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水貨嗎?如果正常發揮,他能達到什麼高度?


命運,就是愛開玩笑。

毫無疑問是個沒有打出來的天才,新秀賽季場均上場不到4.7分鐘,

拉裡布朗有無可推卸的責任,碰到這麼個教練就是沒有公平可言

04年奧運會,也是拉裡布朗執教,詹姆斯和安東尼場均上場時間還不到3分鐘

至於天賦,

我相信大家看幾張圖片就明白了

1、這個加速突破扣籃,快到連攝像機都跟不上的球員是誰?

2、左右手都能熟練運球,突破後換手隔扣迪奧普,

這個crossover竟然是中鋒做出來的動作?

上一個身高超過7尺,還能做出crossover的人叫做加內特

或者杜蘭特

3、前場搶斷,罰球線前一步,輕輕鬆鬆滑翔扣籃

活塞隊總經理在03年選秀前就說,這孩子能罰球線起跳,沒有記者相信

4、第一個傳球,因勢利導,四兩撥千斤,

第二球三分線外直接空接內線

這些輕鬆寫意的傳球是不是像極了——約基奇?

5、輕輕鬆鬆冒掉穆大叔

冒掉格里芬

6、一氣呵成,多漂亮的shimmy shake

你很難想像在03年就有這樣一個,

進攻端既可以左右開弓,高位策應,又能快下,攻擊範圍還覆蓋整個三分線,

防守端既可以盯防對面單箭頭,又能全速協防的組織型中鋒

=顏值更高防守更好的約基奇

但就像米利西奇自己回應安東尼調侃時,說的那樣:

我們現在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應該明白生活中充滿了起起落落。

我認為他們或多或少是好人,並沒有刻意對我批判或嘲笑。

很慶幸他們沒有經歷過我經歷的一切,我向他們致以最美好的祝願,希望他們未來一切都好

米利西奇被永遠釘在「水貨榜眼」的恥辱柱上,

所有人都只能設想他兌現天賦,成為明星的樣子,

但你也不能不承認,他17歲進入NBA第一年就奪冠,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冠軍

安東尼成功兌現了自己的天賦,成為了超級巨星,得分王,

可窮盡整個職業生涯,換了5隻球隊,至今無冠,選秀順位也永遠比米利西奇低一位,

以至於你都分不清他到底是在蔑視還是在嫉妒。

命運,就是愛開玩笑


場均4.7分鐘,1+1 ,但就算這樣場均還有1封蓋,只能說天賦肉眼可見了吧

換算成每36分鐘的數據,12+9+2+2,是不是也還看得過去?

而在2006年世錦賽代表塞爾維亞出戰的米利西奇(21歲)

用出色的表現打臉拉里-布朗,場均拿到16.1分9.3籃板2.8蓋帽的數據,

在籃板和蓋帽上超過了姚明和諾維斯基

米利西奇沒有打出來,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

也是所有NBA球迷的悲劇

但假如能夠給予他充足的機會和善意,

我們永遠無法想像到在20年前就有這樣一個令人振奮的高位指揮塔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過了兩天,想了想還是有必要補充一句。

我們惋惜米利西奇的天賦,有時候正如同我們惋惜自己。

縱使你天賦異稟,縱使你攻堅克難,縱使你心有不甘,可生活就是不再給你任何機會了,

這種理所當然種的平淡和空虛,比責罵和毆打還要振聾發聵。

昨天在油管上又看到了一個關於約基奇的採訪,令我驚訝的是,米利西奇也出鏡了,

面對記者的採訪,他特別的平靜淡然,應答提問也是雲淡風輕,有說有笑,

但當記者問到你希望約基奇能取得什麼成績時,

米利西奇他停頓了一下,然後抬起頭來笑笑說:

我希望他不要成為我。

大家都理解他遇到的特別大的困難,但他確實浪費了自己的時光,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一樣:「我沒有機會再去改正我自己。」

希望每一個有天賦的年輕人能夠忘記過去的痛苦和挫折,繼續奮鬥自己的人生。

米利西奇真的是個英雄。


關於達科·米利西奇,你知道些什麼?

