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餘生很短,我們要如何好好愛自己呢?小編給出的建議是:像心理諮詢師一樣生活。

心理諮詢師對生活的樂觀和積極的態度讓人印象深刻。在一次簡單心理Uni學員與諮詢師的線下活動中,一位年齡稍長的資深諮詢師分享了自己去年的南極旅行和去印度禪修的經歷。瑜伽、健身、舞蹈……原來諮詢師們的生活如此豐富。席間充滿了歡聲笑語,學員們都被諮詢師們自然流露出的活力所感染。

究竟為什麼每天接受著那麼多負能量的心理諮詢師,能夠如此健康而豐盈呢?今天就通過這篇文章讓我們去探尋一下心理諮詢師們活出光彩和生命力的秘密吧。

是什麼,讓我們的生活不快樂

根據簡單心理心理健康報告(2016),困擾國民的心理問題前三位分別為: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自信心信任感等個人成長困擾、職業規劃學習工作壓力等困擾

哈佛大學對724人長達70年的追蹤研究最後發現,讓人最終幸福長壽的秘訣不是財富、智力,而是良好的關係

良好的關係可以從身體到內在幫我們抵抗衰老、生活壓力的侵襲,它能保護我們的大腦、挽救我們的記憶力,即使在同等痛苦和壓力之下,關係良好的人感受到痛苦也遠低於關係不良的人

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臨床經驗,歸根結底讓我們幸福或者不幸福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關係。這三點是否處理得當則影響我們的生活滿意度、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即心理學上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的標準:主觀幸福感

諮詢師如何處理影響幸福的關鍵問題?

對待自我、對待他人、對待關係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幸福的關鍵問題,然而也是讓很多人感到「頭疼」的問題。

簡單心理國民心理健康報告顯示,在通過心理諮詢求助的來訪者中,有57.27%面臨親密關係問題49.46%面臨自我探索和個人成長問題38.6%面臨人際關係問題

小編見到很多職場精英,高層管理者、企業家這些在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甚至不少人早已實現了多數人夢寐以求的「財務自由」,然而他們在諮詢室里最常說的就是:我能管理好幾十人的團隊、上百人的企業,但是沒辦法管教好我的孩子;無論什麼客戶,我都能跟他們良好溝通,贏得信任,但是我卻無法跟我的伴侶坐下來好好聊一聊……

當大多數人把人生目標定位為追求「財務自由」時,因為個人努力和靠命運之神眷顧抓住機遇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心卻不自由

在幸福面前,反而人人都是平等的,無論貧窮富有都需要面對自己、他人、關係的拷問。在這個三個問題上,心理諮詢師似乎「享有」專業優勢,他們處理這三類問題的方式也有別於一般人。

1. 對自己:不間斷地自我覺察、不疏忽地自我照顧、不放棄地自我完善

提到學習動機,不管性別、年齡、社會經濟地位,絕大多數心理諮詢愛好者或者學習者都會提到的一點是:認識自己,或者更確切來說是正確認識自己。

對於成年人來說,或多或少都切身體會過自我懷疑否定的時刻,或許在高考填志願時,或許在畢業找工作時,或許在人到中年時,要成為怎樣的自己會在每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悄然來襲

而心理諮詢師似乎更少受迷茫感折磨的原因是:相比於普通人,對諮詢師來說,自我探索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如果你學過任何一門心理諮詢概論課,你就會發現在所有的流派里,自我都是很重要的一個議題。比如經典精神分析學派代表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的關係來理解人格結構,進而解釋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人本主義代表人物羅傑斯指出當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不一致性是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自我實現是人類的基本動機,也是幸福的關鍵。

除了在理論中的重要性之外,對於成為心理諮詢師來說,自我覺察、自我照顧、自我修通和完善也是職業對每位諮詢師的要求,因此諮詢師們往往投入很多的經歷去處理與自我的關係,具體來說有三點:

