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作為理論基礎進行分析可能是一個可行的角度,以MBTI測試為例,在思考(T)和情感(F)的傾向中,可能傾向于思考。基本描述包括:對任何感興趣的事物,都要探索一個合理的解釋。喜歡理論和抽象的事情,有懷疑精神,有時喜歡批判,通過邏輯推理過程與感受自我成長獲得成就感。除本段引用外,餘下全文所使用的全部概念未經嚴格明確定義,如造成理解歧義請在評論區留言。

說的直白些,無非是辯論起來有快感或者不指出來會有不適感,辯論的過程有成就感或是給大腦止癢。

主要是對於邏輯上的斷裂和不自恰就像有些人看到錯別字一樣無法忍受,可能是一種無法剋制的不適感,就像有的人看到別人含胸駝背會忍不住自己挺直腰桿,是某種意義上的生理反應。

不可能像別的答主自以為是的批評自以為是,通常,重視邏輯思考的人不假定自己全然正確,因為這和邏輯思考的基本邏輯是相悖的,也不會介意自己是否站在了正確的一方,在被指出自身思考的侷限時,會進行反思,與他人爭論的成就感更多是源自探索自己邏輯的邊界和界限,獲取某種意義上的新知,當然,就表現形式來說,評價為迫切的需要他人認可自己的結論好像也沒什麼不妥,但更貼切的界定是需要他人瞭解或是認知到自身的邏輯,想要被接受的是邏輯推理的過程本身,而不是高高的舉著確定的結論要別人跟他走。

而自以為是的定義是假定自己全然正確,不容置疑反駁,不接受批評,是一種明顯的邏輯斷裂的表現,因為辯論和發現邏輯上的漏洞是依賴於對理性邏輯的持續思考。自以為是觸發的行為也不應該是喜歡與別人爭辯,而應該是喜歡為爭辯下結論,因為理越辯越明,自以為是的人是不喜歡爭辯的,因為自己是正確的,爭辯則是無價值的,你們這些人不要爭了,聽我的,跟我走,我是對的,通通閉嘴纔是合理的邏輯行為。

你瞧,我剛剛生動的詮釋了自己的說法,因為對存在邏輯漏洞的答案產生了一種非得說點什麼的感覺,對於觀察到的現象沒有被正確的描述或是有更優化的描述;對於定義沒有被清晰準確的界定或是有更貼切的描述方式;對於概念的混淆、定義的濫用,對現象不夠本質的觀察......都會在不同程度的激起覺得有意思的成就感或是無法忍受的不適感,類似於在大腦深處,無法觸碰的癢。

在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S7-08-The Itchy Brain Simulation中,Sheldon的描述

已經有人對這種現象進行過研究了,發現了邏輯斷裂需要強迫症似的指出來這種行為,可以理解成一種人格特質。邏輯思考型人格和感受認知型人格在性質上的的差別,類似於內向人格與外向人格的區別。

內向外向人格的本質區別是獲取精力的方式,獨處還是與他人交互。就像外向的人週末一定要去進行社交或者逛街,反正一整個週末待在家裡不與一定數量的其他人交談互動或者不看到人來人往簡直就是謀殺,不與他人互動的房間裏沒有一點能量,我的能量已經乾涸了,我要窒息了,我要出門!

而內向的人可以一整個月呆在家裡做自己的事情,沒有社交活動,甚至沒有網路互動,只是閱讀、健身、工作等等,一個月、半年不參加任何形式,任何規模的聚會也沒有任何不妥,參加無營養的聚會像溺水一樣,到處是無意義的幹擾消耗我的能量,這些人把我獨處積攢的精力消耗一空,我要回家!

