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有一種孤獨感,隨著年齡增長,這種孤獨感也越發濃烈。這種感覺與身邊親朋好友多少無關,與所處環境是否熱鬧無關,是從自身內心往外散發的,就例如一個人體寒,她的寒氣是從自身往外散發的,所以不管捂了多少層被子,披了多少件衣服都暖不了自己。這種孤獨感也是,像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我好像沒法跟別人交心,從小對親情友情愛情有些淡漠,我的心裡總是會給自己劃分領域,有一份空間只有我自己在裡面,因為我覺得每個人經歷都不一樣他們沒法對我感同身受,只有我自己才了解我自己,只有我自己的地方才最安全。

我的孤獨感日益加深,以至於我現在總想著找個地方,一個只有我自己的地方待著。但這個社會總是要社交的,我想做出些改變,可也總是無從下手。我該怎麼辦?


「一起高歌吃喝玩樂,一把聲音說我寂寞,一分半秒只想跌進幻覺。」這是我小時候很喜歡唱的一首歌。

長大後,心理導師告訴我,這種孤獨感,是因為,我從小沒很好地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有關,的確,與身邊有沒有人無關,與周圍環境熱不熱鬧無關,就是發自內心地覺得,我是孤獨的,無助的,無人愛的,無人理解的,因為,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曾經,我遇到了很幸福的愛情,於是,我不再孤獨了,我把我整個世界,所有情感,傾囊而出孤注一擲地壓在他身上,終於,他崩盤了。

從那之後,我發現,這個世界沒有一個人可以扛起給我愛的責任,因為我太缺了,誰都無法有那麼多「愛的供養」。然後,逼著我,要學著自己愛自己。

我會在朋友圈公開說我的世界崩塌了,我,抑鬱了。知道我崩盤的朋友,都會來安慰我,慢慢地我知道,有些朋友是能理解我的,有些是不能的,於是,我把我的社交圈收窄到只接觸那幾個能理解我的朋友,連父母我也不接觸。

慢慢地,我開始有力量了。但凡發現我有點興趣的事,哪怕只是一點,我就去嘗試,於是我去了跑步,看書,打球,學韓語,學咖啡,學調酒,學口譯…到現在,雖然所有學費和學到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但在整個過程里,我嘗試了和很多人溝通,然後我發現,這些新相識的陌生人裡面,雖然沒有人會理解我,但也沒有人會傷害我。

後來,我去了學心理學,那是一個大家都可以打開心扉的地方,只要不需要打開我心扉,我都可以正常交流,但只要一交心,我就自己躲起來。

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終於,日子有功,我覺得心裡有了力量,有了愛,我不孤獨了。哪怕我一直一個人住,無聊了只能和毛公仔講講話,晚上就抱著毛公仔睡覺,只是覺得很自由和寧靜,不再覺得孤單和不安。


一個人的孤獨感,是主觀因素造成的。

同樣的地方,有一顆開放的心,那個人就不會產生孤獨感。

而一顆封閉的心,則在任何地方,哪怕站在萬人聚集狂歡之地,都會感到孤獨。

為什麼呢?

你想啊,世上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就是沒有一樣東西是停止不動的,那麼,當你把心門關緊,你不可能一直留在門背後,一定是下墜的(心理上),是持續地下墜。

所以,年復一年,你的孤獨感日益加深。因為沿著這個方向,已經走了很長時間啦!說句比喻的話,就好比是陷入深淵似的。

那麼,關鍵點就是,要從封閉的小黑屋裡走出來!要改變悲觀的態度,把心門打開。

打開,只是語言的方式,就是要改變固定觀念。你回溯一下心路歷程,一定會找到癥結點,在某個時間節點上,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一種看法,足以影響到你對整個人生的態度。

通常來說,這個固定的想法,是你的原點,改變這個固定想法,就好比搬走了擋在你心門外的大石頭

所謂開放模式,就是不去預設立場,不要想像「世界應該怎麼樣。」 而是要學會接受「世界就是什麼樣。」

就是說,看到周圍呈現某種狀況,不要隨意下判斷,不要在自己的想像和現實發生的狀況之間弄出一條鴻溝。

要拆掉自我設防的心牆,拆牆、開門、讓陽光自由地照進心靈,讓陽光之溫暖驅散你心中的寒氣。

具體來說,陽光經常接觸,活性飲食理念、肢體有效活動、氧氣充分補足,心態開放模式,這些方面,對於改善孤獨和抑鬱現象來說,有著直接的關係。

就是,各種因素都會起到積極作用,能調整體內的自我平衡、修復、改善整體運行。當然,最重要的是改變心念,想法捋順了,一切就有希望了。

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急不得,形成一座冰山化了那多年,不可能吹一口氣就化掉。


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孤獨感,只不過有時候會因為有身邊人的陪伴而減輕許多罷了,上了大學後孤獨感就更強了,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學習,也希望有人能夠陪伴左右,但又不想假裝合群。

總有些時候是自己一人度過的,但你卻不能畏懼孤獨,孤獨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看看書,追追劇,即使是玩玩遊戲也可以,我們不能總沉浸在孤獨中。應該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不是沉浸在孤獨感中。


不用急著走出去,牆外除了你我們想追的光,還有許多隱藏的深淵,我們自己的世界也不見得非要別人拯救,自閉症也好,抑鬱症也罷,這些負面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光明的底色

這世上確實難有感同身受,但有相似經歷的人至少可以做到理解並不傷害。所謂,不是等價交換的籌碼,而是內心迸發出的無私的力量。這股力量擴散在這個世界裡,即是影陰下追光者的希望,也是這世上最值得守護的東西。

如果自己方圓十里的外部世界沒有愛,那愛去哪了?也許自己就是方圓十里唯一的光!

如果方圓十里的外部世界有愛,那為什麼你沒有感受到?或者你為什麼沒有看到或找到?你發現真善美的眼睛被什麼東西蒙住了?如何重新看見這個世界的色彩?

弱小就鍛煉,笨就讀書,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當你的眼睛看不到光,那外面就算有十個太陽,你的精神世界依舊會陰冷無比;當你眼裡心裡都有了光,那外面溫不溫暖就沒那麼重要了,心海不再結冰,方圓十里就能綠水青山,生機盎然!

先勇於面對自己的內心,然後再拿出勇氣去闖屬於自己的天地;先解決內在的陰霾,再追尋外部的光。

我雖不能感同身受,但至少可以為你加油打氣,長長的路我們慢慢的走,不著急;高高的冰山我們慢慢的化,彆氣餒。

熬過漫長的黑夜便是黎明!


嗯。。。我沒法回答。因為我就是這樣,哈哈哈~其實我早就習慣了,很久以前本來還覺得是種孤獨,現在反而感到自由。

家人。就連父母對我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或者說我們互相都不想去了解彼此吧,管它呢,不幸的家庭太多了,我的還算,還算好。朋友,彼此交心的朋友也有的,但是要說有共鳴的話,真的太難了,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我在理解別人。

成長的路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沒有人可以指望,可以寄託,可以指點明路的,都是自己摸黑的走,想到這點是真的有些難受。所有的困難,心情,都要自己收拾。別人哪有空管你呢不是?

我覺得人都是孤獨的,畢竟被困在自己的身體里,感受著這份宇宙中唯一的感覺,但又有什麼好悲哀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做自己喜歡的事把自己照顧好不給別人添麻煩就已經很好了。

太沮喪的時候也會說what the fuk ami doing on this planet?!但是想到自己終有一天會離開這顆美麗的星球又還是充滿期待和希望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