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坐姿,怎麼發力啥的....


巫漣漪:第一課、初識古琴、琴桌的選擇、指甲的修剪、坐姿問題?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請認真 負責的學習

不要 千萬不要中途放棄 古琴是很偉大的樂器 務必尊重珍重它 真的要好好學奧 附上一點點資料??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1]。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宣布,中國古琴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 中文名古琴
  • 外文名guqin
  • 發源地中國
  • 創始人相傳為伏羲、神農氏、帝舜等
  • 起源時間西周一春秋
  • 分類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劍式等
  • 代表琴師伯牙、孔子、師曠、列子
  • 拼音Gu Qin
  • 代表曲目

    廣陵散、梅花三弄、醉漁唱晚等

  • 民族漢族
  • 別稱瑤琴、玉琴、七弦琴

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而考古發現則沒有這麼早,1978年在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屬戰國早期的琴。但在湖北棗陽郭家廟曹門灣墓區出土的一張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為目前所知最早,將我國有實物佐證的琴史提前約300年[3]。

中國古琴文化歷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聲響有五音。傳說炎帝在沁源景鳳羊頭山下「黍定黃鐘」,發現了音樂,炎帝神農氏又「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創造了最初的琴[4]。

發展

先秦:西周時的鐘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5]。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發展,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湧現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傳誦。琴作為主要的樂器,被賦予禮制修心養性的功能和審美,所謂「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

共8張

古琴樣式

儒學創始人孔子對琴十分推崇,能彈琴唱詩經三百首,還曾向師襄學琴,成為後世士人典範。後世有《孔子讀易》和《泣顏回》兩琴曲。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師曠、列子、伯牙、雍門周、孔子等。中國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說,分別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兩漢: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6]。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漢初七弦琴結構簡單,音箱較小,共鳴聲小,尾部為實木,面板無徽位。東漢至魏晉時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現存介紹早期琴曲最為豐富而詳盡的專註,原書已佚,經後人輯錄成書,還作有琴曲5首,合稱「蔡氏五弄」;又傳他曾用灶余焦木製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傳為蔡邕女兒蔡琰作,實則《大胡笳》和《小胡笳》皆為唐人借題所作。此外還有劉向所著《說苑·琴錄》,揚雄所著《琴清英》。琴曲《廣陵散》也在此時廣為流傳。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司馬相如和桓譚等。而已知最古老的成文琴指法樂譜可追溯到漢朝。

魏晉:戰亂和紛爭的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出現大量文人琴人,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等,琴風盛行,他們不僅彈奏,而且創作大量琴曲。嵇康的《長清》、《短清》、《長側》和《短側》4首,合稱「嵇氏四弄」,現存同名琴譜載於明代琴譜,可能並非原作;還著有《琴賦》、《聲無哀樂論》等。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阮瑀、嵇康、阮籍、阮咸和阮瞻等。

南北朝:南北朝時期,君主和士人都愛好音樂和文學,文人愛琴解音,風氣極盛;由於士族門閥制度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憤世嫉俗以琴書自娛。期間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南朝隱士丘明有文字譜《碣石調·幽蘭》。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戴顒、宗炳和柳惲等。

隋唐: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董庭蘭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期間新作琴曲有《風雷引》、《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和《漁歌調》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環佩」為傳世名琴,唐琴在歷代都被視為稀世之寶。唐代減字譜逐漸成熟,成為了記錄琴音樂主要譜式。初唐時琴也傳到朝鮮和日本。期間著名琴人還有李白、白居易、韓愈、趙耶利、薛易簡、陳康士和陳拙等。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

宋元:由於宋朝行使抑武揚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兩宋期間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無不以能琴為榮,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宋元時期,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第1個古琴流派浙派出現於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南宋姜夔作琴歌《古怨》,是現存最早的琴歌。期間著名琴人有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夷中、知白、義海、則全、倪雲林、耶律楚材和苗實等。宋季金元時期,琴已在契丹族、女真族、蒙古貴族的文人間廣為流傳。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

明清:明清時期,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現存第一部減字譜《神奇秘譜》保存了眾多古曲。清朝後期,琴藝術相對衰落。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汪芝、蔣克謙、楊掄、嚴澄、徐常遇和乾隆等。

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近代:清末至1950年代,全國能琴者約100餘人。1920年代在蘇州、上海一帶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編印的《今虞》琴刊是當時惟一的盛事。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查阜西帶領調查小組在中國琴人聚集的地區進行了普查,造訪多位琴人,收集文字及錄音資料,整理出版《存見古琴曲譜輯覽》、《琴曲集成》等書,為古琴藝術的復興奠定了基礎。唐健垣編有《琴府》一書,其中一冊涵蓋了20世紀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狀態。古琴逐漸納入音樂專業教育體系,管平湖、查阜西、吳景略、顧梅羹、張子謙、衛仲樂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傳授琴藝。琴家們除了恢復古曲之外,也嘗試創作新曲。

民國時琴隨文人出洋而流傳到東南亞和歐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大規模華人在海外的情況下,迄今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荷蘭和瑞典等都有琴師和琴社。

現代:由於古琴及其所象徵傳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2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古琴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編號Ⅱ—34。

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東南大學為古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8]。

外貌特質

款式分類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列子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鍾離式(鶴鳴秋月琴)、劍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外形結構

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圓底扁,象徵天地;琴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共12張

