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文章實際上不多,最為有名的應該是《芬尼根守靈夜》,就是寫了《尤利西斯》的喬伊斯的作品。

這本書,基本上屬於最典型的文學性很高,其他什麼都沒有。喬伊斯這本書,純粹是炫耀他作為語言天才的才華,他也的確做到了。

這本書可以說的地方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結尾一句竟然可以和開頭一句連成整個一句話,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在書裡面還創造了多個詞,比如Bababadal-gharagh-takammin-arronn-konn-bronn-tonn-erronn-tuonn-thunn-trovarrhoun-awnskawn-toohoo-hoordenen-thurnuk。

這個詞代表雷擊,是用很多種語言當中代表雷聲的詞混合而成的。

總之整部書隨意混合了六十多種語言,時常進行多種文字結構的混合,比如在一個單詞當中穿插好幾十行其他內容。。。。

這本書,我是沒看過的,因為幾乎沒辦法翻譯。日本曾經有個名家想翻譯,翻了一段時間,得了精神病自殺了。。。

我只看過簡介。。。。


這個問題並不成立。

真正的文學性,其實就是換了皮的思想性,社會性,實用性。

什麼是文學?文學是《過秦論》,《司馬錯論伐蜀》,這些文學作品論述了社會現實和發現軌道,擁有充分的思想性。

文學是《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許三觀賣血記》,《黃金時代》,這些文學作品充分反映了社會現實,為後人留下時代的脈搏和歲月的畫卷。

文學是《動物世界》,《1984》,《浮士德》,這些文學作品啟示了不同的時代,揭示了可能的社會發展通路,擁有深刻的實用性。

文學不僅是風花雪月,文學將思想,社會,實用三位一體,藏在了風月中間。

我不知道題主怎麼定義文學性。我認為文學性除了思想性,社會性,實用性,也應該具有能夠引人入勝的性質。我認為網文,男頻女頻暢銷書籍中優者也是具有文學性的。好的暢銷書謀篇布局人物形象樣樣講究,看似毫無技術含量,實則是大智若愚般機關算盡,處處聰明。

好的文學作品能夠被觀眾認可,也許最基礎的就是網文中的,引人入勝的能力。文學性的基礎在於引人入勝,而高端的文學性就講究思想,社會,實用性。這也就是為什麼網文只能是暢銷書,而同樣引人入勝的《三國》,《水滸》被人稱之為經典。

我唯一看不起的就是賣弄辭藻,自以為很具有文學性的作品。好比《生活在樹上》,文中含義平平無奇,卻使用了大量晦澀的詞語,也許可能我討厭它的原因只是因為我才疏學淺,因不能讀懂而惱羞成怒,沒有看到其文學性。還有不能容忍的就是白落梅,行文必風月詩酒,霜霧霽靄,溪海江河。讀之不知何物,偏偏模仿者頗多。

真正的文學性,是能叫人看得懂,看進去,看明白,看的有所思考。因此並不存在文學性高而毫不關心現實世界的作品。浩蕩如李白蘇軾,讀來令人澎湃噴張,其是無病登樓之輩可比。


納蘭性德:你再罵?


其實問題中的文章是存在的…但是又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存在,可能會受解讀方式的影響。

學術一點的說法會認為文學性類似於詩性,可以帶給人陌生化的體驗。(比如象徵主義的詩歌喜歡用遠取譬,打破事物之間常規的聯繫,會給人很新鮮很有趣的感覺)

我覺得問題中的思想性社會性實用性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說的,這其實和文學性的解讀是兩種不同的研究文本的方法。文學研究的方法是細讀文本,作鑒賞性的解讀,比如探究意義怎麼樣產生的,文章中有哪些悖論、反諷、修辭等等。文化研究的解讀是相對錶征的,與社會政治相關的,也就是所謂的思想社會實用。

其實做文化研究到半中途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東西才是文學經典,什麼樣的文本才算有價值。可能也就是問題中的「用」這個問題。有些人覺得因為這種新的解讀方式,讓文學研究變成了一種量化的社會學,模糊了經典的界限,什麼文章只要和想要探討的社會議題相關就納入經典範疇,(就如同肥皂劇一躍成為經典劇目),反而不好。也有些人覺得提供了更多的解讀角度,更大的闡釋空間,因此不失為一種判斷文章價值與意義的方法。

所以文學性很強的文章,用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可以扒拉出它在社會學等多方面的意義;用文學研究的角度,也就是從文學性的角度看呢,可以探究語言與形式,以及帶來這種陌生化體驗的文字技巧(形式主義),可以研究文本達成這個意義所需要採用的程式,並試圖去歸納它(結構主義),等建立好程式,又再去打破,去解構常規的對立關係,比如存在與不存在,身體與思想等等(後結構主義)

不過這些,大概也不太會有實際價值吧…但是我的老師告訴我,這些研究哪怕現在看著沒用,它可能在以後就有用了哈哈哈,我們這種小魚小蝦可能真的只是時間長河裡的一小點吧(比如探究心理分析批評現在不就用得挺廣嘛)

三更半夜,越寫越覺得我探討這種問題其實感覺有點託大了哈哈哈哈,所以隨便一答,僅供參考


1 享受,美

2 在一個過分那三並且那三的具體也被qiangxing地讓包括作者在內的人無法做出選擇時,單純的美、單純的文學性也就構成了一種阿艮斯特


可以滿足一部分人的審美需求,因為有的人天生對文字是非常敏感的。


前提是,你願意讀嗎?

一本書,一篇文章,總會有自己的價值。

《紅樓夢》文學性高吧?思想性豐富吧?社會性實用性或許比不上前二者,但也不遑多讓。你隨便問一個路人《紅樓夢》是不是名著,他肯定會說是。

現在的網文,特別是空間里到處都是廣告的爽文,有文學性嗎?沒有吧,思想性什麼的肯定也遠比不上《紅樓夢》。

但把你單獨放在一個房間里,啥都沒有,前面就擺著《紅樓夢》和那本網文,對於我們這種普通大眾來說,你會去看《紅樓夢》解悶嗎?一本網文你可以看上十來章不膩味(前提是不壞),紅樓夢初見你能堅持十章算我輸。它的內涵固然遠非網文可以比較,可它也需要時間的積澱。

這就是題目的回答了,一些文章或許啥都沒有隻有爽,他也可以幫助人解悶、發泄。普通的網文尚且看得下去,若是文學性高的,又豈會無用呢?


你說的可能是古代的駢文,這樣只有文學沒有思想的東西,流傳下來的極其稀少,也沒有文人鼓吹宣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