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古典吉他小提琴這樣的西洋樂或者古箏二胡這樣的民樂


有是有,但是定位過於尷尬。

首先,大眾對音樂的接受度有限,國內尤其如此。如果連歌詞都沒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想聽音樂。所以例如選秀不僅要有歌詞,還要有顏值,還要有悲慘的身世,還要有面對困難的積極拼搏正能量,由導演在為大家精心包裝好人設以後,串聯出趣味十足,有歡樂有眼淚的劇情,對了,有時還少不了幾個被迫扮丑角的倒霉蛋。音樂對於綜藝節目來說,實在只是一點調味料罷了。就好像有人說自己喜歡黑胡椒,做啥都要加點,結果你真要他吃一碗黑胡椒,肯定吃下去的。因為確切的說,他並不是「愛吃」黑胡椒,而是「愛加一點」黑胡椒。

然後,不是說聲樂沒門檻,但是器樂不論是學習還是欣賞門檻都高不少,你要讓普通老百姓聽兩個專業演奏者比試,和聽兩人用外語辯論差不多(聲樂一般也聽不懂好壞,但是會有更強烈的主觀偏好),觀眾絕大多數都不懂的話,他們還有什麼興趣看?演奏者還有什麼心思演奏?如果兩人水平都較差,或者差距懸殊,那又算什麼呢?讓菜的那位表演丟醜,當音樂主題的幽默小品來演嗎?要不然,就好像看體育台,大部分人遇到看不懂的運動賽事類型,都會選擇換台,樂器演奏比賽某種意義上也是大部分人不太能看懂的特殊運動比賽。

再者,於聲樂類綜藝節目普遍能夠迎合觀眾口味,最大化商業價值所不同的是,要做器樂類綜藝反而還得背負諸如推廣普及,引導觀眾興趣的任務。一個能圈錢,一個反倒有點做公益的意思,資本偏好顯而易見。真要做推廣,一些公益音樂會,講座感興趣的人自然會去。佔用節目拍檔播放大部分人不感興趣的東西,著實雙輸。

目前,器樂類綜藝能成功的大前提是提高大眾音樂欣賞水平,但這個目標過於遙遠,但由於一些客觀國情(我國目前發展階段導致「副課」毫無地位,且普遍存在學習不行就藝考)以及一些誤解(認為音樂沒什麼嚴謹理論,憑感覺就行,或者認為音樂=唱歌+彈琴,甚至只有唱歌),導致目前大眾對音樂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視」,處於「不懂,但自認為挺懂」或「不懂,也不想懂」水平,以至於可見的幾年內,大眾對音樂的認知水平很難有本質提升。


先問有沒有,再問為什麼。去年剛結束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器樂大賽》不就是么。

可以有,但是需要一個很好的形式,單純的比賽肯定沒意思,需要精心策劃博人眼球的環節與形式。可以參考一個韓國的綜藝《一起交響樂》,但當時看的時候印象很深刻,幾個會演奏樂器的藝人與音樂家組成的樂隊進行排練演出。演奏的曲目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既有綜藝效果,還能讓觀眾感受藝術的熏陶。

但是在中國為什麼這樣的節目少之又少呢?答案很簡單,觀眾普遍還不能接受這樣的藝術形式,節目花銷肯定也不少,所以沒有公司願意去拍這樣的綜藝。


綜藝節目是面向大眾的,器樂比什麼?

比技術?普通人聽不出來彈的好壞,專業人士一聽就出來,那不如參加比賽。

比顏值?花瓶上去都可以吹、拉、彈。


因為看綜藝的人大部分沒有把器樂旋律轉化為樂譜(語義信息)的能力。沒有語義信息意味著容易走神(就像你在數學課上什麼都聽不懂)。

而聲樂就不一樣了,就算聽不懂唱還能聽歌詞呢。

而且聲樂更容易邊唱邊跳,表演性更強,器樂能做的就很有限。


謝邀

還有《國樂大典》

只是不怎麼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