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菊與刀》中對日本民族性的剖析放在今天是否依然適用?


當年就不適用,何況當今?

這本書被無限抬高,為什麼?我不是說那書沒質量,而是被說得那麼高,不配


不適用了。

首先《菊與刀》的創作背景是二戰尾聲,美國政府為了更好的「管理」戰後日本,請長於田野調查的本尼迪克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調查了居住在美國的日本人和戰時拘禁在美國的日本戰犯,試圖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民族性。諷刺的是,《菊與刀》的作者在寫這本書時根本就沒踏上過日本的土地,也沒接觸過日本的老百姓。自然也無法避免對東亞文明的誤解與偏見。比如全書的核心「恥文化」,你換個說法套到東亞這幾個國家基本都適用。。。

其次 ,這本書的創作初衷就是為了美國更好地「管理」日本社會,而之後幾十年的故事我們都看到了。日本人的價值觀不知道已經被撕裂重組多少次了。

不過,我並不否認這本書是部很優秀的作品,我也建議大家在去日本旅遊、上學、工作前可以看看這本書。但如另外一位答主所說「這本書的時代局限性很強」


《菊與刀》作者魯思·本尼迪克特去都沒去過日本,這本書是他訪問了戰俘營後寫下來的,你覺得這書靠譜么……


多年前的讀書筆記,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這本書除了名字起的好,內容基本沒有參考價值。


當年就不適用.今年的麻生親自吐槽的段子你知道么

麻生參加七國集團會議,問義大利的財長,聽說你們新冠有點厲害(當時可能也就幾千例),是否需要援助.對方說:黃種人的病,我擔心什麼?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你指望西方人能懂日本人?

這本書就是標準的貼標籤思維方式


不一定適用。

菊與刀這本書的時代性很強,是在特殊年代由特殊的人完成的特殊的作品。

放在現代來看很多內容都過時了。

現在令和時代的日本人與菊與刀一書中的昭和前期的日本相比,基本算得上是兩種人了。

當然我不是否認這本書哈。

菊與刀是一部很不錯的作品,我只是評價這本書的時代局限性很強。


一本反映社會文化的書就像一本字典。隨著時代變動,字典的很多辭彙已經不使用了,新辭彙也會加入了,個別讀音還會不準確了。這時你想買字典時,人家會推薦你說「買最新版的吧,50年前的已經沒用了」,你想想也是。

但是真的沒用了么?你如果真的去翻老字典,會發現大多數字還是那個發音啊,也還是那個意思啊,只是組的詞變了而已。以前翻開互是互相,互助合作社,現在是互相,互聯網而已。

抱歉,沒有直接切入主題,我想說的是,民族性這東西不會發生大的變動,只是體現方式變了。尤其是對於從來沒有根本革命過的日本。你了解日本的話,會發現日本有很多百年老店、大店,那就是明治維新後日本無大變革的證明。《菊與刀》這本書成書於二戰中,按理說一場戰爭帶來的變化足以讓這本書迅速失去價值,但是他沒有,因為二戰也沒有改變日本的根基。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菊與刀說「日本人一旦選定一個目標就全力以赴」

在戰爭中表現為日本人拒不投降,戰俘率極低,而那些投降了以後的戰俘卻真的可以信賴。在現代社會就表現為日企做決定很慢,但是一旦決定了就會投入集團之力把這事情辦成。我覺得這個信念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了。

當然諸如此類的「換湯不換藥」的例子還有很多,請您自己慢慢閱讀慢慢體會就好,相信我你會發現從菊與刀提煉出來的一些根本性的東西,換個表現形式是可以照搬到現在日本社會的。

其次我想說的是,為什麼這種根基被繼承下來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由於美國對日本的「改造"沒有觸動根基,戰爭中的軍人(大多數都是壯年男性勞動力),到了和平時代進入工作以後,也就是社會建設的主力軍。那些軍國主義、等級意識就很自然地流入了現代的日本社會。日本運動界前輩和後輩的等級觀念和軍事集團下級對上級的尊重一模一樣。即便是稍微顯得人性化一點的企業,等級制度也依然存在。這些都是在《菊與刀》中描繪到的。

最後,作為一本書來說,《菊與刀》確實描繪了一些現在看來有點過時,甚至預言不準的事情。但即便遇到這樣的段落,您也可以把他當作了解日本文化歷史的讀物來讀,看看當時的日本和現在的日本有哪些差異。這也也是讀書的樂趣。


