职业目标?为什么?在不可量化要求里,经历是基础,结果是亮点,说服力是关键。

3.决定申请难度的其他因素

不同学校希望招募的学生人数和风格是不同的,而且可能会发生变化。GIT更喜欢偏研究的学生,他们建议硕士申请要也联系教授;UCB录取率只有12%,Maryland和Washington几乎只招收PhD;yale近年只收5-10名新生等等;CMU的项目非常偏应用,学术风浓厚的学校更喜欢有研究经历的申请者。这意味著,你得事先多了解,必要的时候投其所好。

二、从学生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申请不是简单的等于「高分+好经历+好成果」,所以给大一大二学生的留学申请指导也不会是「刷分+争取科研+争取paper」。针对大一大二学生,规划的目的不是要尽早达到申请各项指标(也不存在标准指标),而是让大学过得丰富有意义的同时具备优秀申请者的素质更重要。早期申请者可以通过大学经历,发展出很多个性化的申请「素材」。

那怎么样规划大学生活,才能实现共赢呢?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学。那时候我在学生会过得风生水起,但在专业课上马马虎虎。成为一名活跃分子带来的附加值并不能弥补我错过的一些训练,包括专业课的训练(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非常重要),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我觉得,如果大学和申请存在捷径,那么捷径便会发生在及早知道并做好一些关键的、能影响自己更长久的事,而不是眼前的、能短期受益的事。如果可以给一名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指导,我便会这样指导他,今天就这样来给你建议

1.一定要去寻找个人目标

想申请大众情人校,就一定得有过人之处,在某个方面成为少数人。而在大学,第一件可以做的「非主流」的事就是寻找个人目标。很多人选择了麻木的度过大学,因为寻找目标太难太累,但一个人能找到想做的事,是一件非常幸福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事,而大学几乎是实现这件事最好的环境。所以在大学,你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学cs是你的兴趣吗?你真的知道它的价值,还是只因为它火才想学cs?cs下面都有哪些方向?模块化机器人更有出路,还是计算神经网路更有意思?

2.一定给自己很多很多的体验机会

我适合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这些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任何体验都要花时间的,但这些真的很值得,也能帮助你去回答上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体验任何经历的时候,尽量找最好的平台,在最好的平台得到的指导水平相对更高,这能提高你的效率。虽然我们现在轻而易举就能看到很多种类的指导,但真正好的指导非常少,少到你需要特别去找,需要花费一些精力争取这样的机会才行。

以下都是我们能体验的:学生会社团;天天泡图书馆的学霸生活;至少拿1次第一名;跟学术水平高的教授或者机构做科研;找跟工业界联系最紧的实习平台;各类竞赛,体验一把跟团队一起奋斗的感觉;国外的交流交换和学习机会等等很多。

不论是985还是双非院校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海外科研和暑期学校的机会,申请MSRA实习、清北科研、BAT公司的实习机会,这类申请指导已经发展的挺成熟了。另外,还有一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比如维基百科,经典cs教材、斯坦福或优达的计算机公开课,这些优质的资源找起来并不难。这种方式跟刷经历有很大差别。刷经历的关注点会放在经历title上,经历个数上,这不是大学亦不是申请的目的。所以我才建议把关注点放在体验上,这两种方式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3.大学里能够培养的重要习惯

(1)随时学习的习惯,拒绝考前突击;

(2)决定做的事,尽量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你的能力边界。在哪;

(3)学会通过查资料自行解决问题,培养有目的的搜索信息的技能

ps:点击可以进行留学评估:理工留学评估 文科留学评估 商科留学评估

三、总结

我们辅导过的申请到top20 master的学生,大致是这样子的:够条件的硬体,1-2个对成长影响很大的cs相关经历(msra实习,海外/清华科研都非常加分,不强求),有清晰的目标,专业水平上有至少一项过人之处。

phd要求更高,这里稍微提一下,你可以看看就行:扎实的专业基础,明确的学术兴趣,1-2个对理解科研影响很大的研究经历,有一定的独自驾驭科研能力,上述不强求的三类经历几乎成了必需品。paper不作为必需品,但也别轻易放弃。顶会的文章确实不容易发,但如果在很好的学术平台认真做研究,没人觉得你没可能发。

最后想说,一定别搞大跃进,大学前两年的基础打得好,后两年才会特别有冲劲。所以,现在开始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