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9:拖了好久,我終於拍了一個評測視頻,不過全程都是只說不演示,有興趣的朋友看看這個溝通感更強的視頻:

王純迅-通天塔途28-嘴評索尼6400微單相機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下面是幾個月前的文字回答,感謝大家關注支持,後續還會在本帖繼續更新,所以定期回訪一定有收穫。

來,2019年618入的,目前用了一個半月,我一個從96年海鷗DF2玩起,遍歷各階段數碼相機的老攝終於下決心以後用6400組建我的日常用機系統,包括幹活也用他了。

買他的幾大原因:

1、電子系統是目前最好的,包括追焦、連拍、延時、演算法、log、可調性、視頻性能。

2、體積重量是最合適的,並且還必須考慮到E口C副鏡頭大多也不重。是目前體積畫質性能最佳的一個選擇,m43有更輕巧的組合但畫質差一大截,全副有稍好一些些的畫質但加上主流鏡頭體積重量基本翻倍。

3、C副微單里目前E口的生態最好,除了sony自家的1650/1018/50/2470/18135/18105/55210等等,還有重量級的適馬三定焦大光圈且都是1,4光圈,尤其56這隻重量只有200克,還有眾多手動頭。比起富士和佳能的C副鏡頭生態好太多了。

我是視頻照片都要用,買前主要擔心視頻無防抖,所以提前入了飛宇G6P,擔心視頻果凍,其餘鏡頭的表現網上很多評測了,適馬30和56這兩隻鏡頭應該是挑不出什麼毛病的,先鎖定入56mm,我有個佳能C副適馬30F1,4就配了個轉接環先用著,買相機時在淮海路sony店裡重點試了試18-135這個頭,然後被震驚了,輕便、便宜、素質一點都不差啊老闆!!!除了一心追求虛化糖水的有些不滿足外,真很難挑出毛病。

直接買回來,再上網看各種文章,我才明白這頭好在哪,他其實就是sony電子能力過剩下側重點放在了機內畸變校正上,在鏡頭設計上就只追求畫質了,完全放棄了畸變控制,這不但讓鏡頭體積得以縮小成像大幅度提高,價格還不貴,機內校正的也足夠完美了,我真很幸運直接上了這個頭,等效27到205焦段,這個焦段區間我是真的挺滿意了,很多人覺得必須24mm,其實24mm也不夠廣角的,要追求超廣的視覺震撼,直接換手機時買一個帶超廣角的即可,因為很多風景超廣角,都是光線充足,同時主要看的是視角,畫質手機光線充足時也不差了,如果要兼顧vlog視頻自拍,我打算後期加一個老蛙9mm,原因是這個鏡頭畸變少(缺少機內校正就最好自己畸變小省得後期),其次老蛙這鏡頭素質也不錯,大光圈還能兼顧星空,自拍時因為手舉著相機或自拍桿舉著,相機和臉的距離基本固定不變,所以手動頭的劣勢在這場景下被無視了。

2019-8-14補充:關於18-135我再補充下,135mm端安全快門1/200(A檔系統自動默認),光圈F5.6,室內iso很輕鬆就上2000了,暗一些就直奔6400了,銳度好也頂不住ios上到1000以上的畫質下滑。所以,這個頭還是室外和室內燈光照明充足下拍照最好,光線略暗就只能在18-35之間變焦,快門能控制在1/50,光圈能控制在F4.0,這樣iso就不會飈太高。當然,肯上三腳架肯用m檔就沒問題,你看用了三腳架整個系統重很多,那不如上全副了算了,用了M檔一旦去掉架子忘記換擋,快門慢了就糊片了。你別看什麼M43C副都在上幾軸防抖,根本性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所以我說咱們追求輕便的同志,像這個18-135,白天出門拍外景,你掛機沒問題,其他時候,老老實實用定焦頭掛機,放A檔,出片非常容易和方便。全副的意義其實也就在這了,他可以上F2.8的恆定光圈變焦比如24-70,不用三腳架,A檔也能啪啪啪的出片,畢竟全副本來就重很難抖,F2.8光圈也確保ISO不會往上飆,全副的iso上限也高一些有些1600都能用在商業片上。所以全副當下的意義是在於你可以掛一個2470F2.8去一鏡手持拍片,而C副最大的意義就是你可以極輕便的掛個定焦大光圈拍片。

