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合理,把孩子比喻成一張白紙,就會忽視了他們天生會帶有的一些品質和傾向。

對家長來說,這是很糟糕的一個比喻,原因是家長會很焦慮,會覺得自己就是在白紙上作畫的人,一筆一畫都至關重要。所以他們會試圖去權衡和決定孩子生命中的各種決定,每一個決策都戰戰兢兢,生怕哪一筆沒畫好,毀了這張畫。此外,家長也會因為孩子沒有按照自己預期的路線成長成而煩惱不已。

對孩子來說,這同樣是一個很糟糕的比喻。理由同上——有這麼一個無比焦慮、無時不刻想把自己往既定軌道上拽的家長,能過得好才怪!

美國著名的認知學家,哈佛大學教授Steven Pinker,就曾在其著作《Blank Slate(白板)》旗幟鮮明地批駁過把孩子當成一塊白板的「白板理論」 。

1

孩子的智商,受基因的影響十分巨大,甚至隨著時間推移,影響越來越大。

我在哈佛上課時,Pinker教授就在課上給我們分享過一張圖表,從圖中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基因對IQ的影響(圖中表現為兩曲線之間的距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大。

我來簡單解釋一下這張圖。縱軸是智商相關性,橫軸是年齡。上面那條線,是同卵雙胞胎的智商相關性;下面那條線是異卵雙胞胎的智商相關性。因為同卵雙胞胎的基因相似度要高於異卵雙胞胎,所以他們的智商相關性也較後者為高。

我們可以發現,在孩子成年後,同卵雙胞胎的智商相關性基本不變,而異卵雙胞胎的智商相關性卻大幅下降。這中間的變化,可以理解為基因對智商的影響其實是變大了。

這怎麼解釋呢?

Steven Pinker在課上是這麼解釋的:

智商的兩大影響因素是:基因、環境。表面上兩者是獨立的,但實際上它們聯繫緊密且相互影響。

因為基因的不同,不同的孩子會做出不同的環境選擇。比如,生性活潑的孩子會選擇跳舞,內向但對數學敏感的孩子可能就喜歡選擇在安靜的地方刷題……在這些雙胞胎孩子未成年的時候,他們生活在同樣的家庭環境里(即共享環境,shared environment),自主選擇環境的權力比較少,所以這些異卵雙胞胎的智商相關性相對比較穩定。而成年後,他們會因為基因給他們帶來的一些天生的傾向,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環境,每一次對環境的選擇又會放大基因的影響。

比如,愛跳舞的孩子可能會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追逐努力,未來可能會成為職業舞蹈家,印證了她體內有運動基因的事實。而愛刷題的孩子,思維能力越來越強,長大後可能會成科學家或金融家,這個結果更放大了自己身上的數學天賦。

所以你知道了,孩子壓根就不是什麼白紙,他是帶著滿滿的基因配置來到這個世界的,而且隨著年齡越大,基因對他的影響就會越大。而父母,作為孩子成長的外在環境之一,其作用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更不會有「在白紙上作圖」這種開天闢地般的效果了。(當然,我們必須強調,這是假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在相對「正常」的範圍內的,虐待孩子,或者總是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有非常大的負面作用的。)

看到這個結論是不是特別驚訝?別急,還有更重磅的消息在前方等你:

基因不僅會對一個人的智商影響巨大,對其個性(天生氣質)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視。

2

孩子的性格,受基因的影響也十分巨大;每個孩子,都有其天生的氣質

很早之前,我們就注意到一個現象:同一個爹媽生出來的孩子脾氣秉性卻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才會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俗語。

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上個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亞歷山大·托馬斯(Alexander Thomas)和史黛拉·切斯(Stella Chess)發現人們在分析孩子行為時,遺漏了一個關鍵維度——就是孩子的「天生氣質」,英文為temperament(一般翻譯為氣質、性情、性格)。

他們發現,從嬰兒出生不久就可以觀察到特定的性格氣質表現,而且會隨著孩子的成長,一直穩定存在。

在對數百名孩子進行長期的追蹤研究後,他們總結出了9個可以明確測量的氣質維度:

① 孩子行為的活躍度(Activity Level)

② 孩子生物鐘的可預測性(Biological Rhythms)

③ 孩子對於新東西的反應(Approach/Withdraw)

④ 孩子對於陌生環境的適應性(Adatability)

⑤ 孩子的敏感度(Sensitivity)

⑥ 孩子的心態(Mood)

⑦ 孩子對事情反應的激勵程度(Intensity of Reaction)

⑧ 孩子是否容易被分散注意力(Distractability)

