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信任賢臣,諸葛亮推薦的都重用,人也不壞。如果最後成功了,算不算明君?


豈止是明君,可能現在我們還要祭拜劉禪。很多人忽略了一點,劉禪在位統一天下的意義和後世統一天下的意義完全不同:別人統一天下那叫建國,劉禪統一天下那叫復國。

西漢、東漢、蜀漢只是我們為了區分人為約定的,實際上人家法理上是同一個「漢」,我們覺得劉秀是建立東漢,實際是興復大漢再造大漢,劉備劉禪跟劉秀做的是同一件事。

劉秀興復漢室續命二百年在人們心中植入了「天命歸漢」的思想,給後世留下很大的政治影響力同時也給漢末群雄帶來巨大的政治壓力。東漢末年,各路諸侯割據一頓互毆,把天下打得稀巴爛,但是不管怎麼鬧除了袁術那個二百五沒人敢稱帝,強如曹老闆佔有天下三分之二,磨磨唧唧又是魏公又是魏王然而到死也不敢過一把皇帝癮,再看後世朝代末年那幫玩意兒,恨不得佔個廁所就建國稱帝,無他,兩漢留下來的政治包袱太大了,弄不好就玩脫了。

假如劉禪在位的時候再復國一次,好傢夥!我直接好傢夥!這就算是再再造大漢了,王莽篡漢,劉秀復國;曹丕篡漢,劉禪復國。這什麼概念?大漢成了打不死的小強,直接坐實了「天命歸漢」的思想。站在當時角度來看,劉禪統一以後,造反的政治成本就相當高——四百年間兩波猛人都被劉家翻盤,敢造反稱帝那就是與天為敵,就問你怕不怕?那麼以後可能造成一個局面不過皇帝多麼暗弱,你可以做權臣,權傾朝野,但是不敢覬覦皇位;你可以造反,但是你只能反奸臣不能反皇帝,誰掌權都無所謂但是天下都得姓劉。這樣下去有可能一百年兩百年就會達到一種政治平衡演變成類似君主立憲制,皇帝永遠姓劉作為名義上的天才共主,實權人物競爭上崗。

當然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外族入侵,這個


僅僅只是統一的話是無法做出定論的,得分情況

1、諸葛亮活著時實現統一,諸葛亮死後,劉禪在蔣琬、費禕等人輔佐下安享太平

這種情況劉禪完全是躺贏,劉禪頂多得個仁厚的美名,君臣相得倒是能傳為佳話,估計後世史家還會來一句:「自古得天下未有如斗帝之易者,前有孔明鞠躬盡瘁,後有公琰、文偉公忠體國。漢室再興,實由天授。」

2、統一後諸葛亮去世後,天下大亂、五胡亂華

這種情況劉禪基本就是昏君代名詞了,估計史家得感慨兩句:「自古昏君有過於阿斗乎?得卧龍之助,掃六合、平九州而不能守。先主英雄一世縱橫天下,得豕子如此,殆天棄漢也久矣。」

3、諸葛亮統一前去世,劉禪繼承遺志完成統一,並且能夠守住江山

這種情況劉禪的評價不會低於劉秀,妥妥的明君

4、劉禪在諸葛亮的基礎上實現統一,但晚年信任黃皓導致國家再度陷入內亂

這種情況劉禪的評價就複雜了,大概能得個「先明後昏」的評價


齊桓公問過管仲:寡人好酒,好獵,好色,是否妨礙稱霸?

