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寫的是有問題還是沒問題啊兄弟們,今天看到汪海林老師的視頻,看到在批這句話,但是我自己想這句會不會屬於通感啊?


不屬於通感。但屬於「非通感」。

因為我們普「通」人看到地震撕裂大地,感受到的是對嗝屁的恐懼,或者對苟活的絕望,而非大地的疼痛。只有小四這樣雞仔般廣闊的「胸腔」,才能悲天憫地,與天地同感。

我們普「通」人的「胸腔」沒有那麼大,「心臟有如撕裂般的劇痛」,或「心被生生撕成了兩半」這種慣常表述就足夠形容我們的痛了。再大的話,我也經受不起啊。

至於小四為何如此雄偉地選擇地震這個意象——我只是一頭會說話的驢,別的什麼都不知道。

附註:【通感】這個詞,如所有的漢語詞一樣,最重要的是「通」,而不是「感」。「白馬」固然不「非馬」,但「白馬」強調的是「白」,而不是「馬」。如果因為它是「馬」,就覺得「硬說是白馬也沒問題」,那豈不是顛倒黑白嗎?如果它是「感」,就覺得它「確實屬於通感」,「沒有咬文嚼字的必要」,那豈不是本末倒置嗎?

通感不「通」,還能叫通感嗎?


只是比喻而已,如果心碎過,能體會到的,是真實感受到的,沒有什麼通感


文法大概率有問題。

但表達未必有問題。


硬說屬於通感也可以這麼說,只不過沒通到一些讀者的點上吧。


單這句話,我覺得確實屬於通感。

而且,在小說裏,實在沒有咬文嚼字的必要。

小說裏為了更好的傳遞情緒,基本沒有哪個作者,會去刻意的遵循所謂的語法。


不屬於通感

通感是把不同的感覺轉換,以感覺寫感覺。比如嗅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相互轉換等

地震產生的裂痕是感覺嗎?你能從這個形態中感受到誰的痛?大地的痛麼。。。這個主體恕我不能理解,這是文法完全錯誤。

胸口疼痛如同XX,後邊應該再接一種感受,你可以接任何感受但是不能接形態 。

說實話他的書真的中二病滿滿,適閤中二時期無病呻吟的少男少女,現在長大的那些孩子很後悔看他的書的不在少數。

早期大家不懂日本文化,他就從聖傳從fate從大劍抄,抄完國外抄國內,法院判完也不道歉。

我就為我曾經看過買過他的書而後悔。現在長大了,他幹什麼我都不會關注不會給他花錢了。


一篇網路作品而已,何必摳這麼仔細?

你要是真想通過摳文學作品細節來提升自己的文筆,建議去讀《紅樓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