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你在学术界遇到最让你无奈的事情是什么?


就个人的经验来看,其实放弃继续混学术界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想法都不一样。一般读博士的分成这几种人:

  1. 在读博士之前就打算离开学术圈的;
  2. 在读博士期间准备离开学术圈的;
  3. 在读完博士之后决定离开学术圈的。
  4. 读完博士之后依旧留在学术圈的。

通常来说,数学系的那些本科课程难度就已经可以劝退90%的人继续从事数学科研了,而且这90%的人还是985学校的学生。能够留下来继续从事数学研究的10%的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总会有种种原因退出的。有的是因为导师比较坑,实在是无法给学生合适的题目;有的是因为导师不会带学生,导致虽然学生的生源很好但是出路却很糟糕;有的是因为自身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他更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去从事其他行业了。所以,无论是在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总有各种各样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数学界。至于为什么没有讲师之类的离开数学界,或者比较少听到这类话题,那是因为混到讲师的时候通常都是35岁左右的人了,而工业界目前对大龄无经验人士貌似不是特别友好。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在工业界都是存在的,因此年纪越大,越不容易转行,只能够在学术界继续混下去。如果某个高校的Tenure Track职位失败了,那就换一个差一点的高校继续混就可以了,无论怎么著都能够找到一份学术界的工作。

而当初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通常来说都是数学系里面的优秀学生,而且都是从985甚至更好的高校出来的。这些人对自己其实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例如毕业之后要发表多少多少篇文章,在什么档次的学校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一旦达不到类似的标准或者要求,通常都会觉得自己已经不那么优秀了。或者说其实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标准:如果能够去XXXX学校从事教职工作,那就继续做下去;如果不能够达到类似的标准,那就转行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学生一旦发现自己不能够达到之前自己设置的底线,就会选择做其他的事情。其实也有的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就已经认识到自己不会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因此就会选择一些容易让人毕业的导师,拿到一个博士文凭之后就投身工业界了。

整体来看,从事数学研究(而不是那些灌水工作)其实是投入高并且产出低的一件事情,很多时候投入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一定的产出是非常打击信心和积极性的。这种时候,如果还在读博士的话,博士生导师则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来鼓励和激励博士生,而不是把博士生往绝路和死路上逼。毕竟每个人的想法和成长环境不一样,之前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环境。如果没有及时地鼓励博士生,那么博士生的心理和想法就会发生变化。毕竟投入同样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可能收益会比继续做数学科研多得多。毕竟做数学研究的时候,一年365天能够有30天有突破的idea并且执行出来就已经算很成功的了。

从事基础性的学科研究如果按照很久之前耐得住寂寞,愿意坐冷板凳的标准来说已经远远不够了。无论是申请基金,经费,还是拿到Tenure的岗位,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出一定的成绩。如果不出成绩,只做大问题,那么无论是经费还是教职都是不稳妥的。因为身边有无数的人为了生存和自身利益会做很多中小问题,写十页左右的论文迅速发表,占领高地并且拿到教职和经费。退一步讲,就算一个人说他自己在做大问题,谁知道他整天是在混日子还是在思考问题。所以,如果要评价一个人科研的好坏,其实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毕竟学术界目前已经是产业化,没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基本上也就不要在学术界待著了。

一般来说,从事一个职业,要么是有兴趣,要么是有成就感,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有其他利益。如果在做数学的科研中,既没有兴趣,又没有任何成就感,甚至无法带来任何的金钱和利益,那么继续从事科研对个人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的价值或者意义了。不如去做一些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情或者投入到能够赚钱的行业中去,毕竟从事理论研究的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太低了。如果想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就不能把它当做一份工作去计较工作时间,而要当成一份事业来做,一件即使短期内没有任何回报但是却依然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事情。

之前有一个研究代数拓扑的学长读完博士之后离开了数学界,离开了之后说了一句话「离开学术界,青春开始了「。


真正搞学术的都搞不下去了,水文章的才能活得好。劣币驱逐良币。

发文章通讯作者的名字比文章质量重要太多,没有背景的民工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发文章补充材料一大堆,大多没什么卵用,你不补审稿人又嫌你工作量太少要拒你。

