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大空頭裡演的那樣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自然也衝擊到了中國。我國政府迅速啟動四萬億擴內需、拉經濟,隨即在2009年吹起了樓市泡沫,經濟高增長得以延續。

2014年,四萬億刺激的效力早已消退、但其負面影響開始顯現——產業振興計划下的產能過剩日益突出,經濟再次陷入衰退的危機之中。當時中央提出「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雙創應對計劃。

如何鼓勵雙創者呢?要讓他們有超額的回報、主要是股權回報。股權回報何以實現?股市IPO。於是,2015年我們看到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牛市。只是這場牛市持續時間太短1年左右,而後隨著泡沫破滅許多人財富被洗劫一空。

2015年底中央提出去產能,降准降息信貸寬鬆鼓勵居民加槓桿的結果是,引發了2016年開始的一場席捲全國的房產牛市,在房價暴漲資產泡沫的過程中,中國經濟又一次得以提振,當然也引發了民怨等負面情緒。


不會,原因如下。

1、次貸危機的條件

次貸危機源於房地產泡沫崩盤、金融衍生品繁盛、政府調控能力有限。

2、中國的狀況

1)房地產有泡沫,但不一定崩盤,政府可以採用限制土地供應、限售等政策托盤,也可以維持陰跌的狀態;

2)中國金融的命脈在銀行,金融和金融衍生品都牢牢把握在國企和政府手中,P2P與之相比頂多是小打小鬧;

3)在中國,次貸危機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政府都可以強有力干預,連鎖反應有限。

3、這就是我們的優越性!


不會。

次貸危機的成因

次貸危機的起因跟一種金融創新有關,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一個叫新世紀金融公司的放貸公司。我們現在買房申請房貸,一般都會有非常嚴格的審核系統,首先要有首付,然後銀行會審核我們有沒有每月還房貸的能力。

而這個新世紀金融公司不是這樣,這個公司瘋狂到只需12秒就能確認是否貸款給你,12秒?這不就是相當於不審核嘛。而且這個公司不是銀行,它哪裡來的這麼多錢給別人貸款?

這就得提到上文說的金融創新了。這個公司是沒有那麼多錢的,但是它跟華爾街合作,把這個借出去的房貸合同包裝成了一種債券,然後經過一列的銷售套路,比如把這種債券分等級,有最高的AAA,最差的BBB,然後大家都跑去買AAA,BBB賣不出去,就把BBB再分等級,這樣就一直在賣AAA。

正如他們的一句廣告詞一樣「誰會不還房貸?」,是啊,誰也不會不還房貸。而且評級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把這種債券定了很高的評級,讓大家以為可以拿高收益,還有美國國債一樣的安全屬性。於是大家就瘋搶了,這些理財產品也就順理成章地擴散到了全球,德國人、英國人、甚至只有30多萬人口的冰島也買了。

本來把這些錢借給那些有還款能力的人也沒什麼,但是新世紀金融公司為了加快房貸賺錢,把門檻進一步降低,把這些錢借貸給了那些沒能力買房子的人,比如墨西哥來的新移民等。而這些人也是不怕還不起房貸的,因為房子也會漲價的嘛,如果還不起了,還可以把房子賣掉,還能賺差價。這夥人的貸款,就叫次級抵押貸款,這樣越來越多的買不起房子的人都可以買房子了。

大家有房子住,有錢人買債券賺到了錢,這些房貸公司也賺到了錢,似乎很圓滿的樣子。

泡沫破裂

在2005年的時候,這些次級抵押貸款規模達到了1.1萬億美元的規模,也就是金融機構給那些還款能力堪憂的人貸了1.1萬億美元,占整個房貸市場的14.1%。

在2006年下半年的時候,終於還是出事了。這個時候美聯儲加息了,這樣很多本來就還款堪憂的人就還不起錢了,還不起錢那隻能斷供唄。然後金融公司喜滋滋的把房子收走了拿去拍賣,可是這下子事情就壞了。

市場上突然出現大量拋售的房子,房價一下就給跌了。房價跌了,很多人突然驚訝地發現,自家的房子居然還沒貸款貴,比如買房子貸款了100萬,可這房子居然只值80萬,那我還辛苦還房貸幹嘛,於是又出現了大量的人放棄了房子。

金融機構里的房子越來越多,只能繼續賣下去,而房價也一跌再跌。這下麻煩就出來了,房價暴跌,而且出現了大面積違約,這讓那些按揭合同包裝成的債券也變得一文不值了。

而那些借了大量的錢買這些債券的公司也紛紛陷入困境。比如,雷曼兄弟銀行就這樣給爆掉了。後來美國趕緊降息,發了大量的美元出去,借給華爾街的銀行,而想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也引發了大量的問題。

次貸危機會發生在中國嗎?

不會的

其一,我國買房貸款審核嚴格,而且首付很高,這就過濾掉了那些沒能力買房的人,也就不會出現大面積違約的情況。

其二,我國住房按揭證券化規模小,沒有複雜的金融衍生品,都在銀行倉庫放著,出不了什麼問題。


經濟是有周期的,信用危機是經濟周期的一部分。不論任何社會都會發生,現在的中國就是一個小周期的低谷。引發的原因就是信貸。


次貸危機產生的並不是周期的,而是由於監管的失策與全民的投機心理所產生的。

在我國不是一個金融「自由」的國家的前提下,次貸危機是不會暴雷在中國的。


p2p不就是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