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什麼?自由和物質條件是什麼關係?怎樣在生活中實踐自由?

在瞭解這些事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束縛是什麼。

物質條件決定了別人怎樣看你。

你的行動、工作,也是為了物質條件。

……

所以,我們瞭解到,我們佔有物質資源並不會讓自己自由,自己的行動也是為了自己佔有物質資源,因此也不自由。

自由和恐懼、貪婪無關。

自由就是超越自我。

……

瞭解束縛,你就瞭解了自由。


個人理解

快樂在兩個極端,中間少有快樂。

人生也是生死兩端接近時其實快樂比較多,在中間快樂比較少。有錢縱慾都是一下子,並不能持續,也很少極度快樂,忘我的快樂,反而顧慮煩惱縈繞。深刻體會一夜麻將、夜店、大酒之後,轉天的無力、頭疼、空虛等。這不是玄學,這是每個人的感受,除非不去感知。

無知、無欲趨於快樂,都放下了、簡單了也快了,這類似於人生的兩端,也形象說明快樂的本質。最煩就是在中間,帶著亂七八糟的認知和慾望,其實都是自己達不到、想達到的目標追求。這種苦有人覺得是追求和享受。

對於教育也是,如果是創造環境,施肥澆水,靜待花開則快樂。如果不斷的施壓,不斷的提升,不斷的說服都很煩惱,往往還適得其反。本質,這樣的力的輸出,來自於自我的焦慮、擔憂、攀比。啟發是從這個人、這個對象出發,幫助他明確指向,施以方法,這是視角決定的,經驗的傳遞,共同的成長。

邏輯、知識是思維定式,可以幫助解決問題,幫人形成經驗,甚至經驗的照搬,結論的轉移,也是結論或經驗本身,形不成智慧。智慧有心發。不依賴判斷。

很多混亂都來自經驗的照搬,而忽略的是本質。類似於斷章取義,只取了半瓢,而失了根本。這樣的經驗禁不起推敲,但迷途的人,仍舊樂此不疲。追問本源是讓事情明瞭和讓自己清明的方法,但依舊不是智慧,最多通透。

以上的邏輯和經驗是對物質世界的總結,物質之上是精神,精神支配行動。只有物質的滿足,永不滿足,達到精神,更加快樂。因為沒有法拉利和香奈兒而苦惱,有了並不會一直快樂,不斷擁有也不會一直快樂,不上升到精神,物質快樂只是短暫。追求法拉利和香奈兒是快樂的,因為一切付出都有了放向和原因,擁有了擺在那也不快樂,使用時的感受讓人快樂一下,一直感受也享受不到快樂。哺育孩子如同個人的追求,另一種實現,過程美好,但也並非快樂。

沒有物質,不會跳到精神,香奈兒塗在臉上,法拉利提速的轟鳴刺激了感官神經,放在那時只是感官的回溯。但是沒有過,無從回溯。有了精神,物質纔有可能做減法。當精神縈繞在生活,物質其實不那麼重要,不再需要香奈兒或法拉利持續的回溯。但本身總有替代這種舊的感受的新鮮感受。其實往往就在身邊,而不被感知或無從察覺。

小朋友喜歡在幼兒園和所有人玩,而往往大人會挑出一些品行不高、行為低俗的告訴孩子不要在一起。孩子的眼裡沒有世俗,因此無雜而清澈。西方人眼力也有一種清澈,那是客觀和理性的清澈,即使是壞人,常常也有這種清澈,同時伴隨奸詐或兇險,但壞是他的選擇,並不又好又壞。這是簡單之外,一種純粹的快樂,其實也是簡單。

在那,經常能碰到過往有些成就的人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他們會說i been there。這不是被迫的,是一種放下與不爭。不和年輕人爭,因為年輕人更需要機會去歷練和證明。可在我們的文化裏,即使你六十歲,仍在八十歲的父母眼前是孩子,如果對方還能表達,則你更多的還要去傾聽,而少有表達,你不得不把你的表達放在別處,可內心裡,最想證明給父母的並非物質而是精神。到了六十還是會爭,爭的是未曾盡數表達的不甘。

精神也不是一切,只是在物質之上而已。你快樂嗎?嗯,精神快樂,同樣也說明物質不虧。精神怎麼快樂?飽足、簡單、純粹。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的是善於瞭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善於發現自己的人是智慧的人。

老子說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學習別人的知識經驗是積累的過程,增進智慧修行是放下丟棄的過程。當心裏面沒有任何矛盾牽絆,把知識放在合理的位置運用他。天下沒有難以完成的事情。

佛陀在臨終前,對他的弟子阿難的告誡是:「是故阿難,實處此境,汝當自依。以己為島,以己為歸,捨己而外,他無所依。以法為島,以法為歸,舍法而外,他無所依。」

這裡表達的意思似乎是:人的生活從根本上是由自己決定的。你只能靠你自己,而不是去乞求外在的依賴,無論是外在的神靈,還是外在的師傅,等等。而「法」在這裡似乎可以理解為生活的真理,規律,等等。也就是說,佛陀似乎在說,要把生活的希望寄託在我們自己,我們對真理的認識上。除此以外,沒有其他可以依賴的。

因為通過時間獲得的可交換的東西,最後都會隨時間失去,唯有自己對生活的理解領悟,不可交換,是無法價值衡量的。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克利希那穆提說:廣博的經驗,根深蒂固的恐懼,焦慮,悲哀,快樂以及幾千來積澱的一切信仰,這個人類的故事就在你生命中。你就是這本書。深入探索認識你自己,恐懼悲傷將會煙消雲散,你內外深藏的智慧光明將會顯現。

蘇格拉底也說,如果我一輩子領悟的給別人的建議忠告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去認識你自己」

如此多的智者跨越不同的時代都在向我們表明了這個方向,認識你自己,做自己的不要依賴外在的師父,老師,書本,權威,做自己的明燈,做自己的光。只要你是一個正常智力的人你都有有這個潛力潛能,終結自己的悲傷,痛苦,迷茫,擁有一顆智慧澄澈的心。


要快樂,不是不夠經濟,而是不夠哲學,或者需要提升智慧,把心打開,心開了,自然就開心了。


都不是,是您沒有一刻敢於為眾生犧牲的心。眾生包括你自己。

有舍就有得,能捨就無所謂有無,自然佛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