⑨ 孩子注意力的持續時間(Persistence)

正是這一研究成果,讓父母開始關注並接受孩子的獨特氣質,也為後來的基因研究打下了基石。

過去幾十年里,科學家們在行為遺傳學上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實質性的進展,也讓我們更直觀地看到基因的力量。

下面這張圖展現了雙胞胎各方面表現(包括進入青春期年齡、攻擊性、阿爾茨海默病、指紋樣式、整體認知能力、離婚的可能性、性取向、人格的五大維度)影響因素佔比。

影響因素有三個:遺傳力、共享環境(父母或共同的照顧者)、非共享環境(遺傳及家庭以外的因素)

基因對人的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

● 整體認知能力,基因影響佔比56%

● 人格的五大維度,基因影響佔比40%-50%

(註:不同的研究,得出的數據會有不同,大家不必糾結於具體的數值。)

不僅如此,「非共享環境」對這些雙胞胎的影響要高於「共享環境」(也就是家庭環境)。

也就是說,孩子最後變成什麼樣的人,一大部分來自基因的影響,另一大部分則來源於他自身的獨特經歷(非共享環境)。

各位老父親老母親們看到這裡,心頭有沒有受到重重的一擊呢?

3

其實,孩子更像是一粒種子

在我看來,如果擯棄過去錯誤的根基性理念,推翻「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的假設,我們就會發現,父母在育兒方面承受的很多焦慮、孩子承受的壓力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與「白紙」相比,我覺得一個初生嬰兒更像是一顆種子。父母要做的,就是放TA放在一個太陽能照到的地方,適時澆澆水,修剪一下枝葉,只要做好這些輔助工作,搭建合適的環境,種子自己就可以茁壯成長。

父母根本就不需要過度干預甚至改變種子的生長方向——因為根本就沒用。如果你種下的是月季的種子,就算是種在再肥沃的土地施再貴的肥,它也不能開出牡丹花來。再說,月季又有什麼不好?整個花園都是牡丹的話,難道不無聊嗎?

作為種子的看護者,父母更需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孩子,並創造一個更適合他天性成長的優質環境。如果這是水生植物,你就該把它種水裡,而不是種在田裡,給它施最貴的肥, 然後告訴它「這都是為你好」,它真的不需要!

孩子們不是白紙,不是畫上了一筆就再也擦不掉了。也正因為他們是種子,所以「容錯率」比白紙高得多。你多澆或少澆10毫升水,修枝時多剪或少剪一兩枝,多曬或少曬五分鐘陽光,都不會對種子的生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把孩子當「種子」來對待,不僅父母減輕了很多糾結和焦慮,孩子也會輕鬆很多。

養育孩子的重點不在於教,而在於懂。

無論是天生氣質理論,還是多元智能理論,都是在告訴家長:孩子有其出廠配置,請順勢而為,不要強扭。請記住「孩子是一顆種子,不是一張白紙,不會因為畫錯一筆就毀了他的光明前途」。

@知乎親子

最後 附一個團隊錄製的小視頻,最近出鏡率有點高

剛出生的孩子是張白紙?

參考資料:

https://opentextbc.ca/introductiontopsychology/chapter/11-3-is-personality-more-nature-or-more-nurture-behavioral-and-molecular-genetics/

https://www.bustle.com/articles/199262-how-much-of-your-personality-is-genetic-a-lot-new-science-says

http://psych.colorado.edu/~colunga/P4684/temperament.pdf

https://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observer/empirical-science-for-the-spotless-mind

McGue,M., Bouchard, T. J., Iacono, W. G., Lykken, D. T. (1993).Behavioral genetics of cognitive ability: A life-span perspective. InR. Plomin G. E. McClearn (Eds.), Nature, nurture, and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aker,C. (2004). Behavioral genetics: An introduction to how genes andenvironments interact through development to shape differences inmood,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he Hastings Center.


不合理,確切點說「孩子生下來就是一隻幼年黑猩猩」,是存在野獸本能的


《狗十三》瘋狂刷屏,電影中女主角李玩的故事引發了全網的熱烈討論,不少網友更是感同身受,紛紛回憶吐槽起自己的童年遭遇。當我看到李玩的父親在打完她後,又抱著她說:「爸爸打你都是為了你好」時,當我看到李玩被一群大人逼迫把別的狗當成自己的那隻時,已經憤怒不起來了,只感覺很無奈很悲哀。瑪麗亞·蒙台梭利博士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了要「尊重孩子」,可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成人從未把孩子當成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我推薦每一位父母和即將成為父母的人都認真讀一讀瑪麗亞·蒙台梭利的《家庭中的兒童》(中國發展出版社,2012年首次出版),它雖然是一本教育理論著作,可書並不厚,也不晦澀難懂,作者從兒童、父母、老師和外界環境等方面,多角度地闡述了她對教育本質的觀察、發現和思考,並形成了系統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書中的觀念,推翻了過去傳統教育的一貫認知和模式,她的理念即使放在當代,也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反思。

