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友的聽音能力真的比普通人好嗎?

發燒友對聲音的要求真的比普通人更苛刻嗎?

如何通過科學評價人耳對 HiFi 器材的聽辯能力?


謝邀。大家講那麼多了,我就來講個故事吧。

幾年前我還在讀碩士時,有個實踐項目是讓我們練習如何組織一次聽音實驗。在我們這組的8個人里,我是年齡唯一超過30的。其他幾個同學都是本科剛畢業的那種。

我們使用的測試方式是ABX:

圖片來源:ResearchGate

這個圖是我從網上扒來的,請忽略右上角的「85」。ABX test是個簡單粗暴的測試,在每一組裡面讓被試自己用滑鼠點擊X、A、B三個按鈕來聆聽其所播放的素材。這三個素材往往是同一段音樂的不同錄製方式、或者壓制方式等等,看實驗者想要尋找什麼了。其中,A與B每次都不同,而X則等於A或者等於B。被試的任務就是找出正確答案是A還是B

ABX實驗的意義在於,可以科學地、具有說服力地證明一個人是否可以分辨兩種素材。

我們在練習中使用了一段爵士樂演奏,兩個版本分別是WAVE版和192k的mp3版,每個人被測18組。

測試完了之後,其他7個同學做對的數量在8到12之間。而我做對了15。

我的聽力比他們好嗎?我看未必。我年齡比他們平均要大10歲呢。

那麼我為什麼聽出了15個對的?其實在他們驚嘆我怎麼能做對那麼多的同時,我自己還在納悶我怎麼居然錯了3個。

因為聽音時人的注意力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我將注意力集中在高頻部分的音色,比如打擊樂的音色上。當你不去管什麼大提琴和鼓的音色,而是集中去聽鑔的聲音時,兩個版本有非常明顯的區別。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

然而當其他7個同學聽得時候不得要領,不知道將注意力集中在哪裡。於是他們的答案呈現一種隨機猜測的形態。我因為比較了解mp3的高切特性,所以將注意力集中在高頻能量集中的鑔樂器的音色上,於是就很明顯地聽出了區別。

也許你會說,大提琴呀小號呀這些樂器也有高頻泛音呢,為什麼不聽這些樂器的音色?因為這些樂器的主頻和它對我來說感興趣的高頻泛音距離太遠了,我很難分辨它的高頻泛音是否缺失了。而鑔本身的主頻就很高,其高頻泛音在我感興趣的範圍內的部分與主頻的距離相對較近,所以當這些泛音被抹掉時,鑔的音色聽起來會有很大的改變。

注意力集中在哪個樂器上,這不是玄學。一個叫做雞尾酒會效應的發現能解釋之。就是當雞尾酒會上有好多人同時在說話,你卻能集中注意力聽其中一個人說話。所以,人是有這種能力的:我們倆去同一個酒會,一直如影隨形,但是回家以後我聽到的八卦和你聽到的八卦就不一樣。雖然傳進我們倆耳朵的聲音信號是一樣的。

圖片來源:Steemit

有趣的是,有同學給我做過單音audiogram的聽音測試,16kHz左右以上的單音我是聽不到的。

所以說呢,統計高度來說,大家的耳朵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弄不好發燒友的耳朵還會差勁一些。但是我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地說,測聽力用的單音的聽辨能力不能直接用來推測一個人聽複雜聲音素材時對高頻組分的聽辨能力。

因為人耳能傳回腦子裡的信號是海量的,這些信號怎麼加工處理,怎麼傅立葉變換,怎麼拋棄不需要的信息,都看腦子裡的神經元網路怎麼開門關門了。這裡有個概念叫編碼coding,還有個概念叫離散編碼sparse coding。同時還有個優化統計學模型,叫貝葉斯模型Bayesian Model。不管是編碼還是貝葉斯模型,都是根據時間、先驗和後驗經驗的積累不斷改進自己的。這個過程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學習」。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其實hi-fi這個行業更多的不是真正的「無損」,而是「風格」了。真正無損的聲音來自樂器,來自自然,是不可能從喇叭里或者耳機里放出來的,這是一個哲學問題。WAVE被稱為無損格式僅僅是消費者的口頭語而已,難道它44.1kHz的採樣頻率就能真的無損么?更不要說系統的線性度問題了。

發燒友對音質更敏感么?是的。他們的耳朵更好么?未必。但他們的編碼能力和貝葉斯模型肯定比不發燒的人更完善一些。怎麼科學評價一個人對hifi器材的聽辨能力?我覺得ABX測試足矣,至少18組測試。這裡的關鍵字是「科學」,所以必須使用實證研究法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另外,在現今對於聲音認知的實驗里,作為聽音經驗的music expertise和sound expertise都會作為招聘被試的moderator variable。我們對被試進行分組時不僅要考慮年齡組、性別組,還要考慮expertise組。所以,這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回答題主的問題:發燒友(expert)和不發燒友(laymen)在統計學意義上是有區別的,這個區別甚至有可能和性別、年齡的區別對於數據分析的影響齊平。


謝邀,是也不是。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

首先,耳朵這東西是越用浪費越多,不論是聽歌還是交通雜訊甚至夏天在家躺著聽蟬鳴聲,耳朵都會損壞更多一些。

但是,越是用比較大的音量長期聽歌,聽力衰減得就越快。所以許多發燒友以及音頻工作者的耳朵本身,都是比不上普通人的。不論理論上這樣,實際有人做過測驗,也是如此(只不過我忘記出處了,但是這也算公認的事實了吧……)

不過,人實際上對自己的聽覺能力是有一定適應能力的,我們往往在成年的時候,聽力就從上限20000hz衰減到16000左右了,而我們自己卻對此一無所知,一直要到衰減到非常多之後,才會發現耳背聽不清——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又有多少人承認自己聽力不如小時候的?

