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描述:「凡味辛之至,皆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辛的升散和秋的肃降是否矛盾呢?还有哪些味辛但作用在于降的药吗?


半夏这个药很有特点,握在手里和吃到口中,感觉很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相反。半夏表面有很多粉末状物,所以握在手里很光滑。照理,这种滑滑的感觉,尝上去应该也是润滑的样子。然而一尝便知,那股辛辣、干燥,麻舌头、辣喉咙的感觉,终身难忘。严重的话,凡是接触过半夏的舌头、口腔,还会肿胀疼痛,说不出话;进一步下咽的话,还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腹泻。

站在中医的立场,认识半夏这些严重的副作用,或者说毒性,可以得到的结果是,此药辛散之力过于猛烈。如果用内外来表示一个药的性情取向,半夏之性,无疑是要向外。不但向外,而且是性格刚毅,说走就走。正是因为这种刚毅的性情,半夏所过之处,对津液会造成明显的损伤,呈现出显著的燥性特征。上面从口舌咽喉到胃肠,一系列反应的本质,都是津液的严重受损。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过于刚猛的人,很容易不经意间伤到身边温柔呵护的家人。

问题是,这种说走就走,轰轰烈烈的豪迈性格,是怎样养成的呢?这就要追溯到半夏的成长环境。野外采药时,会发现半夏基本都长在阴凉处,尤其是靠近水边的地方。阳光普照之下,是看不到半夏身影的。打个比方,半夏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温暖,缺少关爱的环境里。这种没人疼没人爱的环境里长大,每天就难免感到委屈。假如半夏的性情阴柔,恐怕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于是,半夏没有其他出路,唯一的选择是,坚强。待到长大成人,就成了一个魔挡杀魔,佛挡杀佛的狠角色。所以,对于痰湿类的魔,或者津液样的佛,只要拦我去路,无论恶意善举,半夏出手,就一律格杀勿论。

再说半夏的陈用。生活中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随著年龄渐长,性情往往会趋于平和。老舍先生&里的秦二爷,二十岁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待到垂垂老矣,经历了世事沧桑,剩下的就只是一声苦笑了。无数故事告诉我们,狂妄,是属于年轻人的特权。

随著时间流逝,半夏不羁的性情也会慢慢消磨。性情变得温和,往往意味著面对坏人时,手段不再异常激烈;但对方如果是好人,再动起手来,也就不会不分轻重了。陈年的半夏,虽燥烈的本性不变,但终归日趋缓和;在保留燥化痰湿功效的同时,对津液的损伤会明显减少。所谓半夏以陈者为良,主要是针对这一点而言的。

此外,还有个办法,可以短时间内让半夏变得成熟,就是在水深火热中历练。所谓的水深火热,即放在水里,加热,比如煎药。一个人狂妄如悟空,一定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正常情况下,受满八十一难或许需要十年;现在我们把磨难的浓度提高百倍,十年就成了三天。实际上,半夏在水火共制的情况下,有毒成分会被分解。所以,一般情况下,汤药里的半夏,经过半小时以上的煎煮,就已经足够安全了。

很多有毒的药物,一旦增加煎煮时间,毒性就会降低,比如附子,道理也是类似的。只不过,中医用药治病,用的就是药物本身的偏性。太过平和,药性也就无法彰显。所以,如半夏、附子之类有毒的药物,在具体应用时,毒性与药性之间如何权衡,煎煮时间长短如何把握,还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才比较稳妥。

本文节选自:「天下无疾」微信公众号《漫话半夏》篇。

想要了解更多请搜索公众号:noillclub,关注后即可查看无疾老师的《人参败毒散:咳门第一神方(含音频)》《有肝火,怎么办?》《安宫牛黄,怎么用?》《上火,怎么办?(牛黄类中成药详解)》《药食五味的宜与忌》《过节了,哪些美食容易生痰湿?》《湿痰,怎么治?》补气,怎么补?》《中药,如何补血?等文章;也可微信添加朋友「wujicm」帮您解答。


我个人的理解,先记住半夏能降痰湿,并且用半夏来治病。至于解释,等治好疾病之后再来找。

为什么到现在还推崇《神农本草经》,因为它记录的都是某药某功效,没有什么归经性味。不是说归经性味不重要,而是后来很多归经性味属于强行解释。

不是味辛所以力能下达,而是力能下达所以味辛!

另外,能升才能降,能散才能收。肺气宣,大便才通。那你说宣肺的药到底是升还是降呢?


学中医要说人话,看看这里的回答,都神神叨叨,故作高深的,生怕别人能听懂,其实都是为了掩饰自己也不懂的事实,快别糟蹋中医了

兄弟,学中医,你要搞清楚这个逻辑顺序。

中国古代对医药的研究,是先发现了在实际中它的药性。然后再根据这个药性去反推。

比方说是先发现了大米可以利水,然后回过头去琢磨,哦,大米长在水里,所以它可以排水。

所谓的苦啊酸啊,药性也都是这么来的。是先发现了一个药,有某种实际的性质,然后倒回头去想它为什么有这种性质。

由此才得出来的一些结论,那些结论只不过是方便你记忆,并不能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就好像也不是所有长在水里的东西都能排水一样。

要不然也不用费力巴拉的去写什么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了。

所以像那种理论,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1、辛能润燥。也就是辛味能促进身体水分的流动,也就是相对打开中医所说的水道。实际是改变一些血管之类的渗透压。

2、痰的本质是湿,湿绝大部分就是水分流动不顺畅。水分少,导致湿热互结,产生痰。

3、辛味重的药性,通常会把水分向外引导,滋润体表。所以体内往往水分减少,可能湿会更重。但是,半夏是比较特别的,它的辛味是向里向下走的。所以它的气是从肉向血管聚集,进入血管就有可能被代谢系统运化掉。与半夏这个特点类似的,是牡丹皮,也是类似的理解和使用方式。

4、所以半夏这个化痰只适合寒痰,体内水分较多的。水分少的热痰,不适合用半夏,要用百合科的贝母去补水。

5、所以化痰这种事其实很复杂,我个人觉得真正能化痰的东西,是大黄苷、黄芩苷、芍药苷这类金性的清敛降气的药。


照你这逻辑,五味子岂不是能治百病?

入门学四气五味的时候,都有说的。找出了压箱底的中药学,如下图,不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