思考與情感的關係就和內向與外向的關係類似,是對立的是否關係,而不是並行的包含關係,特質本身的屬性在我的理解可以和性別屬性類比,人類性別的男女都從屬於人類,但男性和女性是截然不同的,而共同的屬性從屬於人類,不從屬於性別。

所以情感認知型或者說感受認知型在交談和辯論中,更注重感受,也就是你指出我說的話存在邏輯漏洞或是說我定義使用的不準確,令我產生了不適的感覺,而這種不適可能和邏輯思考型的不適感覺是一致的,所以,雙方的辯論形成了一種互相傷害的結果,也就是常見的男女差異之:女方做錯了事,男方指出,雖然語氣和用詞在邏輯上無懈可擊,並且已經非常謹慎的措辭注意保護女方的感受了,但女方的反應仍然是:「你為什麼指責我!」潛臺詞是「你指出我的錯誤令我很不愉快,我不喜歡你指出我的錯誤,你趕快來抱住我說,雖然我做錯了,但沒關係,我不生你的氣」。所以在邏輯上回應做錯的原因,或者解釋說明並不是在指責你是錯誤的反應,雖然這聽起來回答「你為什麼指責我」是如此的符合邏輯。男性認為是對事不對人的,只是在就事論事,沒有對女性本人表達什麼,根本不是在指責,可是,很抱歉,感受認知型是不存在對事不對人的,並不在邏輯上將事和人主動的分離,無論從能力上還是意願上。

感受認知型常見的表達式:"這個事讓我覺得他...,我覺得他做這件事...,他做這件事給我的感覺...",對比一下邏輯思考型常見的表達式:「這件事給我帶來的思考...,我認為這件事...,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推論或知道......」,感受認知型在通過感受認知的時候,是不區分事和人的,事和人是包含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邏輯思考型在對事進行判斷和對人進行評價的時候,是通過行為定義評價人,而事情是可以抽離施事的主體的,即使這主體是自己。

而回到剛剛男女差異的例子,感受認知型是無法將自己的行為僅僅限定在自己的行為上,去定義、界定、描述行為並且暫時不考慮自己在施事行為時的感受的,因為感受是更加整體連貫的,感受與整件事的關係是包含關係,是無法割裂的,指出行為上的錯誤和指責她的感受無異,沒人喜歡產生被批評、指責的感覺嘛,所以話說重了就會引起反彈,「你怎麼可以兇我!」就出現了。

感受認知型認為邏輯思考型不可理喻,實際上是在說交談過程或者辯論的體驗很糟糕,這個傢伙總是揪著我的小字眼不放,一直在指出我在定義、概念甚至語法上的錯誤,是的,我可以承認我說錯了,但有的錯誤是否指出根本無關緊要,對談話毫無影響,他甚至可以完整的表達出我想說的話,他明明知道我在說什麼,卻不肯以友好愉快的姿態將對話進行下去,就喜歡抱著那套他認為對的東西,一定要分出個對錯,根本不聽我說了什麼,也不在意我和他對話的感受,和這種人交流真是要被氣死了,好氣哦!和這種喜歡糾錯的人對話的體驗實在是糟糕透了!

而邏輯思考型認為感受認知型的人在交談和辯論的過程中,存在太多邏輯漏洞實際上也是在說交談過程或者辯論的體驗很糟糕,對方使用大量含義不清楚、不準確的定義,混淆一些基本的邏輯概念,在推理過程中出現明顯的邏輯斷層、斷裂、漏洞,以及無法自洽、自相矛盾的表達,是無法將談話和辯論正常的進行下去的,因為語言在進行意思轉化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失真,如果交談的雙方對自己使用的定義和術語都不進行明晰的界定,那根本就是雞同鴨講,無異於求出£200+¥2000+€30+$60=多少比特幣,卻試圖以一種不允許查詢匯率將單位換算的方式,也不指定等式換算的時間,因為不同的時間匯率的不同,數值是不同的,於是會開啟追問模式,「哦,我親愛的朋友,你說的這個問題我需要查詢一下匯率,所以,你現在告訴我問題指定的時間吧,是昨天還是今天,還是去年和今年的對比關係,還是上個月和這個月的對比關係,還是預測一週以後,一個月以後呢?」"而通常能得到的回答大概是你就直接告訴我多少或者你累不累啊,我不問了總行了吧"。而無論哪種回復都會讓邏輯思考型變成啞巴,因為不指定匯率,他就啞巴了。邏輯思考型無法不通過邏輯進行思考判斷,那感覺就像舌頭被切掉了,卻被要求唱高難度的歌曲。邏輯思考型對於所有無序和混亂的談話都會覺得實在無法忍受,而且,對方在被指出邏輯錯誤以後,雖然認同指正本身,但不以為然,反而覺得我在攻擊他,天吶,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嘛?我有可能和他進行有效的對話嗎?拜託把他的「舌頭」還給他吧,我甚至無法分辨他發出的音節是有含義的單詞還是毫無意義的呻吟,和這種不進行完整邏輯思考的人辯論實在是太痛苦了!


