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醫生工作環境安全,工作強度相對小,年薪幾十上百萬美元,水平卻差的來感冒也治不好,手術也不會做,是大家都羨慕的職業;

而國內呢,工作環境不安全,工作強度大,經常加班,年薪不到十萬人民幣,水平高超,1分鐘就可以完成診斷,大家都說再也不要自己的小孩學醫了。

那麼為什麼國內的醫生不狠下心來學好英語出國呢?


這個鍋還是要計劃生育背,如果有個兄弟姐妹,那我二話不說就出國了。


是這樣的,主要原因是機會成本和風險。當然還有文化衝突醫學倫理方面的因素。

醫學作為一個複雜的學科,需要一個很長時間的學習,一般來講大約5年的基礎學習還有幾年的實踐醫學活動才能夠獨立執業。當一個人在中國成為執業醫生的時候,TA為此已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了。

即使是經驗很少剛起步的醫生,TA也已經投入了至少7年的學習時間了。而且由於年齡的原因,此時他們往往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而且他們剛剛面臨事業的起飛階段,才開始有經濟回報。由於醫學的行業特點在每個國家都有嚴格法律註冊要求,此時出國等於放棄之前的準備而從比較低的一個起點從頭開始,而未來是否能找到穩定工作還成為了未知數,加上家庭需要隨之遷徙,機會成本更大,自然無法作出這種選擇。

而當一個醫生進入事業穩定階段的時候,國內的收入(直接工資加間接部分)和社會地位在中國現在的環境里並不低,雖然絕對數不一定比國外高。但此時出國就面臨著要從底層重新開始,拖家帶口洋插隊的選擇自然不會上到這種成功人士的桌面。說實話,醫生們整體的英語水平比很多行業好很多,稍微努力一下,其實英語並不是主要障礙。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正如一個大公司有著很好的利潤的情況之下,對保守的管理層來說就不願意投資於行業內新興的高風險項目了,因為沒必要因為研發失敗(通常失敗率很高)而降低整體利潤率而讓報表看起來很難看,儘管不採取創新嘗試的結果往往是背離公司整體發展利益的。

一般人想想的移民不了,往往是因為貧賤不能移,但事實上只要有決心,貧賤反倒是個動力。而半高不低有點穩定生活的人群選擇移民更難,因為風險承受度太低了。當然這中間中國醫生收到的基礎教育,在醫學倫理上,社會文化上的差異也會對中國醫生在國外工作造成障礙,這也是中國醫生有點不確定自己能否適應國外環境的原因。

很多人說國內條件不好,只是抱怨一下對自己不利的方面,並不是真正想改變,因為對他們有利的一面已經被理解為理所當然了。移民更適合尋求出路的人和尋找安全的人,所以往往是特定的社會階層會選擇移民,而此時的中國醫生群體確實還不屬於是這種階層。

高技術類人才確實是澳大利亞移民道路之一,但不一定非得高技術類人才才能移民。很多技能比如廚師理髮師電工水管工等等都是澳大利亞社會需要的,可以說藍翔和新東方畢業的高材生只要英語達到一定的水平,絕對是澳大利亞需要的人才,但未必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這條道路。一般來說技工類專業人士比較適合來澳大利亞學習一兩年專業課程,一方面更新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適應社會,滿足各種簽證要求,就可以很順利的移民澳大利亞了。

歡迎選擇來澳大利亞學習,也歡迎每個有技能的留學生畢業之後,選擇留在澳大利亞工作生活。如果想了解這方面的情況歡迎聯繫我諮詢。謝謝!


