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關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問題,這個可以算作是被讚揚和被認同很重要嗎?這個問題的附屬問題了。這裡我嘗試再解釋的多一點。

1.正常需求的理解。

在需求層次理論中,所有的需求都是正常的,不反人類,不反道德,更不犯法。它包括一系列由低到高層次分布的需求,高級的需求在低級的需求滿足後才會對行為起著主導作用。尊重需求既然包括自我價值的肯定和別人對你的認可,這兩個部分一個屬於內部,一個屬於外部,這兩者必須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需求,所以人們追求外部對自己價值的認可,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因為這是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標誌之一。

舉個栗子:原始人很少去追求這種外部對我的認可(只是很少,不是沒有),他們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未得到解決,他們不會一邊打獵一邊還在想著摸女人的屁股,後來隨著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的解決,人們喜歡上了發微博,吃東西遊玩甚至打一炮都發上一條或者幾條。需求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審美的變化是另外一個問題)

2.炫耀和攀比不是需求。

這一點比較好理解,因為我們需求只可能是別人對我的認可和尊重,而炫耀和攀比都是我們尋求這種外部尊重的手段,不是需求,而是達到需求的手段。我們在過度的追求這種外部的尊重時,於是外界對我的看法就成為了我們活動的中心,我們的手段就有兩種,一種是我們很牛逼,必須讓別人知道我們很牛逼;另一種就是我們不牛逼,但是要表現出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

炫耀屬於前者,一個人發現自己的價值就玩兒命的去表現,攀比也屬於前者,牛逼是一個相對化程度比較高的詞語,我們不僅要讓別人知道我們牛逼,更要讓別人知道我比你們都牛逼。炫耀和攀比作為一種獲取外部尊重的方式在你的心理生根,發芽,慢慢你會覺得這是一種有效方式,尤其是在當它取得一定的效果的時候,你就信任了這樣的方式。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實力與別人比起來還不夠牛逼時,他採用的不再是提升自己的實力,而是採用第二種方式,還是在不斷追求外部對自己的評價,簡而言之就是裝逼。舉個栗子:我們的郭美美大嬸,一開始自己挺有錢的,一定要讓別人知道,順便讓紅會火了一把。最後自己的實力實在是相形見絀,相貌不行,財富不行,於是就拿著自拍神器改啊改,展現自己的美貌,那微薄上的照片氣死瀧澤蘿拉啊!後來被大家發現了原來她早已發福的跟加菲貓似的,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所以,炫耀和攀比並不是需求,而是我們在追求外部對我們認可時所採用的手段,而且這個手段對一個心理相對健康的人來說不能說是正常,題主的問題就有問題。

3.炫耀和攀比的產生。

前面說過,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價值的肯定和別人的認可,炫耀和攀比更多的是在外部尋求尊重,那麼很明顯的就是,他們在肯定自我價值方面存在缺陷,最常見的就是自卑(但並不是全部,不構成充分條件)。是的,沒錯,一般情況下,只有心裡極度自卑的人才會更多的尋求外部的尊重,他們從自己身上獲取不到足夠的肯定,就把肯定的主體放到外部身上。所謂「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炫耀什麼」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它的基本含義就是這樣。所以千萬不要鄙視那些炫耀和攀比的人,他們大多數是自卑的人(只是大多數),你應該用你寬大的胸懷和無私的階級精神鼓勵他,包容他,呵護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可憐他。如果你是一個有著憐憫之心的人,對待炫耀和攀比的人千萬不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無情,而是要像春天一般溫暖。
人在自我認可之前會需要外部認可,而且外部認可是通向自我認可的必經之路。

是的。


馬斯洛不是神仙,炫耀的目的是要把一些人比下去。人生來有競爭潛意識,所有的電視劇,總有主角,而主角總有一些方面比他人強。三個人同時短跑100米其平均速度遠快於單個跑100米。
是需求。馬斯諾的需求層次理論已經說明了。炫耀和攀比,用馬斯諾的理論來解釋,就是對應著5大層次中的第四層:尊重需求。
是,要不然微信開發打飛機的遊戲做什麼?
是,人都是渴望被認可的,從而獲得存在感。如果你沒有值得炫耀的東西,別人為什麼認可你?

但是不提倡盲目的炫耀和攀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