2019-8-24再補充,我因為習慣A檔,經評論提醒,我試了下,M檔1/80手持長焦端能拍清楚,也就是普通室內燈光iso大概3200可拍,而加一個小補光可把市內iso降到1250以內。室內用到135端基本都是靜物了,我拍了幾張葡萄(暗調物品成像比較困難),對焦都在最高那個,大家可以看看,第一張iso3200,普通室內吊燈,第二張iso1250,加了個tb30元買的補光燈,快門都是1/80,不知道知乎原圖能放大到原圖那麼大嗎

今天上海終於不那麼多霧,我拿18135+6400,iso上限到6400,拍一組夜景和長焦+數碼變焦對比給大家

上面這張是18mm(等效27mm)端拍的,手持拍攝,我白色箭頭打了遠近兩個地方,遠的是上海人民廣場附近一個飛碟一樣的大廈頂,我用長焦135mm(等效205mm)端+4倍數碼變焦(等效820mm拍完2400萬像素剩餘600萬),大家可以看看效果

很不錯吧,連招牌的字都能看清。

然後近一些的地方應該是寶山路地鐵站附近,用135mm+2倍數碼變焦(最終等效410mm)

大家自己感受下,夜裡22點,沒月亮,這一片也挺黑的(虯江路棚戶區)。

其實如果用三腳架,iso和快門降下來,應該會更好,我再試試,上三腳架,iso調到400,數碼變焦還是4倍和2倍

結論,網上用用朋友圈用用,iso6400也沒太大差別,在這種極端環境下也表現的能接受,何況白天或燈光室內。認真放大看iso400各方面要好很多,但要考慮到這已經是4倍放大820mm了,如果是日常拍最多到200mm(135mm),沒有數碼變焦的話,這個6400iso拍出來的夜景也基本經得住放大兩三倍的對比的,還要求更多做什麼。

說回6400配18-135,在35mm上下焦段,成像比我的RX1R結實,這個RX1R的35mm是號稱有世界前十的35mm效果的,這個組合雖不是全面超過RX1R但也足夠讓我滿意了。

配老的適馬30F1,4,大光圈加接近50mm的等效焦距,我感覺又進一步讓我沒有拿起RX1R的興趣了,我配了個四百多塊的轉接環,拍照對焦迅速人眼追焦,在佳能機身上從沒有過的猛烈性能被激發了出來,新的電子系統就是強啊,比裝在佳能機身上好太多。

配適馬56mm成像那簡直好極了,要不是距離稍遠一些場景無法施展,我就直接拿他掛機了。56的樣張評測網上太多,買sony C副機身其他鏡頭可以不買,這個一定要買,幾乎和主流全副85鏡頭沒啥區別,尤其有6400這樣的機身。

我如今,視頻幹活時帶6400配18-135掛機,兩隻適馬定焦帶著更換用。出門拍照的話帶RX1R和6400配56,這樣不用換鏡頭,兩台相機都使用數碼變焦,來覆蓋整個35mm到150mm區間的焦段。

視頻只用6400是因為這傢伙的追焦,讓我徹底感受到拍視頻時強大啊,換回用RX1R拍就怎麼都不爽了,差太遠了,更別提跟佳能比了,我多年佳能老用戶了。

防抖是買前最擔心的,回來試了下,根本沒有那回事,找個穩的自拍桿(獨腳架),雙手舉著,步伐穩定,開著電子防抖,後期軟體自動防抖加一些,就不需要穩定器了,我那飛宇G6P從此就躺在抽屜里了,我買了根大概40厘米長的圓柱型移動電源,相機螺絲口,擰上既當手持桿又當電源,出門設備相當簡潔,隨手就能出片。注意,快門低於1/40之後畫面開始有拖影,開始我嚇壞以為是這相機果凍這麼強烈,後來上到1/50就消失無蹤,心頭一塊石頭落地。

