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都錯誤的理解曹操了。

為啥要把曹操和秦皇漢武比呢?

要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夠蕩平六國,這是因為「奮六世之餘烈」

也就是說,秦始皇的基礎真的很好。商鞅變法開始,就是對秦國產生了極大的幫助。然後張儀「遠交近攻」的大戰略,也就是說,到了秦始皇時期。秦國原本的實力就很強大了。

秦始皇是有家底的,而曹操纔是實打實的打出來。並且,曹操的起步,絕對要比秦始皇更艱難。就在這個情況下,曹操尚能一統北方。滅袁紹、袁術、擒呂布,收張秀、盪劉琮、敗劉備。確實也很厲害了。

李世民評價曹操「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纔不足。」

為何說曹操萬乘之纔不足呢?

一、劉備孫權未滅,就急於稱魏王。這是挑戰人心,實際上當時還有心存漢室之人,譬如荀令君。

二、得隴望蜀

曾經司馬懿勸曹操趁機取蜀,曹操沒有採納,以至於後來深恨。

三、管不住自己

要知道,漢高祖劉邦進入關中之時。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一個男人,在面對勝利之後不被沖昏頭腦,這是要多大的沉著!反觀我們阿瞞,把人家張秀的嬸娘給收了,直接導致兒子和典韋的喪生。

四、性情不定

你可以說曹操真性情,但這並不是好事。劉邦的父親被項羽要烹,劉邦卻能從容不迫。陶謙部將殺了曹老闆的爹,曹操藉口打徐州。屠城,盡失民心。殺過的無辜之人太多太多。而且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曹老闆有時候會多愁善感。

即便如此。曹老闆也是個合格的帝王。

畢竟遇到的是漢昭烈,大魏吳王這樣的對手。

劉備手下:關羽擒于禁,黃忠斬夏侯,張飛敗張頜,馬超逼孟德。加上還有一個諸葛亮,經常有起死回生之能。治國是一把好手,曹操幾乎也是為了劉備頭疼的啊。

再看大魏吳王孫仲謀手下,黃蓋、程普、韓當、周泰、蔣欽、朱然,這些都是當時猛將。

周郎智謀燒退曹操於赤壁,呂蒙奪荊州斬關羽,魯肅也是不世出的戰略家。陸遜就更牛逼了,夷陵、石亭之戰名滿天下。

面對這樣的敵手,曹老闆也很無奈啊。家裡兩個兒子還要內鬥,司馬家族虎視眈眈。漢獻帝又不太安分,時不時冒出個衣帶詔,伏完、董承這些人。

曹老闆是一流水平,但不是超一流。


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智不足。比石勒這些割據軍閥強些,次於光武,遠不及高祖與始皇帝。同時還是個管不住自己下體的屠夫。ㄟ( ▔, ▔ )ㄏ


強二線,雖然不如劉邦、世民,但奈何對手太強,天不假年。


評價一個皇上(就假裝曹操是皇上吧)有很多標準,比如征伐和治國就是兩個不同側面。會打仗的不一定會安民,比如李存勖;會治國的不一定善於徵戰,比如宋仁宗。不知你問的具體是哪一方面?

如果按照出身-成就來看,曹操應當屬於第一檔次。從「閹宦遺醜」到魏武大帝,曹操的升級過程相當勵志。在征伐方面曹操比較優秀,因為他打仗基本都是親徵,含金量比絕大多數帝王高。治國方面,曹操能在亂世中安定北方,開創魏晉300年基業,成績至少也是中上。

唯一不足的是曹操沒能統一全國,和唐太宗比還是差了點「大帝」的意思。

所以綜合來看,曹操文武雙全,但留有遺憾。算是封建帝王中的第一梯隊----

的吊車尾吧。


曹操其實不應該放在帝王裏對比。一方面是其出身、任職經歷都不是這個,另一個就是李世民的經典評價「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纔不足。」

如果硬要比的話,他算一流末端的。

這個人軍政才能、人格魅力堪稱絕佳;但缺乏帝王必備的三點素質:戰略眼光和大局觀,對事物細緻的考慮和必要的耐心,以及較好的情緒控制力。所以他只能位於一流末端和二流頂端的區間。曹操在發展生產(開屯田)和發掘提拔人才(求賢令,重用寒門,發掘各領域人才)方面都有絕佳的表現,作為將相一級的人才可以說登峯造極了。但作為帝王而言,他的幾個缺點都是致命傷。帝王可以才幹平庸,但一定要理性,著眼全局,否則就會是趙武靈王的翻版。

很多人說曹操沒能統一是因為赤壁之戰,但在我眼裡則不盡然。赤壁之前的取荊州本就是一步弊大於利的舉措,而赤壁之後曹操就更應該明確戰略方向,平雍涼,取漢中,得蜀地,如秦故事。但曹操依舊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造成了最後三足鼎立局面的定型。因此曹操是一個將相之纔有餘,帝王之纔不足的無冕之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