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准高三生(gay),身份认同算早了(初一觉,初三确),所以一直以来都很向往出国。可是随著自己看了知乎上这么多有关gay的帖子后(以出国,找男友类为主),对出国的念头动摇了(从来没出过国),感觉出国了也大概率会孤独终老⊙﹏⊙

另外如果各位学长学姐大佬们愿意,还望能对鄙人未来的大学专业或者移民的国家及有关学校(研博),指点一二。(本人某东部沿海小省,选考化生地,但不想从事医学类的⊙﹏⊙(说来话长,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才疏学浅,若有言辞不妥,还望海涵!不才在此谢过各位了!

因为想把高中过得平稳一些,暂时先匿了。希望各位别介意⊙﹏⊙

________

不管未来如何,风险多大,未知多少。

选择自己信仰,对自己选择负责。


《国外真的是同志的天堂吗?丨&》

原创 陈十四

一周一篇丨一天一译

每周日推送原创LGBT话题文章;周一至周五推送主流英语媒体译文,为求客观,与原文一一对照(点击右下「阅读原文」可见)。《华尔街日报》10月11日报道:几年前,来自澳大利亚的安德鲁 ? 凯撒 ( Andrew Caesar ) 为工作搬到南非,他是一名男同性恋,对那里的印象是:南非欢迎你。毕竟,他去的可是曼德拉(南非国父, 首位黑人总统)的国度。早在2006年,南非已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

现实没有那么容易。「同性恋还是道心理上的坎」,34岁的安德鲁说。他当时在约翰内斯堡一家矿业公司工作,出柜后受到隐形歧视,比如,尽管工作出色,但签的合同永远是临时的。厌倦漂泊感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澳大利亚。

表面上对同志友好的国家常常名不符实,来自爱尔兰的丹妮诗?奥莱利(Denise O』Leary)说。她和泰国裔女友现在住在加拿大,两人刚来时,女友报名一个英语辅导班,很快学到了一个教训:不是所有加拿大人都是与时俱进的。「第一堂课时,老师想玩个游戏打破沉默」, 丹妮诗回忆,游戏没什么新意,就是一艘快沉没的救生艇上,选择把谁扔到海里:一个老人,用斧子杀过人的人,一个男同性恋。「你猜最后班里选了谁?」 丹妮诗问道。「女友再也没去回去那个班」。

同志友好地图丨绿、彩虹表示友好年轻点的同性恋对公开性取向会少些首畏尾。比如,来自美国的史蒂文?希尔(Steven Hill)22岁那年来到北京,担任奢侈品牌迪奥(Dior)的化妆师。在他的世界里,好像没遇到过任何问题,他还遇见了自己的北京男友-北海(音译)。许多年轻的男同性恋,会穿上「奇装异服」,出没在三里屯,那是北京一处地标,满眼都是设计师品牌店,酒吧,卖藜麦沙拉、卡布其诺的咖啡厅。史蒂文一晃29岁,也已和男友从北京回到了美国。在中国,反正所有老外都是异类,他说,「去中国后,不管你是谁,反正老外都是不同的」。这反而让他觉得自由:「我终于能做自己了」。

澳 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副教授露丝?麦克费尔(Ruth McPhail)的调查也发现,本地人更容易接受外国的 同性恋,而当地同性恋就很难接受。一个曾在香港工作的加拿大咨询师说,「香港人对外国人的宽容度要大很多,他们觉得,这不过又是个奇怪的鬼佬「。

美国第二大啤酒品牌美乐的撑同志广告同性恋人士的移居计划当然也是三思而后行的,会早早开始了解目的国的社会、法律大环境。「我都是深思熟虑才动身的「,丹妮诗说,「当初筛选很多亚洲国家,去泰国是因为那里对同性恋人士友好,来加拿大也是因为这原因」。但如果列个「同志友好国」榜单,荷兰永远是她心中的不二之选。「那里是绝对、完全的平等」,她说,「在那里觉得完全放开了」。美国也是许多同志心目中的理想国。来自中国的邵帅(音译)2009年赴美读硕士,并居留至今。尽管美国是他心中的同性权益「天堂」,但有件事深印在他的脑海:他去加州参加同志骄傲大游行时,一家中国教会在旁边抗议,举的牌子上写著:中国人不赞成同性婚姻。「那一刻永远挥之不去」,他说,「他们用我的一个身 份去攻击我的另一个身份」。