雖然雙方在對話的初始,都試圖聊的明晰愉快,也並沒有對彼此存在敵意,倒可以說友善甚至親密,但雙方對於明晰和愉快的定義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

感受認知型對明晰的理解是盡量多的對感受和體驗進行描述,對談話的氣氛和氛圍有一定預期,把交談描述成交換看法更合適;而邏輯認知型對明晰的定義是,使用盡量準確、並且雙方認可的定義和概念對事情交換思考,絕不能止於看法,邏輯思考型預期的交流是建立在選取對象→進行觀察研究→抽象觀察對象的質與量→對觀察對象以及其本質及表徵進行思考→進行邏輯判斷→得出邏輯結論→與現有知識結構及概念進行聯結→組織語言→選取事例→再次抽象概括或建立聯繫或發散......的基礎上的。

而對愉快的定義差別也非常明顯,感受認知型的愉快是描述對話體驗的,至於什麼樣的對話會愉快,維度並不單一,是一種隨喜隨性的任意感受,而邏輯思考型對愉快的定義是,首先,對話是建立在邏輯清晰的基礎上的,至於話術的技巧只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是強化表達的手段,如果定義可以描述界定清楚,或者所使用的例證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那優先使用明晰的定義,明晰絕對原則,而過程的體驗本身並不是第一優先的,這和感受認知型的人恰恰相反,談話的愉悅體驗本身是最優先,不可替代的,至於舉的例子是不是沒有瑕疵並沒有什麼要緊,關鍵是故事要好聽。

所以邏輯思考型是斷然不能接受我覺得,我看到了什麼現象,於是產生了什麼感受性的結論的,我來模擬一段對話:

比如"我看北京二手房市場房價下降了(的新聞),(於是經過一些信息的聯結,比如限購政策以及銀行對購房者的貸款限制等信息),我想北京房價還會繼續下降",甚至可能都沒有()裏的信息作為佐證,而這樣感受式的結論在邏輯思考型的眼中無異於選取對象→得出邏輯結論,這與邏輯思考型的認知結構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因為被省略了①進行觀察研究→②抽象觀察對象的質與量→③對觀察對象以及其本質及表徵進行思考→④進行邏輯判斷等至少4個步驟,於是會開啟窮追不捨的追問模式:「北京二手房市場房價下降的成因,現行政策的影響,與土地招拍掛、土地使用性質的關係,北京房價繼續下降這一結論的推論過程,首先定義一下下降的北京房價是指什麼房價,二手房市場,還是新房市場,下降的幅度是多少,下降的週期估計會有多久......」理論上直到追問到可以認同結論為止,或者因為討論需要的邏輯判斷他還沒有成型,或者需要補充信息量,而對方又無法提供定量的信息,只能提供定性的感受時,會主動暫停討論,但不會停止思考,而在追問開始的時候,通常感受認知型的表述都是就是一種感覺,"沒有為什麼,刨根問底的追問什麼,我不知道,我沒想過",而這個時候,新的矛盾又再次產生了,常見的表達式是「你不知道怎麼能下結論呢?」喲吼吼,而這通常被等同於:"你沒有資格描述你的感受"哇,這個罪過就大了,"我就說說不行麼?我就是這麼的!不可以麼!"。「沒有不可以,你當然可以這麼想,可是,可是,(經典閃回)為什麼呢?為什麼這麼想呢?為什麼不那麼想呢?你是怎麼想的呢(你思考的過程是什麼呢?)」"切,可以不可以是你說了算啊,還用你說可以啊,而且!又!問!我!為!什!麼!,是麼?不可以殺了他麼?"

