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了一樣東西,就會失去另外一樣,世界是平衡的。

那些沒早熟的人,在那樣的年齡,難道在睡覺呢嗎?人家繼續發育而已,比如安全感,比如更多的愛,更多的體驗觀察,更多的自由心性的玩耍。

當你早早的進入到實用階段的時候,人家還在精細的成長,最終是健康飽滿的成熟。各種隱患問題人家都得到了解決,心理健康,自信滿滿。

固然早熟的人會顯眼,會有領先優勢,比如女生之於男生。可是後勁呢?確實令人狐疑!

至於大家說的同齡人的孤單,也是一個自我感受的角度。


很簡單,不論是早熟,還是晚成都是一種悲哀,因為真正可以不被世人覺得悲哀的人生只有一種,就是不會極端,順應規律的人生。

我們首先給「早熟」下一個定義,這個概念往往形容一個人身上的兩種特質:1.生理性狀的過早成熟。2.行為上過早用一些成年人的道德要求來要求自己。

第一種定義是一種悲哀應該沒有爭議,這樣性狀上的不同,輕者會為你帶來一些來自同齡人異樣眼光的心理壓力,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成為一個人學生時代被孤立排擠,校園暴力的直接誘因。

第二種」自我要求」是一種悲哀的原因在於,第二種「成熟」直觀的犧牲掉了自由。

在社會中定義一個人是否成熟時,他的年齡一定是最主要的判別標準。不論是在社會交往還是工作中,年齡的潛台詞都是在表達一種人生經歷和經驗上的豐富。

年齡的增長與經歷經驗的逐漸豐富是一種正相關關係。因為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同時增長的是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行動能力。

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年紀很小,就能夠給人這種感覺,背後只有可能存在著兩種原因:1.他從出生到現在的過程中,原生家庭很有可能伴隨著缺位,所以他在被迫獨立生存的過程中,犧牲掉了很多本應該學習的能力,換成了生存技能。2.他讀了很多書,造成了一種自己閱歷豐富的假象,但實際上他的很多行為可能還不會給人很多成熟的感覺。

前者是今天很多留守兒童和問題少年的生存現狀,後者也稱不上早熟,理論和操作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過早的接觸了人心的黑暗,發現社會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美好,人心的複雜多變,還有他人的一時之舉,可能他人是無心的,而早熟的你,自己想了一大堆東西,最後做出一些自己以後(世界觀已經完全成熟)完全不敢相信的事情,一般來說性格早熟的人很容易被人孤立,

三觀不同怎麼做朋友

成年人的三觀和未成年人的三觀是有本質區別的,即使很相似也是有很大區別的,作為半步腳已經達成成年人三觀的早熟

會對其他人有一種優越感

就像是王者看青銅玩遊戲一樣

很多東西自己都不能理解很接受

而對面卻奉為真理

久而久之,形同陌路

早熟的人身邊很少有和自己一樣早熟的人

導致性格孤僻,而其他人卻不能理解自己

父母方面也不能理解,父母和孩子的思考髮式也不一樣

理由同上

早熟的悲哀莫過於此


在不該看清的年紀看的太清,在該天真爛漫的時候懷疑光明。


早熟的好處:

快一點知道世界的真面目,讓自己對周遭有一定的警惕性,減少受傷的機率(無論身心)。還有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ww

早熟的壞處:

可能融入不了同年人,只有兩三知己,有時會覺得孤單。思考角度不一樣,可能想法會變得功利。

嘛,其實這些都只是比較片面的說法,更深層次的,還是那些只有本人才知道的辛酸啊。


在我看來 早熟就是悲哀的 不是也是種悲哀 因為早熟不是孩子自己選的 是環境導致的 在同樣的年紀 被愛包圍不會早熟 只因為環境迫使他長大 逼迫他在一個孩子的年紀卻必須得像一個大人那樣思考解決問題


謝邀

以螃蟹為列,如果螃蟹性早熟的話,它就只能停止生長不能再退殼 終其一生也是這個樣子 而且壽命也只有原來的一半不到

人當然它也不是螃蟹,不過卻是相同的道理,一個人過早的成熟經歷的可能是更多生活不幸,當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不會如此,到了該有的年紀經歷該有的事情,過早的經歷一些跟自己沒有關係的東西,反而是十分痛苦。但世界總有惡意去迎接你。

總而言之。早熟就是一種痛苦。


早熟往往早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