「水貨」——這大概是所有人的共同認知。這個意味著「失敗」的名詞甚至比「達科·米利西奇」這個名字還要深入人心。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勇氣,是敢於承認自己的失敗。

米利西奇承認了,他不在乎別人稱呼他為「水貨」。

米利西奇說:從統計學上來說,總有人要成為水貨,他們(詹姆斯,安東尼,波什,韋德)成功了,而我失敗了,就是這樣而已。

在塞爾維亞,他的家鄉,米利西奇對他兒子說:如果你想成功,不要做任何我做過的事。

這是米利西奇唯一能教給他孩子的——一個關於失敗的忠告。而關於NBA的那段經歷,米利西奇很少提起,他說:那是另外一個米利西奇,對我而言,那個米利西奇已經死了。

在NBA十個賽季,6支球隊,你很難找到關於米利西奇的高光時刻。2003年在榜眼被選中,這是他整個職業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這個高光的開始,是米利西奇唯一被人們所記住的,至於他是怎麼離開的,沒有人在意,因為這不重要。

【最後一天】

如果非要說一說,那是在2012年的11月17日。

這一天波士頓凱爾特人準備迎戰多倫多猛龍。

這一天,米利西奇敲響了主教練道格·里弗斯辦公室的門,他對里弗斯說:道格,我要回家了。

里弗斯一臉詫異:達科,你在說什麼,你要去哪?你晚上還要上場比賽呢。

米利西奇說:我不打了,我永遠都不打籃球了。

然後他走進球隊更衣室,向隊友告別。隊友們都不理解,這個03年的榜眼秀,就這樣放棄了他的生涯。他們或許知道他過得不順利,但沒想到他已經到了放棄的地步。

第二天,米利西奇就帶著家人登上了飛回塞爾維亞的飛機。

十年,從18歲到28歲,一個職業球員最好的年華。這十年的時光足夠米利西奇在飛機上好好回想一番。

【踏入NBA】

比如,他一定會想起2003年,他是如何帶著塞爾維亞人的驕傲和希望踏進美利堅這片土地。

在2003年,勒布朗·詹姆斯早已成為各支球隊期盼的「救世主」,卡梅隆·安東尼緊隨其後,這兩個在高中時代就被譽為「絕代雙驕」的球員在同一年宣布參加選秀。而來自歐洲的米利西奇,就像一個「神秘來客」。他有2米16的身高,111公斤的體重,226公分的臂展。在歐洲賽場上,他展現出極強的爆發力,另外還有歐洲球員特有的細膩球感和投籃技術。

這個「神秘來客」引起了底特律活塞隊的注意,他們讓米利西奇去試訓了兩次。總經理喬·杜馬斯對他非常滿意,甚至稱他為「歐洲張伯倫」。

但新任主教練拉里·布朗有不同的看法,他一直以為球隊會選擇卡梅隆·安東尼,所以當球隊開始改變主意的時候,布朗要求讓幾個高順位熱門球員來一次集訓。這樣的要求立即被米利西奇的經紀人否決了。在經紀人看來,這樣的要求是一種「侮辱」;或者說這對米利西奇不公平,畢竟那幾個球員都是來自美國本土。

無論如何,活塞隊說服了拉里·布朗。但當大衛·斯特恩喊出米利西奇的名字時,至少有一半的活塞球迷是失望的,卡梅隆·安東尼這樣擺在眼前的天賦活塞隊視若不見,而這個來自塞爾維亞的大個子只是一張未開獎的「彩票」。

底特律活塞對於米利西奇而言不是一個糟糕的去處,至少一開始不是。那裡有同樣來自塞爾維亞的塞爾克·雷布拉夏,還有老好人比盧普斯——一個無論在場上還是在生活上都給予米利西奇很大幫助的人。究竟事情是從什麼時候變得糟糕的,米利西奇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拉里·布朗肯定是一個很大的因素,至少如今人們談起「米利西奇為什麼會成為水貨」這個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拉里·布朗。在這個從來不喜歡用新人的頑固派教練眼裡,米利西奇就是個不懂事又不夠成熟的孩子。他不夠強硬——拉里·布朗總是這麼說米利西奇。2004年的總決賽,米利西奇手掌骨折,他跑到場邊給拉里·布朗看,結果拉里·布朗一把把他推回到場上。

當然,這支活塞隊本身就沒有米利西奇的位置。從一開始,活塞就不缺任何人,兩個華萊士是這支球隊內線的兩個大閘,替補席還坐著白人大個奧庫和塞爾維亞前輩雷布拉夏。在新秀賽季,米利西奇只獲得場均4.7分鐘的上場時間。而被米利西奇「搶走」榜眼位置的安東尼,在丹佛82場首發,場均貢獻21分6.1籃板。

或許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事情變得糟糕了。而諷刺的是,活塞在這一年奪得了總冠軍,所以米利西奇的「被遺忘」就變得不再重要,沒有人在乎他在這支活塞隊究竟是什麼地位。

在底特律的兩個半賽季,是米利西奇整個職業生涯最黑暗的時期。所以去奧蘭多就變成了一種解脫。在奧蘭多,米利西奇能場均獲得23.9分鐘的上場時間,這意味著新的開始。但很快,奧蘭多宣布不會和米利西奇續約。