實際上在認知感受型和邏輯思考型的眼中,我看我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認知感受型眼中的我看就是我看到的意思,i see,我看到你走進屋坐下了,我看到你和我打招呼了,我想表示感想sentiment共情empathy,(比如讓我想到了)"誒~,曾經滄海難為水",也可能和我感到i feel肚子痛,和我想我肚子痛是相同的意思,在邏輯思考型眼中,我是我觀察observe研究survey,我觀察到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房價下降了,我想,i wonder我想知道這是什麼回事,或者,我想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是否意味著北京的二手房市場價格會持續走低呢?

對於同樣的一句話,已經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理解,讓我們繼續我們的模擬對話,於是矛盾迭代了。

「你說你是思考得出的結論,卻沒有思考過程,這不能讓我信服,我對你的思考過程感興趣,咱們來交換一下思考吧?」於是再次提出了經典的問題「為什麼?」原因、性質、方式、路徑一系列邏輯拆解洶湧而至,而對於聽到原因和性質這類定義和概念的感受認知型來說,無異於作為一個中國中學生,可在課堂上,老師雖然是中國人,但自己聽到的卻是嘰裏咕嚕的阿拉伯語教學,完全搞不懂對方從兜裏掏出一水缸的抽象概念是想把誰給淹死,必須馬上停止這個話題,可能有保持緘默法,轉移話題法,等等手段,而邏輯思考型對於未完成的邏輯思考有非同一般的執念,因為沒有妥善處理的問題是大腦裏無法觸碰的癢,在話題轉移的初始,以為對方是想通過這一話題介紹或引出對之前問題的理解,比如感受認知型通過提出"今天去買菜,某某魚漲價了"以轉移話題,而這在邏輯思考型聽來,「哦?是從CPI角度分析的麼?」(好笑麼?這種充滿困惑的較勁是不是也有點意思)可在感受認知型連續切換話題後,邏輯思考型發現對方「好像忘了」一開始我倆聊的是房價啊,「那房價的思考呢?我已經告訴你我的思考過程和結論了,那你的呢?你說你了啊。於是又再一次挑起話題,那房價那個問題呢?」而感受認知型的人在心理上已經崩潰了,"這個人是有病吧,簡直不可理喻,我繞了一大圈就是為了不談房價,這傢伙念念不忘的跑這跟我不忘初心來了,沒有為什麼!別問為什麼!我都快煩死了,誰來救救我......"而此時邏輯思考型仍然在試圖將聽到的一盤散沙的信息拼湊成一個完整連貫的邏輯閉環,而通過感受認知型給出的信息往往是無法實現的,「所以是為什麼呢?北京的房價會下跌麼?可以通過北京二手房市場房價下降作為參考麼?作參考的依據是什麼呢?......」如果感受認知型看到或是聽到邏輯思考型腦袋裡的想法會這樣說,"你累不累啊,你不累我累了,我受不了了,咱倆別嘮這個了,行麼?"而這時候往往邏輯思考型還剩下一個初始問題仍然在思考:「所以你為什麼可以不經過邏輯思考判斷就可以得出結論並作出行為呢?或者你的思維過程不能得出你所得出的結論啊,那你是如何得出結論的呢?你的想法即思考充滿了邏輯漏洞」............(在整個模擬對話時使用的引號有細微的差別並且斜體了,"感受認知型"和「邏輯思考型」)不過,雖然邏輯思考型的最後一個思考仍在繼續,並且沒有得到解答,但好在對話終止了,停止了互相傷害。


以下是本人嘗試對題主提出的這一現象進行理論概括,另本人沒有心理學、哲學系統理論學習背景,使用的定義和概念可能和標準通行的定義存在較大差別,表述上可能也存在不合理,或是存在一定邏輯漏洞,如有發現,還請不吝指正。再次強調,以下使用的哲學概念的定義都是我本人理解的含義。