謝邀,

去過日本的表示,雖然這是由一位沒有去過日本的人採訪戰俘寫的書,但是有些地方對日本的一些性格的刨析放在今天還是準的。

但也僅限「有些地方」了。


一上來我最想談的就是「隔膜」一詞。隔膜淺顯點來說就是指一個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另外一個人,當然在這本書提到更多的是一個國家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另外一個國家。但我們要很清楚的是,一個國家一個人他是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歷史背景,文化底蘊,傳統習俗以及思想觀念的。當我們被這個隔膜遮擋住雙眼時,就等於我們在用有色眼鏡看待另外一個民族。我們國家對日本素來就有敵意,這很正常。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容忍和遺忘曾經的恥辱。但是我們是否需要明白,我們的做法以及我們的觀念是否明智?抵制日貨,砸日本豐田車,各種抗日神劇侮辱日本人,以及在各種場合引起全國民眾對日本的公憤。這些行為到底是否理智呢?很顯然當我們做出這些事的時候,無一例外不是成為了烏合之眾。從大眾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都是不理智不負責任的。但是同樣我們從愛國主義的角度來看,我們做的同樣是合乎禮儀的事情。但我們若從民族大同的角度來看,也許中日雙方做的都不好。

當然我們可以有很多理由去說服那些人去仇恨日本。比如,我們可以說,日本戰犯對於戰爭所造成的罪行從來沒有公開的正式的道歉過。那些日本戰犯在戰爭中對我們的無辜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日本當朝執政者依舊去參拜靖國神社。日本依舊在發展著軍事力量等等。 這些我們都可以當做我們仇視日本的借口。

但很顯然,我這裡用的是日本戰犯,我們經常說我們沒有資格替先輩去原諒那些日本人。但是難道現如今的那些無辜的日本百姓們要為那些日本戰犯們去付出代價嗎?當然了,我並不是說日本人做這些都是對的。相反我也非常憤怒這種做法 ,因為他們同樣是只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去思考 把自己國家的觀念以及制度強加在其他國家上。這是一件非常讓人噁心的做法。但同樣的 即使我們抵制 抗爭 辱罵 我們也應該知道他們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在哪裡 難道這是因為他們的本質就這樣嗎 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一個人 他是由他的歷史背景 民族文化 傳統習俗以及周圍的一切環境所塑造出來的。為什麼日本人如此崇尚大東亞共榮圈?這個本質原因是否是因為他們受等級制影響過於深刻,而想要將亞洲也拉入這個等級之中, 而他們去做這個等級中的最高層 。為什麼日本戰犯如此殘忍兇狠任意屠殺無辜百姓?這個原因是否是因為日本文化的二元性以及在日本等級制的影響下低年級學生以及新兵會遭到極其侮辱人的羞辱以至於出現心理扭曲。為什麼日本民族不管是軍事力量還是經濟都發展的如此迅速?這是否是因為日本的傳統文化 適應性以及多樣性更多的是二元化 讓他們極易擅長適應潮流伺機而動,因此國家大政方針以及發展戰略總是能夠圓滑變通適應時代 。

不過總體來說,這本書只不過是距今已有60多年的關於日本文化的一本著作,因此諸多觀點與現當今可能都有失偏頗,因此我這個筆記中很多觀點也許都並不準確。但我對日本社會文化了解的也很少 所以無法去做出關於這本書之外的其他的 論述。就到此打住吧 。


當然部分適應了啊……

但是有些民族本身的根性,幾乎都全民族的。

比如咱們比較好面子,日本人比較內斂,這些短時間內無法改變。


我覺得依然試用

菊花與刀實在是一本經典

概述日本人的特點

極具充滿矛盾性格

強調社會穩定,維穩為重

強調強大的精神力量

實際上東亞文化圈都有這種特點

舉例某些我國的現象

如伏拉夫的粉絲喜歡滿足愛國的虛榮心,反映了某些國人一方面戰狼對於外國灼灼逼人,一方面脆弱喜歡老外誇自己,充滿矛盾,

十分強調穩定感,比如熱搜撤銷,刪評,阻止異議傳播,不讓人心起過大波瀾,防止評論混亂

崇尚精神力量,從中國的996就可以看出中國的強大精神動力

民族劣根性一直存在,像日本的霸凌事件很難算清,文化作品存在有關霸凌的,中國的膚白現象,武俠小說暢銷中國


確實。我現在就在看,感覺都是非常非常久遠的事情了。

不如看看日本精神,1980年出版的。


那麼德川幕府是不是葵與刀(手動狗頭)


作者根本沒去過日本 你覺得有什麼可信度??要了解日本不是靠書

實際去日本看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