01不間斷地自我覺察

對於諮詢師來說,自我覺察比普通人對於認識自己的理解更加嚴格,不僅對於過去一路走來已經形成的自我的梳理,對現在自我認知、情感、行為模式這種宏觀的方面進行認識外,還要聚焦在每段關係,每個情景中去覺察每一刻的內在自我

因為對於在關係中與來訪者共同工作的諮詢師來說,認識自我是理解來訪者、建立諮詢關係的基礎。

舉個例子,你的部門來了一個新同事,初次見面你對他印象不好,你可以選擇迅速給他貼一個標籤,覺得他「自私」、「小氣」或者從關係的角度說你們「氣場不合」。在這背後,也許並不是對方的問題,也許是情景原因:可能是那天氣壓低讓你不舒服,或者是在家裡發生了什麼使得你本來就不開心,甚至還有一種可能是,這個人跟你有某種相似性,而相似的那一部分正式你自己不喜歡自己的那部分。當你沒有通過充分的自我覺察認識到這些時,也許就在渾然不覺中埋下了日後人際緊張的種子。

這對普通人來說,把自己不愉快的感覺以貼標籤的形式推給別人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對於一個諮詢師來說,這樣的簡單粗暴是不符合倫理和職業要求的,諮詢師會敏感地捕捉到對來訪者的這種感覺,把它稱為「反移情」,會通過深度的自我覺察或者藉助督導去處理屬於自我的部分,以做到真正地去理解和接納來訪者。

諮詢師的自我覺察能夠幫助建立更好的咨訪關係,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好的自我覺察,意識到什麼情緒是屬於你自己的,什麼是屬於別人的,也是建立更好的人際溝通和交往的重要基礎。

02不疏忽地自我照顧

自我照顧是與自己的關係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卻是最難做到的一個部分。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環境和追求卓越的價值觀下,我們從小被教導的就是拚命往前沖、鼓勵自我犧牲。

所以在職場中,很多人都是心甘情願的超負荷工作,在家庭中,很多女性尤其是成為母親之後把自己的一切時間、情感和精力都全部投入家庭,成為全年無休、24小時不下班的媽媽,結果往往是自己很疲憊、工作、家庭關係也沒能處理好。

大量關於「職業倦怠」(Burn Out)的研究揭示了大批身心俱疲的員工對於個人健康和組織發展的危害,而近年來越來越高的產後抑鬱也讓意識到應該重新審視對於成為母親的要求。

對於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來說,加班工作、超負荷工作也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在很大程度上,諮詢師需要調動全部的自我去與來訪者工作,必須保持最佳狀態,超負荷工作必然影響諮詢師的工作,不僅對來訪者的不負責,也不符合職業要求的。

因此合格的諮詢師都會嚴格計算和安排自己接待來訪的日程,當狀態不好時會及時調整工作、尋求督導幫助。很多諮詢師也會在一年中給自己安排一段長假來調整狀態,也會利用假期和參加各種有意思的活動來放空自己、獲取新的能量。

03不放棄地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話題,許多人都保持持續學習的習慣,花很多時間參加各種培訓,但是往往重視的是職業技能、個人技能這些能為自己加分的學習中,而忽略了對內在自我的改變

對於很多人來說,承認自己心理有問題要比承認自己在工作中有問題難得多。對於諮詢師來說,邁入這個職業的第一步就是承認包括自己在內的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不完美的部分,都有需要去修復的部分

就像別人經常開玩笑說,你們學心理的人是不是都有病,我們也會自嘲地回答說:是,我們知道自己有病,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治療。

諮詢師們會通過不斷的個人體驗去認識自我、去接納、覺察和修復。對心理諮詢師們來說,會跳出對於自我的批評或者過度保護,去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與自我的和諧相處

2. 對他人:保持情緒開放性和擁抱不確定感

傾聽、理解、支持和共情是一般人都能說出的諮詢師對待他人的態度。許多有過諮詢體驗的人都說,只要坐在諮詢師里,看到諮詢師自己的情緒就平復了一大半同樣的話對於諮詢師說就比對別人說心裡要舒服

