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程序員轉崗產品經理,就目前的市場環境選擇做B端產品是不是一個發展更大的選擇?


我覺得會是挺好的。

B端C端的產品都做過,也在足夠大的廠工作,見過大量的行業,我的意見應該可以被參考。


無論再怎麼說,B端產品相對C端還是稀缺的,或者說,好的產品經理是更加相對稀缺的。

這句話可能有人會不愛聽,但事實就是,普遍來看,中國C端產品經理的能力會好於B端產品經理。

這主要其實是因為BAT們在過去十年培養出了大量擁有著基本產品素養的產品經理們,而這群人在離開後進入了各個細分行業中,肉眼可見地提升了各自行業的產品設計能力。而B端缺乏這樣的能夠持續輸出人才的大廠,同時客觀上B端產品可互相借鑒的地方也更少,導致B端產品經理的整體能力提升就變慢了。

這不僅僅意味著你的對手「更差一些」,讓你更容易進入,同時也意味著未來十年,你的上升空間會更大。

所以如果是轉行,的確會更容易一些。

但我是不是不該進入一個「沒這麼好」的行業呢?

恰好的是,未來B端市場有可能會有底層級別的改善,這會讓未來也許B端不再是一個「沒這麼好」的行業。

所以,對手差,市場前景好,為什麼不呢。


當B端產品經理挺好的,因為對B端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很高,很多C端產品經理難以做到。「物以稀為貴」嘛,B端產品經理顯然很有發展。但是也要審視自己的能力。

B端產品經理面臨的第一大挑戰,是如何正確的分析診斷業務問題。這也是最難的部分,產品設計知識對這部分工作基本沒有幫助,如果想做好業務分析診斷,必須具備紮實的企業經營管理知識,以及相關業務領域知識,同時具備一定的方法論訓練,才可以做好這項工作。

B端產品經理面臨的第二大挑戰,是如何通過軟體產品解決業務問題。B端產品屬於複雜系統,不是簡單地畫畫原型搞搞框架就能搞定,而涉及到抽象、建模、許可權、應用架構整合等一系列問題。並且,軟體行業幾十年已經沉澱了豐富的、針對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的各類解決方案,B端產品經理必須熟悉這些方案,參考借鑒並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欣旋諮詢: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的培訓專家。欣然學習,凱旋而歸!

發佈於 03-0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啊哈時刻產品經理啊哈時刻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啊哈時刻產品經理,一起打造讓用戶喜愛的產品!

目前在國內B端互聯網產品是藍海市場,選擇做B端產品經理還是不錯的選擇。

2018 年工信部發布產業政策《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 年)》,提到:「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雲計算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廣泛普及,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 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台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海外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基於政策與數據的分析,提出預測性的結論:IaaS 是巨頭的天下,非巨頭可以在 SaaS和 IaaS 服務方向發力,未來依然可享受行業紅利,具體而言:

大型企業可建立私有雲,部署數據安全要求高的關鍵信息系統;

中小企業和創業型企業可依託公有雲平台,按需租用存儲、計算、網路等基礎設施資源,應用設計、生產、營銷、辦公、財務等雲服務或構建特色雲服務。

阿里巴巴最先進入雲計算行業,現在是中國top級的 IaaS 提供商,2018Q2 阿里雲實現收入 47 億元,同比增速達 93%;華為曾經和運營商合作開發 IaaS,後獨立打造華為雲 IaaS,華為在混合雲方面成績突出,正全力開發公有雲;騰訊立足於遊戲雲和視頻雲,積極向其他行業方向拓展。

B端市場的春天已然來臨。

因此各大企業對於B端產品經理的需求愈發迫切,可以說B端產品經理已經逐步變成了一個非常值錢而且稀缺的崗位,也是目前很多產品經理的發展新方向。

根據職友集數據顯示,B端產品平均薪資從17年的1.5w+/月,飆升至今年的2.5w+/月,從薪資漲幅情況也能看出B端產品崗位價值不斷攀升,也可見其發展前景巨大。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就點個讚唄,十分感謝!


