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看動畫有個樂趣就是根據op和小夥伴猜劇情,現在感覺有點難了


錢都花了,幹嘛不多做點


謝邀。

我打算從以下幾點來說明這個問題。

① op和ed一部作品極為重要的部分。

一個精良的op和ed,除了表達作品的美術風格、為故事定下基本基調、介紹關鍵演職人員等基本作用之外,往往還承擔著暗示(或明示)故事情節、人物關係(如畫面中背對背遠離的兩人可能暗示兩人在未來劇情中可能走向對立等)、關鍵戲劇衝突(如涉及最終決戰的畫面)、關鍵人物信息(如後續登場的重要人物)等等,並且在主題曲的加持下,充分調動和緩衝觀眾情緒,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劇情,引導觀眾的情緒起伏。

這種重要性,導致了很多op和ed的製作規格,是比正片高很多的。比如部分動畫,正片部分是採用720p的標準進行製作,而op和ed部分則採用1080p來製作。這也導致了很多動畫,op和ed看似很精良,但正片則差強人意。

②在表現方式上,op和ed往往是與正片不同的。總體而言,op和ed更為寫意,正片更為寫實。

一般來講,正片部分為了作品的易理解性,在表現手法上容易受到較大限制,無論故事時間線是按照何種方式行進,無論敘述手法是正序、倒敘、還是插敘,人物行為和所處環境都是要受到客觀制約的,無法採用太多的意識流表達方式。比如你不會在正片里看到主角團無緣無故飛在雲間,但op中就有可能出現這樣的鏡頭,表達主角團在異世界冒險的自由自在感。在此基礎上,人物造型、劇情走向等也會有基本的章法,即便是新房昭之這樣的鬼才監督,在《化物語》op中安排巨大的戰場原黑儀走過街道,也無法讓正片中出現這樣的場景,因為這種寫意的表達是跳脫故事之外的。

而對於op和ed(特別是op)而言,則可以突破劇情以及物理法則的限制,讓主角處在一些獨特的環境之中,以得到一些特殊的表達效果。

③在表現力上,op和ed也是與正片不同的。一般而言,op和ed需要更有張力,更誇張。

鑒於op、ed的獨特性和重要性,它在表達故事情節方面,要比正片更有張力。舉個例子,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進擊的巨人》第一部之中,艾倫等新兵初登戰場,在遭遇巨人之後,沒多久就幾乎團滅了,這些畫面是為劇情推動服務的。但op中卻不能展現這些畫面,而是採用了一系列艾倫等新兵操縱立體機動裝置作戰的英勇身姿(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以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某些情況下,op和ed的展示畫面與正片是不符的,但這不是製作失誤,而是因為op和ed需要更有戲劇張力,需要比正片更誇張。

④ 從技術上來講,op和ed的剪輯節奏更快,特效使用更頻繁。

由於op和ed在一分半左右的長度中展示更多的信息,因此畫面與畫面之間的搭配是有要求的,簡單而言就是節奏很快,而一些動畫正片中的劇情,節奏方面是不滿足這個要求的,所以可能你根本無法從正片中選取合適的片段或畫面製作出一支高質量的op;同時,還需要運用大量的特效,這些特效也是正片中沒有的,而為了配飾這些特效,可能需要人物做出某些特定動作,這些動作可能也無法從正片中剪輯出來。

綜上所述,op、ed單獨製作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們是一部動畫的靈魂,凝聚了整部動畫的精華,濃縮了監督主要的思想表達,從而導致它們與正片部分在表現手法、敘事節奏等方面有很大差異,因此也無法通過對正片的直接剪輯,加一些後期特效,就得到一支高質量的op和ed。


因為和中日兩邊以及過去和現在的動畫的製作模式不一樣。

小時候你應該和我一樣,大部分看的都是國產動畫,那時候全部都是在電視上看的,電話要先製作完,然後審核,通過之後才能在電視上播放,所以長篇動畫比較多,而且都是一天一集的在播,所以片頭曲,片尾曲可以從動畫中直接截出來。

但日本以及現階段國產網路播放的動畫沒有預先審核這一步,每周一話,邊做邊播,就算想截出來也沒東西可以截,只能重新做。

現在能在電視上播放動畫的基本是子供向的,看的比較少,但印象里是截取著內容動畫做片頭曲的。

頂級的op能把整部劇情給你劇透了,但不影響你看動畫。

次一些的動畫結合歌詞,也能預示一些劇情發展。

最差的就是那種沒錢做了,也沒時間,先把做好的前幾畫拿出來幾個畫面做op,搞的人不明所以。


動畫的OP/ED涉及的商業模式問題,我也不懂就不亂說了,不過關於這個問題本身,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在OP/ED製作的時候,可供截取的「內容」也就是正片,大部分還沒有製作完成。

真人影視劇的製作過程,大抵是設計分鏡——表演和拍攝——粗剪——後期(含配音)——剪輯。而動畫則是分鏡——原畫——動畫——上色——攝影,配音的時機不一定,有的是攝影以後(據說ngnl0就是),很多甚至是對著分鏡稿就配音了。簡單理解就是真人劇是先拍攝最後剪輯,動畫則是先「剪輯」最後才拍攝。

這樣一來,真人劇在製作過程中就已經積累了大量拍攝好的鏡頭素材,從中選擇一些剪輯出OP/ED就是一個很經濟的事情。嚴格的說這也不是從「正片」中剪出來的,而是用了正片的一部分素材。

而動畫製作過程中的素材多數都是原畫/動畫(都是線稿)、上色稿(人物和背景是分開的),TV動畫成片一般到每話播出前一周才有。與其東挑西揀抽出部分素材再製作,不如從分鏡開始完整設計製作一個OP/ED了。當然素材方面也是可以和正片重用的,但是一般不會是鏡頭級的重用,可以單獨用人物卡,或者用背景圖之類的,不會被感覺是從「正片」剪出來的。

重用的素材多了,觀眾也是能發現的,而且會被批評「省錢」。

也有例外,比如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的前兩話OP,就是完全從這兩話正片中剪出來的,第三話才上線正式版。這個當然不是因為趕不及,而是動畫的舞台、人物、劇情甚至情緒都是在第三話開始突然變化,先放正式版OP的話就劇透了……


盡量簡短點。

第一是為了跟音樂更好的匹配的同時畫面連貫。

第二是為了視覺上更有吸引力。

第三是有時候早於正片完成。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印象中:

聖鬥士《飛馬幻想》

高達0079《翔べ!ガンダム》

聰明的一休《一休さん》

哆啦A夢《ドラエもんの歌》

都是扣題且流傳了很多年的好旋律。


動畫一般一周一更,如果截取,根本截取不到後面的劇情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