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本科在讀,選修課老師留了這麼個思考問題,在《葯食同源》or《食療本草》中選一味葯,從食療或者美容方面議論,還要講述其源與流。範圍太廣,可選擇的太多了,想要有什麼比較好的切入點或者方向可以參考參考~


兼有食療和美容作用的話,山藥應該是不錯的入手點了。

內經說,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而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由肌肉到皮毛內外都照顧到了。尤其是體虛氣弱的那種面黃肌瘦、肌膚鬆弛,都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下面的文章可以參考下:

懷山藥煮水,堅持喝了一個月,效果驚人?

mp.weixin.qq.com圖標

另外,大棗也是很常見的葯食同源的食品,可以寫寫常見的食療誤區,比如明明脾胃濕熱還大棗啃個不停。


山藥可以,但山藥不要去皮,盡量帶著山藥的那些毛喫。

豬腳可以,牛皮膠也可以,阿膠更好。

玫瑰也可以。

何歡也可以。

紅棗也可以。

黃芪人蔘更好。

太多太多了。

多補氣血,多睡覺,勝過天天喫草藥。


葯食同源中美容的,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銀耳。

然後會想起桃膠,因為銀耳桃膠紅棗羹是一道養顏的美味。

富人用燕窩花膠,常人用銀耳桃膠。


可選擇的很多。

如果從地道藥材找可以找出很多,然後蒐集他們的資料,再結合一些現代對他們的認識就很不錯

比如說山藥,枸杞,百合這類的。需要的資料歡迎找我私聊
選山藥吧,是食材,又是藥材,又有美容的功效,歷代名家對它的論述也很多


這個問題信息量太大了,比如,我們每天食用的中藥有,八角,花椒,白芷,肉桂,桂皮,香葉,揉子皮,小茴香籽,生薑,等等香料,無一不是中藥裏的一味藥材。在比如,我們去藥房抓藥都是按照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開藥方抓藥的。也就是說,一味葯和另一味葯是會起毒素反應的,從而抑制病人體內的毒素的擴散。食療的原理和中醫的理論是相通的。至於內容方面,每個人的生理代謝和先天生理不同,在理論上是無法界限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