花里胡哨的流程示意图和机理图都只存在示意图里,图片仅供参考。

性能测试没有标准也不需要认证,真实性和重复性几乎完全没有保证,95%的文章结果几乎不具备可重复性。

学术热点问题几乎已经完全成为炒概念,大多不具备工业实用性。

学术圈圈子氛围太重,高一级几乎可以碾压低一级,普通民工几乎谁都不敢得罪,否则大佬很容易就可以让你混不下去。

期刊已经沦为编辑和出版社敛财的工具。

大多数导师和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学术品位,只认识杂志档次高低,甚至很多学生连杂志档次高低都分不清,只会看影响因子。

科研行业现在几乎只能凭借从业人员的道德来自我约束,从历史发展来看,这样的行业几乎都倒闭了,科研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一个比论文更好的模式需要出现了。

现在标准制定者跟上一辈差太远,思考问题极其不全面,很多政策看起来是为了激励科研人员和增强竞争,实际上只会加剧内卷腐败造假和功利。

------------------------------以下是扩增版------------------------

审稿人不应该掌握论文生杀大权,而应该只提供意见来完善论文,核查论文科学性和检查论证的完备性,不应该质疑论文创新性;而编辑的职责才更应该关注创新性是否达到期刊要求。如果这样实行,科研从业人员的社交压力可以大幅下降。

不少课题组老板都是PUA高手却不自知,贬低学生压榨学生欺负学生,占尽便宜还感觉自己受了委屈,这种导师就是把学生逼跳楼了他也只会怪学生心理素质差。

文章在整个科研界过于推崇了,事实上,剖开漂亮的图,高大上的名词和新概念机理,大部分文章基本都是一回事,有的会讲故事,有的会玩新概念,有的......会挂名。

导师给学生定课题过于随意自由,缺少监管和论证,导致很多时候导师其实没有深入思考可行性,经常学生做了半年发现做不下去又换课题,浪费学生时间.当然实验需要探索要允许失败,但导师定课题这件事也需要有约束,比如需要写简单的一页材料简述背景思路和可行性,从而避免导师心血来潮定一些没有任何可能性的课题.而且有些导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让学生做.


内卷吧。相比于能力和努力,年龄,也就是占坑的时间,似乎更决定了你在学界获取的资源和地位的难度。

60后、70后硕士毕业就能留校当985的老师,有个博士学位直接副教授,发几个中文核心妥妥的教授,博士学位好水不用发SCI不用查重,而且看那个年龄段教授们的简历几乎没有延期毕业的

80初的一批人但凡拿到博士学位就是青年才俊、高层次人才,顺理成章985任教有编制有房分有安家费有启动经费,努努力在四区水个几篇SCI评副教授毫无压力,国自然一年申不中第二年改改本子也差不多了,毕竟那年头竞争的人少,中标率高。

80末90初的博士们为了毕业熬夜头秃,想扯个证一大半都要延期,好不容易毕了业找工作,出身985/211要查到本科,SCI数量、质量、影响因子、分区、被引量一个少不得。然而一顿操作猛如虎,工资到手六千五,而且要么没编要么博士后。

店大了要欺客,庙小了妖风大,这年头高校都是PUA高手,学术圈把年轻人当韭菜割。预聘特聘准聘一个个玩的溜到飞起,二年三年六年考核制非升即走,论文项目教学科研压到你没有力气怀疑人生,最后能不能留下还要看60/70后老教授们的脸色。谁敢自称青年才俊,都是绿油油的高学历韭菜。

教育部的硕博扩招计划还在火热进行,今年论文奖励却给强行取消了,马儿们槽里的草料越来越少,身上鞭子越抽越狠。

作为95后博士,待答主毕了业,再回来给大家分享那时的高校圈有多美丽。


工作品味下滑,以前还知道自己在灌水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是很多人连自己是在灌水也不知道了,还觉得自己弄高科技呢,做著垃圾问题,发著垃圾论文,还沾沾自喜,关键是还能被现行体制欣赏,被学生追捧,我就担心被这些人训练出来的学生品味要下滑到哪里去。


大家心里都明白做的东西没有用,introduction照样吹牛逼,potential,promising,excellent各种辞汇往上安,反正都一个圈子内,也不会戳破,保持诡异的默契。

能做的都做完了,哪怕有一个小小的「创新」,一堆饥饿的人一涌而上,半年一年就能把能做的都做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