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包括身邊的很多人都這樣,看到一個東西感覺挺有用的先收藏起來或者關注,可是就基本再沒看過了。這是為什麼呢?會折射出什麼嗎?


1、大量信息的擁擠。但是現在信息量太大,還來不及複習原來的好文章,就會出現我們認為更好的文章。

2、新鮮感。我們處看到一篇文章或一個視頻覺得很有趣,於是收藏。等放一段時間新鮮感一過就覺得不想再去翻看了。

3、碎片性。我們對於碎片化的信息記憶不深刻,第一次看覺得很好,於是收藏了。過段時間裡面的內容就忘記了,甚至忘記了收藏夾里還有它的存在。


收藏只不過是覺得某一個點觸動了自己,一時間情緒激動而收藏,而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都會選擇去搜尋新鮮事物,對於已經存在的,不太重視。

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這也是弊端之一。對於已經知道的事情,已經看過的文章,不願意在看,一是因為其並沒有特別大的價值,二則是新鮮感已經過去,短暫的情緒消失了。

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盡量多讀實體書,回歸閱讀本身樂趣。


收藏本身就不是為了看第二遍,主要是將知識為我所有的一種心理滿足,一般不會刻意的重新閱讀,但以後有關聯閱讀或查閱資料的需要,還是挺方便的。


有的人買書不看書。買了就放在那裡。

就好像買了後就等於這些書主動進入了自己腦子。

某種程度上說,屬於自我安慰吧。


其一,新鮮感。已經知悉的東西,大部分人會覺得沒有必要再去看了,因為自己已然知道內容。

其二,可得性。因為收藏或關注的東西,你已經認為不用擔心這個東西會找不到,不必看完,然後就以為總有一天會看的。但是,人會遺忘,忘記了還有這個東西存在,如果放了太久。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就越不容易珍惜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