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00后,自己小时候就和我爸一起看老电影,尤其是七八岁时看的成龙拍的电影和赌神之类的和一些武打片(包括旋风小子,我当时看的时候释小龙还是个小孩子,现在长大了才发现他都能当我叔叔……),让我记忆犹新,还有就是刘若英陈红姐姐拍的粉红女郎我也非常喜欢,都十几年过去了,我还非常非常喜欢他们,高中同学一问我这些,跟我什么共同语言都没有,真的觉得自己和他们有些格格不入,请知友们给点建议。感觉自己和身边小伙伴脱节了。


不用在意,你是有点害怕不合群罢了。

合群,就是一种愿意与他人乃至群体在一起的倾向。心理学家表示,合群与恐惧有关,合群能降低恐惧,恐惧程度高的人比恐惧程度低的人更倾向于合群。所以当我们刚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以后,往往会通过和周围的人抱作一团来降低自己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和恐惧。合群可以让我有很多朋友,有困难时可以得到帮助,伤心时可以得到安慰。合群了意味著当我有困难时,可以求助的人更多,获得的帮助也更多。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当然要进行社交。但是没必要为无效社交拖累自己。

你现在要正视你自己,别人喜欢什么,难道你就得喜欢什么吗?

只是为了聊天有一致的谈资,所以要强迫自己追自己不喜欢的明星?

现在你可以为了合群,追自己不喜欢的明星。

那为了合群,当朋友们看综艺的时候,你会不会默默收起原来想要看的书,和她们一起看?

那为了合群,你会不无视自己的经济状况跟著她们一起点外卖,结果导致生活费所剩无几?

这样做,你还是不是真正的你?

生活是自己的,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必为了合群刻意去说一些、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内心想法的话和事。

想做什么就去做,没必要为了暂时的合群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再说了,谁说的小鲜肉和老明星就不能共同喜欢呢?

那句话怎么说来著?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全都要。」

小鲜肉有小鲜肉的好,青春无限;而老明星则是大浪淘沙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不能从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全都要喜欢!

喜欢老明星的你,可以去尝试发现小鲜肉的妙;你那些喜欢小鲜肉的朋友,也可以去尝试发现老明星的好。恰好2021快手橙白娱乐盛典晚会就是一档能把将小鲜肉和老明星聚集在一起的节目。这样你和你的朋友就能共同发现彼此的心头好有多么棒了。

或许看完这后,你们就会意识到:谁说不能同时喜欢小鲜肉和老明星?我全都要!

再说了,如今的这些老明星,哪个当年不是小鲜肉?就像在橙白娱乐盛典晚会上登台的黎明哥,当年不帅?山鸡陈小春当年不酷?杨千嬅当年不美?好吧,他们现在同样帅气!

我们喜欢老明星的人,也是当年从小鲜肉时开始喜欢的!

你没必要害怕因为喜欢明星的不同,而担心不合群。

只不过是没发现更大的世界,要正视自己的不同,同样别人也会正视自己的不同。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为了所谓的合群而把自己的计划和节奏打乱,那才是最可悲的事。

从生到死,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发言权,因为只有你是见证了整个过程的人。

要记住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对他人的友善程度,而是在于你对与他是否具有价值。这个价值有多种方面,比如情绪价值、比如经济价值。吸引力法则表明,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吸引优秀的人和事过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没事儿

之所以说没事儿就是因为喜欢小鲜肉的人早晚会换偶像,而你却很稳定

现在的小鲜肉也不是当年的小鲜肉了

几十年前,张国荣等人也是小鲜肉,但是他们这些小鲜肉都可以有作品被流传

现在的小鲜肉,除了个别人能跟著蹭一下进经典,没有一个能扛得住旗的

所以随著时间推移,你周围的人都会换偶像

毕竟每个小鲜肉早晚都是老腊肉,没有足够好的作品,他们就立不住

既然他们早晚都换,你跑在前面的就在原地等他们就可以了,何必倒退呢?


年龄相仿零零后,不过我喜欢那些明星,并不是因为家里人的影响,而是自己莫名的一种选择吧。譬如张译 廖凡 王景春这些。

现在身边的朋友,喜欢一些新时代的歌手,而我基本喜欢的都是老一代的。

张信哲 张宇 黄安 王杰 张学友 周传雄 刘若英 陈奕迅等等,基本都是哪些时期的。

然后自己也喜欢听民谣多一些 赵雷 马𬱖 尧十三 胖子等等

但是那些新一代那些歌单热搜榜的,我基本都不太了解也没怎么听过。

你说我跟大家格格不入嘛?也不至于。毕竟有些喜好只是自己的选择而已。

身边有人喜欢写小说的 有人喜欢摄影的 有人喜欢做文案收集改写的 各有各的事情

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喜好,而为了合群而去选择可能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其实那才是跟自己的喜好格格不入呢。与其求全,不如求己。

