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你的壞情緒都是因為閑的?

真的很煩聽到那種「哎呀你就是太閑了才會想這麼多」

最近一直很焦慮 在找工作 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一想到要到新的環境上班就心慌 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好一些新的工作 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 不想出門不想接觸別人 覺得活著好累 沒有找到活著的意義和人生的目標 一直想逃避現實 週一就要去入職了 也就是後天早上 但是我現在都沒做好準備 入職照都還沒去拍 真的有一種恐懼感

我的這些壞情緒現在不想跟身邊人分享了 怕他們覺得我事兒太多 怕他們表面上安慰我背地裡就會說我矯情事兒逼慫貨 老是對別人有種不信任的感覺 我真的好煩太恨現在的自己了 想打自己一頓讓自己清醒一點


所求越多,所怕越巨。

一嘗破萬想。


要學會不需要別人那麼多的理解,特別是不想乾的人,如果人人都理解你除非你是傻子,


每個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夏蟲不予語冰


因為忙起來真的沒時間去想不開心的事情。


別人的認為,很重要嗎!


對,因為忙的要命的時候壞情緒是空間產生的


「你就是 ? 才會 ? 」會用這樣架構描述一個情境的人,百分之百根本不知道事情發生的真正原因,所以「胡亂猜測」(從他人、文章、過往的記憶、直覺裡,找到了極為偏頗、狹窄、局部視野的理由。)

當你知道上述事實:為了類似這樣的話,而感到難過、或越來越沒有自信 ? 是否已覺得很沒道理被他人的隨意回應制約著呢?

人會產生情緒,主要都是:

身在幾個衝突之中,因此焦點都在對自己不利的「行動」,「誤以為」自己的某些重要需求,會被犧牲,而且自己沒有方法改變。

你的情況,可能只是尚未找到適合自己的聚焦方式。

試著先把容易讓自己失焦的「自己擔心的可能未來」寫下,然後仔細地一一檢查它們。

對自己提問:如果某件自己不樂意見到的事,即將因為自己「採取某些行動」而發生,那麼除此之外,還需要同時備齊哪些要件?

接下來,只要其中一個要件(自己可控的)小心不要去滿足,那麼「擔心的結果」就沒有機會誕生了,不是嗎?

比如:燃燒的要件是「氧氣」「可燃燒物」「火花產生」,移除任一個因都可以消除「燃燒的可能。

當自己能提早準備好解決方案 ? 處理那些可能令人擔心的事,情緒就會穩定,專注力亦會回復。此時便可以專心處理一般該做的其他準備。

請記得,善用自己的直覺:

如果成功的經驗,可以協助自己預測「假如這麼做的可能有怎樣的好處;

而尚未成功的經驗(外人感受到的往往是:沒有自信、感到很多疑慮、容易想太多),則能協助自己推論出「如果做什麼改變」,將有可能帶來壞處、副作用。

重點不在到底該不該做,而是先列出:

若做,有何好處、壞處?

不做呢?一定也有好處、壞處。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2個好處都能滿足,而且可以消除2個壞處,對吧?

這纔是真正該思考的目標(合併2個好處,會有怎樣的結果)

此目標需要備齊哪些要件?要件之間的順序為何?滿足要件的相應行動呢?

這些行動,會有哪些副作用?如何移除?

採取行動前,又有哪些障礙需要克服?

————————

實際練習過幾次(寫下自己的回答)你的能力將會全面提升、而對自己感到自信的結果,只是美好的必然副作用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