目前在國內B端互聯網產品是藍海市場,選擇做B端產品經理還是不錯的選擇。

2018 年工信部發布產業政策《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 年)》,提到:「到 2020 年,力爭實現企業上雲環境進一步優化……雲計算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廣泛普及,全國新增上雲企業 100 萬家,形成典型標杆應用案例 100 個以上,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帶動力的雲平台和企業上雲體驗中心。」

《海外行業深度研究報告》基於政策與數據的分析,提出預測性的結論:IaaS 是巨頭的天下,非巨頭可以在 SaaS和 IaaS 服務方向發力,未來依然可享受行業紅利,具體而言:

大型企業可建立私有雲,部署數據安全要求高的關鍵信息系統;

中小企業和創業型企業可依託公有雲平台,按需租用存儲、計算、網路等基礎設施資源,應用設計、生產、營銷、辦公、財務等雲服務或構建特色雲服務。

阿里巴巴最先進入雲計算行業,現在是中國top級的 IaaS 提供商,2018Q2 阿里雲實現收入 47 億元,同比增速達 93%;華為曾經和運營商合作開發 IaaS,後獨立打造華為雲 IaaS,華為在混合雲方面成績突出,正全力開發公有雲;騰訊立足於遊戲雲和視頻雲,積極向其他行業方向拓展。

B端市場的春天已然來臨。

因此各大企業對於B端產品經理的需求愈發迫切,可以說B端產品經理已經逐步變成了一個非常值錢而且稀缺的崗位,也是目前很多產品經理的發展新方向。

根據職友集數據顯示,B端產品平均薪資從17年的1.5w+/月,飆升至今年的2.5w+/月,從薪資漲幅情況也能看出B端產品崗位價值不斷攀升,也可見其發展前景巨大。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就點個讚唄,十分感謝!


市場雖大,但目前市場上暫時沒有做到盈利的B端產品。無論是找字輩的(找鋼網、找塑料網等)還是眾字輩的(眾陶聯等)還是阿里背景的五阿哥,還是騰訊系的等。沒有一個是真正盈利的,沒有盈利的後果不用我說(共享單車就是沒有摸索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最終死的死,逃的逃。)。就如找鋼網,行業標杆,但又如何,高層離職,上市無望,這就說明了原來的商業模式需要再迭代。

目前B2B以及產業互聯網仍然處於摸索階段。都是頂層設計得美妙,實操起來操蛋的那種。歸根到底還是商業模式的難以落地,主要原因是因為想革命一個存在已久的行業的交易結構,不容易,這是一條漫長的革命道路,需要企業領導者既懂傳統行業,又懂互聯網,並且要有錢,加上耐心恆心,沉下心從供應鏈的前端原材料到末端用戶服務制定商業模式,重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交易結構,再加上人才的輸入,方有可能做成。這些因素,缺一不可,可見失敗的概率。

選擇做B端產品經理,不能說是不好的選擇,但你要做好企業隨時倒閉的失業的準備。

對了。你還想從程序員轉B端產品經理。建議還是要三思。如果你的商業模式思維不夠,眼界不夠廣,溝通不行,情商不行,面對一個產品如何規劃,你會無從下手。同時,你還得從0 開始,學習這個行業的所有供應鏈節點的知識,跟供應鏈中的採購商、供應商集體進行溝通調研,找出他們存在的問題痛點,結合自身企業的商業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高新技術來重構跟他們之間的交易結構……你會發現,你還是安靜地寫代碼會舒服一點。

還是那句話,B2B,產業互聯網等未來有很大市場,看你的修行夠不夠。

以下是我的一些經歷與吐槽文章,希望可以看看。

有點風度:聊一聊關於B2B以及產業互聯網平台的那些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產品新人的入門與提升,請查看以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1063427?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獲取渠道請查看:都有吧資源網站,互聯網人需要的資源說不定這裡有喲。

都有吧資源網-你要的,這裡都有吧?

www.douyoubuy.cn圖標


1)首先,不認為B端是藍海市場。只是因為B端產品日常生活中作為C用戶很難感知到,所以,以為沒有多少B段產品。但是,其實B段產品早就用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了。並且,B端產品一旦形成合作,關係改變比較困難。

2)是不是一個好出路,要看你個人的情況和規劃方向才能定。這個因人而異。

B端產品經理的能力,依我之見主要分為:產品專業能力、行業能力、通用職業能力

產品能力主要是產品設計能力,B端特點是交互及友好是次要的,但是功能及流程的閉環是非常主要的。較於C端,產品功能設計中,更側重中後台以及系統調用邏輯與原則,常規流程及異常流程的閉環。這個開發出身的話,應該是有優勢的。但是這部分只能決定B端產品的下限。

行業能力。這個就太廣了,每個行業動向如何(政策、社會、技術、經濟等帶來的影響),行業模式是如何玩轉的、行業痛點是什麼、盈利模式是什麼、你所負責的產品在這個大環境下需要怎麼樣的投入產出比以及產品後續的行業擴展性等等等等……每個行業都有獨特的部分,這個需要深耕積累。所有新人都要經歷一遍,而且有的可能經歷後還是新人。這部分會決定你做B端產品的上限。

最後職業通用能力沒什麼說的,為人處世,文檔編寫,溝通技巧,項目管理思維等。


一般來說B端產品緊密依託於所在行業,不同行業區別太大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