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在別人的慫恿下買了個皮膚 但是一直在心裡悄悄抱怨自己為什麼要買莫須有的東西。那是父母給的生活費,一直在自責。


要說莫須有的東西···

電影能得到什麼東西?只是眼睛看了N個畫面、耳朵聽了N次聲音而已。人們為什麼趨之若鶩?

演唱會能得到什麼東西?甚至沒有畫面只有聲音,價格還比電影貴。人們為什麼趨之若鶩?

遊樂園能得到什麼東西?過山車與海盜船的尖叫而已。人們為什麼趨之若鶩?

說得極端點:食物和飲料,吃進去拉出來,最後什麼都沒得到。你為什麼要花錢?


我是休閑玩家,之前很少在遊戲上花錢,前一陣玩了一個網球手游,有時會出4倍或5倍的優惠包,我也知道這個是利用了商場里的錨定價格讓你覺得佔便宜了,但為了快點提升人物屬性,價格也不貴,都是6塊、12塊的,有時就氪了。但後來發現你的屬性越強遇到的對手也越強,勝率還是50左右,再回過頭來查查賬單,不知不覺也花了170多,瞬間驚醒。從此之後遊戲照玩,但一分錢都不花了,屬性低就在低級別巡迴賽玩玩,除非氪到全服第一,否則勝率都差不多。

我玩的氪金遊戲很少,有時我在想,氪金遊戲怎麼保持遊戲平衡呢?人民幣玩家如果強的太多,就不容易吸引白嫖玩家,都是人民幣玩家的話,又感受不到花錢帶來的優勢。如果強的很少,那也沒有動力去氪金。所以這個平衡比普通遊戲難多了。


想氪就氪

我喜歡跟著老婆們一起戰鬥

我喜歡抽到新老婆時的內種快樂

我喜歡看老婆們穿上我給她們買的新衣服

我得到了快樂,為此我付出一些金錢

我認為非常值

(或許我就是韭菜吧,害)


氪金的本質就是花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買皮膚、買專輯、買書、打賞主播或者吃頓好吃的沒有什麼本質區別,花錢買個高興,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所以買的不一樣,僅此而已。作為個人選擇來說,只要你自己覺得物有所值並且在你自己消費能力能力以內,那就是無可指摘的。

從遊戲產業生態來說,雖然我個人不喜歡內購模式,但是我承認這是一種很合理的運營思路,免費入場吸引大量玩家提供熱度和潛在消費人群,通過數值變化版本更迭來誘導氪金,同時持續運營帶來持續收入,使得公司有更強抗風險的能力,不會像買斷制一樣因為某一作爆冷就沒有能力進行下一作研發甚至血本無歸。

但是從玩家生態來說p2w消費模式的潛移默化影響未必是好事,因為玩家會決定市場,p2w大行其道就會擠壓獨立製作和3a作品的市場,而當廠商一門心思去研究如何買ip做換皮,如何誘導玩家氪金,而且玩家都樂在其中的時候,對於那些想玩到好玩的遊戲而不是僅僅想在數值上贏過別人的玩家而言,壞時代就來臨了。


氪金本來這算是遊戲公司回血的方法,正常現象,但是某些遊戲變了味道。比如DNF,有好多次是我朋友剛沖完年套或者五一套一刷圖就制裁,刷圖掉線,換頻道掉線,打團掉線,PK場掉線,PK場外掛,臃腫的客戶端,你這些東西TX或者棒子都不管,也不想管,這還是收入相當高的遊戲呢。

像DNF這種,就是把用戶當韭菜割而已。不過,也有充了錢遊戲體驗不錯的遊戲。要是覺得遊戲很適合你的胃口,並且遊戲廠商也看得起玩家,你也對某些道具執迷,可以適當充錢氪金的。

DCS World一架飛機好幾百,cod16通行證都得找某寶代購,覺得值氪點爽爽正常。氪金買的是體驗,另外我對於那些標榜著開局就能10連抽,遊戲宣傳視頻把GTAV中的視頻一改,有的都不改,然後往網上一丟,期待韭菜自己上門的遊戲,真是一點好感都沒有。


