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準高三生(gay),身份認同算早了(初一覺,初三確),所以一直以來都很嚮往出國。可是隨著自己看了知乎上這麼多有關gay的帖子後(以出國,找男友類為主),對出國的念頭動搖了(從來沒出過國),感覺出國了也大概率會孤獨終老⊙﹏⊙

另外如果各位學長學姐大佬們願意,還望能對鄙人未來的大學專業或者移民的國家及有關學校(研博),指點一二。(本人某東部沿海小省,選考化生地,但不想從事醫學類的⊙﹏⊙(說來話長,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才疏學淺,若有言辭不妥,還望海涵!不才在此謝過各位了!

因為想把高中過得平穩一些,暫時先匿了。希望各位別介意⊙﹏⊙

________

不管未來如何,風險多大,未知多少。

選擇自己信仰,對自己選擇負責。


《國外真的是同志的天堂嗎?丨&》

原創 陳十四

一週一篇丨一天一譯

每週日推送原創LGBT話題文章;週一至週五推送主流英語媒體譯文,為求客觀,與原文一一對照(點擊右下「閱讀原文」可見)。《華爾街日報》10月11日報道:幾年前,來自澳大利亞的安德魯 ? 凱撒 ( Andrew Caesar ) 為工作搬到南非,他是一名男同性戀,對那裡的印象是:南非歡迎你。畢竟,他去的可是曼德拉(南非國父, 首位黑人總統)的國度。早在2006年,南非已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

現實沒有那麼容易。「同性戀還是道心理上的坎」,34歲的安德魯說。他當時在約翰內斯堡一家礦業公司工作,出櫃後受到隱形歧視,比如,儘管工作出色,但簽的合同永遠是臨時的。厭倦漂泊感後,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澳大利亞。

表面上對同志友好的國家常常名不符實,來自愛爾蘭的丹妮詩?奧萊利(Denise O』Leary)說。她和泰國裔女友現在住在加拿大,兩人剛來時,女友報名一個英語輔導班,很快學到了一個教訓:不是所有加拿大人都是與時俱進的。「第一堂課時,老師想玩個遊戲打破沉默」, 丹妮詩回憶,遊戲沒什麼新意,就是一艘快沉沒的救生艇上,選擇把誰扔到海里:一個老人,用斧子殺過人的人,一個男同性戀。「你猜最後班裡選了誰?」 丹妮詩問道。「女友再也沒去回去那個班」。

同志友好地圖丨綠、彩虹表示友好年輕點的同性戀對公開性取向會少些首畏尾。比如,來自美國的史蒂文?希爾(Steven Hill)22歲那年來到北京,擔任奢侈品牌迪奧(Dior)的化妝師。在他的世界裡,好像沒遇到過任何問題,他還遇見了自己的北京男友-北海(音譯)。許多年輕的男同性戀,會穿上「奇裝異服」,出沒在三里屯,那是北京一處地標,滿眼都是設計師品牌店,酒吧,賣藜麥沙拉、卡布其諾的咖啡廳。史蒂文一晃29歲,也已和男友從北京回到了美國。在中國,反正所有老外都是異類,他說,「去中國後,不管你是誰,反正老外都是不同的」。這反而讓他覺得自由:「我終於能做自己了」。

澳 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副教授露絲?麥克費爾(Ruth McPhail)的調查也發現,本地人更容易接受外國的 同性戀,而當地同性戀就很難接受。一個曾在香港工作的加拿大諮詢師說,「香港人對外國人的寬容度要大很多,他們覺得,這不過又是個奇怪的鬼佬「。

美國第二大啤酒品牌美樂的撐同志廣告同性戀人士的移居計劃當然也是三思而後行的,會早早開始瞭解目的國的社會、法律大環境。「我都是深思熟慮才動身的「,丹妮詩說,「當初篩選很多亞洲國家,去泰國是因為那裡對同性戀人士友好,來加拿大也是因為這原因」。但如果列個「同志友好國」榜單,荷蘭永遠是她心中的不二之選。「那裡是絕對、完全的平等」,她說,「在那裡覺得完全放開了」。美國也是許多同志心目中的理想國。來自中國的邵帥(音譯)2009年赴美讀碩士,並居留至今。儘管美國是他心中的同性權益「天堂」,但有件事深印在他的腦海:他去加州參加同志驕傲大遊行時,一家中國教會在旁邊抗議,舉的牌子上寫著:中國人不贊成同性婚姻。「那一刻永遠揮之不去」,他說,「他們用我的一個身 份去攻擊我的另一個身份」。