未来路很长,但是至少自己开心。而且你总会遇见一个愿意跟你同行的人。在路上,在心田上。


就算喜好不一样,大家依然可以做朋友。

我喜欢各个国家的神话故事,我觉得这些神话传说代表了这些国家的价值观,还有普通人的行事逻辑准则,我的男朋友是理科男,学习关心的是编程,但是他能够抽出时间听我吐槽印度神的离谱,希腊神的荒淫,这就是我们能够在一起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 00 后,身边同学都喜欢小鲜肉明星,我却只喜欢七八十年代的明星。

其实影响大家做朋友的并不是不同喜好,而是傲慢。

和我住在一起的朋友一边吐槽无脑电视剧一边追,只为了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保留共性,可以有共同话题。

想要和别人交好总是要有付出的,不然你可以直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不仅仅是付出钱财,至少要能和对方愉快的聊天,尊重对方的喜好。

适当的商业互吹就是可以增进友谊的,这样对方可以知道,你对她是有好感的,因为对她有好感,所以爱屋及乌,也吹一波她喜欢的明星。

想要拉拢母亲最简单的就是夸她小孩,拉拢粉丝最简单的就是夸奖她喜欢的明星。

但也不一定要夸奖,至少要保持尊重,难道同学之间就没有共通点吗?除了粉丝,她们肯定还有别的身份,至少要认同她,你们才能做朋友,你都无法认同的人还有必要做朋友吗?


很正常。

就好像科幻大概是最讲时效性的文学作品了,上世纪的很多科幻点子现在早成现实了;但经典科幻仍然比新出的很多所谓科幻更值得阅读。

我年轻时喜欢听刘德华、孟庭苇等人的歌;但哪怕最喜欢的歌星,他的作品我也只能喜欢其中不到一半甚至五分之一。剩下大部分听起来毫无感觉,个别几首……咳咳,真特么难听。

现在的新歌我也经常听,但同样大部分不喜欢——不客气的说,大部分很难听。但也有少量入耳的。

比如说吧,薛之谦,偶尔听到他的一首《演员》,觉得唱的还不错:歌本身虽然没啥共鸣,但起码感情唱对了。又听了几首,虽然和汪峰差不多,都差不多是一个固定风味,但并不违和,听得下去。

然而有一天,十几岁的小外甥女用手机外放歌曲,突然把我炸出来了:「这谁啊?唱歌难听很正常,但能唱这么难听还真是不容易……」

哈哈,没错,薛之谦。

外甥女翻个白眼,把「你们老年人就是死脑筋」摆到脸上。

妹妹本没注意,这下也侧耳听了几句,大表赞同:「是啊是啊,能唱这么难听也真是能耐……这谁啊?唱成这样怎么出名的?」

我便回答:「他有几首歌还是可以听的,比如……嗯,演员。」

小外甥女本来气的撅起嘴,不想搭理我们这些老年人了。代沟。

一听我说还有几首可以听,这下来劲儿了,赶紧把演员找出来。

听完,妹妹点头:「嗯,这首还有点味。我就说呢,唱那么难听怎么当的歌星……」

你看,事情就是这样。任何时代,甚至任何一个艺人,都可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

只不过,能跨越十几、几十甚至几百年流传下来的,绝大多数都是精品。不能给人触动,谁会留它那么多年,对吧。

比如说吧,陆游,自家开书坊的,就他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多;可你一首首读过去,能有几首好的?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级别的,真是掰著指头都能数过来。

但是不是同时代的诗人,就他最差呢?是不是别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精品呢?

并不是。其它诗人肯定也写糟粕,但只有精品才能流传下来。

因为精品复制份数多,保存下来的几率就高;然后到了下一个时代,有机会见到它的自然还是会喜欢它,于是继续抄录、印刷,这样一代代大浪淘沙,留下来的自然多数是精品——当然,并不是说精品一定能流传下来、平平之作一定被遗忘;但精品被历史记住的可能性就是远比劣质品更高。

同样的,我喜欢听刘德华的歌,他的歌精品的确也挺多;但平凡之作甚至很难听很无趣的也有不少。问题是后者现在还找得到吗?

总之,喜欢看老一些的东西没什么问题,证明你欣赏能力在线罢了——并不是老的都是好的,而是时光筛选后、给你看的往往都是比较精华的。

同样的,喜欢新一代歌手/演员也很正常,新时代有新事物新烦恼,老一代唱不到你们心里也正常。

心里不要有成见。老的,好看就看,好听就听;新的同样如此——哪怕你最最喜欢的艺术家,该对他的作品说不,就响亮的说出来;哪怕你最最讨厌的人,哪里做的好,也要痛快的承认。

能做到这个,就是成长。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论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