所以,耳朵一定程度的老化,對人聽音的影響並不是很大,聽起來音量減小了的頻率,會自動被聽覺系統修正回來。

發燒友/混音師的優勢不在於耳朵的尖銳。而是在於豐富的聽音經驗。

相比之下不燒耳機的人還是太過幼稚,他們能夠聽到一切細節,卻不知道注意力要放在哪裡,於是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就好比一個畫家,他的視力不需要優於常人,但他對色彩/線條的概念,對藝術的感知力還是要優於常人。

就算耳朵實在老化得不行了,也還可以通過增加音量來捕捉到本來已經幾乎聽不到的信息(當然這樣會惡性循環,進一步傷害耳朵)

但好歹能更多聽到細節,然後運用豐富的經驗補齊差距。這時候,我們可以認為,一個hifi方面的老人,哪怕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是呢他的耳朵還是很尖銳的,那麼他就能聽清這個高音喇叭的聲音,如果聽不清的話,那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播放的音量比之前還要高。


發燒友的聽音能力真的比普通人好嗎?

答:不一定

發燒友對聲音的要求真的比普通人更苛刻嗎?

答:是

如何通過科學評價人耳對 HiFi 器材的聽辯能力?

答:請學習《審聽訓練與音質主觀聽感》《聽音訓練手冊》《視聽練耳》等東西後再談科學審聽,至少也要多聽多對比,不要局限在單一評價體系里。


從幾個實驗的結果上看,發燒友的聽音能力比普通人略強一些,然而有意思的是這些人的聽閾可能會比普通人更窄……

比如說這個2007年做的Hi-res跟無損之間的AB盲聽測試,其結果是很詭異的「聽力受損人群擁有更好(雖然就一點兒)的聽音分辨能力」,不過你想想,年紀大的老燒肯定聽力不如年輕人嘛……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事就像是你在河裡常年游野泳一樣,只要游得多了,經驗總會積累一些。

但!是!

假如你受過國家游泳隊的專業訓練呢?

那肯定就又不一樣了。

所以這是我一直所主張的觀點:想要訓練自己的聽音能力,不應該沒事看什麼老燒奇文,在家閉門造車研究各種玄學辭彙,而應該去看看《審聽訓練與音質主觀聽感》、《聽音訓練手冊》,去下個earmaster、下個How to listen,然後有意識的去鍛煉自己的聽音能力。這比你自己關起門來YY這個冷那個暖這個線條感強那個凝聚力好有意義的多。

聽音訓練手冊:音頻製品與聽評京東¥ 48.60去購買?

但!是!

能聽出很多聲音的細節,能為你帶來什麼呢?要知道,很多時候創作者恰恰是不希望你能聽到很多細節的。我來舉個例子:涅槃樂隊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為例,我猜你一定知道Nevermind這張專輯,不過我猜你大概不知道,涅槃自己對Nevermind不太滿意,他們覺得這張專輯裡所有的曲子都太「光鮮亮麗」了,不同樂器間分離度很高(也就是所謂的能聽清所有樂器)讓這張專輯聽上去雕琢的痕迹很重(但是賣得很好)。後來在2004年Vig用同樣的素材給涅槃重新混了音,結果就是重新混音之後,這首曲子變「混濁」了,樂器之間的分離度降低了,然而聽上去卻更接近現場錄音的效果了。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更清晰一點、細節更多一點的版本是好的,還是含糊一點、氛圍感更強一點的版本是好的?所以你最終看到的音樂,它不僅僅是作曲家、演奏者和指揮的成果,也包含了混音師對這個音樂的理解。

當然,我並不是在否定提升聽音能力的意義,但這種事就像是看電影一樣,你可以將注意力都放在顯示器的色域、亮度、動態和解析度上,當然也可以將注意力都放到電影本身上面。我不否定有些人能夠從把玩硬體上獲得很大的樂趣,但我依然認為大多數人更感興趣的永遠都是音樂本身。


這是一個利用人類詭譎心理製造噱頭(矛盾衝突)的話題,也有些像《奇葩說》辯題。語氣中透著一種優越和某種自卑。結合時下風氣以及大眾的昏庸,語境就是暗指「發燒友」(影音廠商的客戶)是愚笨和虛弱的。並試圖通過話題能量進一步削弱相關人群或發燒友的話語權,以奠定自身權威的絕對性。但又因人耳、人心、器材、音樂製作中各種複雜因素的不確定性,話題又難以徹底展開和為某種目的奠定充分的基石,於是內容呈現出一種臃腫,以至於潰爛,散發出更多的不確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