奧蘭多的「遺棄」,讓米利西奇第一次有了回塞爾維亞的想法。然而就在這時候,灰熊隊給他提供了一份2100萬美元的合同。灰熊隊相信米利西奇的「天賦」,並堅信米利西奇只是需要一個機會。在灰熊的第一個賽季,保羅·加索爾遠走洛杉磯湖人,於是灰熊隊給了米利西奇64場首發的機會,但一切都是枉然。很快,灰熊隊放棄了「幻想」。同時放棄的,還有米利西奇自己。

後來,事情就變得很奇怪。在米利西奇進入NBA的第七年,依舊有球隊認為米利西奇只是「天賦」沒有被兌現,比如明尼蘇達森林狼,比如波士頓。

但米利西奇已經受夠了。他再也不想聽「你有天賦」這樣的話,他開始討厭籃球,不是自暴自棄,是真的討厭。

所以,當他告訴里弗斯「我永遠不會再打籃球了」時,就好像重生了一樣。

【回到塞爾維亞】

飛機終於落地了,這一路飛了十年。

這片曾經動蕩不安的土地,讓米利西奇想起了他的父親——米拉德·米利西奇,一個從戰場「死而復生」的父親。

在戰爭結束後,米拉德·米利西奇把兒子帶去了弗爾沙茨,並把他送進了籃球俱樂部。在塞爾維亞,有很多憧憬進入NBA的籃球青年,他們從衛星電視上尋找著自己的偶像。而凱文·加內特就是米利西奇的偶像。

在塞爾維亞時,米利西奇總是說「我喜歡加內特」,即使剛到的美國的時候,他也四處跟人說「我喜歡加內特」。

當然,他肯定沒有想到,將來某一天他會和加內特站在同一片場地上。這一切就像一場夢,現在夢醒了。

告別籃球後,米利西奇去嘗試了搏擊。這是一次錯誤的決定,就好像在戀愛中受傷的人想用另外一段愛情來忘記過去一樣,搏擊就是米利西奇用來忘記籃球的方式。所以,結局註定是不成功的。

在冷靜了一段時間後,米利西奇開始投身種植業,他花了800萬美元投資蘋果園,他擁有一片125英畝的地,除了蘋果外,他還種植了櫻桃。對於這份事業,米利西奇是認真的,他去德國參加研討會,去義大利學習技術。

當然,走到哪裡,還是有人會認出他來,依然會有人叫他「水貨」球員,但他不在乎,他再也不關心籃球,就像他說的那樣——那個米利西奇已經死了。

當然,他還是會跟他兒子說起那段歲月,但是以坦誠的方式,他告訴他兒子:你的父親犯了一些錯誤,所以,你就不要再犯了。

感謝閱讀,碼字不易,麻煩您關注公眾號:在商言球


你17歲的時候在幹嘛?高二,每天父母給你三餐準備好,每個老師都在督促你好好學習。或者,只能奔赴異國他鄉,沒有任何朋友。開始還算完美,每個人都認可你的天賦,頂著天子嬌子和塞爾維亞驕傲的名稱進入世界上最好的聯盟。

但主教練卻不信任你,你每天守著冷板凳,在垃圾時間上場五分鐘,看著遠不如你的前輩獲取大量的時間。這個時候你心裡怎麼想?氣憤,無奈!當你受傷的時候,隊友不會像同學那樣噓寒問暖,職業比賽極其殘酷,你上位他們就吃不上飯!主教練也只會罵你軟蛋,順便給你個白眼。最關鍵的是,你沒有做出任何貢獻,球隊卻奪冠了!一時間水貨的名義甚囂塵上,這時候你什麼心情?心如死灰了吧!慢慢磨平你對籃球的熱愛了。

只有當你為國家征戰,帶著榮譽感打球時,仍能打出姚明級別的統治力!這時候別的球隊想再次讓你證明天賦,卻沒有圍繞你構建任何一套戰術體系!籃球運動員技術打磨關鍵期也就23歲之前!之後的進步已經非常慢了,更何況你還失去了對籃球的熱情,怎麼可能成功兌現大家期待的天賦呢?大帽穆大叔,面對挑釁,卻笑了笑。一對一擋住格里芬,順便賞個大帽!瞎眼可見的天賦!或許在17歲那年,你就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了!


我剛看球那會兒,他的綽號是「人類勝利雪茄」。

可惜沒有如果。。。


首先他機會比較少,畢竟主教練對新秀很苛刻。然後再加上自己一個人去美國應該有點不適應。不過他的天賦,體測數據擺在那,實力應該還不錯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拉里伯德,一個德克諾維斯基,被教練安排用迪肯貝穆托姆博的方式去打球。

鋒線全位置搖擺,有點在於面框進攻,射程覆蓋三分線,被要求背身地位進攻。拉裡布朗和喬杜馬斯的又一傑作。

喬杜馬斯真小人,拉裡布朗偽君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