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商业环节的渗透和改造是逆向的,从与消费者最近的广告营销端开始,进入零售、渗透进分销环节,最终倒逼到生产制造环节,在此过程中生产方式、管理理念、生产设备、甚至原材料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1、互联网+制造业是倒逼出来的,其改造动力来源于下游环节

制造业的互联网化是「生产-销售-消费」协同升级中的一环,其改造动力来源于下游流通端和消费端。下游互联网化程度(在线化、数据化)程度越高,对上游制造环节的倒逼作用越显著。

2、制造业转型的方向是由单纯「生产制造」转向「供应链协同」

制造业的互联网转型中,C2M模式需要具备零售的基因和塑造品牌的慢功夫,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这种能力。我们认为,制造业更切实可行的转型之路是做供应链服务。但什么是做供应链?很多人都在讲,但似乎又各有所指。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单纯制造」与「供应链协同」的区别:

一个服装工厂在6月1日接到品牌商的一个订单,生产AB两个款式各1000件衣服,要求7月1日前交货。这个工厂埋头苦干,保质保量生产出衣服,在7月1日前把货发出,这叫生产制造。

而「供应链协同」的做法是,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了解到品牌商那里:A款式畅销,在6月中旬已经低于最低安全库存了,马上就要断货;而B款式滞销,尚有大量库存。那么工厂应该加速A款式的生产和交期,而延缓B款式的生产甚至减少订单量,这就是「供应链协同」的做法。

3、供应链协同的基础是:打通电商大数据、ERP、MES系统,实现纵向一体化

要实现供应链协同,需要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和策略一致。在生产制造端,首先需要打通ERP与MES的割裂,实现内部协同。

4、柔性化生产将成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柔性化生产是指,在品质、交期、成本保持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线在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之间任意切换。

未来国内以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到东南亚势不可挡,国内唯一可以留下的就是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产能。换个角度理解这句话,如果国内能大规模的改造生产制造系统,使之都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制造业留住在国内了。

5、迈向工业4.0,精益和IE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制造业要迈向工业4.0,必须先补工业3.0的课——精益生产;甚至是工业2.0的课——IE(工业工程)。IE是一切之本,TPS、6Sigma、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瓶颈理论,常与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并提)、5S(源自日本的现代工厂管理理论)都是建立在IE基础之上。

6、制造业转型要放在C2B模式中予以整体思考

相信C2B(Consumer to Business)是未来信息经济时代的主流商业模式。C2B=客户定义价值+SNS营销+拉动式配送体系+柔性化生产。

发布于 2020-12-17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吴昊阳吴昊阳制造企业国际化,技术升级战略咨询

制造业的灵魂在于「设计」和「工艺」,脱离了这两点谈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基本都是扯。

互联网+之类的方案实质上是在解决市场销售和商业成本的问题,但中国制造的成本控制和市场营销实际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再从这块压榨利润是事倍功半的。

中国制造的薄弱点是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不够,导致制造企业的利润太低。

汽车产业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00多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传统制造业。但是汽车本身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却是不断在升级的。


制造业的灵魂在于「设计」和「工艺」,脱离了这两点谈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基本都是扯。

互联网+之类的方案实质上是在解决市场销售和商业成本的问题,但中国制造的成本控制和市场营销实际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再从这块压榨利润是事倍功半的。

中国制造的薄弱点是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不够,导致制造企业的利润太低。

汽车产业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00多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传统制造业。但是汽车本身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却是不断在升级的。


目前,在传统动能驱动不足,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迈入工业4.0,我国也急需解决制造业发展痛点,以应对全球经济环境压力和产业链重组、人口红利消失等等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紧跟国外先进位造潮流。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建设工业互联网,打通数据孤岛、挖掘数据价值、解决劳动力问题,实现各制造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在此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急需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门类多、差异也大,具体到各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个转型路径一定也是不同的。所以制造企业要数字化转型,必须从不同的应用场景去切入,解决行业根本的痛点、难点问题。就机械领域来看,产品多样、离散程度高、供应链复杂,在数字化转型上,就需要重点改善生产过程中资源的调配、设备的管理,以及产业融资方面的问题。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就针对这些痛点、难点,构建了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以及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但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制造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离「数字化」还有很长远的距离,要能「够」到上面的这些服务,前期是要做好一些基础建设的。一,是要了解目前的政策。借力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信贷或一些转型项目建设的补贴政策。二,是企业要了解自身的业务重点,然后再决定哪个环节需要先行升级。而不是一股脑照搬一套上去。三,是要有协同的意识。数字化带来的会是信息的更加透明、快速、准确,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会更加密切。这过程中是否会产生不适应,不理解等矛盾,也是企业要去不断调整的。四,是要有转型的技术基础。比如设备的数据如何采集?单台设备的生产效率如何提升?每台设备的实时情况如何分析展示?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的平台来帮助实现的。

发布于 2020-12-15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东蒙刀客东蒙刀客知行合一思考者

谢邀@上帝羔羊

制造业当然是制造市场需要的产品,市场需要的是能满足用户生活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当然和用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今还是西方生活方式占主导,但如果能开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有益健康,增加生活乐趣,并为此提供配套产品,必然有未来。因此,传统制造业也必须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啥,有没有创新之处可用。


制造业当然是制造市场需要的产品,市场需要的是能满足用户生活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当然和用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今还是西方生活方式占主导,但如果能开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有益健康,增加生活乐趣,并为此提供配套产品,必然有未来。因此,传统制造业也必须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啥,有没有创新之处可用。


不知道。问题太大。

国家政策提供过几个方向~这个得看国家智库及政策方向。

高精尖肯定是没错的,另外一个在中国特色的全~


丨用一切办法减少人


高精度加工,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产业,前沿材料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