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換個問法把.

我是小白,徹徹底底的小白,不懂得那麼多噱頭,看點,也不是很懂太多的專業辭彙。

出於滿腔熱血,入行踩坑,書看了不少,這個第一章也改了不下六個版本。

基本情況如下:

腦子:我大概要這麼寫

手:這麼寫是哪么寫?!

腦子:這麼寫......

相視無語......:都不知道怎麼寫

以下是正文

盡量保留原文要素,修改如下:

雙子星

喧囂的鳴笛聲把莫軒驚醒。

他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站在一個十字街口的拐角處。街上車水馬龍,人如潮湧。

這不是流芳市的市中心嗎?

這裡不應該被毀了么?

而且,我不應該死了么?

……

他用雙手揉了揉了眼睛,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

此時晨光微熹,朝陽穿透雲層,給青灰色的建築與道路鍍上了柔和的金邊。有微風輕輕拂過,撩起他的中長發。【後略】

======

我修改後的文也不見得多好,很普通很普通。但至少在敘事節奏、邏輯、語句上,沒啥問題。相信讀者讀起來,能輕鬆準確地get到我要傳遞的意思。不會像原文那樣擰巴、結巴、糾結、糾纏……


本人水平有限,難以專業點評,

就以自己對網文的寫作理解,在保留核心信息的前提,下將題主的文刪減改動:


一聲鳴笛鑽入耳膜,莫軒從虛空中驚醒,

當眼前之景映入眼帘時,他怔住了,

「市中心?不可能!這裡不是被毀了嗎?」

腳下,是十字路口,人如涌潮,車水馬龍。

「等等,我沒死?」

莫軒一片混亂,腦內思緒交錯:

「幾個月前這裡是戰場,靈將和魔族鏖戰不止,而我,死於一個寄居我體內的靈魂......嗯,我不會在夢中吧?」

視線下移,落在手上的一個物體上,

「手機?這東西我已經半年沒摸過了!怎麼會......」

為了確認,莫軒解鎖了手機屏幕,一個日期落在眼中:2020年5月23日

大約一分鐘後,莫軒認識到一個事實:他穿越到半年前了

「呵,真沒想到,我也能撞上這種主角才有的的待遇。」

自嘲幾聲後,莫軒舉起手機屏,打量著自己的面容。

劍眉、烏髮、黑眸......仔細看,眼中還藏著一股殺氣,若有若無地淌溢。

打量完自己後,一陣迷茫感湧現心頭,

話說...我現在......

「閃開!擋路的東西!」

喊聲來自腦後,

莫軒迅速回頭,一輛紅跑車飛速向自己襲來,絲毫沒有減速,

在路人的眼裡,那車快如一道紅影,而莫軒...自然是避無可避,

而在莫軒眼裡,跑車卻像是徐徐駛來,慢如蝸牛,

他隨即後仰,縱身一躍,跳出三米高,在空中划過一道漂亮的弧線,落在跑車車後半米處,

他落地的同時,跑車已衝過他剛剛站立的位置,速讀未減,車主連方向盤也懶得打,通過後視鏡看到莫軒安然落地後,甚至從車窗伸出中指,

若方才的莫軒是一個普通人,那這街上便添了一具屍體,

目睹此景的行人紛紛繞行,也有人掏出手機,還有人小聲議論:「這人誰啊,體操運動員?太厲害了吧?」「那反應速度和力量,怎麼這麼厲害?」「那個開車的真沒素質!」「我靠,這是在拍電影?」

而此刻的莫軒,卻沒空想這些,他的腦子裡,充斥著大量震驚,

「竟然是他!

「我『前世』就是在這裡被撞飛的,那輛車的主人......是一個『雙子星』!

「這,果然是這樣嗎...我是另一個『雙子星』,二者相遇,就會引發傳說中的......」

他打了個冷戰,沒敢再去想。

(就寫到這)


一個意思,多餘。

第一段直接刪掉也行,完全不影響下面。

其它語句不是對這些信息的展開。

善用讀者五感(看、聽、嗅、嘗、感)來增加帶入感,而不是這樣無意義的重複意思。

「睜眼看到市中心十字路口」直到「在莫軒認知里」中間——

「為什麼?我不是……死了嗎?」他白著臉難以置信地看著這早就因魔族、靈將交戰而硝煙瀰漫,現在卻彷彿一切都未曾發生的繁華街道。

分析性的去看一下榜單上文章的開頭,數數他們用了幾個主角名字,你會感覺到差別。

自己可以算一下,這一章里用了多少辭彙表達莫軒茫然,混亂,意識不清,搞不清情況。

讀者不笨,你一開始就描述了主角莫名出現在市中心的狀態了,這個狀態側面就說明主角對目前狀況的未知了。

之後只需發現求知,無需一直強調死了又活了很茫然,街壞了又好了很茫然,拿手機很茫然……

這麼強調茫然,讀者不會覺得作者是在照顧讀者感受,只會感覺這個主角智力不太優秀,心理素質好低,一直茫然。

紅線信息都無用,都可以刪掉。

水字數等上架後想怎麼水怎麼水,第一章是用一環又一環緊扣的變故信息吸引讀者的,這麼多文字都浪費了。

下面不看了。


大哥,你第一章塞的東西真是太多了。

前面說重回過去,未來的市中心被毀,這信息應該拋夠了,下面寫主角開始用行動阻止災難就好了。

而不是又拋出各種設定,什麼雙子星,什麼前世,前世復甦之類的,身為作者很難理解它們代表的意思。


「?!」

這個標點用法千萬別繼續了?!你不覺得看起來特別傻嗎?!

而且從現代規範漢語裡面,這種用法完全是屬於語病/錯誤標點用法。

如果你不確定人物台詞到底是在表示感嘆還是疑問的時候,你可以盡量多用「!」這個符號。

但緊接著就引入下一個問題:

你的感嘆號使用次數太頻繁了!這會讓你的旁白和人物看起來都十分狂躁!時時刻刻都要準備跟人吵架!說話的時候都是用喊的!我說個比較極端點的比方!如果你要寫兩個人在床上都準備顛鸞倒鳳了!你還準備這麼頻繁的用感嘆號嗎!你的讀者怕是這輩子都得對相關場面產生ptsd!

再比如。。。就像網上不少人。。。跟人留言吵架的時候。。。都喜歡打三個點。。。或者三個句號。。。他們這麼做是覺得。。。不正常計較標點的話。。。打起字來會快一些。。。但實際上。。。在正常的讀者看來。。。都會懷疑。。。這人是不是個結巴。。。或者是不是智力有點什麼問題。。。

——你的問題跟這種用法不一樣,但在我看來殊途同歸。

像你第一段說的,你說這個人剛清醒過來,有點分不清還是在做夢亦或真實,其實他的狀態是有點迷迷瞪瞪的,所以直接用句號就行了。「!」用多了,你寫的也疲憊,外人看著也心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