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中,有各種男青年追求貴婦人的橋段,又或者是托爾斯泰他老人家的安娜卡列尼娜,又或者是勞倫斯的查德萊的夫人。包括受西方文學影響的戲劇雷雨,我不明白的是出軌是與道德息息相關的,為什麼往往文學作品中的女性或男性出軌往往被認為是追求自由?


《文學理論》老師說,真、善、美是相對獨立的三個觀念,乃至可能相互衝突,文學是一種審美,美的東西不一定是善的,也許跟道德有衝突。並且文學關注人的個體生命,跟政治、法律這些關注人的社會生命的意識形態不一樣,文學裡的崇高美和悲壯美(也是《美學原理》里的,應該沒記錯吧emmm)也代表了人類原始的暴力和衝突,也就是性與暴力,

所以文學中的美一定是淋漓盡致展現人的個體生命的,個體和社會本來就有衝突,所以有些作品中的人物也許會衝破世俗的道德觀念,但我們卻會被他感動,覺得他很美,因為他與人類共有的情感產生了共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故意迎合觀眾、博人眼球,好的作品一定是作者自然而然在寫作過程中,審美超越了自己的世俗觀念,所以有些作品我們用世俗道德倫理來看是不對的,但是你卻會覺得這個人物很美,比如《安娜 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

順手一答,沒有經過考證,如有錯誤,請指正,謝謝


人是動物,本性受到束縛,所以總得發泄一下唄。


啊哈哈,終於有人提出這問題了。

我個人的觀點是,一方面這出軌的事情確實多。但大家遮遮掩掩。而作家要寫些比一般人的認識更隱蔽更深入點的東西,所以一不小心就不約而同的都把這事情寫上去了。

另一方面……人類在不斷深入認識這世界的同時也在不斷深入的認識自我。但不是每個作家都能像笛卡爾薩特這類人那樣思考些有哲學思想深度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大多都只能思考些人類自己的情感啊慾望啊和一些簡單的世界觀價值觀之類的問題。另外又考慮到讀者的認知水平和閱讀愛好……

寫色情些寫出軌便順理成章了,甚至於後來形成了「惡性」循環。

至於把這事情跟自由掛鉤,只是文學手法而已,當不得真。

簡單說來,就是作家愛寫,讀者愛看。

謝邀。

鑒賞小說主要有幾個要素:人物,情節,環境,主題。(來自中學語文知識)

從人物上來說,出軌可以加入新角色,可以塑造人物形象。(與被出軌者有感情則代表出軌者多情,與被出軌者無感情則代表敢於追求自由與真愛)(順便說一下,我覺得西方的婚姻是真的愛上就去結婚,不愛了立馬離婚,這一點來自網上各種經歷的綜合,中國現在年輕人對婚姻的看法也偏向西方。)

從情節上來說,出軌後很有可能會出現傳說中的修羅場。好色者身敗名裂,追求自由者勇敢掙脫枷鎖。然後就可以進行新篇章了。(具體可看《了不起的蓋茨比》和《霍亂時期的愛情》)而且激烈的衝突達到了小高潮甚至大高潮,讓情節有波折。

環境不談。

從主題上來看,很少會有書單純的去說一個出軌的故事(當然,可能會有,比如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出軌往往是事件發展的一部分,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體味出一些東西 。男青年追求貴婦人是為了爬上權力的山巔,貴婦人則是輕浮的物色男伴,表示上層的腐朽(例如《高老頭》)。年輕女人的出軌是對自由、愛情的嚮往,表現了思想的進步。(對應的《安娜卡列尼娜》,不過我沒看過,可能會有錯誤和片面解讀。)

這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幫助。


婚姻,是基於契約上的束縛,代表了責任與付出。愛情,是基於心靈上的自主,代表了欲求與自由。愛情天然具有反抗性,可以是各個成面上的反抗,如:父權,家庭,社會地位,經濟能力,政治狀況等等。愛情代表的反抗性和婚姻代表的束縛性就自然會產生衝突,出軌是對這一衝突的反應。代表了自由對束縛的反抗。這種反抗所牽扯到的面非常廣,可以表現出諸如:經濟,政治,情慾,佔有,顏面等等方面的衝突。

