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各抒己見即可


看完黑鳳凰,我莫名想去二刷哥斯拉了,不知道我是不是一個人。

下面是槽點:

1.能把琴塑造的這麼招人煩,編劇也是厲害。

2.教授等角色的人設崩盤徹底。

說句不好聽的,所有人都能崩、唯獨X教授絕對絕對不能崩,他是整個X戰警系列的邏輯支撐和思想理念的具象體。

對了,琴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啊?看完還是覺得一臉莫名。

3.瑞文強行下線。

引爆團隊矛盾和內戰,除了理念分歧還可以有其他很多方式,偏偏編劇採用了最弱智的一種。

4.快銀邊緣化。

如果邊緣就邊緣徹底,開頭還專門給個鏡頭讓快銀對孩子們說大話,很違和啊,那感覺就像強塞給觀眾個笑點結果還不小心塞到鼻孔里了。

5.劇情整體平庸。

想了想,貌似找不到任何亮點。

6.邏輯翻車。

以X教授為震源引發的邏輯崩塌的後續結果,哪哪都說不通。

7.劇情不連貫,轉折突兀。

不管是每個角色的理念轉變、分歧和解、都沒有好好梳理經營。就那麼兩句台詞,突然就大徹大悟了。

最後,《逆轉未來》是系列巔峰,截至目前無可超越。


真的打擾了,剛看完心裡有點悶,必須吃個宵夜平和一下。

劇情也不想吐槽了,還以為是黑鳳凰的一個人格,結果尼瑪是外星人,哪個星真的沒聽明白。說實話,還不如看哥斯拉好看。特效真的就那樣。那是暴走的鳳凰狀態?。。。。。。打擾了。。。

呃,初中看的老版x戰警,琴格蕾一直是我最愛的女英雄。看了這部真的,覺得明天還要早起啊,真的啊啊啊啊啊。


利益分割

原本看的時候,BUG和邏輯漏洞非常多,讓我有一種劇本根本沒有完成的想法。

後來看了微博上列出來重拍前和重拍後的對比。

簡而言之,重拍前,是想把X戰警的最後一部鳳凰之死帶入到漫威宇宙里

在原先的設定里,入侵地球的是斯科魯人,在我看來,這是驚奇隊長影響到了X戰警的這部電影。

然而拋開X戰警系列本身的版權問題和利益之爭,重拍前的版本依然並不會讓我覺得好看。

重拍前的版本大致描述為:

為了營救宇航員的琴,無意中與斯科魯人相遇,斯科魯人想要得到琴的變種能力。而斯科魯人在地球上已經多處滲入,甚至是聯合國警衛都已經是他們的人,這就導致想要聯合國家力量的X戰警前往尋求援助的失敗。

而這裡面瑞雯的角色依然是註定死亡。

為了拯救X戰警,琴與斯科魯人大戰,以自爆為結尾殺死了斯科魯人的入侵艦隊和首領。

最後結局以X戰警的分裂為結局。也就是說達到所謂的「內戰」結局。

咋說呢,這簡直就差不多是驚奇隊長+內戰的翻版劇情了。琴日天日地,最終變成火炬人燃燒一切。

別的不說,我感覺重拍前的版本BUG和槽點也是很多了,而採訪里泰依-謝里丹表示,這個重拍前的結局很難確定下來,為什麼呢,因為「觀眾希望看到X戰警集結」。

我不是很確定別人怎麼想,在我看來,X戰警的漫畫內核是悲劇性質的,比起電影宇宙的其他系列而言,他們需要對抗的不僅僅是外星球的入侵這種問題,更大的是變種人內部的分裂,和與社會,與人類的對抗。

這種既無法抱團生存,又無法做到與外界和解,其實一直是X戰警能夠得以重拍的內核。

無論是新老版本的哪個系列,都以變種人為出發點,看到的是在大的世界格局下,變種人的生存問題。

老版本里,為了不傷害別人偷跑去注射抑制變種基因的小淘氣,偷偷在家裡忍痛剪掉背後翅膀的男孩,被關在實驗室里可以釋放出抑制變種人基因的光頭小哥,回到過去重溫自己出身的金剛狼。

新版本里,痛恨納粹的老萬最終卻接過了地獄火的管理權,必須選擇自由行走還是變種能力的X教授,與家庭和社會始終無法達到平衡的魔形女,一直糾結於父親的快銀。

這兩個版本都不同程度的顯示出了,變種人隨著社會變遷的地位變化。

老版本以鳳凰之死為結尾,新版本註定也會如此。

但新版本的重拍前的版本,在我看來,不適合X戰警這個系列,畢竟它的前身和舊系列都不是走漫威路線,現在想要把X戰警系列拉到那邊去,只會扯成四不像。

而且最為可笑的是,X戰警何德何能需要達成「內戰」結局?