管仲說:放心,這些都不是問題。只有不識人,識人而不用,用人而不委全任,才會妨礙稱霸,只要避開這三條,隨便你怎麼浪,我都包你浪出個春秋五霸之首。

劉禪的愛好比齊桓公可少得多,史書沒說過他有啥特殊愛好,最多就是後期喜歡看跳大神。要說委用奸佞,易牙,開方,豎刁可比黃皓奸佞多了。而且劉禪的兒子里還有個很有血性的,也強過齊桓公那些連爹死都不埋的兒子。

諸葛亮自比管仲,但說實話,兩者政績都很高,不好比較。而諸葛在用兵方面的表現卻比管仲更強,畢竟管仲沒直接指揮過戰鬥,而諸葛是吊打過女裝大佬的。

管仲有箭射衣帶鉤的武功,諸葛沒打過架,但發明了很多打架的神器。

這麼一比較的話,假如蜀漢是處於春秋那個多國時代,劉禪得到的評價一定比春秋五霸更強。可惜魏國血太厚,吳國皮太厚,孔明實在太難了,這真的不能怪劉禪。

我去過武侯祠,劉禪的像被豎在祠堂後面,好像很見不得人似的。我覺得這其實是後人過於刻薄了。


很可能會被視為「齊桓公」。

因為明君沒有統一的標準,如果把識人、用人作為明君的第一條剛性標準來說,可以這樣認為。

假如諸葛亮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劉禪——諸葛亮」之間「政由葛氏,祭則寡人」的組合,會與「齊桓公——管仲」的組合一樣,被視為黃金搭檔。

齊桓公,是一個非常奢侈的人,酒色財氣,沒有不好的,而且是極其熱愛,不是普通的熱愛,但是,一方面總經理給力,一方面他極其善於當董事長,能守好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邊界,並且,起用了一大批的賢能之士,因此,儘管他好酒好色,依然能建設一個強大的齊國。當時,他的目標不是統一,而是擔任霸主,毫無疑問實現了。

因此,「齊桓公——管仲」的組合,一直被視為管理學上的經典案例。

和歷史上知名的昏君相比,劉禪其實「昏庸度」還是比較低的,好喝好玩,寵幸宦官,很多所謂明君也如此,只不過,明君不沉迷,必要時刻能夠控制自己、控制局面而已。

後人心裡過不去的坎兒,主要是這五道:

一、有一個那麼英雄的父親,劉禪就顯得太懦弱,太窩囊,父子相比,差距太大

二、有一個那麼優秀的帝王師諸葛亮,但是劉禪好像一點沒有吸取精髓,師生相比,差距太大

三、繼承現成的江山,進取沒有本事,守江山也沒有本事;

四、亂世的君主,就需要用亂世的道德來進行評判,劉禪考評不合格。

五、很多人會把諸葛亮不得實現理想的遺憾,化為怒火噴射到劉禪身上。

其實劉禪、劉表、袁紹這些人,如果在治世,可能也是不錯的一方諸侯或地方官,然而,在亂世,評價人就不是這樣,就是看誰能打,誰能統一,誰有用人和進取的魄力。

劉禪雖然聰明,但性格軟弱,沒有宏圖大略,只想每天吃喝玩樂,享受當下,就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只不過生得好,用太高的標準要求,也是難為他。

現實中可見,多少二世祖的水平,並不能證明「老子英雄兒好漢」的俗語一定是對的。


先說結論,會,至少是個齊桓公式的明君。

其實中國古代對明君的要求並沒有太高,不是說非得像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種無敵於天下的君主才是明君,而是說像齊桓公這種,自己啥事不會,只是把事情交給會的人,並且充分信任大臣,這都算是明君。所以像劉禪這種,把朝政託付給諸葛亮,回頭諸葛亮北伐成功,一統天下,再興漢室,劉禪至少是個齊桓公式的明君,甚至如果早死幾年,在還沒信任黃皓的時候就涼涼,這評價得再高個兩三層。

PS:古代那種就是,哪怕你是頭豬,只要你在豬圈裡面吃喝玩樂不瞎搞,把專門的事情分給專門的人,這基本就有明君之風了。不怕當皇帝的啥都不會,就怕當皇帝的腦洞出奇還有執行力,這就很恐怖了,天知道這群人能玩出什麼花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