表現面廣又容易引出社會現實問題,所以作家們會比較愛用這樣的故事來表現自己的思想。

竊以為如是,望方家指正。
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慢慢的深入人心,而性解放作為體現人文關懷的方式,也是西方文學題材層出不窮的主題。出軌作為一個事件來說,它的成因千差萬別,男女主角的心理活動也相對於更活躍,適合文學作品的創作,而出軌作為與傳統道德觀念相悖的行為也能將主角置於一種道德困境,當然也有為宣揚自由平等什麼的而描寫出軌。最後,我想說的是,在小說各種背景以確立,人物性格已經形成的情況下,出軌作為一種形式,應該是順其自然吧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梳理一下 出軌是什麼意思 不道德的男女關係 去掉不道德 也就是男女關係 文學描寫的男女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作為活生生的人 食色性也 出現男女關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至於不道德這個前置 多半受限於時代思想現實 文學作品出現的不道德 帶出來的就是社會觀世界觀道德觀了 而出軌 不就是人性和社會 自然人與社會人之間的的主要矛盾衝突么 如果單單認為是男女追求愛情和自由 未免太小看文學大師的格局


有段時間看了很多本書類似《面紗》,出軌情節的頻率卻是在文學上出現的很高。在《月亮與六便士》里印象很深的一句話:「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他的傷害,但他絕不可能原諒男人為她做出犧牲。」我認為出軌和是男是女無關吧,追求自由也未必是作者正真想要表達的。情節上來說戲劇衝突,不知可否用大悲閔觀去看待,很多時候文學,本身是為了描寫人性的悲憫,存在,而且人類無法迴避的問題,甚至是無法解決的弊病。出軌是個不大不小的悲劇吧。愛也是永恆的話題吧,還有現實生活中出軌小從身邊大到明星也是很普遍的現象。情感有些時候很難控制。

所以作家很樂意寫這種普遍的問題。

在書里那些主角可以看似很自由的放棄婚姻家庭,追求出軌對象,有的落了不好的下場,有的又更加幸福。文學有些時候很荒誕。一部分人反思,一部分人堅守。

可能因為是人性吧?專一之所以為人們歌頌就是因為它是控制了自身慾望的結果,因為我們要約束自己,而且這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們常常嚮往眼中只有彼此的情感世界,所以才會有「只羨鴛鴦不羨仙」、「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等等。但是,專情並非是我們刻在基因序列里的天性,嚮往擁有更多才是。很多出軌的情況可能並不是因為出軌的一方對伴侶有什麼意見或者不滿,可能僅僅是因為出軌的對象恰巧也是他想擁有的,可能自制力沒有那麼強,所以慾望支配他/她出軌了。

僅是個人看法,說錯勿噴,謝謝!


文學來源於生活!hhh

因為 人性是複雜的,甚至是醜陋的!有深度的文學作品是把人性的複雜剝離給人們看!

慾望、愛情、道德,甚至是倫理,是衝突的,而我們往往選擇視而不見,慾望不會因為道德而消失,愛情也不會因為倫理而可控!

但 作品是作品 生活是生活,在作品中出軌那叫人性,在生活中出軌那叫渣!!


摩爾根提出了將人類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蒙昧時代以群婚製為主,野蠻時代以對偶制家庭為主,而文明時代則發展為以通姦和賣淫為補充的專偶制家庭。婦女越來越被剝奪了群婚的性的自由,而男性卻沒有被剝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在中世紀以前,是談不到個人的性愛的。現在人們常用騎士之愛表達對愛情的期許,其實中世紀的騎士之愛根本不是夫婦之愛,而是破壞夫妻忠實的情人之愛、通姦之愛。為什麼西方經典文學中常常歌頌自由的愛情?為什麼對出軌、情人加以讚揚?因為他們的婚姻不是以愛情為基礎,而是由父母、利益締結的。這種出軌、通姦是力圖破壞婚姻的愛情。但也是表達最真實個人情感的自由的愛情。

我覺題主的題目應該改成「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容易出軌?」這樣反而更深刻一下。

而文學作品本身就是現實的反應啊!


只跟作者本人的生活經歷與思想有關。
迎合讀者吧!!每個人內心都有,作者只能在書中發揮了
為了增加戲劇性、悲劇性、人性。
造成一個衝突。
人性解放。

愛不愛情都是說給別人聽的。

人的社會,如果剝開條條框框,跟動物世界是一樣的。動物世界兩條法則。一是繁殖,一是覓食。
這個問題要是能解釋得清,就能發篇論文了 我的解釋是觀眾喜歡,情節需要,作者樂意

瀉藥

要看故事背景的,一般出軌的,為什麼被認為是追求自由?許多的時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現狀表示出來的強烈的不滿和想掙脫的慾望,有了這種戲劇衝突才能推動情節達到高潮等等。

個人感覺,敬請斧正。
文學家么外表看上去溫文爾雅,內心騷動不安。總想寫點讓人驚嘆的文章來。出軌這種突破倫理的題材,自然是抓眼球的。當然了文學家們不是網紅,他們會升華主題。把出軌當作探究人性的方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