造成題主描述的現象,原理上是因為思考認知型(邏輯思考認知型/思考認知型)和感受認知型在認知的基礎單元上存在根本性的差異。感受認知型以體驗experience為路徑,以自身的感受feel和"想法=隨想"為起點,抒發出的是感想,得到的是關於感受的體驗式的基礎認知單元。常見的行為是思念miss和想像imagine(我想你是一種想像式的感受嘛)。

而邏輯思考型以思考為路徑,並且以邏輯為工具,以選取對象進行觀察作為起點,被觀察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可以將思維活動本身作為觀察對象,經過分析推理論證等一系列思考行為進而得到關於思考的思考式基礎認知單元。常見的行為是觀察observe和思考think,wonder(我將思考定義為行為,和肢體行為一樣,屬於大腦有節律的運動)。

正是因為形成基礎認知單元的路徑差異如此之大,並且不可調和,也就是比較常見的感性和理性的差異,鑒於感性和理性的差異和男女差異等等差異如此之普遍,瞭解了這些差異之後,可以得出不和感性認知型的人進行「想法」的交換即思考的交換的結論,這和直觀感受的這兩種人別辯論了好像也沒什麼差別,但在原理上了解這種差異形成的原因,不止可以判斷是否要與特定的人辯論或是交換思考,還可以預判不和一類人進行辯論,還可以幫助解決一些常見的男女差異、溝通代溝等問題,這是通過直觀感受僅僅得到不再和這個人辯論了的結論,或者雖然同樣得出不和某一類人交談的結論,但存在擴大概念的風險在效果上是存在本質區別的。並且還有一項功能上的區別,認知到了原理的模式,可以嘗試通過轉換表達式進行有效溝通,而這一點是僅僅通過感受式的直覺難以實現的(再來模擬一小段對話"你有毛病吧?那倆是一回事麼?""是不是一回事我有什麼毛病?你給我滾一邊去!""我滾!我滾!行了吧!就不愛和你說話!""我愛和你說話!""行了,你閉嘴吧!""你每次都是這樣的,就會讓我閉嘴,要麼就跑遠了躲著我,嫁給你我真是倒了八輩子黴了!""娶了你我纔是倒了大黴了!")攤手,而引發災難的「罪魁禍首」竟然是邏輯,因為對「那倆是不是一回事在邏輯上存在分歧」「你有毛病吧」只是作為主觀上對於對方邏輯的離譜程度的程度修飾副詞,「你有毛病吧」等同於你想(看待問題的方式)的是「非常不著調(不合邏輯的)」了裏的非常,這一句非常引發了什麼呢?)

(還有一個令我耿耿於懷的男女差異的例子,一家人去迪士尼樂園玩,媽媽很想和白雪公主合影,可是想和白雪公主合影的人實在太多了,於是爸爸帶著兒子去玩其他的項目了,媽媽一個人靜靜的在隊伍裏等待,周圍都是嘰嘰喳喳的小朋友,她可真是等了足夠久啊,好在快要排到她了,這個時候爸爸和兒子來找媽媽了,我記不清是營業快結束還是去喊媽媽喫飯了,他們去玩了好幾個刺激的項目了,興高采烈的向媽媽揮手,要媽媽和他們會合,他們不停的呼喚和招手,媽媽已經看到了,可她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尖和麪前短短的隊伍,不肯走開,孩子已經跑過來拖媽媽了,而爸爸那稍稍皺起的眉頭和不理解的語氣令我一生都難以忘懷,還拍什麼照呢,孩子都這麼大了,走吧,再不走就怎麼樣怎麼樣,別排了,我實在記不起爸爸說了什麼了,只記得媽媽低著頭盯著自己的腳尖彷彿猶豫了有一個世紀那麼久,然後她的肩膀微微的塌陷了,她也許很用力的咬了嘴脣,最後,她還是在拍照之前走開了,我卻分明聽到了整個世界的嘆息。)每每想到這個故事都會令我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也許爸爸和兒子的催促讓她失去了堅定等待時的期待和憧憬,那種在花園裡等待全部的鮮花綻放的欣喜,那種少女般輕盈的腳步,或者讓老公和孩子等待的焦灼還有看似與年齡不相稱的行為帶來的窘迫都沖淡了她堅定的在隊伍裏等待的心情,哪怕說一句下次來再拍呢?這次實在是有特殊的情況必須馬上離開,是啊,已經過了少女憧憬白雪公主的年齡了,在隊伍裏站著都顯得突兀,孩子都帶到樂園玩了,可那又怎樣呢?可那又怎樣呢?那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我本人是十足的邏輯思考型人格,在對話和閱讀等過程中,對邏輯斷裂的容忍度非常低,軸的了不得,但從來沒有輕視過感受認知型。我作為一個能夠進行符合邏輯的有效思考的個體,其中一項重要的功能或者說指標就是在這種時刻,希望自己做到絕不做那個潑冷水的人,要盡全力避免自己成為那個讓整個世界嘆息的人,如果犯了錯誤要及時修正彌補,要做那個理解並支持伴侶的男人,要做那個陪媽媽排隊的孩子,「媽媽,你已經排隊很久啦,我陪你一起排,馬上就到啦。」

