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困惑了我很久的一個問題:每個人生活方式和感覺快樂的方式都不太一樣,為什麼現在無論到哪裡,學校或職場或身邊的人都在宣揚要出去看看,好像我不想出去就成了有罪的人、沒有理想抱負的人。我以前也受這種影響出去一些地方看過,但並沒有讓我覺得很幸福。也許我的問題就在於在乎別人的眼光吧……


人類自古以來就是在遷徙中不斷發展起來的。獼猴桃原產地在中國,最後在澳洲變身奇異果被發揚光大,辣椒原產地在墨西哥,但是中國人卻把它用得風聲水起。連水果蔬菜都要出去看看,我們為啥不?

而且,我覺得「出去」這個詞,用得不太妥。現在地球村的概念越來越明確,整個地球,走到哪裡算是「出去了」?幾千年前,古人們帶著盤纏從鄉里走到鎮上,就算做是「出去了」,而現在我們去北京上海出個差,卻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當未來我們考慮著去別的哪個星球走走,那麼在地球上換個地方,去看不一樣的風景,去過不一樣的生活,去學不一樣的東西,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

總要向前看,總要走更遠,而不是原地踏步!探索欲和求知慾,都是人的天性。如果沒有,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去看世界,不是為了找幸福,而是為了擴充我們的認知,開拓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見識。當年我們的課本里怎麼嘲笑井底之蛙的,而今我們就要怎麼去做——你倒是跳出去啊。拿養兒子舉例,最近很火的青蛙旅行,有哪個麻麻會期待著自己的孩子整天在家吃飯看書睡覺削鉛筆?而你自己的孩子,你總不會希望他們一直在同一個地方讀小學讀初中讀大學,然後祖祖輩輩跟你用一樣的方式老去吧!你會這麼希望他這麼過完一生嗎?

我覺得你不會!我猜你一定希望他們看過沙漠下暴雨,看過大海親吻鯊魚,看過黃昏追逐黎明,看盡一切奇妙能力。而不是跟他新認識的朋友永遠只有一句開場白:「在俺縣城……」

我承認,有的人就是更渴望穩定和安全感,有自己的舒適圈和小世界。永遠都覺得「現在就很好!」類似的想法我也尊重,並且不覺得不想出去是什麼罪孽。我只是更提倡大家不用太狹隘——這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如果你用盡全力去探索和體驗。同時,這整個世界又都不是我們的,包括你認為你已經牢牢佔有的周遭的一切!你四室兩廳的房子,你渦輪增壓的汽車,甚至你祖上傳下來的翡翠墜子。這些你死後什麼都帶不走,除了記憶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我們之所以認為世界很大,是因為有太多未知。看遍之後,世界就不那麼大了。

當有人告訴你,你現在很好,世界就是你眼前這一片的面貌。別信!

不要被溫水煮熟。我們生了這麼一副身體,我們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就是應該要有自主意識,要有懷疑精神,要有探索慾望。

到底是世界大,還是你大?所以,去看看吧!


謝邀。

其實不一定,也沒有人強迫你。

只是大家都這麼宣揚,有的人是真的這麼想,有的人是附和。

關鍵在於你想要什麼?如果你追求別人的讚賞和認可,那就決定了你的行動會迎合主流,哪怕內心煎熬;如果你足夠清楚自己要的不是出去看看,並且內心足夠強大,那你大可不必去。

不必用他人和社會的標準要求自己,當然法律除外。

是行萬里路還是安居一隅,沒有對錯,隨你本心即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飲食習慣。有興趣可以去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心靈上也許會有很深的觸動。也許就是 「悟」的意思吧!去不同的地方看看,也許心靈上會許多與現在不同的感悟。世界很大,心靈更廣!
因為家裡沒錢所以要出去看看

如果不出去看看,那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是多元的。

(雖然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 但那可以給你深刻的印象嗎!)


可能是為一成不變的生活注入一點新鮮感,喚醒許久不見的好奇心?

然而對於又宅又懶的我來說,還是先讀萬卷書,再行千里路吧,理論與實踐結合,去認知自己所處的世界,去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出去走走可以轉換心情,環境對人的心境有重要的影響,可以讓你滌盪胸懷,精神為之一振。人是自然之子,美景有治癒人心的力量。出去看看吧,看華山是否真是那麼險峻,泰山是否那麼雄偉,西湖是否那麼美麗。讀萬卷書不如行外里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發現世界,而不只是單純他人的經驗,走出去你才能發現世界有多大,天地有廣闊。

是因為死亡,是死亡讓很多事情有了意義。

外面的世界意味著未知,很多時候,我們對外面的看法是通過其他人獲得的,覺得陳舊,不感興趣,但實際上,如果我們親身經歷一下,會發現,的確會無趣,但這樣會使你倍感珍惜剩餘的時光。如果我們不會死,那麼我們可以一直保持原狀,可是我們會死,所以,我們盡量嘗試,想要獲得更多,想要知道我們的選擇是最好的,如果是好的,自然喜氣洋洋,如果是差的,便垂頭喪氣,成就了人生百態。或許,因為我們壽命有限,所以不能像鹹魚一樣安於現狀,勇於嘗試,最後變得連鹹魚都不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