一、孩子是弱勢群體

蒙台梭利在書的開篇就犀利地指出:兒童都是生活在強權下的弱勢群體,成人的強勢和自以為是,成了控制和壓制兒童的牢籠。更讓人絕望的是,他們面對「不公平」,毫無還手之力,因為武力值懸殊太大!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兩件小時候被大人「壓迫」的事:想自己用手抓東西吃,大人卻因為怕弄髒衣服和地板,而堅持喂飯;想穿紅上衣配綠褲子去上學,卻被大人嫌丑,非要換上他們覺得漂亮的衣服才行…聽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看來,這是剝奪他們動手的機會,否定他們自己的選擇,剛開始孩子還會反抗,表達自己的想法,可在被一次次傷害和拒絕後,他們只能選擇沉默和麻木。

二、孩子並非白紙

孩子並非白紙一張,父母也不是生命的創造者,那些認為嬰兒不只是行動上被動,而且心智空洞的假設,實在是錯得離譜。每個生命都有他的神秘編碼和力量,自出生那刻起,孩子就開始吸收知識,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關注學習的事物也由易到難,這些並不需要成人的刻意教授。每到一個階段,孩子自己就會為了解鎖新技能而努力練習,並不需要專門去教;如果說肢體動作的發展只是人類作為生物的本能,並不能說明什麼,那細緻的觀察力,對情緒的敏感度,驚人的模仿能力又如何解釋呢?所以,與其說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如說父母要引導孩子。我們先要了解孩子成長的方向,然後在旁邊協助他,甚至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地陪伴,讓他自己去發現、學習、感悟;相信我,這遠比我們在孩子耳邊不停地說「不對,你要這樣」、「你看,你應該這樣拿這樣放」、「你畫錯了,天是藍的,樹是綠的」……成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太看得起自己,太看不起孩子。

三、適合孩子的環境雖難得但必須

匹配的環境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人們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在不斷改造環境,讓環境更適合生活。但是我們看看周圍的世界,有孩子的家庭,幾乎都是以成人的使用作為參考標準,根本找不到適合孩子的東西。因為孩子周圍的事物尺寸和他的身材比例懸殊,在這樣不協調的環境下,孩子沒辦法靈活自如的活動,爬兩步,被父母抱起來說危險,不能碰,容易磕著;剛踮著腳抓個東西,又被父母搶走,說不能拿。小的時候什麼都不讓拿不讓碰,等孩子長大了又抱怨他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父母不創造適合孩子的環境讓他去動手學習,鍛煉能力,甚至阻礙他的每一次探索和好奇心,最後還讓孩子背鍋,這也太不應該了。

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句話:世界上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學習考試,唯獨父母這個職業不需要就能上崗。育人這麼嚴肅重要的事情,門檻卻那麼低!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還動不動就抱怨孩子不好養,太調皮,不聽話,成績差,內向不愛社交等等,好像都是孩子的問題,父母都沒問題似的!追根溯源,幾乎孩子的所謂「問題」都是成人導致的,可笑我們還不自知,還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

有句古話說:「那雙推動搖籃的手,掌握著整個世界的未來。」可好多雙手卻在無意識地「扼殺」未來,難道我們真的要做「那雙掐滅希望的手」嗎?如果不是,就請父母們認真讀一讀《家庭中的兒童》這本書吧,學著去改變對孩子的態度,「蹲下來」好好了解了解你家裡那個小精靈,認真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吧!


這種說法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孩子不是白紙,可以任由你隨意書寫。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獨一無二的種子,他們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看起來都一樣,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內核,需要父母的悉心照料和細緻觀察,找到合適的方法,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個獨特的個體。我們不能用種花的方法去種樹,也不能用水稻和西瓜比大小,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他所需要的養料,讓他按照自己內在的規律成長為他自己。


合理啊。

白紙分宣紙,草紙,列印紙,複寫紙,演草紙,衛生紙……

有段時間我覺得我活成了衛生紙,職業幫寫手擦屁股。

太痛苦了,給自己的定位是列印紙,能寫字寫書的。列印紙擦屁股不太好哦,他們也在抱怨體驗不佳。

後來收入雖然縮減,但是焦慮不安感降低。

白紙跟白紙不一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