周國平在關於女人學哲學的問題上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看到一個可愛的女子登上形而上學的懸崖,對著深淵落淚,我不禁心疼。」我的理解是思考的過程並不都是愉悅的,反而是困惑、掙扎、痛苦要更多一些,至於那偶有得之的有意思也難以預期,反而,獲取簡單快樂情緒的能力被大大的削弱了,類似的要求包括無往不平行於外,高山仰止蘊於內的謙謙君子,或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心如止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的現代些,想保持觀察的客觀和獨立性進行邏輯推演的哲思,就要儘力消除情緒這一無法判斷影響的參數,盡量讓自己的頭腦保持冷靜,而有效的觀察是邏輯鏈條完整合理的起點。邏輯型人格怎麼會說出今天收到了很好看的花,今天心情很美麗這種話呢?快樂和喜悅的價值可以和邏輯完整嚴密的價值對比麼?我覺得無法比較,都各有其價值。如果每天都過的舒心愜意,有一些哲學問題的解答確實是隻有特定的適用範圍,如果沒應用,則沒有必要思考。

我的邏輯和思維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打磨,能夠對不同的思維模式具有的性質作出一定程度的思考,絕不是為了在對話或是辯論中佔據上風,更不是吹毛求疵似的要挑出些這個世界的毛病,不斷的探求為什麼?一臉執拗的皺眉,永無休止的思考,所預期實現的目的,包括希望自己和自己珍視的人能得到他們想要的,並以各自預期的方式,無論想要得到的是具體的實物,還是抽象的感受,即禮物或幸福。而一切的思考都會為解答自己想要什麼?對方想要什麼?期望以什麼方式實現?對各項期望滿足預期的衡量標準?還想要體驗這個新鮮玩意兒麼?我覺得這個你會喜歡?等等問題提供邏輯支持,最終實現的效果之一:就是不做那個硬要把媽媽拉出隊伍的人,不冷言冷語的譏諷媽媽,在媽媽低頭盯鞋尖、咬嘴脣猶豫,肩膀微微塌陷的時候,能夠察覺並意識到自己在言語和邏輯上的漏洞,並及時的把媽媽按住,或者可以做的更好,在帶著孩子玩過其他項目之後發現媽媽還在排隊,抱抱自己的老婆並親吻她的額頭,「等了這麼久啊,還沒排到啊,我們等你,要我和孩子陪你一起照麼?」是的,雖然仍然是以邏輯的方式,因為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方式,但儘力將她的情緒與感受以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納入本身的邏輯範圍了。雖然我的情緒感知能力各項指標完全正常,但對於感知到的情緒如何進行應對在某種意義上仍然是一個邏輯判斷,首先,對方處於什麼樣的情緒中,我又有怎樣的感受呢?這需要通過感知模式獲得,可接下來的問題必須通過思考模式,抽離的思考,那麼我該如何理解對方和自己的感受呢?又該如何應對呢?我的感受想表達什麼?目的和性質是什麼呢?我需要以怎樣的形式、在什麼時間表達?......是的,情緒感受也要在邏輯的框架下產生和湮滅。

