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知道的話我就自己寫微物理參數化方案了(bushi

本質上,我們其實對雲中的冰相粒子的瞭解微乎其微,對其相態變化的瞭解也僅僅是基於有限的觀測和定性的理論。還是,大飛機要多上天。


下雨還是下雪,與自雲底至地面的空氣的溫度有關。當溫度統一且高於零度時,下的是雨;當溫度統一且低於零度時,下的是雪;當溫度不統一,即高空冷近地面熱或高空熱近地面冷時,就可能產生雨夾雪。


獨創性回答!謝謝邀請。

水蒸氣如何選擇冷凝為雨、雪或冰雹,溫度是一種主要的標誌但不是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水蒸氣在空氣中存在不同的分子團簇結構,在不同的溫度和氣壓條件這些分子團簇成分可以互相轉化。而這些不同的分子團簇相對於水蒸氣的三相線具有自己不同的、專屬的三相線,有的(A)在零度的時候有冰點,有的(B)在5度左右的時候已經達到其冰點。其中飽和的前者會凝結成冰和冰雹,而飽和的後者則只能凝華成雪或雪晶。

因為氣體的擴散性,所以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不可能發生突變,只能極其緩慢的發生變化,而發生緩慢變化的同時卻能夠同時發生團簇成分之間的平衡變化。

溫度緩慢降低的時候,由A變為B類型為主,因為B類型分子量大,增加B可以降低A類型的飽和度。於是在氣溫平緩降低的時候(通常氣流平穩)空氣中B類水蒸氣居多,在降溫到達一定的溫度4-5度,會下雪。

溫度快速變化的時候,通常是雲的內部氣流遄急,A變為B的過程較少,於是在遇到急劇降溫時水蒸氣凝結為冰或冰雹。

至於下雨,前面已經講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就總體來說不會發生突變,但是不排除在局部很小範圍裏發生突變。這種突變主要是由於B類的成分在受熱或外界能量的激發時會發生裂變,變為A類型,因為B類的分子量大,所以B類的裂變可以使A類的瞬間超出飽和,於是就會有霧滴的產生,如果外界的能量輸入繼續,這些霧滴就可以發展成為雨。

總結一下,雨是在外部激發的條件下先形成霧滴然後發展為雨(如果外部條件能繼續作用)。霧滴或雲裏的溫度聚變的時候,產生冰晶和冰雹。緩慢變化的時候經常發展為雪。

以上內容全部原創,歡迎探討,歡迎轉發,但請註明知乎出處。


因素很多,過程很複雜。1-2句話說不清楚,建議你讀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也許你回了解一些。

簡單一點說,是溫度決定了雨雪冰雹等降水形式。不同季節出現不同形式的就是例證。


冷凝過程中的溫度以及降落區域的環境溫度。

例如雪是由冰晶的積聚或從液態水滴中吸水而形成的固體(伯傑龍效應,Bergeron effect)。表面溫度低於冰點。


主要是溫度,要是冰雹和雪,我認為則和空氣中懸浮顆粒有關,凝結核夠多夠大應該就是冰雹


溫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