有麥克風介面,我主要拍音樂視頻,最近在做音樂類說話節目,於是配了個小麥克風,有人說沒有耳機插口沒法用,但他有電平顯示!!有這個就足夠啦,RX1R就只有麥克風插口沒有電平,導致很多時候錄音出狀況,而且RX1R還會對音量自動搞平衡,這對專業人來說簡直是狗血功能,6400很好,手動設定錄音音量等級,不給你自動增益,給你個電平,這才專業啊。

翻轉屏,不錯,買6400也是沖著這個。

然後,機內色彩定製,我仔細調了自己需要的,相當完美,這年代就是要直出,再不折騰raw了,支持的調整項目是真的足夠多了,有耐心的話,可以調出非常通用的直出參數(通用是指人像通用,風景通用這種,我拍人多點,調的是人像比較通用,膚色較淺同時優先白色顯示等)

我前些年買佳能G7X不要黑卡4的主要原因是直出和屏幕,sony低端機屏幕都好差,但6400這塊可以了,跟我RX1R以及之前佳能微單屏幕基本一個級別了。配了觸摸屏,但反而很少用了,6400的追焦實在強大到幾乎用不到屏幕觸摸對焦,而且觸摸對焦有負罪感,人家追好了眼睛,你觸摸卻戳在臉蛋上,感覺這焦點的質量都下滑了。。。而且這眼控之強,足以讓你56mmF1,4光圈全開肆無忌憚的拍大頭或半身人臉。

我幹活主要是視頻,拍照是愛好,選6400的一個原因就是目前幾乎所有全副微單拍視頻都有裁剪(4k),說白了,他們用到的cmos尺寸幾乎就是6400這麼大而已,發揮不了比6400強的全副視頻能力,那如果我是拍4k視頻,除了不能60p(這是唯一遺憾)外,其餘和全副沒有差距,沒有差距你能想像?但這就是事實啊同志們。

先說這麼多吧,但這機器就是太貴,同志們啊,我年初他發布時看有人打折那麼多,等了5個月到618,他便宜了兩百多。。。。八九千的機器啊,這是賣得好傲嬌了。。。據說佳能下一部C副(m6mark2?)有眼控追焦,據說適馬要給EFM出三大定焦,若真如此,佳能機身便宜啊,到時看看效果。我是不能再等了,眼前只有sony在C副下放了頂級的電子性能(僅給了6400,6500都沒這麼徹底),眼前只有sony有適馬三劍客,我眼前就要用,等了4個月沒怎麼降價也只能入這款了。目前佳能的機器還在家裡考慮中,M43的機身和鏡頭們已經被我二手賣掉啦,完全不需要那個輕便了,以前我的gm1s有用是因為他配42.5後超級小畫質沒比佳能微單差(佳能又沒有等效85定的頭),如今這個組合畫質照6400+56已經沒法看了,那點輕便在這種畫質差距下完全失去了價值,所以毫不猶豫滅門了m43。

佳能主要我鏡頭挺多,但我感覺,遲早要滅門。。。。

我先上幾張照片,後面有空時截段走路視頻讓你們看看沒有穩定器裸奔的6400也是足夠穩的。

56mm

18-135

手機里暫時只有這幾張,都是原片直出,沒有p過的,後面再追加照片視頻

20190807

補張6400+適馬56照片與iphone7p合影

你很難想像這麼小,基本已經媲美全副85定人像效果。

2019-10-30:補一個6400+18135配飛宇g6p的穩定器操作視頻,18135這個頭算大了,飛宇這個也輕鬆拿下。

6400+18135配飛宇g6p穩定器

給你們放一張iso8000拍的原片,需要自己掂量高感的自己看,拍的黑色耳機,對焦在網罩上。

我個人來說,iso到這個程度我都沒問題,可以正常使用。如今相機的高感能力簡直遠超幾年前


我看到有答主買6400+適馬三劍客,確實是一套准完美組合。

適馬不用多說,F1.4的三個鏡頭簡直是良心的代名詞,而且並不怎麼健身。而A6400也稱得上地表上對焦最強的消費性相機,觸摸有些雞肋,指哪打哪是可以的,搭配180°翻轉屏,菜單也優化了,同樣也是有些雞肋。