那麼,正確的認知不止可以界定描述乃至預判行為,更可以有效規避風險。雖然瞭解了原理不見得能夠做好,甚至從效果上來說可能都沒有從感受出發的人做的好,畢竟修行要以踐行來體現,修持只提供方向,不必然等同於踐行過程可以達到,但修行是人人都可以做的,而天分卻不是人人都有。

而以上一系列結論,都只有在邏輯的基礎上進行思考纔能夠得到,邏輯是以思維活動為觀察對象,即以思考維度的活動作為觀察對象,經過思考行為得到的認知基礎單元的規律和規則。即邏輯是思維活動的規則,即經過思考得到的關於如何思考的認知單元。

而哲學是對全部認知單元(包含所有基礎單元(如被觀察對象的屬性、性質、分類,功能...)及高級單元?(未命名,即如何觀察被觀察對象,如何進行有效觀察這一類對觀察和思考得到的對基礎單元進行思維加工的方法論式的認知單元)),包括認知(從屬於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關係與本源問題(意識和物質的本源問題)及全部認知單元間的聯繫,可以認為哲學是以認知單元為觀察對象進行的邏輯思考,進而取得的關於認知單元的認知。在將認知單元作為觀察對象的過程中,認知單元也是通過觀察或經過思考獲得的,但不一定有有效的邏輯基礎,而哲學的認知必然也只能通過邏輯思考獲得。

我將哲學定性為認知,符合唯物論的觀點,不認為認知是先驗性或獨立於人的物質基礎存在的,無論科學(自然科學)還是學科(社會人文學科),即使自然科學研究的自然規律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但我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本身是隻能存在於精神世界的,並且以物質基礎為條件的,且會隨著我的消亡而消失,認知得以傳承不是因為其先驗性或潛藏在意識中,而是通過語言。語言是意識的轉化,使得認知可以交互、被記錄、被談論、討論,以及剽竊。

所以學好語言,可以進行更加卓有成效的表達,可以更快的理解到對方的表達底層含義是什麼,通過哲學思考,可以對自身產生的反應進行認知和判斷,可以規避錯誤的表達式,建立更和諧的人際關係......論學好語言的重要性以及邏輯思考和哲學思考在生命中的意義。

人世間的種種問題和種種煩惱,都可以通過加強學習、個人修行不斷優化哲學理解進行更有效的認知與應對,讓對智慧的熱愛和思考點亮智慧人生ching~,而人格特質傾向邏輯思考可以作為一個良性的開端。


確實有很多人思想狹隘,故步自封同時不講邏輯,一般人遇到都會忍不住爭論兩句,但是時間長了你就知道,跟這種人爭論完全就是浪費時間,所以看見傻?忍忍就過了,別犯強迫症。

題豬就是那種典型的自以為是的人。自以為我了不起,別人都是錯,然後說話一直還帶刺兒……不好意思,起碼我不喜歡這樣的,講話不知道好好講嗎!非要以質問、找茬的口吻,就算別人錯了、邏輯不好又怎麼樣,你覺得ta就會認為你是對的嗎?

我認為首先要去看爭論的內容是否必要,首先自己想一想這個爭論的問題是否有意義,覺得有意義後再開始討論為了問題去討論的過程可能會讓你更輕鬆一點

其次應該去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經歷所以有著不同的知識所以遇事會有不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過的,固有經歷導致讓人改變想法也很難,可能聊聊就崩了。

最後明白你展開討論的目的,是為了和別人說道理進而讓他改變還是什麼?你也要明白聊聊的結果可能就是兩邊都不高興。

如果你很清楚無法說服對方也堅信自己的想法無誤,那何必爭論呢?會很累的,還會讓自己不開心糟糕的還會帶來自我懷疑,也可能影響和別人的關係。

而且對方也可能這麼覺得

下次爭論時候康康這兩句


人都這樣,你很正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