出國哪有那麼容易,自己的家庭,語言水平等等都是考慮因素,國內畢竟人多,自己水平不行,社區醫院也會有你一席之地,給人家治治小感冒,兩天弄不好,跟人家說,你去大醫院吧。

說個真人真事,我一老師學生非常優秀,當年工作原因去了美國,後來安頓好了想讓他太太去,他太太已經是省內三甲醫院的主任了,去美國為了考執照,頭髮掉了大半,將近禿了半個頭。

總而言之,你如果各方面都足夠優秀,不甘於現狀,出國確實可以很好的改善工作生活條件,就德國澳洲這些地方來說,是非常歡迎的,但說到底,你得優秀啊,專業知識一塌糊塗,本科睡了五年,研究生考試的時候努力了一把,又混了三年,說不甘於現狀的話,但也沒什麼好說,但這也是很多醫學生的現狀。

國內條件雖然不好,但總歸還是優秀的有肉吃,有水平的混幾年不也是能升,也能去好醫院發展,不要說人情關係什麼的,國外人家也看社交能力。

當然,也有一些折中的辦法,像上海一些一線城市,有台資醫院,外資醫院,大體制度跟國外一樣,你可以先去試試這些醫院,進不進得去,裡面是不是也像你想像的那麼完美。


說起澳大利亞,就能讓人想到許多名詞,全球移民國家首選、全球最潔凈的空氣、社會福利制度最好的國家、最友善的居民、12年義務教育......,不僅如此,就連入籍澳洲都十分容易,

持永久居民簽證移民在澳洲居住滿4年,並且這四年內至少要有一年是PR身份,就能申請入籍。

與其他歐美國家相同,澳洲醫生職業也是多年穩居優質職業評選之首,薪資待遇好,社會地位高,因此也有很多國內醫生想到澳洲當醫生。

想要在澳大利亞當醫生,你首先需要了解澳大利亞醫學委員會Medical Board of Australia (MBA)。MBA職責是為執業醫師和醫學專家做移民評估,執業註冊的的機構。主要是判斷申請者的醫學註冊種類是否滿足當地職業評估要求。

澳洲醫生(AMC)報考資格免費評估+歷年真題免費領取?

jinshuju.net圖標

澳大利亞醫生在澳大利亞執業註冊主要有以下的途徑:

? 一般註冊

? 專家註冊

? 臨時註冊? 有限制臨時註冊? 非從業註冊國際醫學畢業生的註冊途徑:

國際醫學畢業生通過外國醫學畢業生教育委員會(ECFMG)的國際證書電子檔案(EPIC)申請醫療資格證明,主要有3種評估途徑:

? 主管部門途徑

? 標準途徑? 專家途徑

主管部門途徑適用於有初級醫療資格證書,並來自某些特定的國家的醫生(如英國、加拿大等)。要求醫療從業者提供AMC頒發的免修學分證明,在醫院完成1年後督導實習。申請者可以通過主管部門申請限制註冊崗位種類有如醫院崗位、專家、一般醫師等。

標準途徑主要從兩種方式評估:AMC考試:評估僅通過AMC CAT MCQ和AMC臨床考試。標準途徑:基於工作場所的評估。評估通過AMC CAT MCQ考試和AMC認證機構對臨床技能和知識進行工作場所評估的方案,可註冊崗位種類有一般醫師和醫院醫師。

專家途徑適用于海外培訓專家,申請者要求部分資格已經通過澳大利亞學校認證,海外培訓的專家可申請專家認可、緊缺、偏遠地區醫師職位申請、短期培訓申請。

參加澳大利亞醫學協會考試(AMC)的途徑是大多數海外醫生選取比較靠譜的途徑,也是比較適合我們來自中國的大多數醫生的道路。

編輯於 2020-07-17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二逼又燃的醫生二逼又燃的醫生?

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人民醫院 中醫醫師

你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國外除了醫療行業其他行業也比國內好,那為什麼其他人都不出國呢?

我是一名醫生,如果我有能力(經濟或者技術)出國,憑這份實力我肯定會在國內混的很好,那還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出國呢?

還有,出國是想出去就能出去的嗎?僅僅是學好英語就可以出國的嗎?


你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國外除了醫療行業其他行業也比國內好,那為什麼其他人都不出國呢?

我是一名醫生,如果我有能力(經濟或者技術)出國,憑這份實力我肯定會在國內混的很好,那還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出國呢?

還有,出國是想出去就能出去的嗎?僅僅是學好英語就可以出國的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