他們本來就從來沒有達成過團結,每一部都是為了一個短期內的目標暫時的集合,事實上,兩派根本就沒有融合過,只不過在X教授和萬磁王的帶領下,達成了一個表面上的和解。

所以,X戰警的電影一直都是內戰的狀態,他們不需要漫威式「內戰」。

所以,這部電影在重拍前,就已經註定失敗,我認為歸咎於幾個問題:

漫威的影響,他們想要把X戰警拉到自己的宇宙系列裡,導致與原有的系列分割。

而後,收購了福克斯的迪斯尼,在重拍前的試映會上,遭到了非常多的不滿和反對。我覺得這很正常,你前面都鋪墊了那麼多部,這一部這麼走形,怎麼能好看?

迪斯尼不得不跳票重拍黑鳳凰,演員自己也說,拍了好幾個版本。這一跳票更加重了黑鳳凰的出師不利。

如果說重拍前的理由是這些,那麼為什麼多花了錢的重拍後的版本還是這麼難看。

在我看來,他們想不出如何在新版本的前面幾部後,到底要如何在已經拍攝的片段上畫好這個圓。

重拍後採用的片段可以看出大部分其實還是重拍前的,只不過重拍了火車這段,將琴自爆的大結局改掉了。而老萬拔地鐵還是採用的重拍前的鏡頭,只不過對於老萬的受傷狀況有所區別而已。

所以,無論是重拍前後,對於老萬本身的設定就已經飛出地球了。

上一部全球收廢鐵的場面人,這一部為啥非要把地下的地鐵拔上來堵門?

明明逆轉未來里直接一個正手反手,就把碎鐵片飛起來糊門,街面上那麼多車,你隨便幾個車都堵得住,更不用說當時還有可以媲美倫敦的旅遊雙層巴士在街面上。

瑞雯被殺前在學院說都是我們女的在給你們男的擦屁股,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為了呼應漫威婦聯4大結局,至於搞這麼硬的發言嗎?

第一課和逆轉未來里可是瑞雯作為訓練隊長起名叫X戰警的,我是真的不理解,即使沒有這句話,也不妨礙整體電影,故意加上這個,編劇和導演真的考慮過瑞雯的人設嗎?

而最主要的是,為了同驚奇隊長一樣凸顯琴,將其他角色一起降智,我是真的無法明白福克斯,迪斯尼和漫威的心態。

迪斯尼今年的阿拉丁我就說過這個問題,不需要你強行女權或是凸顯,原動畫里茉莉公主的形象本身就不是一個等著獲救的嬌弱女子,將反派賈方的陰邪狡詐和老謀深算一併降智,導致鸚鵡和猴子的戲份都比賈方強的情況下,反派就立不住了。

反派如果弱智起來,這個片子到底有什麼看頭?

如果反派都弱智,你的主角就算再偉光正,有什麼意義?

別的不說,重拍前后里,X教授的人設比老萬崩碎的還要嚴重。

X教授給琴設立心智屏障這個事情,事實上在第一課里就出現過,但X教授使用的根本不是給你關起來的辦法,而是巧妙地引導正面情緒,來驅趕負面情緒這樣的高招。對於青年X教授而言,他還不贊同萬磁王的強硬手段,以引導為主。

而老版本里X教授設置屏障的理由,因為一是有把自己兒子做成玩具的軍方,二是琴小的時候性格問題讓他擔憂。老年X教授因為見識過很多事情,所以手段上也與青年時期不同。而這個擔憂也為後來萬磁王的決裂,琴的爆發埋下伏筆,這種設定附和年老的X教授。

然而重拍前的版本里怎麼說的?

「想要以X戰警分裂為結局,家人之間沒有諒解對方為結束。」

我佛了。

為了硬要這個結局,不惜把罪責推到X教授身上,你就算拋開漫威的問題,這個設定能讓重拍前的試映會上的觀眾滿意?

重拍後的問題僅僅是在「觀眾想要X戰警集結」的問題嗎?

除此以外,X戰警的後期項目因為版權等扯皮問題,在幾家之下,這個項目一直在畫餅,導致非要臨近死線了才匆匆上馬,這鐵杵是可以磨,但也要趁早啊。

唉。


角色、劇情、場面,全都是問題。

主創搞錯了一件事,琴這個角色從人設上來說是完全不符合主角要求的,但他們偏偏這麼幹了。導演之前編劇的以琴為主要角色的片子就是背水之戰,結果這兩部以琴為主要角色的片子是x戰警系列裡最差的兩部。

而且為了突出琴,他把其他角色都搞亂了,x教授、老萬、野獸全都不像我們印象里的角色了,魔形女和快銀兩個人氣角色很快退出戰場,可謂人設全崩。

角色推動劇情後更是亂七八糟,到了後半部分已經完全混亂了,不知道這到底是誰的故事。看看琴無法撐起一部電影,趕緊找老角色救場,結果越來越亂。

格局和場面更是弱的一筆,比第一戰和逆轉未來差遠了,甚至還不如天啟,最後高潮戲那都是啥玩意兒啊,吸星大法啊,掐來掐去的。其實天啟已經暴露出角色亂的問題了,也是同一個編劇哦。

最後,這是這位編劇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搞成這樣也是情理之中了。


前110分鐘1?,最後兩分鐘100?

要不是最後ec復婚我tm連夜趕到美國屠盡福克斯總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