美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後Facebook發布的廣告「我的人民在哪裡」,邵帥說。他意識到美國的中國男女同性戀需要一個平臺保持聯絡,於是建立了一個「中國彩虹網路」 (China Rainbow Network),現在平臺上已有5,000人,平時大家通過國產通訊工具-微信聯繫。邵帥還在一部記錄片《彩雲之上》 (Over the Rainbow)裏出鏡,片中是中國男女同性到美國後經歷的心路歷程,將於明年上映。邵表示,對同性戀而言,在美國生活要好很多,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笑臉相迎。「最大的不同是有同性法律保障」,他說,「而中國沒有」。許多定居國外的同性人士表示,總而言之,最好的辦法是多留心。來自加拿大的希拉?莫爾特(Sheila Moult)說,儘管在泰國、瑞士、義大利和英國都生活過,但她每次一換環境,gaydar (Gay雷達)就會失靈,「在新文化裏,接受的信號太迷惑了」。有時,分不出別人是直的或彎恰恰是很危險的,她說,「這不是偏執妄想,無論一個男、女同性戀在那裡,有時一種真切的威脅就在身邊」。譯自原文丨陳十四

今年六月以色列港市Tel Aviv的同志驕傲遊行


???本文首發於丨公眾號【陳十四】

原文詳見:

國外真的是同志的天堂嗎?丨《華爾街日報》?

mp.weixin.qq.com

_________

陳十四/媒體人,曾供職英國《金融時報》


對身份的認同與否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是全部。假設你去到一個認可同性婚姻的國家,但是你必須賣身為奴,因為他們同樣認同奴隸制,你還會覺得幸福嗎?

生活是建立在生存基礎上的。任何一個換了地方我就幸福的想法都是不成熟的。你首先要想的是你出國能不能生存,然後再是他們對gay是不是友好。


本人在澳十多年,以我周圍好友的經歷來說大部分都是甜蜜幸福的。

因為國外對於同志的寬容度比國內高,大部分人是會尊重的你性取向的。

其實同性戀和異性戀沒有任何區別!

我有好多同志朋友找到了真愛,有的結了婚,有的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孩。

當然啦,也有單身一直找不到伴侶的,或者有了小孩,獨自帶小孩的單身爸爸。

所以在國外,你有權利單身,你也有權利結婚,你也有權利做爸爸。

當然啦,現在各國移民政策緊縮,移民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你年齡還小,性取向並不是你生命中的全部,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纔是最重要的,以後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加油!


利益相關,不請自來,在紐西蘭遇到了自己的partner, 5月份在疫情全國封鎖邊境的時間點剛剛度過了第二個結婚紀念日。

2015年剛來紐西蘭的時候,其實心裡和題主你現在的想法是一樣的。覺得自己長相平平,並不是老外喜歡的肌肉滿滿的類型,也自知和老外相處可能終究無法克服兩個人之間的文化和語言障礙,所以從來沒有想過去嘗試在洋人羣體中找到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另一半。而整個紐西蘭包括留學生在內的華人滿打滿算也只有20萬左右,從這裡面尋找年齡相仿性格愛好相投的另一半的概率真的是更低。所以在計劃來紐西蘭讀書的時候,我就已經做好了可能在紐西蘭會孤獨一生的心理建設。

然而,有時候緣分就是如此地奇妙。2016年1月,和往常一樣無聊的刷著小藍,忽然看到有個人在求組團去Red Rock徒步。心裡想著,我剛好還沒有去過這個步道,就在下面留了句評論:「什麼時候?」其實兩個人都是初來乍到,他也就被我早來了不到5個月。於是,兩個人相約在市區最不可能找不到的超市門口見面,一起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纔到了步道的停車場。兩個人一路走,一路聊,往返一共5小時。雖然算不上一見傾心,但兩人三觀相合,也就開始嘗試交往。從那天算起來到現在,不知不覺地已經1200多天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於周圍同學同事對於同性的態度並不是十分確定,所以每一次朋友組織聚會都從來不敢邀請他來一起參加。慢慢地,我發現紐西蘭整個社會對於多元化都是非常認可的,無論洋人還是華人對於同性都是非常寬容的。這之後,我們開始作為一個整體參加以前都只敢一個人參加的各種社交活動,我們的關係也得到了周圍的同事同學的真誠地祝福。這個時候,我才真切的體會到,一個包容的社會的認同對於一段健康的情感關係是多麼的重要。因為,我們可以和異性伴侶一樣過著正常的充滿陽光的日子,和所有情侶一樣一步一個腳印的經營自己的生活,而不用和國內一樣習慣於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所以題主其實沒有必要現在就開始擔心出國之後孤獨終老,我相信你如果足夠優秀,在社會氛圍相當寬容的英美加澳新一定是可以找到自己的愛人的。現在你要做的是應該好好準備高考,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按照你的人生規劃一步步的走下去。很多事情擔心的太早並沒有什麼用處,現在好好努力提升自己,你還這麼年輕,人生大有可為,加油。


