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我三體是在高二的時候看完的(背著爸媽晚上偷偷看的)

可以說是幾乎每天通宵在看

根本停不下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看完的時候莫名就有一種自己很渺小的感覺

感覺自己好像一隻螞蟻一樣,做的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了

同時,也位人類文明感到惋惜

最後,也抱著一點想法去看了一下三體x,但感覺寫的好像真不太行,就沒再看了

但三體三部曲真的真的值得一看

所以題主別再在知乎上發問題說「看完三體有什麼感受」了,趕快去看吧!

好看就完事兒了!


最近肺炎疫情肆虐,被要求在家隔離,一邊讀代碼,一邊看三體,發現了小說里的一個小問題,不知道算不算bug。

在危機紀元204年,人類可以觀測到羅輯的咒語應驗,但希恩斯在205年還對羅輯說,他詛咒的那個星系還在,一開始覺得希恩斯作為人類頂級科學家,說話太不嚴謹,羅輯再怎樣也是面壁者,他當初匪夷所思的咒語,希恩斯在跟他說結果的時候,都不去確認一下嗎?這種做法跟寫paper不看文獻,連別人做了啥、有啥成果都不知道,不是一個意思嗎?大劉這麼寫也太低估科學家較真兒的精神了吧...

後來又想推演一下,假如希恩斯去檢查了咒語的結果,後面的劇情會怎樣變化呢?那樣的話,在末日之戰以前,人類就能建立黑暗森林威懾,末日之戰就不會爆發,以人類的傲慢,大概率會把水滴作為三體文明的饋贈而接收,從而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同時,由於沒有了末日之戰,章北海可能不會被被喚醒,即便被喚醒並帶著自然選擇號逃離,最後的結果也會是失敗;而在太陽系另一邊,也沒有青銅時代和量子號的故事了,人類的星艦文明不會在此刻誕生...再說回水滴,它在接近地球的途中如果有機會搶先封鎖太陽,那麼威懾立即解除,按照劇情轉入羅輯的雪地工程,建立二次威懾,直至程心登基;如果水滴沒能封鎖太陽,那麼威懾將持續到程心登基結束,但是這個時候,人類沒有藍色空間和萬有引力號處在水滴的控制範圍以外,廣播將無法發出,地球和三體的星系不會被摧毀,但是地球將被三體佔領,人類進入歷史博物館...不看文獻也挺好的...


黑,真他媽的黑。


第一次看三體,是2008年,那會兒讀高二,迷上了《科幻世界》這本雜誌,本來高中生活就枯燥,每到周六晚上放假,最開心的事就是被窩裡打著電筒看科幻,後來在一期節選中看了《三體》的部分章節,沒文化的我心裡是一陣陣的卧槽,卧槽。。怎麼這麼硬核,每一種科學理論,科學原理,闡述的明明白白,小則和物理教材吻合,大則讓人無限遐想。。。後來請室友偷偷溜出去上網的時候幫我下一本《三體》的電子書,看著室友拿回來那一刻,開心到跳起,但是那會兒高中一般不準學生看小說,我還算是比較聽話的學生,自覺遵守這一校規。。怎麼辦呢,我是留到高一結束的暑假看的,記得臨近暑假最後一節課,我已經按捺不住偷偷拿出來看了,一下陷進去,整個暑假天天都在看,裡面描述的納米材料,微觀粒子其實也是一個宇宙,甚至裡面還有生命,描述了射電望遠鏡,太陽放大器等東西,對一個高中生來說,衝擊力太大了。。看完後自己彷彿進入了一個沒有外在的世界,有的全是自己的內心澎湃。

接下來就是準備看第二部《黑暗森林》,同樣是平時好好學習,等到高考完,一回家就開始看,卧槽,才發現這一部腦洞還要瘋狂,在保證接地氣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多了不得的想法與技術描述,本人也是個活在自己世界愛科學愛技術的工科研,這種思想的共鳴讓人有那種說不出來的暢快感,那些個引力波天線,中微子通信,強相互作用力,什麼高速運動物體的相對論質量效應打擊恆星(雖然不一定能實現,但理論上的確吻合了那個時候我學的高中物理),還有一些諸如太空珍珠港,艦隊國際這些名詞的發明,感覺超有創意,反正看完第二部,我大概三個小時沒說一句話,就坐在那瑟瑟發抖。。你說這思想衝擊有多強烈?

第三部就更不用說了,搬出了弦理論,維度理論+二維打擊應用,還有超光速飛船的設計原理,空間曲率,我覺得大牛在科幻和玄幻的界限上把握的特別好,即讓人感受到腦洞的瘋狂,又一把拉回來,用一通科學根據,用技術原理的細節性描述,深扎基石,接地氣!那時2011年,看完第三部後,我差不多是有一個周沒怎麼說話,晚上睡不著,一直瑟瑟發抖,感覺精神很緊張,滿腦子都在回想起各種大牛創新出來的名詞,就像銀河系懸臂,宇宙導航的坐標計量方式,大統一理論,普朗克尺度,能量弦振動出的微觀與宏觀世界。。。妙不可言!


太精彩啦,腦洞大開,太佩服大劉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