許多諮詢師確實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他們能夠幫助來訪者打開內心,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從Seed課程《諮詢師成長之路》中,可以看出諮詢師能做到這些秘訣或許與以下幾點有關:

01願意被他人情緒感染

諮詢師們往往具有情緒開放性,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是喜歡跟正能量的人在一起,遠離負能量。對於諮詢師來說,悲傷、痛苦、焦慮都是可以分享的情緒,並能運用專業技術跟來訪者共情,去身處地地理解來訪者的痛苦,甚至在來訪者無法通表達痛苦的時候,幫助來訪者梳理情緒。相比於理性來說,人的行為往往都是受情緒支配的,保持情緒的開放性、流動性、共情是理解他人的基礎

02能夠識別、表達情緒

近來的神經科學研究發現,相比於理性人假設,人的行為實際上更多受情緒的支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發現很多的人際衝突和緊張都是由情緒引起。比如我們在馬路上騎車的時候發現有些時候兩輛車都沒有碰到但是車主吵的面紅耳赤,常常是因為剛開始其中一人因為嚇到下意識說了一句不好聽的話,然後你來我往,矛盾升級。

如果這時其中一個人能夠識別出自己的當下的情緒是被嚇到了而不是憤怒並恰當的表達出來,人之常情別人也不難理解。再比如看到摔倒的孩子媽媽是出於擔心忍不住責怪,但是傳達給孩子的卻是憤怒的情感。

而區分、識別和表達情緒是合格諮詢師的必備職業素質。諮詢師們能夠通過理解自己的情緒去選擇理性的表達方式,通過識別他人的情緒去理解他人。

03忍受不確定性

對未知和不確定的恐懼是進化中傳遞下來的人類本能。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這些本能卻被不加區分地調用甚至放大了,比如當我們畢業時未來的工作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造成的危害是遠低於我們找不到食物的原始祖先,但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不加區分地放大了原始的不確定感,在內心裡引發的焦慮甚至超越了對生存的威脅

再比如當我們的孩子成長中出現行為問題時,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是否能改變以及什麼時候能改變是不確定的,這種焦慮感被放大和傳遞到孩子身上,引發家庭問題

對於不確定性忍耐度高也是諮詢師的職業素質之一,因為在諮詢過程中,來訪者是否能改變、什麼時候能改變、改變多大都是無法確定的,如果諮詢師對此沒有容忍度,自己都忍不了怎麼讓來訪者有信心改變呢。

在存在主義理論中,不確定性是每個人都要處理的議題,換句話說,人的一生,唯一能夠確定的只有死亡和改變了,其他的還需要過分擔心么。(怪不得諮詢師那麼多樂天派……)

3. 對關係:溫柔而堅定地保持有彈性的邊界感

溫柔而堅定是關注心理諮詢的人最常用來形容諮詢師的字眼。溫柔而堅定的保持有彈性的界限感是諮詢師處理與來訪者關係的秘訣。

咨訪關係很大程度上受到諮詢倫理的約束,這是出於對來訪者和諮詢師的雙重保護,比如很多來訪者在諮詢過程中都會對諮詢師產生好感,而這種好感並不是真實的,稱為「移情」,此時來訪者會想方設法打破諮詢設置,跟諮詢師建立諮詢關係之外的聯繫,這就是考驗諮詢師的時候,既要堅守設置保持界限感,又不能傷害來訪者破壞諮詢關係。

此時,溫柔而堅定就是最好的態度,堅定,是對界限的堅守,溫柔,是在不傷害來訪者傷害關係的情況下對來訪者說不。

而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中,不會說不,以及說不的方式不正確,在關係中過度投入或者疏離導致一方犧牲,一方壓榨都是引起人際問題的原因。此時不妨跟諮詢師學一下如何溫柔堅定的拒絕,為平等、有彈性、有邊界的人際關係打下基礎。

如何像諮詢師一樣生活?