謝邀

遊戲氪金實際上就是娛樂消費的一種。人們在經濟充足的情況下就會不再僅僅局限於衣食住行,就會追求精神層面的消費(高中政治似乎有講過)。所以題主不必自責或內疚,既然是自己支配生活費,只要不是違法犯罪怎麼花都可以。實在心裡難受記得下次堅決不氪就好。

實際上,看電影聽歌之類的,有些也要花錢,本質與遊戲氪金並無區別,而後者最後獲得了什麼?身心上的愉悅感;遊戲氪金獲得了什麼?同樣是愉悅感。不過既然題主氪金之後並不能快樂,那下次就不要在遊戲里花錢了,這次權當買個教訓。


既然父母給了你生活費,那就是給你花咯。只要別拿父母沒給你的就行。

下面圖中的例子都是拿父母沒給的去用了:

非常常見的新聞
幾千 → 1萬 → 5.8萬,越來越多

題主只需知道:不要成為新聞中的「熊孩子」就行了。


氪金本來只是用戶對自己喜歡遊戲的一種支持行為。

在中國這個以內購製為主的遊戲市場里,內購制能比買斷制帶來更多的收益,因為我們人多,6塊錢的首充1000w人就是6000w。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國內玩家間開始流傳一總病——白嫖病,特製那些以不付費為榮,廠商一出吸金活動就破口大罵的病態玩家。

不是說白嫖不好,這是用戶在規則下正常的行為,但是當這種行為上升到價值觀 信仰層面時,就變味了。

即使遊戲公司不是做慈善的,這些白嫖病人們依舊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批評遊戲公司福利不到位。仗著自己是消費者,是上帝,對遊戲本身和公司策劃指指點點,殊不知自己只付了首充的錢。

本來很簡單的供需關係,遊戲公司給用戶快樂,用戶給遊戲公司錢。結果摻和進來這麼一群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不交錢還要求遊戲福利到位,抽卡保底,關卡不難,劇情滿分,一年365天活動不間斷,還要優化流暢 佔用空間小,不能太肝……

不好意思,遊戲公司是服務那些交了足夠錢的人的,對於那種不付錢的,抱歉,你沒權利。


國內的氪金遊戲佔領的絕大部分的市場,現在基本好多都是這樣,也不能說是沒有價值的吧,就好像是一個過程的過度。一些方面的氪金遊戲當然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唔,是挺麻煩的吧,就當適度放鬆心情吧 不要過渡沉淪了。

在我看來氪金遊戲是一個時代吧,這個時代過去了會有更好的時代接盤的,到時候遊戲的價值肯定會有所升華的。


遊戲開發商,遊戲發行商不要吃喝啊,他們為了情懷給你開發遊戲啊。

首先遊戲收費,我表示支持態度,因為只有經濟的收益才能有更好的作品。所以遊戲收費本身就是應該存在的。

其次,我可以給你說下遊戲消費的發展歷史。

0.1版本 機器捆綁

這是很早前的雅達利到後面日廠的街機,都是買一個機器,裡面帶一個或者多個遊戲。所以遊戲的收益源於機器。

1.0版本 遊戲買斷制

這也是雅達利家用機器開始的,一直延續至今的一個收費方式,那時候網路不發達,所以遊戲只能線下發售,然後遊戲開發商的受益源於遊戲發行量。

1.5版本 本體收費遊戲時間收費

剛開始是遊戲運營商提供伺服器維護費,收取的網路費用,現在的ps plus,Nintendo SwitchOnline,XboxGold,也一樣的道理。網遊裡面的魔獸世界剛開始是要買本體的,dlc也要花錢買的。經典的魔獸世界(國服3.0之前),FF14。

2.0版本 本體免費,時間收費,無內購

後面發展到韓國,發現這樣可以產生收益,遊戲本體可以免費,於是韓國泡菜網遊來了,後來,國內的夢幻等等跟著效仿。所以本體免費的算2.0,經典的傳奇,魔獸世界(國服3.0之後)