美国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后Facebook发布的广告「我的人民在哪里」,邵帅说。他意识到美国的中国男女同性恋需要一个平台保持联络,于是建立了一个「中国彩虹网路」 (China Rainbow Network),现在平台上已有5,000人,平时大家通过国产通讯工具-微信联系。邵帅还在一部记录片《彩云之上》 (Over the Rainbow)里出镜,片中是中国男女同性到美国后经历的心路历程,将于明年上映。邵表示,对同性恋而言,在美国生活要好很多,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笑脸相迎。「最大的不同是有同性法律保障」,他说,「而中国没有」。许多定居国外的同性人士表示,总而言之,最好的办法是多留心。来自加拿大的希拉?莫尔特(Sheila Moult)说,尽管在泰国、瑞士、义大利和英国都生活过,但她每次一换环境,gaydar (Gay雷达)就会失灵,「在新文化里,接受的信号太迷惑了」。有时,分不出别人是直的或弯恰恰是很危险的,她说,「这不是偏执妄想,无论一个男、女同性恋在那里,有时一种真切的威胁就在身边」。译自原文丨陈十四

今年六月以色列港市Tel Aviv的同志骄傲游行


???本文首发于丨公众号【陈十四】

原文详见:

国外真的是同志的天堂吗?丨《华尔街日报》?

mp.weixin.qq.com

_________

陈十四/媒体人,曾供职英国《金融时报》


对身份的认同与否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是全部。假设你去到一个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但是你必须卖身为奴,因为他们同样认同奴隶制,你还会觉得幸福吗?

生活是建立在生存基础上的。任何一个换了地方我就幸福的想法都是不成熟的。你首先要想的是你出国能不能生存,然后再是他们对gay是不是友好。


本人在澳十多年,以我周围好友的经历来说大部分都是甜蜜幸福的。

因为国外对于同志的宽容度比国内高,大部分人是会尊重的你性取向的。

其实同性恋和异性恋没有任何区别!

我有好多同志朋友找到了真爱,有的结了婚,有的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孩。

当然啦,也有单身一直找不到伴侣的,或者有了小孩,独自带小孩的单身爸爸。

所以在国外,你有权利单身,你也有权利结婚,你也有权利做爸爸。

当然啦,现在各国移民政策紧缩,移民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你年龄还小,性取向并不是你生命中的全部,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以后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加油!


利益相关,不请自来,在纽西兰遇到了自己的partner, 5月份在疫情全国封锁边境的时间点刚刚度过了第二个结婚纪念日。

2015年刚来纽西兰的时候,其实心里和题主你现在的想法是一样的。觉得自己长相平平,并不是老外喜欢的肌肉满满的类型,也自知和老外相处可能终究无法克服两个人之间的文化和语言障碍,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去尝试在洋人群体中找到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另一半。而整个纽西兰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华人满打满算也只有20万左右,从这里面寻找年龄相仿性格爱好相投的另一半的概率真的是更低。所以在计划来纽西兰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了可能在纽西兰会孤独一生的心理建设。

然而,有时候缘分就是如此地奇妙。2016年1月,和往常一样无聊的刷著小蓝,忽然看到有个人在求组团去Red Rock徒步。心里想著,我刚好还没有去过这个步道,就在下面留了句评论:「什么时候?」其实两个人都是初来乍到,他也就被我早来了不到5个月。于是,两个人相约在市区最不可能找不到的超市门口见面,一起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才到了步道的停车场。两个人一路走,一路聊,往返一共5小时。虽然算不上一见倾心,但两人三观相合,也就开始尝试交往。从那天算起来到现在,不知不觉地已经1200多天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周围同学同事对于同性的态度并不是十分确定,所以每一次朋友组织聚会都从来不敢邀请他来一起参加。慢慢地,我发现纽西兰整个社会对于多元化都是非常认可的,无论洋人还是华人对于同性都是非常宽容的。这之后,我们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参加以前都只敢一个人参加的各种社交活动,我们的关系也得到了周围的同事同学的真诚地祝福。这个时候,我才真切的体会到,一个包容的社会的认同对于一段健康的情感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和异性伴侣一样过著正常的充满阳光的日子,和所有情侣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经营自己的生活,而不用和国内一样习惯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所以题主其实没有必要现在就开始担心出国之后孤独终老,我相信你如果足够优秀,在社会氛围相当宽容的英美加澳新一定是可以找到自己的爱人的。现在你要做的是应该好好准备高考,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按照你的人生规划一步步的走下去。很多事情担心的太早并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好好努力提升自己,你还这么年轻,人生大有可为,加油。


