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碎银子,先要说老茶头的前世今生。

老茶头是熟茶发酵过程中出现的结块茶

主要是比较嫩、含有较多果胶的部分,它们柔软,透气性差,加之发酵过程温度较高,容易结成块。

过去就被当成熟茶制作过程中的下脚料

为啥说是下脚料?

首先根本没有完成发酵过程,不是纯粹的熟茶;另外,大的结块里面可能有杂质,也可能微生物超标

以前大多是打散了混在熟茶里。(有底线的「掺水」)

2004年普洱茶带头大哥改为民营,2005年打起这些结块茶的主意,2006年推出「老茶头」。

大哥都给下脚料「转正」了,那大伙还有啥说的,抓紧赶上赚一笔。

大哥还是「厚道」,没定高价。

我之前想试试下脚料的味道(不实践没有发言权),买过一块2014年大哥出的老茶头砖,三十多块钱。

当然,2006第一批老茶头被炒起来了

如果加上其他概念,炒得更离谱,比如这冰岛老茶头

22个人上当还是当托儿?

还有更不专业的:

谁能提前20年预知下脚料变成香饽饽

或许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老茶头:耐泡、汤稠。

是的,结块了当然难泡开,果胶多当然稠

我的选择是:花三十块钱试一次,然后扔掉。

老茶头现在还有另一个名字:碎银子。解说词是「古代用于茶马古道上代替银两」。

脑洞该有多大。


碎银子(老茶头)和黄片都是以前茶厂的报废料,但是有些制茶师傅留下来,还泡了喝了,发现口味还不错,后来经茶厂一推广,能接受的人也逐渐多了。老茶头是熟茶制作过程中产生,一个几吨的茶堆,浇水之后,茶叶里的胶质会逐渐下沉再加上底部压力大翻堆没到位等原因导致熟茶结块的现象。一般老茶头占整个茶堆产量的1%-4%之间,小厂一般不会卖,没那个量,一般都是大厂在卖。假的老茶头都是加糯米水强行结块再用机器打碎。好茶肯定算不上,顶级普洱茶都是生茶。接著说黄片(黄金叶),在生茶经过最后一道工序晒干之后,接著会捡黄片,也就是把大叶子挑选出来。黄片价格一般比较低,公认优点是耐泡,但是香味淡,滋味不突出。


你好

从工艺上说,大块的叫老茶头,小块的叫碎银子。都应该是自然坨。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普洱熟茶渥堆发酵时,翻堆不及时,内含物多分泌物多的茶叶会粘连在一起,产生结块。确实滋味会醇厚一些。 以前算是残次品,无人问津,但是长时间存放后,发现滋味确实很好,物以稀为贵,所以变得越来越贵,受人追捧。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老茶头还是碎银子都是人工坨,人为挤压在一起形成块状的,滋味一般。

从鉴别真假的方面上来说:

真的干茶光泽度高,耐泡度高,15泡以上仍然紧实,糯米香也是淡淡的,没有其他发霉等异味,汤感稠厚,顺滑。

人工的干茶光泽度低,耐泡度低,容易膨胀变大、松散。糯米味道偏重、不自然,多是添加了香料。做的不好的还会有异味,霉味。汤感薄!

以上就此本人意见!


欢迎关注【懂茶帝】

所谓「碎银子」,属于熟茶,但其发酵比普通熟普洱更为充分透彻,将这些结块的普洱茶单独拿出来存放,随著存放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质地更加密实的茶块。还有人美其名曰「茶化石」。

「碎银子」其实就是老茶头。老茶头也有紧的,松的老茶头是翻堆频率高;而紧结的老茶头是堆子大,茶叶压得瓷实,翻堆频率不高造成的。堆子大一点,发酵期长一点,翻堆频率慢一点,就造成紧结了。翻堆肯定要及时才行,否则温度过高,造成烧堆。大叶种比较松,小叶种比较紧结。

这款茶比常见的老茶头偏黑的原因是发酵期较长(懂茶帝注:这也印证了网上关于碎银子发酵更充分的说法)。以前的发酵方式都是偏重发酵的。重发酵的茶,口感上不会生涩,但是后期变化不如轻发酵好喝。以前发酵熟茶的时间是60天左右,现在发酵期是42天到45天。

▲碎银子

有些老的碎银子可以超过35泡。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是以前的扔货,现在换个名头出来卖,碎银子,茶化石,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你百度一下,就知道,知乎也有大神说过普洱茶制作流程里面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出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