有人會說,諮詢師都是經過那麼多年的系統訓練練成的,普通人怎麼做到呢?這裡要借用上面的一句話,世界上唯一確定的就是變化,諮詢的修鍊確實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改變時時都能發生,現在你可能不能馬上成為諮詢師,但是不妨礙你借鑒諮詢師對自己、對他人、對關係的態度,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一、學習心理諮詢師的態度

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

「只有當人能夠查看到自己的內心深處時,他的事業才會變得清晰起來。向外看的人是在夢中,向內看的人才是清醒的」

——卡爾·榮格(精神分析動力學治療師)

以資源的趨向取看問題

「Problem talk creates problems; Solution Talk creates solutions.」

——史蒂夫·德·沙澤爾(焦點解決療法治療師)

永遠承認、準備著成長和變化

「如果如果我想要促進與我相關的他人的成長,我自己必須不斷成長;成長的確常常會令人感到痛苦,但也令人變得更豐富充實。」

——卡爾·羅傑斯(人本主義治療師)

二、借鑒諮詢師的學習方法

1. 學習心理諮詢理論知識

你可以通過參與一項心理諮詢專業課去系統學習心理諮詢專業知識,看看心理諮詢師是如何理解自己、他人和關係的。

2. 通過各種方法自我覺察、自我探索

你可以通過心理諮詢體驗、參與諮詢師訓練課程、寫反思日記等方法實現自我覺察和自我探索,探索中需要獲得專業人士的指導或者在一個支持性的團體中獲得反饋。

3. 通過反思性實踐來促進改變的發生

反思性實踐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法,諮詢師通過反思自己在實踐中的問題,調整和優化自己的認知,再將新的思維方式運用到實踐中去。行動-反思-調整-行動,改變就是這樣發生的。

以上,像諮詢師一樣生活,我們都可以好好愛自己。


最後,喜歡動動手指點個讚唄,一門學了就能用的心理諮詢實操應用課程免費贈送給你~

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uni(ID:jdxl-uni),回復「365」即可獲得《每天學點心理諮詢》課程。

課程學習你將收穫:

  • 掌握理解情緒,識別自我情緒、正確對待情緒甚至「雙向情感障礙」的方法
  • 了解人格障礙、抑鬱症、進食障礙等常見心理疾病的識別與治療
  • 學習團體諮詢、藝術治療、曼陀羅彩繪心理治療等心理技術的實操和應用
  • 懂得像諮詢師一樣建立關係、理解情緒、打開胸懷接納更美好的世界
  • ……

助你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專業靠譜培訓——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執業培養計劃

學心理諮詢,到簡單心理uni ,助你比同行人更快的成長!

編輯於 2018-09-26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快樂一劍飄快樂一劍飄社會學深度閱讀公眾號:社科小圈兒(Xphouyuan)

謝邀……這類問題不同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且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答案,沒辦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要說的話,就是接受一個不完整的自己,接受一個「會改變誓言」的自己,接受一個「不遵守承諾的自己」,接受一個「可能是平凡人」的自己。


謝邀……這類問題不同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且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答案,沒辦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要說的話,就是接受一個不完整的自己,接受一個「會改變誓言」的自己,接受一個「不遵守承諾的自己」,接受一個「可能是平凡人」的自己。


不要勉強自己,不要帶有執念。

學會賺錢、學會交朋友、學會享受、學會施捨、學會接納。


@Frida Lee 謝邀

2018年11月2日的傍晚,廣州降溫,下起了綿綿秋雨,飯後泡一杯咖啡,坐在辦公室的玻璃房看著窗外的路燈和點滴雨水打落白玉蘭花瓣,放點安靜的音樂,享受此時此刻。

如果此時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想起說 「Seize the moment」。

Enjoy


要意識到,活著就已經很幸福了

《三體3》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