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商業環節的滲透和改造是逆向的,從與消費者最近的廣告營銷端開始,進入零售、滲透進分銷環節,最終倒逼到生產製造環節,在此過程中生產方式、管理理念、生產設備、甚至原材料都將發生重大變化。

1、互聯網+製造業是倒逼出來的,其改造動力來源於下游環節

製造業的互聯網化是「生產-銷售-消費」協同升級中的一環,其改造動力來源於下游流通端和消費端。下游互聯網化程度(在線化、數據化)程度越高,對上游製造環節的倒逼作用越顯著。

2、製造業轉型的方向是由單純「生產製造」轉向「供應鏈協同」

製造業的互聯網轉型中,C2M模式需要具備零售的基因和塑造品牌的慢功夫,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具備這種能力。我們認為,製造業更切實可行的轉型之路是做供應鏈服務。但什麼是做供應鏈?很多人都在講,但似乎又各有所指。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單純製造」與「供應鏈協同」的區別:

一個服裝工廠在6月1日接到品牌商的一個訂單,生產AB兩個款式各1000件衣服,要求7月1日前交貨。這個工廠埋頭苦幹,保質保量生產出衣服,在7月1日前把貨發出,這叫生產製造。

而「供應鏈協同」的做法是,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瞭解到品牌商那裡:A款式暢銷,在6月中旬已經低於最低安全庫存了,馬上就要斷貨;而B款式滯銷,尚有大量庫存。那麼工廠應該加速A款式的生產和交期,而延緩B款式的生產甚至減少訂單量,這就是「供應鏈協同」的做法。

3、供應鏈協同的基礎是:打通電商大數據、ERP、MES系統,實現縱向一體化

要實現供應鏈協同,需要實現價值鏈各環節的數據共享和策略一致。在生產製造端,首先需要打通ERP與MES的割裂,實現內部協同。

4、柔性化生產將成為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所謂柔性化生產是指,在品質、交期、成本保持一致的條件下,生產線在大批量生產和小批量生產之間任意切換。

未來國內以大批量生產、低成本取勝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外遷到東南亞勢不可擋,國內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小批量、定製化的柔性製造產能。換個角度理解這句話,如果國內能大規模的改造生產製造系統,使之都具備柔性化生產能力,那麼就可以把更多的製造業留住在國內了。

5、邁向工業4.0,精益和IE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製造業要邁向工業4.0,必須先補工業3.0的課——精益生產;甚至是工業2.0的課——IE(工業工程)。IE是一切之本,TPS、6Sigma、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瓶頸理論,常與精益生產、六西格瑪並提)、5S(源自日本的現代工廠管理理論)都是建立在IE基礎之上。

6、製造業轉型要放在C2B模式中予以整體思考

相信C2B(Consumer to Business)是未來信息經濟時代的主流商業模式。C2B=客戶定義價值+SNS營銷+拉動式配送體系+柔性化生產。

發佈於 2020-12-17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吳昊陽吳昊陽製造企業國際化,技術升級戰略諮詢

製造業的靈魂在於「設計」和「工藝」,脫離了這兩點談互聯網,數字化,大數據基本都是扯。

互聯網+之類的方案實質上是在解決市場銷售和商業成本的問題,但中國製造的成本控制和市場營銷實際上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再從這塊壓榨利潤是事倍功半的。

中國製造的薄弱點是產品本身的附加值不夠,導致製造企業的利潤太低。

汽車產業到現在已經發展了100多年了,是個地地道道的傳統製造業。但是汽車本身的設計和製造工藝卻是不斷在升級的。


製造業的靈魂在於「設計」和「工藝」,脫離了這兩點談互聯網,數字化,大數據基本都是扯。

互聯網+之類的方案實質上是在解決市場銷售和商業成本的問題,但中國製造的成本控制和市場營銷實際上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再從這塊壓榨利潤是事倍功半的。

中國製造的薄弱點是產品本身的附加值不夠,導致製造企業的利潤太低。

汽車產業到現在已經發展了100多年了,是個地地道道的傳統製造業。但是汽車本身的設計和製造工藝卻是不斷在升級的。


目前,在傳統動能驅動不足,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邁入工業4.0,我國也急需解決製造業發展痛點,以應對全球經濟環境壓力和產業鏈重組、人口紅利消失等等問題。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緊跟國外先進位造潮流。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智能製造,建設工業互聯網,打通數據孤島、挖掘數據價值、解決勞動力問題,實現各製造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

在此大背景下,傳統製造企業急需數字化轉型。

製造業門類多、差異也大,具體到各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這個轉型路徑一定也是不同的。所以製造企業要數字化轉型,必須從不同的應用場景去切入,解決行業根本的痛點、難點問題。就機械領域來看,產品多樣、離散程度高、供應鏈複雜,在數字化轉型上,就需要重點改善生產過程中資源的調配、設備的管理,以及產業融資方面的問題。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就針對這些痛點、難點,構建了設備管理、供應鏈管理、生產過程管理,以及供應鏈金融等服務。

但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製造企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甚至是小微企業,離「數字化」還有很長遠的距離,要能「夠」到上面的這些服務,前期是要做好一些基礎建設的。一,是要了解目前的政策。借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稅收、信貸或一些轉型項目建設的補貼政策。二,是企業要了解自身的業務重點,然後再決定哪個環節需要先行升級。而不是一股腦照搬一套上去。三,是要有協同的意識。數字化帶來的會是信息的更加透明、快速、準確,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會更加密切。這過程中是否會產生不適應,不理解等矛盾,也是企業要去不斷調整的。四,是要有轉型的技術基礎。比如設備的數據如何採集?單臺設備的生產效率如何提升?每臺設備的實時情況如何分析展示?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平臺來幫助實現的。

發佈於 2020-12-15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東蒙刀客東蒙刀客知行合一思考者

謝邀@上帝羔羊

製造業當然是製造市場需要的產品,市場需要的是能滿足用戶生活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當然和用戶的生活方式有關,如今還是西方生活方式佔主導,但如果能開創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有益健康,增加生活樂趣,並為此提供配套產品,必然有未來。因此,傳統製造業也必須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啥,有沒有創新之處可用。


製造業當然是製造市場需要的產品,市場需要的是能滿足用戶生活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當然和用戶的生活方式有關,如今還是西方生活方式佔主導,但如果能開創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有益健康,增加生活樂趣,並為此提供配套產品,必然有未來。因此,傳統製造業也必須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啥,有沒有創新之處可用。


不知道。問題太大。

國家政策提供過幾個方向~這個得看國家智庫及政策方向。

高精尖肯定是沒錯的,另外一個在中國特色的全~


丨用一切辦法減少人


高精度加工,智能製造,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產業,前沿材料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