古琴圖示

琴面

為能充分振動,面板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質木料製成。向內外側呈瓦弧形,與底板膠合而成琴。古琴的周身髹以生漆與鹿角霜粉屑(或瓦灰)調和的底胎,干透磨平後多次擦拭生漆而成。琴面木材須選料精良,紋理梳直勻稱。若能覓得古桐木、古廟大梁懸鐘之木,或古代棺廓老木更佳。琴面內腹斫成膛腔,在龍池、風沼處留有微微隆起的納音。一般常見設有兩根音柱(天柱、地柱)連接著面板底板,傳導振動。

琴弦

琴面從外向內由粗及細縛弦七根,古時琴弦用絲質製成,今多用鋼弦。如果弦繞至雁足時圈數不多,就需要使用其它牢固的線接續增加弦的穩定。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增加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

琴徽

一弦外側的面板上嵌有十三個圓點的標誌,稱為徽。徽多用螺鈿製成,考究者也有用金、銀、玉、石等質地的材料精製而成。徽的點位實為弦的泛音振動節點,自然而成,其音律為純律。標誌音律的十三個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

琴頭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在琴面右側頭部8-10厘米處橫嵌的一條用硬制木製成。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琴頭部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

軫子、軫池、護軫

軫子系絨扣調節琴弦鬆緊長度、改變音高之用。多用紅木紫檀等堅韌耐磨的木料製成。中心頭尾穿通,頸部旁側有一斜孔與中心孔相通,側孔斜向頂端。考究者孔口呈鈍狀,頂部孔端微微向中心凹陷。底板上儲放軫子的淺平凹巢,稱為軫池。底板琴頭兩側向下垂凸的部位稱為護軫,保護軫子免受外力碰擊。

絨扣及絨扣的搓捻繫結

連接蠅頭與軫子的絲絞稱為絨扣,絨口一般用稍粗的真絲絲線搓絞而成,蠅頭及蠅頭的打結用弦頭的一端繞結,並位於岳山頂端系連絨扣的弦結,稱為蠅頭。因兩小圈形如蠅頭而得名。

琴尾

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琴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

琴底

常見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質木料製成,起反射音響的作用。基本上呈平面形(也有與面板膠合的一面斫成向上微凹狀)。

龍池、風沼

底板的中部和尾部,各有一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或圓形的洞孔,中部大的稱龍池,尾部小的稱風沼。龍池鳳沼,謂之上山下澤,象徵天地萬象。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

雁足

在龍池與鳳沼之間近風沼(約琴面的九徽)處,有兩隻支撐琴體和系縛琴弦的腳,稱為雁足象徵七星。因須承重力,雁足都用堅實木料製成。

斷紋

琴表面上因長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所形成的各種斷痕。斷紋的種類很多,主要有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龍鱗斷等。一般來說,琴不過百年不出斷紋,而隨年代久遠程度不同,斷紋也不盡相同,是鑒藏古琴的主要依據之一。

古琴前闊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

聲音特點

中國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9]。古琴的聲音是非常獨特的,一般人聽琴樂能感到古琴的安靜悠遠。「靜」可以說是琴音的最大特點,琴音也被稱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這裡的「靜」還有兩層意義,一是撫琴需要安靜的環境,二是撫琴更需安靜的心境。

古琴的三種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靜。散音松沉而曠遠,讓人起遠古之思;其泛音則如天籟,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則非常豐富,手指下的吟猱餘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則同大地,稱為天地人三籟。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籟,可以狀人情之思,也可以達天地宇宙之理。[10]

彈奏技法

定弦

古琴空弦的音高不固定,要根據演奏的樂曲而定,古琴定調複雜,調式有35種之多。,按五聲音階定弦,音域有四個八度零一個大二度。在彈弦樂器中,古琴是一種較獨特的樂器,琴面為指板,沒有柱和品。演奏時,將琴橫置於桌上,右手投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完全依靠琴徽標記(不限定在13個徽位上,很多的音是在徽與徽之間),音準上要求極為嚴格[9]。

古琴表現力特別豐富,運用不同的彈奏手法,可以發揮出很多藝術表現的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渾厚,宏如銅鐘;泛音透明如珠,豐富多采,由於音區不同而有異。高音區輕清鬆脆,有如風中鈴鐸;中音區明亮鏗鏘,猶如敲擊玉磬。按音發音堅實,也叫「實音」,各音區的音色也不同,低音區渾厚有力,中音區宏實寬潤,高音區尖脆纖細。按音中的各種滑音,柔和如歌,也具有深刻細緻的表現力。

琴聲十六法

冷謙的《琴聲十六法》見於明代項元汴的《蕉窗九錄》。琴聲十六法實際上乃提出了十六個審美範疇,企圖為琴樂的審美與表演作一歸納和依據。十六法分別為:輕、松、脆、滑、高、潔、清、虛、幽、奇、古、澹、中、和、疾、徐。[11]

(1)輕——論音之適中和清實(技巧控制和意趣表達間相互之關係);

(2)松——論吟猱動蕩之妙(技巧論);

(3)脆——論手指與手腕力度的靈活和彈性(技巧論);

各位古琴初學者愛好者專業人士加油!


多聽,多想,有條件學兩節視唱練耳加強節奏音準。老師講課聽完再動手。


好好練琴,別怕手疼


找到你信任的老師。

扯情懷沒有用,做老師,技法是飯碗,樂理是否過硬,能力是否過關,教學中解析的是否透徹,人品怎麼樣。

然後隨自身能力,儘可能多的練習,有五分鐘,絕不練三分鐘,哪怕每天摸摸,也比三天打魚好很多,加油(? ??_??)?!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