题主本人。

本来想著这个问题会石沉大海,不过看到目前的回答我蛮感动的。说实话答案其实一直在自己的心中,可是不敢去坚持,不敢坚定地走下去。

现在看来,昨天提的问题挺幼稚的,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脑子一发热就提了我知乎的首问。来知乎也有段时间了,在这个平台也学习到了很多,人也更加理智了,也看见了一些从未见过的东西。但感觉自己还是不成熟,挺幼稚的。

看了很多前辈们(请允许我这么称呼)的事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的确,在这个社会,无论capitalism还是socialism,能力始终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个既定的事实虽然看著残忍,但不得不去为之付出。

最主要的应该是孤独感吧。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个身份是个stigma,相反地,我早已接受了它。虽然生活在一个经济还算发达的城市,但身边亲朋好友对于这个身份的评论著实让我心凉(没出柜)。再加上可笑的青春期以及学业上的压力,所以内心很苦闷。我甚至在去年年底尝试著交同一类的朋友,但感觉抛去了这个身份,基本上没什么共同点,所以前几天还算聊得不错,但之后就凉了。我甚至还试著去交foreigners,但gaydar不准,所以就随便找了个人聊天,感觉自己学识浅薄,无法聊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当天就注销了账号。Again,交友也一样,哪里有一个身份就可以有无数的朋友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类」与 「群」指的是三观,兴趣,志向一类的东西吧,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身份。

是我太过于渴望,过于急切了,同时也对未来的缥缈畏葸不前。我一直想规划好人生的每一步,至少,我的预期是,我能够开开心心读完SUFE四年,申请英美澳加新的研究生,申请工作签,再申请技术移民。包括恋爱能够找到自己的理想型,包括老了以后都有幸福的暮年生活。这现在想想挺可笑的,包括来答题,或看过这个问题的人,一定会对我这种很愚蠢的幻想进行嘲讽和辱骂。这仅仅只是一个delusion,我的一个secret,希望大家轻喷。

写这篇回答的目的既为了表达对费心费力答此愚钝之问的答主表示感谢,为他们一个平凡无奇的17岁的未成年人的短暂关爱表示感谢。二是为了把自己真实心迹公之于众,对同样匿著的,对同样有此纠结的人也起到一些帮助吧。仔细剖析自己,冷静思考一下,发现其实阻碍自己的,让自己限于无休无止纠结的,其实就是自己的逃避和软弱无能。无关其他,更无关这个其实根本微不足道的身份。

我不觉得未来会顺著我预期的方向发展,但至少,要尽量去完成它,需要勇气和实力。我也不确定我现在是否有面对未知的恐惧而感到无畏的勇气,但至少,我明白了自己该去如何调节,走好每一步。

希望这第一步的高考,让我能够离梦想更近一些吧。

其他的,真的就是另一件事了。

再次感谢!

祝愿各位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感觉题主比较勇敢,诚心来知乎问问题求答案。比之前咨询我的gay / lesbian坦诚,他们遮遮掩掩,怕被人judge。其实同性恋又怎样呢,跟异性恋分别真的不大。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有个还是我老板。两个女同志也过得挺好。

幸不幸福不能一概而论。国外确实对gay的宽容度很高,没那么多另眼相看。我觉得幸福取决于个人的心态,也跟个人的主观努力和际遇密切相关。你还这么年轻,先把学业放在第一位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操心。

祝好运!


怎么硕呢,其实我做移民行业也有很多同性情侣想一起移民,首先国外结婚肯定是没有问题,国外的包容度也没有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在海外认识了一个人,这对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而你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没有亲戚朋友,只能依靠你的伴侣而生活。还有就是你毕业后找什么工作落下来,靠什么挣钱生活。

不过出去看看总是好的,移民国家看你资金和你的想法了,不著急,等你上大学可以和家里提出国留学的想法,不管是不是为了到那找伴侣,不管能不能移民,出去见见肯定是能帮到你的。


分人吧,于我而言,爱情在家国面前屁都不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