2.1版本 本體免費,時間收費,有內購

罪惡的開始,傳奇還是征途開始的中國網遊最黑暗的開始。玩得起征途的都是老闆。時間要點卡了,還加入了內購,RMB玩家比免費玩家不是一個級別。最經典的就是傳奇

2.2版本 「完全」免費,有增強內購

中國網遊最黑暗的時刻。開始是征途,最巔峰是DNF,CF。騰訊的發家之路。也是給中國玩家養成了,玩遊戲免費的思想。這裡是增強內購,沒錢有技術在RMB玩家面前就是個渣渣。同時也培養出了,一群人砸錢能變強的思想。

2.3版本 免費,無增強內購,賣皮膚

其實剛開始我對這種模式沒任何排斥,因為公平,有技術手法就可以了。最著名的就是英雄聯盟了。但是!皮膚太誘惑了,所以自己主動花錢,所以我對這種氪金模式沒有任何排斥。也是黑暗後的曙光。可惜馬上來烏雲了

2.4版本 抽卡制

起源無從追溯,因為以前遊戲王就是這樣的機制。但是,火於Dota傳奇手游和爐石傳說。被豬廠發揚光大,並且惡意調低概率。豬廠,中國遊戲界的毒瘤。

3.0,3.1版本 戰鬥通行證

這是國外的收費機制,源於堡壘之夜,第三次遊戲收費革命,豬廠和鵝廠連抄都不會抄的模式,因為,這種模式的前提是遊戲質量過硬。所以剛開始,不敢抄,韓國人做出了韓國特色的3.1版本,也就是絕地求生的BP,給了豬廠和鵝廠的明路。3.0版本是,費用10美元遊戲幣,如果BP滿級可以拿到13美元遊戲幣,加上一大堆東西。這裡是返回13美元的遊戲幣。也就是說玩家肯定是回本的。韓國特色的3.1版本是,費用10美元遊戲幣,滿級還給你價值20美元的東西。所以,中國現有所有手游的戰鬥通行證都是假的,都是垃圾。

好啦,對遊戲氪金髮展史說完了,總結的說,氪金是對好遊戲的支持。如果對垃圾也氪金,那麼只會產出很多的垃圾。支持遊戲買斷,無內購的,只存在於單機和主機。因為網遊聯網需要伺服器維護費。


作為一個老古董說白了我覺得我大概率是廠商最討厭的那一批玩家了。

手游氪金儘可能少能白嫖就白嫖,STEAM不史低不入做等等黨指的就是我了。更討厭的是我還喜歡對遊戲評頭論足(狗頭)。

沒別的意思,因為我從小玩遊戲就是誰玩的厲害誰牛批,而不是誰充錢多誰牛批。從小開始最靚的那個崽是可以一個幣在遊戲室泡一下午的那個,而不是買一堆幣不停塞的那個。

講道理娛樂需要付費我是支持的,但是娛樂等於付費我是反對的。當然大多數時候會直接被氪佬噴是窮逼,你說是,那就是吧(微笑)。

如果你自己喜歡那麼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氪金我覺得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不要被慫恿,你能想到這一點很好。畢竟今天只是一款遊戲皮膚,明天很可能是其他的東西,而且要價更貴。買東西是因為自己有這個需要而不是因為別人覺得你有這個需要,要分清兩者的區別。


那你覺得你不該氪金的話,那你現在就停吧,及時止損。


不過是用錢購買快樂而已,為什麼一到網遊反倒成了要討論的話題

去看電影,去吃火鍋,去旅遊,都不過消費享受了快樂。遊戲氪金也是為了享受快樂,一個皮膚甚至沒一張電影票貴,為什麼不氪呢


氪金遊戲就是性價比極低的電子垃圾。

並不是因為不好玩垃圾,而是因為性價比低,所以垃圾。

如果良心一點即使是氪金遊戲也可以有更好體驗,但現在的廠商明顯都沒什麼良心。

沒有廠商可以拒絕鈔票,氪金永遠是沒有上限的,沒有上限就代表普通玩家和大R永遠無法平衡。

所以我這種花不起錢的窮逼只能告辭了。

手游里充幾千我也只是充幾萬塊大R的菜,不如把這些錢用來買switch,一個遊戲才幾百塊隨便一款都完爆這些垃圾手游。

垃圾手游誰愛玩誰玩吧,我是不會碰了。

我可不想花了錢還要再遊戲里受那些大R的氣。

我又沒賺那些人的錢,憑什麼我就要當他們提升體驗的工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