這套組合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拍攝需求,但有個剛需依然無解——防抖。A6400機身不防抖,適馬三劍客也不防抖,利用這套組合勢必要練出鐵手才行。


索尼a6400採用的是2,420萬像素的半畫幅感測器,原生感光度達到了ISO32,000可以擴展到102,400。具有11張/秒的連拍速度

馬上雙十二了,先給大家發一波紅包福利,運氣好能中1212元。購買相機能省不少錢

雙 12 · 淘寶超級紅包12.05 - 12.12?

已失效

A6400的屏幕可以向上翻折180度在拍攝視頻或者說自拍的時候是非常方便的,

屏幕還可以向下翻折90度,對於低角度拍攝也是非常方便的,同時還支持觸控拍攝。

機身的側面有USB介面,在關機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充電寶進行供電的。

麥克風介面就是方便外接錄音的

A6400採用的是425個相位對焦點和對比度檢測對焦點在對焦的精準度和速度上都有大大的提升,而且支持豎屏拍攝和觸屏跟蹤功能,眼控對焦也是實時跟蹤的。

眼控對焦實時跟蹤,可以進行左眼還是右眼優先優先功能。

在視頻方面,a6400具有S-LOG拍攝模式,4k hlg拍攝模式,1080P慢動作拍攝。

具備S-LOG模式可以帶來更寬廣的後期調色範圍。非常的有利於經常進行後期視頻調色的用戶。

總體的來說,索尼a6400半畫幅微單相機是一台視頻拍攝和拍照非常均衡的微單相機。也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微單相機。

索尼Alpha 6400 APS-C微單數碼相機Vlog視頻京東¥ 6799.00去購買?

圖片來源網路 侵權刪除

陳景和:相機推薦:2020年新手入門微單相機和單反相機推薦選購指南(附攝影視頻教程)


作為一名新手覺得挺不錯的,視頻還沒嘗試,瞎拍了幾張照片。技術還在磨鍊ing


佳能單反轉過來的,買來只為了視頻。

優點:視頻畫面質量遠遠好於佳能單反,多重pp可選擇,後期調色空間較大。視頻規格好於大部分友商。對焦追焦基本不需要擔心,輕(鏡頭加機身還沒有我單反一個機身重)

缺點:大家吐槽的操控(被吹的操控簡單的佳能過來的我,並沒有覺得索尼操控不好,幾個快捷鍵用熟了操控不比佳能差,基本就調整pp 對焦 色溫 色彩偏移 錄製鍵 曝光補償 曝光三要素)視頻規格錄入預設mr。

屏幕顏色,我盡量通過色彩偏移往紅潤方面調整的,屏幕顯示跟後期時候有差異,但不是不能忍,相機回放照片對我來說也就是大致判斷曝光和構圖以及部分色彩,大部分偏色後期是可以通過raw回來的。

視頻顏色用log或者別的也可以後期調回來,自己拍創意片的時候會上小監視器,所以這時候不存在顏色不準。

防抖,除長焦端以外拍照從來沒覺得防抖有多重要,又不是天天手持安全快門之下的,要靠硬拉快門補充曝光的情況我的話很少。

視頻比如一臂範圍內的推拉搖移可以用手,沒錯 可以用手,至於怎麼做,可以練出來的,做到相對較穩,再後期增穩一下。

大範圍運動鏡頭,上穩定器即可,哪怕是小斯坦尼康。

唯一沒辦法的就是果凍。

因為實在是覺得這個價位 六千一兩百的價格跟6600的八千接近九千相比完全是可以選擇6400的,並且多出來的錢可以買一個適馬鏡頭或者穩定器,何樂而不為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