題主本人。

本來想著這個問題會石沉大海,不過看到目前的回答我蠻感動的。說實話答案其實一直在自己的心中,可是不敢去堅持,不敢堅定地走下去。

現在看來,昨天提的問題挺幼稚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腦子一發熱就提了我知乎的首問。來知乎也有段時間了,在這個平臺也學習到了很多,人也更加理智了,也看見了一些從未見過的東西。但感覺自己還是不成熟,挺幼稚的。

看了很多前輩們(請允許我這麼稱呼)的事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的確,在這個社會,無論capitalism還是socialism,能力始終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這個既定的事實雖然看著殘忍,但不得不去為之付出。

最主要的應該是孤獨感吧。說實話我並不認為這個身份是個stigma,相反地,我早已接受了它。雖然生活在一個經濟還算髮達的城市,但身邊親朋好友對於這個身份的評論著實讓我心涼(沒出櫃)。再加上可笑的青春期以及學業上的壓力,所以內心很苦悶。我甚至在去年年底嘗試著交同一類的朋友,但感覺拋去了這個身份,基本上沒什麼共同點,所以前幾天還算聊得不錯,但之後就涼了。我甚至還試著去交foreigners,但gaydar不準,所以就隨便找了個人聊天,感覺自己學識淺薄,無法聊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當天就註銷了賬號。Again,交友也一樣,哪裡有一個身份就可以有無數的朋友呢。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類」與 「羣」指的是三觀,興趣,志向一類的東西吧,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身份。

是我太過於渴望,過於急切了,同時也對未來的縹緲畏葸不前。我一直想規劃好人生的每一步,至少,我的預期是,我能夠開開心心讀完SUFE四年,申請英美澳加新的研究生,申請工作簽,再申請技術移民。包括戀愛能夠找到自己的理想型,包括老了以後都有幸福的暮年生活。這現在想想挺可笑的,包括來答題,或看過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會對我這種很愚蠢的幻想進行嘲諷和辱罵。這僅僅只是一個delusion,我的一個secret,希望大家輕噴。

寫這篇回答的目的既為了表達對費心費力答此愚鈍之問的答主表示感謝,為他們一個平凡無奇的17歲的未成年人的短暫關愛表示感謝。二是為了把自己真實心跡公之於眾,對同樣匿著的,對同樣有此糾結的人也起到一些幫助吧。仔細剖析自己,冷靜思考一下,發現其實阻礙自己的,讓自己限於無休無止糾結的,其實就是自己的逃避和軟弱無能。無關其他,更無關這個其實根本微不足道的身份。

我不覺得未來會順著我預期的方向發展,但至少,要盡量去完成它,需要勇氣和實力。我也不確定我現在是否有面對未知的恐懼而感到無畏的勇氣,但至少,我明白了自己該去如何調節,走好每一步。

希望這第一步的高考,讓我能夠離夢想更近一些吧。

其他的,真的就是另一件事了。

再次感謝!

祝願各位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感覺題主比較勇敢,誠心來知乎問問題求答案。比之前諮詢我的gay / lesbian坦誠,他們遮遮掩掩,怕被人judge。其實同性戀又怎樣呢,跟異性戀分別真的不大。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有個還是我老闆。兩個女同志也過得挺好。

幸不幸福不能一概而論。國外確實對gay的寬容度很高,沒那麼多另眼相看。我覺得幸福取決於個人的心態,也跟個人的主觀努力和際遇密切相關。你還這麼年輕,先把學業放在第一位吧,以後的事情以後再操心。

祝好運!


怎麼碩呢,其實我做移民行業也有很多同性情侶想一起移民,首先國外結婚肯定是沒有問題,國外的包容度也沒有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在海外認識了一個人,這對他的生活沒有什麼變化,而你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沒有親戚朋友,只能依靠你的伴侶而生活。還有就是你畢業後找什麼工作落下來,靠什麼掙錢生活。

不過出去看看總是好的,移民國家看你資金和你的想法了,不著急,等你上大學可以和家裡提出國留學的想法,不管是不是為了到那找伴侶,不管能不能移民,出去見見肯定是能幫到你的。


分人吧,於我而言,愛情在家國面前屁都不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